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學院體育學院,云南 保山 678000)
青年學生是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堅實力量,青年大學生更是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因此,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高低,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根據(jù)近些年來的一些調(diào)查顯示,我國青年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呈現(xiàn)著下降的趨勢,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對于社會大環(huán)境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圍繞:“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這一要點,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讓青年大學生能夠得到更有效的身體鍛煉。
到了大學,為什么很多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出現(xiàn)了下降的情況呢?筆者在教學中針對這個問題找了很多的學生進行談話,最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大學的氛圍比較寬松,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開始放松自己,受到大環(huán)境和身邊同學的影響,開始松懈了體育鍛煉,長時間下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就變差了。
因此,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首要做到事情就是:營造出較為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提高學生對身體素質(zhì)的重視度,讓學生能夠更多的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去。在倡導:“人才興國、體育強國”的時代大環(huán)境下,大力倡導體育鍛煉,加強體育教學力度,打造良好的體育運動環(huán)境,不僅有助于強化對學生的鍛煉,更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良好舉措。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教學目標,筆者在教學中制定了較為完善和嚴格的教學計劃,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按照這份教學計劃有條理的展開的。按照一般情況來說,大學學生為了能夠輕松的完成體育學習計劃,都不太會選擇我的課程。但是事實卻是相反的,很多學生都愿意選筆者的課程,并且上課的考勤情況都比較良好。對此,筆者在學生中做了一個小調(diào)查,學生給出的反饋是:雖然筆者的教學比較嚴格,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比較關心學生,教學也比較靈活,和學生有情感上的互動,教學的語言也比較風趣,在課堂上能夠放松下來。因此,他們感覺在課堂上和教師之間沒有太強的距離感,體育教學是有溫度的,自己的神經(jīng)是可以松弛下來的。學生的這些反饋給筆者提了一個醒,那就是我在從前的教學中沒有發(fā)現(xiàn)的一點:教學是要有感情的,這樣的教學才會有溫度。這樣師生之間的關系才會更融洽,那么體育教學的效率也會更高。因此,筆者建議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時候,可以運用情感式教學模式,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做好自己的榜樣示范作用,以身作則的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以此來帶動學生進行身體素質(zhì)的鍛煉。以筆者大學時期的教師為例,筆者在大學體育課上學習太極拳時的教學老師,是一位年齡已經(jīng)接近退休的老師,在這個年紀的人各方面的體力和精力已經(jīng)不算很好了,但是這位老師每次上課時,精神都非常的飽滿,非常的有熱情,盡最大的努力將每招每式的太極拳動作完成到最好。受到這位老師的影響,筆者大學體育課程中,太極拳這項運動的成績是最好的。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能夠在體育教學中,充分的發(fā)揮出教師的榜樣模范作用,對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鍛煉想必是很有好處的。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對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時,教師一定不能夠冒進,過快的追求教學效果。應當在教學初期,先通過一些基礎性的體育運動了解一下學生的基本情況,然后根據(jù)學生的狀況來做好教學規(guī)劃工作,從而循序漸進的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
對體育教學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中更有條理的開展教學工作,比如針對身體素質(zhì)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shù)募訌娺@部分學生的訓練強度,對于身體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當把握好體育鍛煉的強度,避免學生在教學中出現(xiàn)摔倒、暈厥等情況,減少意外狀況的發(fā)生。還可以根據(jù)教學情況,及時的調(diào)整教學進度、安排等等,從而讓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能夠得到逐漸的改善和提高。
在鍛煉過程中,學生一個人獨自進行體育運動往往很難充分的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團體式的合作學習,像是籃球、乒乓球、瑜伽、體育舞蹈等等大學常見的體育課選修項目,都是很適合開展團體式合作學習的。讓學生進入到一個團隊中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體育教學課堂中,還能夠幫助學生熟悉同學,增進同學情誼。更主要的是可以通過團隊中同學間的相互鼓勵,激發(fā)學生鍛煉的欲望和信心,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充分的參與體育鍛煉。
比如在筆者的乒乓球課堂中,筆者一開始就會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再開展教學。每次在講完運球技巧、打球的方法之后,筆者就會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練習,不停的交換對手,熟悉彼此的打球風格。在期末進行成績考核的時候,通常也會采用小組式比賽的方式進行,讓學生進行相互的切磋。在這樣的運動過程中,學生既充分的參與到了乒乓球鍛煉中,也很有效的保證了體育課的教學秩序。同時,合作小組的成立,還進一步方便了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不管是上課點到還是考核成績,都變得更有效率了。當然,除了小組合作學習之外,可以用來開展團體式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很多,教師完全可以根據(jù)體育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只要是適合教學實際的都是值得嘗試和運用的。
綜上所述,大學校園的教學氛圍和文化氣息都是比較包容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很容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但是作為當代的青年大學生,他們的肩膀上肩負著國家和社會的希望與責任,因此,對于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要求是不能夠降低的,教師必須要加強對他們的引導,在體育教學中要喚醒他們拼搏向上的意念,讓他們能夠更好的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加強對身體的鍛煉,提高其身體素質(zhì),成為一個體魄更為強健,意志品質(zhì)更加堅定剛毅的時代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