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宇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電視新聞是以現代電子技術為傳播手段,以圖像、聲音、文字為符號,對新近發(fā)生和正在發(fā)生的事實進行的報道。它是電視臺的主體節(jié)目,在播出次數和時間上占有相當的比重,已成為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
視覺和聽覺是人們接受電視新聞信息的兩個重要途徑,因此電視新聞編輯有必要從視覺元素和聽覺元素入手,進行認真研究,努力使它們能夠各自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并能相互配合、相互映襯,實現聲畫的最優(yōu)組合。在新聞報道中運用地圖,既能給觀眾從地理概念上增加感性認識,又能補充形象的不足,加深對新聞報道的理解。當解說詞在介紹新聞事件的地點時,可以插入地圖與之相配合,十分具體清楚。對報道詞中沒有提到的地點無需標注出來。
視覺畫面具有極強的可視性和特殊的表現力,對于新聞中一些看不見、語言又難以說清楚的內容,特別是有關科學技術和科普知識方面的問題,用動畫來表達,能收到清楚易懂的效果。但是它的制作也是很費時間的。動畫作為新聞圖像的元素,在具體的運用中,如果巧妙得當,不僅僅能成為電視新聞的一種表現手段,而且能成為具體新聞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帶著想象力去使用動畫可以為任何一條日常新聞注人生命力,而一些新聞也需要得到戲劇化的處理,
報道詞一般指電視新聞播音,記者或主持人在現場報道。一般畫面無法傳遞的諸如背景、深層原因等抽象新聞要素,就要靠報道詞來傳達。報道詞中的新聞要素較齊全,文字結構也很完整,故在電視新聞中具有完整地傳播新聞內容、拓展報道面的作用。在深度報道中,還具有組織結構、協(xié)調視聽關系的作用。
電視新聞中的字幕常用來彌補形象和聲音語言的不足。所要制作的字幕內容主要分為新聞標題性字幕和提示性字幕。新聞標題主要起“導讀,’作用,要精練,以較少的字數概括新聞內容。如果字數過多,會干擾觀眾對畫面、報道詞的信息接收。消息類新聞的標題字數在12 字以內,停留的時間在8 秒左右。深度報道類新聞的標題不多于8 字,字的大小可隨意調整,字在畫面上的排列和布局方式也較靈活。它從出現到消失持續(xù)10秒左右。如果沒有用復雜的特技,只是把字幕出現在屏幕上,那么待字幕出齊全、出清晰之后停留3 -5 秒就可以了。
消息類新聞的標題一般均經摳像將它橫向排列在畫屏底線,多用漸顯漸隱軟摳像。深度報道類新聞標題一般呈滿屏狀態(tài)。出現的形式因特技的支持而千變萬化。標題的字形、字體、字色以及襯底畫面的選擇要使畫面有美感,組合在一起時要協(xié)調、和諧,并且體現出來的美學風格要與節(jié)目定位的風格一致。消息類新聞標題的字體字形多用楷書、仿宋、黑體,體現出清晰、質樸、大方的風格。深度報道類新聞的標題字體應依據節(jié)目的題材種類和內容特點而決定。并且深度類標題都以整屏形式出現,所以要考慮字幕與底襯畫面在顏色搭配上的和諧,以及字幕布局的平衡。
電視新聞編輯中,其節(jié)奏、結構以及細節(jié)都可以說是一種藝術,值得人們思考和關注。
編輯的節(jié)奏影響著電視新聞的播放節(jié)奏,也影響著新聞的播出效果。對于一個優(yōu)質的電視新聞節(jié)目來說,其在選題、立意、以及內容方面都有特定的節(jié)奏,節(jié)奏要張弛有度、收放自如[5]。在編輯過程中,編輯人員會根據新聞的內容、受眾群體、以及新聞的立意,來編輯出一種最為恰當的節(jié)奏,讓觀眾可以在節(jié)奏中身臨其境,深刻的感受到新聞的價值。
電視新聞的整體結構具備藝術性,因此需要設計、編排。在編輯過程中,編輯人員會先擬定一個大綱,然后根據大綱內容在調整整個欄目的結構,以此來優(yōu)化電視新聞質量。因此可以看出,電視新聞編輯人員不但要把握新聞的整個內容、形式,而且還要處理好整個內容的布局和一些細節(jié),從而向觀眾傳播有效果的新聞信息。由此可見,新聞編輯人員不僅要有具備專業(yè)的知識,還要有足夠的實踐經驗,而且還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才能編輯出令多元化受眾群體滿意的新聞節(jié)目。
對于電視新聞來說,其可以很長,也可以很短,不管是什么樣的內容,都要把細節(jié)處理好,以此來讓觀眾通過細節(jié),產生共鳴。在新聞細節(jié)處理中,不管是語言的風格、插播的畫面、還是整體的氛圍,都是細節(jié)處理的一種形式,是一種藝術讓人思考。經過細節(jié)處理后的電視新聞,會將新聞內容升華,使其更加具有感染力,而且還極易和觀眾產生共鳴,從而提高了電視新聞的收視率,促進了電視新聞業(yè)的發(fā)展。
電視新聞畫面編輯要處理好聲音和畫面的關系,首先要做到聲畫合一。電視新聞節(jié)目中,聲畫合一運用最多的是同期聲,即聲音和畫面同時被錄進同一條新聞里。它能有效地增強氣氛,使觀眾視聽一致。編輯同期聲時要注意三點:不是所有同期聲都是必需的,對于被采訪者辭不達意或答非所問的答話的同期聲,也無需保留。二是同期聲切忌冗長與雜亂。要想在一兩分鐘長的新聞里運用好同期聲,就要避免拖沓冗長的講話。三是弱化記者上鏡,刪除記者的提問過程,只將被采訪者的同期聲編入播出稿,有效壓縮單條新聞所占時間,提高傳播質量。此外,要做到聲畫對位,即把蒙太奇的組接技巧運用到聲音和畫面的關系中來。其特點是聲音和畫面都保持完全連貫,按照各自的規(guī)律去延伸發(fā)展,并在各自獨立發(fā)展的基礎上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聲音和畫面的對列效果。
總之,電視新聞畫面編輯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新聞節(jié)目質量的高低,從而影響著電視臺整個節(jié)目系統(tǒng)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見,電視新聞畫面編輯在決定節(jié)目質量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