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守紅
(山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24)
隨著快速發(fā)展的科學技術以及不斷提高的人們生活水平,大眾群體不斷增加對糖尿病病癥治療的重視,而該病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核心操作環(huán)節(jié)則是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管理[1]。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時的基本治療方法就是管理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有研究表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管理可以有效使糖尿病危險因素減少。由于醫(yī)護人員與患者接觸視角最長,所以護士對患者可以起到輔助引導作用,并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向患者傳遞科學的飲食知識。研究內容如下。
采取便利抽樣的方式選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1月120名臨床護士進行研究,主要從內分泌科以及外科中選取,其中男20名,女100名,年齡20~39歲,平均(29.5±3.5)歲。納入標準:入選人員均為已經獲取護士資格證的在職人員。排除標準:進修人員;并非臨床護士,且不愿配合研究者。
在進行調查前首先爭取所選臨床護士所在科室護士長的同意以及配合,并在早班交班后,由護士長向該科室所選護士簡單將調查目的進行介紹,在護士知情并同意后當場將本院自制調查問卷向護士進行發(fā)放并在填寫完畢后立即收回問卷,總共發(fā)放120份問卷,并收回120份,回收率為100.00%。該問卷主要分為兩部分,基本資料主要包括繼續(xù)教育情況以及糖尿病飲食管理知識問卷,該知識問卷所涉及的方面有糖尿病的病因、患者的飲食結構、管理方法、食物熱量等就九大部分。答對率達到80.00%則視為優(yōu)秀,答對率達到60.00%則視為及格。本次的調查問卷在調查之前已通過相關專家的效度評價,且CVI值為0.91,并且在正式對臨床護士進行調查之前,抽取了20名臨床在職護士提前進行測試,測得問卷總體可信度為0.90,并在兩周后對同樣人員進行測試,可信度值為0.95。結果顯示,該問卷的有效度及可信度值均比較高,表示該調查問卷可以進行使用。
將文中所得數(shù)據(jù)輸入到SPSS 17.0軟件中,并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以及卡方檢驗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在120份調查問卷中結果顯示,臨床護士的測試最高分為92分,最低分為50分,其中共有100名護士測試結果顯示為優(yōu)秀83.33%,得分81~92分,平均(86.5±2.3)分;15名護士測試結果顯示為及格12.50%,得分61~80分,平均(70.5±3.5)分;有5名護士測試結果為不及格4.17%,得分50~60分,平均(55±2.5)分。
分別對實驗結果的總分以及糖尿病飲食管理的知識結構做正態(tài)性檢驗,檢驗結果顯示,所得數(shù)據(jù)并不具備正態(tài)性,因而改用秩和檢驗對結果進行分析,所得結果顯示,在職稱、有無學歷繼續(xù)教育、工作年限、是否閱讀相關書籍、是否接受過內分泌專業(yè)人士的培訓、參加相關講座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中國,糖尿病患者發(fā)病率高達9.70%。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推薦的糖尿病治療的主要方法為綜合療法,綜合療法主要包括5個方面,主要包括飲食、健康、運動、自我檢測以及藥物[2]。有研究結果顯示,開展針對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合作的主動性可以達到良好控制的前提。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掌握一些關于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因此會對護士所提出的建議以及健康宣教進行否定,此時就需要臨床護士可以更加科學性以及更具有說服力的專業(yè)知識來對患者提出建議,使患者對其信服,因此這就需要臨場護士擁有足夠扎實的知識,以此使糖尿病健康教育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3]。
針對臨床護士的薄弱知識點,要加強關于糖尿病飲食方面的培訓,對臨床護士的認知誤區(qū)進行深度培訓,在進行臨床護士培訓中,不可以將健康教育策略忽略掉,要適時的將糖尿病飲食管理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使糖尿病飲食管理質量和效率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得到提升,以促使患者可以加快康復進程。
綜上所述,在臨床護士對糖尿病患者飲食管理認知上,水平整體偏低,應該加強對糖尿病飲食管理專業(yè)培訓的強度,使臨床護士的基本認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促進臨床護士可以更好的對患者正常飲食管理和教育工作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