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曉輝
(長春工業(yè)大學校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12)
慢阻肺疾病是以患者氣流受限為疾病特征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該疾病的誘發(fā)因素復雜,例如有害氣體與顆粒產生的異常炎癥反應,且具有一定的致殘和致死風險。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的發(fā)病率已達到9%~10%,患者的主要癥狀為慢性咳嗽、喘息、咳痰、胸悶以及呼吸困難等。通過進行吸氧治療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抑制病情進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患者的吸氧依從性將直接影響疾病控制效果[1]。護理健康教育干預的應用中旨在通過加強患者的健康宣教及護理干預來提升患者認知水平和依從性,進而為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奠定良好基礎。以下將分析對慢阻肺患者運用護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其吸氧依從性中的臨床效果。
抽取2018年11月~2020年4月某院74例慢阻肺患者,依據護理干預方案分組,觀察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齡56~86歲,平均(68.3±0.4)歲;慢阻肺患病時間7個月~13年,平均(6.2±0.3)年。對照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齡55~87歲,平均(68.4±0.2)歲;慢阻肺患病時間6個月~13年,平均(6.2±0.4)年。2組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運用常規(guī)護理,如嚴格遵循醫(yī)囑提供相應的藥物治療,加強病情監(jiān)護,通過口頭宣教的方式進行吸氧知識的健康教育等;觀察組患者則運用護理健康教育干預,方法如下:(1)在患者入院后,需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歷資料、疾病診斷狀況、家庭背景、受教育水平以及性格特點等。在此基礎上制定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方案,通過全面的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夠了解自身病情與進展狀況,同時使其掌握疾病發(fā)展對于身體健康產生的影響,并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具有的并發(fā)癥風險全面評估。與患者進行溝通,使患者了解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危害性以及預防措施,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及配合度;(2)向患者講解吸氧治療的目的、流程、重要性以及配合要點,使患者明確吸氧是對慢阻肺患者治療的有效和常用措施,能夠幫助維持良好的氧需求并提升藥物治療效果緩解臨床癥狀。在口頭宣教的過程中,還可通過視頻播放以及圖片展示等方式,更好的使患者了解吸氧的原理、作用以及效果,從而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重點對于操作流程進行講解和展示,以便提高患者的主觀能動性;(3)建立微信交流群,對于年齡稍高的患者應向其講解微信語音溝通和圖片等正確的應用方法,并在微信交流群內定期向患者推送關于慢阻肺疾病和吸氧治療的相關科普文章,從而全面提高患者對于疾病和吸氧的認知水平。同時通過微信溝通、電話隨訪以及入戶隨訪等多種形式,了解患者的吸氧治療情況,對于患者存在的錯誤認知和行為及時的給予糾正。
(1)對比2組患者的吸氧依從性,并分為依從性良好:患者吸氧期間的配合度與完成情況良好,未出現不依從事件;依從性一般:患者在吸氧治療2個月中不依從事件的發(fā)生<3次;依從性差:患者在吸氧治療2個月中不依從事件的發(fā)生≥3次;(2)通過問卷法對2組患者護理干預滿意度進行調查,主要的內容有健康知識宣教、服務態(tài)度、責任心以及氧療效果等維度,滿分為100分,并依次分為非常滿意(90~100分)、比較滿意(80~89分)、不滿意(0~79分)。
慢阻肺疾病具有病程時間長、危害性高和致殘率高及致死率高等一系列特點,通過進行吸氧治療能夠改善患者氣促、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進而幫助解除患者的病痛折磨[2]-[3]。然而在長時間的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容易出現吸氧依從性下降的情況,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所以做好患者科學護理來提高其吸氧依從性非常關鍵[4]。護理健康教育干預的應用中旨在充分發(fā)揮健康教育的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來提高患者對于病情予吸氧的認知水平,進而逐步改善其吸氧依從性。從本次的分析數據來看,觀察組在護理干預后吸氧依從性的良好率高于對照組,并且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這也表明,護理健康教育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慢阻肺患者的護理質量,同時在改善護患間關系以及提升吸氧依從性方面均發(fā)揮著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對于慢阻肺患者應用護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其吸氧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