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曉玲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這不僅是一種學習和提高知識的好方法,而且是一種禮貌的行為,使學生不以自我為中心,認識到傾聽他人是一種學習和提高知識的好方法。合作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不僅使團隊精神增強,而且還帶動團隊智慧。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以來,課堂上想要理想實現的三維目標,首先要巧妙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要激發(fā)情感的整體心理活動為基礎,滲透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活動,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感放到一個嶄新位置,促使學生具有學習熱情,積極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再次師生之間要實現教學相長,建立密切的教學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意識,挑戰(zhàn)意識,教師應僅僅依靠學生的內驅力發(fā)展,學生學習天性釋放,學生的個性潛能達成自主學習的目標,實現自我發(fā)展。
太多人做同樣的事情,會使每個人心里想,反正大家都做同樣的事情,我少做點或者不做,在這樣的大集體里面也覺察不出來。當然會這樣想的肯定不止一個人。結果,我不做,你也不做,最后就大家都不去做。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一個和尚拿著水喝,兩個和尚拿著水喝,三個和尚沒有水喝。誰不挑水,今天的生活某一環(huán)節(jié)就出問題,就找那人承擔責任。所以必須樹立分工合作意識要組織學生進行學習,首先,學生應該分組。為了保證成員的互補性和公平競爭,在分組教學中應考慮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個性等因素。一般來說,每個的成員應該按照“同組、不同組、同質量”的原則來分配,以確保每個能夠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在比賽中會感到“怨恨對抗”,會增加合作的動機,增強勝利的信心,并在合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因此,為了充分體現“量力而行,適合生活”的原則,在團隊內部進行合理分工,每個團隊應設立組長、聯絡員、記者、報告員等職位,并在一段時間后進行分工交流。創(chuàng)建合作學習團隊的智慧是最高的,智慧團隊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專門召開創(chuàng)建學習的主題會,將班級學生按4至6人,最好是偶數,便于一對一的討論,分成若干,要考慮成績、性別、性格、興趣愛好、活躍程度等因素。
制作組排包含組名組徽,組訓組歌,口號愿景和目標等內容,并向全班展示組員角色分配,落實角色及職責人人有愿景,組組有愿景,全班有愿景,增加團隊凝聚力和學習力,建立合作公約。
負責記錄活動、決議和討論結果。因此要選擇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對工作認真負責,同時書寫速度快,字跡清晰的學生。
負責復述討論主要結論,并演示研究結果。因此,應該選擇學習成績好、語言能力強的學生。
扮演一個消極的角色,提出反對意見和其他可能性,即使是那些討論過但是忽略了的問題。
合作學習不僅僅是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輔助形式,目的是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首先要巧妙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要激發(fā)情感的整體心理活動為基礎,滲透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活動,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感放到一個嶄新位置,促使學生具有學習熱情,積極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再次,師生之間要實現教學相長,建立密切的教學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意識,挑戰(zhàn)意識,教師應僅僅依靠學生的內驅力發(fā)展,將學生學習天性釋放,學生的個性潛能達成自主學習的目標,
當一個學生說話的時候,其他的學生不認真聽,還有一些學生根本不在狀態(tài),怎么樣都無所謂,舉手發(fā)言我不參與,合作有我五八,沒我也四十的狀態(tài)。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善于傾聽的交流習慣,交流是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交流來表現自己,探索真理。
合作是生本教育的重要學習方式,在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學生們在一起學習,大家是一個整體,每個人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學習負責,要使學生意識到個人目標與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系,只有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從而使學生親自體驗過程并意識到分工合作,人人參與的重要性,以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好習慣,這樣既讓學生認識了合作的重要性,又讓學生增強了集體主義感,
合作實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合作交際興趣,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日常交際的習慣每個團隊成員不僅要明確自己的任務,而且要讓自己體驗到個人的價值,從而形成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有效地提高合作學習效果。這些是合作學習中最常見的角色。此外,一旦角色明確,就需要輪流擔任,以實現角色交換,增強學生與學生互動的效果,讓學生扮演不同難度的角色,并確保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確保順利完成合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