單昌安
(安徽省明光市嘉山集柴郢小學,安徽 明光 239432 )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并且自主學習的意識以及能力較差,往往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而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也應該對現(xiàn)階段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心理狀態(tài)有較為準確全面的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自身的閱讀興趣得到有效滿足,因為有了獲取外界未知事物的渠道,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影響的可能性也勢必會有很大程度的降低。教師應該注意對教學模式進行實時更新,從而更好的吸引學生眼球,使學生更加熱愛語文學習,也使得學生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
想要使小學生自身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課外閱讀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小學生的記憶能力強,并且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強,提升寫作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就是課外閱讀,當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到一定量之后,在寫作的時候就會更加有感覺,可以調動的內容也更多。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有多個方面的素材作為備用,這樣才能夠使文章的綜合質量得到保證。長時間的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的文本理解能力以及駕馭能力,在劉勰的《文心雕龍·知音》中曾寫到“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同樣,想要使自身的寫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就要做好充分語言詞語積累以及素材儲備。
毫無疑問,語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應該適當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并且引導學生對課外閱讀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以及利用。每個小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都是需要培養(yǎng)的,經(jīng)過教師系統(tǒng)化的引導之后,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也勢必會得到有效的提升。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自身的寫作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更加多樣化,有助于對學生自身的社會意識進行有效培養(yǎng)。
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培養(yǎng)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找到樂趣。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筆記,對文中的重點內容以及好詞好句進行標識,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對這些內容印象更加深刻,也使得學生在今后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對這些好詞好句進行準確運用,這對于學生自身的語言感覺能力提升也是有很大幫助的。例如,教師可以拿出部分班會時間來進行閱讀心得分享交流,讓學生積極表達自己閱讀課外作品之后的看法以及體會,引導其他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持續(xù)興趣。
對于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來說,營造好的閱讀環(huán)境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如果在一個相對嘈雜的環(huán)境中進行閱讀,很難對文本上的內容有清晰具體的理解。因此,教師應該與學校相關領導進行商量,建立閱讀室,讓學生借助課下時間或者放學時間到閱讀室進行圖書閱讀。盡量排除一些影響小學生課外閱讀品質的不利因素,從而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校應該建立起圖書館,引進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同時有富有趣味性、教育性,并且內容積極的圖書。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相互交流讀書心得。教師應該為學生推薦一些較為適合的課外閱讀讀物,要保證作品的價值觀正確、思想積極,對現(xiàn)階段小學生有正面影響,同時還應該具備較高的文學性以及藝術性,要使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培養(yǎng)以及提升。可以向學生推薦閱讀《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尼爾斯騎鵝歷險記》、《綠薔薇的安妮》、《木偶奇遇記》、《愛麗絲夢游仙境》以及《秘密花園》等等,要注意提升學生課外閱讀的品質,以經(jīng)典世界名著為主,這對小學生的寫作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應該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是非常關鍵的,教師應該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交流活動,從而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以及體會進行闡述以及交流,在與其他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也有效實現(xiàn)了閱讀信息的交換。在講述與聆聽的過程中,學生自身所掌握的課外知識體系范圍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寬。此外,教師還可以嘗試定期展開課外圖書演講活動,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演講會上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看法,與教師以及同學暢談自己的閱讀感受,教師還應該適當給予發(fā)表演講的學生一些獎勵。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提升語文綜合素質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小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較為有限,長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可以使小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同時也可以使小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長期的閱讀活動展開過程中,學生自身會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也使得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使其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