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探析桑植白族文化瑰寶
      ——“仗鼓舞”

      2020-12-10 14:03:59李鑫湖南女子學院藝術表演系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20年9期
      關鍵詞:桑植白族舞蹈

      ◆李鑫(湖南女子學院藝術表演系)

      “仗鼓舞”是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2011年5月,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仗鼓舞”和“土家擺手舞”“苗族猴兒鼓”并稱為張家界三朵藝術奇葩。筆者到湖南桑植縣采風,經(jīng)人介紹,有幸結識了仗鼓舞的傳人王安平老師并向其學習了湖南白族所獨有的民族舞蹈——“仗鼓舞”,通過 “仗鼓舞”的學習,了解了仗鼓舞的起源、歷史、動作及音樂特點、仗鼓舞的傳承和保護以及發(fā)展。下面,筆者就從這幾個方面來探析桑植白族文化的瑰寶——“仗鼓舞”。

      一、仗鼓舞的起源和歷史

      桑植白族仗鼓舞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藝術內涵,它主要分布在馬合口、麥地坪、芙蓉橋、洪家關、走馬坪、淋溪河、劉家坪等7個白族鄉(xiāng),外半縣如官地坪、瑞塔鋪等10多個鄉(xiāng)鎮(zhèn)也流行仗鼓舞。它的產(chǎn)生大約在元朝初期,“白族遷始祖谷均萬、王朋凱、鐘遷一等和他的子孫為躲避戰(zhàn)亂來到桑植麥地坪、馬合口等一帶落腳、定居,與土家族等共同發(fā)展,創(chuàng)造白族仗鼓舞原始雛形,元末明初,許多外省人們來桑植外半縣一帶定居,給仗鼓舞發(fā)展提供了契機,白族人們逐漸完善了體系,建立一套完整的舞蹈套路?!鄙V舶鬃逭坦奈柙诮夥徘耙恢焙芰餍?,大多數(shù)白族人均能跳仗鼓舞,解放初期,白族仗鼓舞被當作保留節(jié)目參加省級文藝匯演。白族仗鼓舞在文革期間被禁演。1984年成立桑植7個白族鄉(xiāng)時,仗鼓舞又開始活躍在舞臺上。

      關于桑植白族仗鼓舞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說法。其一是“斗爭說”,即仗鼓舞是白族同胞在抵御壓迫勢力時,用手中的杵等勞動工具作為武器,將敵人趕跑后,手舞足蹈,慶祝勝利,逐漸形成了仗鼓舞。谷利民認為這種說法可信度不高。其二是“勞動說”。白族年俗中,有打粑粑即漢族稱作打糍粑的傳統(tǒng),據(jù)考證,白族最初的打糍粑的杵,是中間細、兩頭一般粗的木杵,與道具仗鼓一模一樣,直到后來才逐漸改為更加省力好用的“丁”字形木杵?!皠趧觿?chuàng)造一切”,白族人邊打糍粑邊起舞,逐漸創(chuàng)造出仗鼓舞。早幾年前,谷利民還在桑植農村看到過,如同仗鼓一樣的直杵,雖然已經(jīng)不多見,但仍然不失為這一觀點的佐證。第三種是“宗教說”。因白族源于云南,提倡本主崇拜,緊鄰緬甸、泰國等,受佛教影響?!爱敯鬃逶谏V苍螅秩诤狭恕獭?是一種廣泛流傳于桑植白族地區(qū)的普化型民間宗教信仰,較多地受到道教、儺愿戲和白族本主信仰的影響,但自身有明顯的特點,本質上屬于三元神而非儺神崇拜),形成了濃厚的祭祀氛圍?!惫壤裾f,最初白族人的祭祀方式之一,就是在地上釘四根木樁,用繩子將木樁牽起來,神職人員在繩子和木樁之間跳躍,手持道具,邊跳邊舞,“就像小孩子跳皮筋一樣”,這被稱為“跳邦藏”。

      谷利民總結認為,桑植白族仗鼓舞“源于勞動,起于偶然,用于宗教,成于娛樂”,它動作粗獷、剛勁、原始、大方又雜夾武術套路,廣泛用于游神、廟會、節(jié)日慶典、祭祀、慶賀豐收等民俗活動中。白族仗鼓舞有700多年歷史的傳承,它的產(chǎn)生,時代背景、歷史人物等為研究白族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習俗提供了重要依據(jù),對研究白族文化及中華民族的古老歷史有著重要研究價值;同時,也為舞蹈藝術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

      二、仗鼓舞的動作和音樂

      仗鼓舞是桑植白族的傳統(tǒng)舞蹈,它動作古樸粗獷、剛勁有力,

      跳時以仗鼓為道具,仗鼓長1.2米,以木棒為桿,音樂以打擊樂器為主,用橫笛吹奏主旋律,加以鑼鼓、長號、嗩吶等打擊和吹奏樂器伴奏。白族仗鼓舞經(jīng)過700多年歷史的傳承和發(fā)展,動作和音樂現(xiàn)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特征。

      1.動作套路復雜多變

      桑植白族仗鼓舞套路多,復雜多變。有“一二三”“三二一”“蜻蜓點水”“硬翻身”“兔兒望月”“霸王撒鞭”“獅子坐樓臺”“野馬分鬃”“三過趕步”““文王訪賢”“翻天印”“魁星點斗”“五龍捧圣”“童子拜觀音”“金錢釣葫蘆”“金雞獨立”“二龍戲珠”“仙女獻桃”“仙女擔柴”“三十二連環(huán)”“四十八花槍”等一共九九八十一種套路,靈巧多變。起舞時,人們手持仗鼓,以“倒丁字步”為步伐,三人一組,鼎足而立,深受白族人民青睞。

      2.動作舞武同源合一

      “唯善舞者善戰(zhàn)也”,桑植白族仗鼓舞舞武同源,受戰(zhàn)爭和惡劣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白族人把能陶冶堅強意志、增強體質的武術充分融入舞蹈,如“蘇公背劍”“野馬分鬃”“霸王撒鞭”“四十八花槍”等動作在舞蹈時以仗鼓為道具,或沖、或擋、或攻、或防、左沖右突、進退自如,虎虎生風,這種結合武術的“疾風掃勁草、四兩撥千斤”和“快、準、狠”的動作特點,使得仗鼓舞的動作既給人威力無窮、威猛無比、振奮人心之感,又不失舞蹈細膩的表現(xiàn)。

      3.動作地域特征明顯

      白族仗鼓舞的動作身體體態(tài)弓背前傾,以倒“丁字步”為步伐,雙手握鼓左右劃“∞”字,具有順拐、屈膝、悠放、下沉的動律特征。之所以會形成這種體態(tài)和動作特征是與桑植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有著直接的關系,因而仗鼓舞的動作形態(tài)地域特征明顯。桑植白族生活的地理位置多處于較為偏僻的高山峻嶺之中,交通不便,當?shù)鼐用裰饕峭ㄟ^背簍這個簡單的工具進行貨物運輸,久而久之身體由于負重的緣故就形成了弓背前傾的體態(tài);經(jīng)常上下山,下地勞作,屈膝下沉能更加省力;由于山地地形的原因,順拐前行能有效的平衡身體重心,使行走更加便利;在下雨天,由于腳下容易打滑,桑植白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一腳橫出、另一腳腳尖與橫出的腳形成丁字形,可以有效的防止腳下打滑,這種獨特的倒“丁字步”步伐便成為現(xiàn)在仗鼓舞特有的步伐特征。

      4.舞蹈音樂節(jié)奏明快

      桑植白族仗鼓舞音樂節(jié)奏明快,在鼓、鑼、鈸等打擊樂配合下,表演者翩翩起舞,自得其樂。白族仗鼓舞音樂主要由打擊樂器和管弦樂器兩大類。銅鑼、鼓、嗩吶是仗鼓舞的常用樂器,主旋侓由嗩吶吹奏,鑼和鼓敲出的節(jié)奏為主要伴奏,有時為了豐富音樂的效果,也會加入一些其他樂器如軍鼓、鈸、海螺、二胡等配合鑼鼓點和主旋侓進行演奏。鑼鼓點是仗鼓舞節(jié)奏的基礎,表演者根據(jù)鑼鼓點的變化進行舞蹈動作及隊形的轉換與變化。下面是仗鼓舞所用的鑼鼓點“咚”代表鼓,“嗆”代表銅鑼。

      三、仗鼓舞的傳承保護和發(fā)展

      桑植白族仗鼓舞是白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民間文化藝術,它是桑植白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一支絢麗的花朵。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各種媒體、網(wǎng)絡、電視娛樂節(jié)目的不斷豐富,人們對這種古老民間藝術的興趣漸漸淡化,加之當?shù)厝丝诘目s減、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和老齡化現(xiàn)象的加重,桑植白族仗鼓舞與其它民間藝術一樣,傳承到了青黃不接的地步,許多傳統(tǒng)武術動作瀕臨失傳,給仗鼓舞的傳承造成重大打擊。

      桑植白族仗鼓舞傳承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文化底蘊,它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較好的精神探討價值和旅游開發(fā)價值。為了更好的傳承和保護中華民族這支絢麗的花朵,在桑植縣政府的領導下,桑植縣文廣新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制定了相關的保護政策和采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他們組織相關人員錄制老藝人的舞蹈視頻,加強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仗鼓舞傳承人,并對仗鼓舞的動作套路、相關曲目在全縣進行了全面挖掘和系統(tǒng)整理,以文字、圖片、影像視頻等方式進行了記錄和保存,并把這些珍貴的資料存檔建庫;不僅如此,他們在民間舉辦各種文藝展演和廣場舞比賽等活動對仗鼓舞進行普及和宣傳,并在部分中小學將仗鼓舞納入教學活動的一部分,真正從娃娃抓起。近年來,尤其在白族仗鼓舞先后列入省級、國家級非遺項目后,在當?shù)卣念I導下,在文化部門和桑植白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仗鼓舞的傳承和保護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

      目前,白族仗鼓舞的傳承和保護工作雖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但從長遠看,筆者認為,白族仗鼓舞的傳承,保護和發(fā)展還任重道遠,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第一,仗鼓舞技藝的傳承、資料的挖掘、收集、整理和影像資料的拍攝,存檔建庫都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然而資金的缺乏和人才的短缺已成為仗鼓舞發(fā)展的首要問題。第二,仗鼓舞要想得到發(fā)展,必須要跟上時代的腳步,與時俱進,這就要求在仗鼓舞原有傳統(tǒng)動作的基礎上,結合仗鼓舞自身的特點,不斷提煉、發(fā)展新的動作元素,使仗鼓舞的動作元素更加豐富多彩,表現(xiàn)形式更加多樣化,表演不僅要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要求,更要滿足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否則必會滯后不前,與時代脫節(jié),難以發(fā)展。第三,仗鼓舞要想得到更好的傳承、保護和發(fā)展,必需以當?shù)卣疄橹鲗?,群眾為主體,專業(yè)演員和業(yè)余群眾全民參與,從娃娃抓起,如沒有政府部門的領導,沒有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支持,沒有后續(xù)接班人的跟進,白族仗鼓舞也難以得到很好的傳承、保護和持續(xù)性發(fā)展。

      結語

      總之,桑植白族仗鼓舞,作為白族古今一脈承載的民間舞蹈,銜淵源,蘊歷史,挽沿革,經(jīng)衍變,歷滄桑,而根基彌壯,無愧為白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深受白族人們喜愛。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課題《武陵山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建設與少數(shù)民族民間舞蹈傳承研究》(課題批準號:17YBA228)階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桑植白族舞蹈
      鄉(xiāng)村振興視野下桑植民歌的創(chuàng)新研究*
      大眾文藝(2022年14期)2022-08-09 04:14:46
      學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檔
      舞蹈課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桑植隧道監(jiān)測方案研究
      淺談桑植民歌的保護與傳承
      ——以傳承人向佐絨為例
      絲路藝術(2018年12期)2018-04-01 13:36:20
      白族火把節(jié):一天星斗下人間
      大理文化(2017年6期)2017-07-31 22:06:55
      桑植 衛(wèi)生院住院費用全報銷
      我和舞蹈
      白族敬酒歌
      民族音樂(2016年1期)2016-08-28 20:02:52
      韩城市| 彭泽县| 泾源县| 浑源县| 花莲县| 鹤山市| 章丘市| 兴宁市| 民勤县| 凤凰县| 横山县| 灌云县| 柳江县| 塘沽区| 肥乡县| 昌乐县| 清水县| 德阳市| 侯马市| 汶上县| 西畴县| 手机| 河东区| 仪征市| 商水县| 化德县| 邓州市| 米易县| 连平县| 呼玛县| 喀喇沁旗| 四平市| 久治县| 即墨市| 杨浦区| 营口市| 大城县| 九龙坡区| 鄄城县| 礼泉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