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華
一天,路過二樓走廊,最頂頭的是六年級(1)班。學生剛剛用完午餐,正在埋著頭趕作業(yè),整個教室靜悄悄的,只有個別學生偶爾抬頭快速地向窗外瞥一眼。講臺前,教師在調(diào)試課件,看來準備利用中午給學生抓緊補課呢。接著往前一個班級,學生也都在教室里,但沒有教師看班,所以班里鬧哄哄的。有幾個學生溜出教室,趴在護欄上,向樓下的庭院張望。再往前,是六年級(3)班,偌大的教室內(nèi)空無一人,向外一看,原來學生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正繞著操場散步呢。有三三兩兩并排著向前走的,有倒退著走的,還有跳一跳摸摸樹枝,趁勢在草地上打個滾再起身的。陽光正艷,雖然隔得很遠,但我卻能看到每一張臉都是笑盈盈的。三間教室,我看到了不同的場景,也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教師眼里有什么。
在一本講企業(yè)管理的書里,提到過這樣一則案例。有兩個研究生,一位叫吉斯特,一位叫提爾曼。他們跟隨導師去一家大公司參觀。參觀完畢,導師問他們在這里看到了什么。吉斯特說:“我看到了豪華的辦公樓、舒適的宿舍、寬敞明亮的飯廳。能夠在這里工作,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啊!”提爾曼說:“我看到了這里的產(chǎn)品雖然先進,但市場卻不大。要想開拓出更大的市場,不但需要專業(yè)的知識,還需要執(zhí)著的精神。”導師點了點頭,沒說什么。數(shù)年后,吉斯特成了大公司里的一名正式員工,而提爾曼卻當上了該公司的總裁。當他們再次見到導師,報告自己的工作情況時,導師說:“幾年前,我就猜到了你們的今天?!眱扇瞬唤?,忙問何故。導師說:“那是因為眼里只有蟲子的是山雀,而眼里只有天空的才是雄鷹啊。”
同樣,聯(lián)系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一名教師的眼里只有分數(shù)時,他會充分利用每分每秒,讓學生夯實學習基礎,做好學習拓展,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習能力。課堂上自不必說,下課后更是見縫插針,學生的空余時間都鎖定在課本上、作業(yè)上。也許學生的成績會有一定的進步,但他們從學習中沒有找到快樂,更不會形成學習興趣。從長遠來看,唯分數(shù)至上,學生的發(fā)展將走進一條“死胡同”,失去的將是無法彌補的、對于人的成長更為重要的東西。
而當一名教師的眼里有生命的成長時,他就能夠看到窗外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與兒童多么相襯。他不會考慮把中午這段時間拿來寫作業(yè),而是會帶著學生走向戶外,讓他們享受美景,釋放自我,體驗陽光滿懷的愉悅。在這名教師的心里,學生健康成長,積極樂觀,與同伴友好相處,遠比分數(shù)重要。擁抱自然,讓學生的生命不斷拔節(jié)向上,這是不是比關(guān)在教室里更有意義呢?
當然,如果教師的眼里既沒有分數(shù),也沒有學生,他就會對學生放任自流,不能肩負起應有的責任。這令人無比遺憾,學生最寶貴的一段人生經(jīng)歷也許因為教師的忽略而變得平淡乏味。
不同的教師,關(guān)注的事物不同,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教育理念和不同的教育行為,由此帶給學生的改變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敬愛的老師,你關(guān)注的重心會決定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方向。所以,請你認真地、慎重地想一想:你的眼里究竟有什么呢?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新城花園小學? ?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