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宋高宗南逃路線考

      2020-12-11 22:01:52毛輝霞
      關(guān)鍵詞:金軍高宗

      毛輝霞

      (安徽大學(xué) 歷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宋高宗趙構(gòu),徽宗第九子,母為韋太后。生于徽宗大觀元年(1107)五月,宣和三年(1121年)十二月被封為康王。高宗“識明強記,日誦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1](16)。 靖康元年(1126)正月,康王與少宰張邦昌一起在金軍營中作為人質(zhì)。二月,金要求以肅王為人質(zhì),遣康王歸還。八月,王云出使金回來聲稱金要求康王前去議和。于是康王與王云一同出發(fā),途經(jīng)磁州時為士民所挽留。靖康二年(1127)四月,靖康之變,金擄徽宗、欽宗二帝北去。五月,康王至大名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為宋高宗。高宗即位后為躲避金的進攻選擇不斷南逃。

      一、金軍入侵,二帝被俘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廢遼延禧帝為海濱王,遼亡。是年十月金便分兵南侵,“以安班貝勒杲兼領(lǐng)都元帥,貝勒宗翰兼左副元帥,希尹為元帥右監(jiān)軍,伊都為元帥右都監(jiān),自西京入太原。帥達蘭為六路都統(tǒng),舍昔副之,宗望為南京路都統(tǒng)棟摩副之,知樞密院事劉宗彥兼漢軍都統(tǒng),自南京入燕山 ”[2](105-106)。

      金兵攻勢兇猛。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金將領(lǐng)宗翰進攻朔州(今山西朔州),接著進取代州(今忻州代縣),攻占中山(今河北定州),圍攻太原,一路南下,勢無可擋。宣和八年(1126)正月,金軍渡過黃河,占據(jù)滑州(今河南滑縣),攻取汴州(今河南開封)。太常少卿李綱建議徽宗:“若假皇子以位號,使為陛下守宗社,收將士心,以死捍敵,天下猶可保?!盵3](569)于是徽宗禪位于皇太子趙桓而向東奔逃。趙恒即位為欽宗后派遣李梲修書請和,許割中山、河間、太原三鎮(zhèn)與金,并向金輸送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萬頭、表段百萬匹,并稱伯侄,以康王趙構(gòu),少宰張邦昌為人質(zhì)。宋日益勞苦于向金輸幣,但金卻并不滿足。李綱對欽宗言:“金人貪婪無厭,兇悖日甚,其勢非用師不可?!盵3](576)二月宋將姚平仲率軍突襲宗望失敗,姚平仲兵敗而逃。宗望以宋背離誓言再次領(lǐng)兵圍汴,并要求以肅王趙樞為質(zhì),遣康王歸。宗翰聽聞宗望與宋議和,亦遣人來宋收取賄賂,不許,便率軍攻破忻州、代州。七月,蕭仲恭使宋來索取金帛,未果。恰逢折可陰諫徐處仁、吳敏與大遼梁王結(jié)約攻金,宗望得知此事后復(fù)南侵。八月,金主“詔左副元帥宗翰,右副元帥宗望伐宋”[4](55)。 九月,宗翰攻克太原,俘經(jīng)略使張孝純,宗望擊敗宋將種師閔,攻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殺守將李邈。十一月,宗翰自太原向汴州進兵,宗望自真定向汴州進兵。金軍渡河,攻占了臨河縣(今商丘境內(nèi))、大名縣(今河北大名縣)、德清軍(今河南境內(nèi))、開德府(今河南濮陽),最后攻陷汴州。欽宗急忙修書請降。

      金太宗天會五年(1127)正月,宗望、宗翰上宋降書。三月金主下詔將徽宗和欽宗二帝降為庶人。先是在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人邀欽宗前往青城,但等到欽宗至青城后,金人便留住不歸“持兵守閽,維以鐵繩,夜則然薪擊柝,傳呼達旦”[5](2561)。 靖康二年(1127)三月,金人攜徽宗北去,立宋太宰張邦昌為大楚皇帝。四月,又將欽宗及其皇后、皇太子北擄去:“斡離不脅上皇、太后與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及康王母韋賢妃、康王夫人邢氏等由滑州去,粘沒喝以帝、后、太子、妃嬪、宗室及何禼、孫傅、張叔夜、陳過庭、司馬樸、秦檜等由鄭州去。 ”[3](601)自此,北宋滅亡。

      二、高宗嗣統(tǒng),開始“流亡”

      靖康元年(1126)十月,康王由滑州、濬州(今河南??h)到達磁州(今河北磁縣),守臣宗澤請留磁州。當(dāng)時宗望已率軍渡過黃河,相州知州汪伯彥請康王前往相州(今河南安陽)避敵。殿中侍御史胡唐老上言請欽宗任命康王為大元帥,以率天下兵應(yīng)援。欽宗命人持書到相州,任命康王為兵馬大元帥。十二月,康王在相州開大元帥府,時已有兵萬余,分為五路救援京師。康王到大名(今河北大名)之后,聽從耿南仲和汪伯彥的建議移軍東平(今山東東平)。靖康二年(1127)正月,康王至東平。二月,又聽從汪伯彥的建議移軍濟州(今山東濟寧)。同年三月,康王到達濟州,時金已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低跫次挥跐?。宗澤上言:“南京乃藝祖興王之地,取四方中,漕運尤易。”[6](442)于是康王便決定到達應(yīng)天(今河南商丘)即位。五月,康王到達應(yīng)天府“登壇受命”,改元建炎。

      康王雖嗣大統(tǒng),但是他所面臨的是一個內(nèi)憂外困的情形。金兵攻占河北、山西大部分地區(qū),京城開封也已經(jīng)淪陷,且金軍的進攻也并沒有停止。同時國家內(nèi)部也動蕩不安,自宣和末年不斷興起的人民起義在此時依舊有較大的影響力?!蔼毣磳幹庞?,山東之李昱,河北之丁順、王善、楊進皆擁兵數(shù)萬不可招供,而拱州之黎驛,單州之魚臺亦有潰卒數(shù)千為亂”[7](429)。高宗在內(nèi)外交困的情況下選擇逃亡,其逃亡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建炎元年至建炎四年:第一階段南逃

      金軍將領(lǐng)宗弼、宗望、婁室等分道進攻南宋。金軍“謀無不從,戰(zhàn)無不克,橫行天下”[8](135),而高宗在金軍猛烈的進攻下倉皇奔逃。

      建炎元年(1127)五月,金婁室攻陷河間府(今河北河間)。監(jiān)察御史張所上書請還京師,并說明京城有五大優(yōu)勢:“奉宗廟保陵寢,一也;慰安人心,二也;系四海之望,三也;釋河北割地之疑,四也;早有定處而一意于邊防,五也?!盵7](401)但是高宗認(rèn)為去往京城并不是好的選擇,因此在七月份的時候,下詔巡幸東南以作為避敵之計。雖然李綱極力勸諫高宗勿去往東南,但同知樞密院張愨認(rèn)為“歲運最為大計”,而戶部財用一切皆來自東南,于是高宗巡幸東南的決心益甚。九月,金軍侵略河陽(今河南孟州境內(nèi))、汜水(今河南孟州境內(nèi)),高宗下詔擇日巡幸淮甸。十月,高宗一邊自南京乘船出發(fā),經(jīng)過泗州 (今江蘇省境內(nèi))、楚州(今江蘇淮安)到達揚州,另一邊派王倫、宇文虛中、魏行可等人出使金,請求議和,但金沒有議和的打算,扣留了王倫一行人。十二月,金兵大舉進攻中原地區(qū),粘沒喝率軍由河陽渡河進攻河南,銀術(shù)可等攻漢上,兀術(shù)由滄州(今河北滄州)渡河進攻山東,婁室等自同州(今陜西大荔)渡河進攻陜西。

      建炎二年(1128)高宗駐蹕揚州。金軍攻占鄧州(今河南鄧州)、永興軍(今陜甘地區(qū)),陷均州(今湖北均州)、房州(今湖北房州)等地。山東、河南、河北、湖北等地也遭受到金軍的大肆攻掠。除了金軍的不斷進攻之外還有層出不窮的軍民反叛:張遇在江南地區(qū)趁機反叛;丁進在安徽地區(qū)叛亂;徐明在浙江地區(qū)作亂;葉濃在福建地區(qū)作亂。建炎三年(1129)正月,金軍進攻淮陽,“以騎兵三千取彭城,間道趣淮甸”[6](460)渡過楊子橋,到達瓜洲(今江蘇揚州)。 迫于金軍的進攻,高宗馳幸鎮(zhèn)江府(今江蘇鎮(zhèn)江)。王淵上言“暫駐鎮(zhèn)江,止捍得一處,若敵自通州渡江先據(jù)姑蘇,將若之何? 不如錢塘有重江之阻”[7](545)。 于是高宗聽從王淵建議,命朱勝非守鎮(zhèn)江,自己則自鎮(zhèn)江出發(fā)經(jīng)往呂城鎮(zhèn)(今江蘇丹陽境內(nèi))、常州(今江蘇常州市)、到達平江府(今江蘇蘇州)。金軍攻打泰州(今江蘇泰州),與平江府相去無幾,高宗又急忙南下經(jīng)吳江縣(今江蘇蘇州境內(nèi))到達秀州(今江蘇嘉興),最后到達杭州。金人攻占并焚掠揚州而去,直到陳彥渡江攻襲金兵才收復(fù)了揚州。

      三月,扈從統(tǒng)制苗傅和威州刺史劉正彥發(fā)動兵變,迫高宗退位,由太后攝政。四月,太后還政,高宗復(fù)位。但苗、劉擔(dān)心自己受到處罰而發(fā)動反叛,率軍攻占富陽、新城(杭州境內(nèi)),于是高宗又離開杭州前往南京。五月,高宗經(jīng)過常州、鎮(zhèn)江府到達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升江寧府為建康府。七月,金人進攻山東,山東盜賊趁亂攻陷淮陽軍(今江蘇睢寧地區(qū)),高宗命杜充守建康,自己則從建康向南逃到浙西。九月,高宗到達平江府,聽聞金人已攻陷南京,便一邊派遣京東轉(zhuǎn)運判官杜時亮和修武郎宋汝為出使金軍請和并修書道:“古之有國家而迫于危亡者,不過守與奔而已。今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此所以諰諰然惟冀閣下之見哀而赦己。故前者連奉書,愿削去舊號,是天地之間皆大金之國,而尊無二上,亦何必勞師而遠(yuǎn)涉而后為快哉。”[3](648)一邊命周望守平江。自己則向南奔逃,于同年十月到達杭州,即臨安府。但金并沒有接受高宗的投降,宗弼率大軍尾追高宗而來,高宗便決定逃往浙東。同月,高宗渡江到達越州(今浙江紹興)。十一月,金軍攻占廬州 (今安徽合肥),攻陷建康府、吉州(今江西吉州市)、六安軍(今安徽六安),高宗便自越州暫逃到錢清鎮(zhèn),不久又返還越州。金兀術(shù)再次攻占建康府,高宗自越州逃往明州(今浙江寧波)。十二月高宗到達明州,宗弼率大軍進攻臨安府、越州、明州,高宗急忙乘船到達定??h(今浙江鎮(zhèn)海),宗弼聽聞高宗逃往定??h,便率軍進攻定海縣。

      建炎四年(1130)正月,高宗御舟發(fā)往溫州(今浙江溫州)。二月,金軍再次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南侵,攻破了江西諸郡,接著進攻湖南,攻占潭州(今湖南長沙境內(nèi))后大掠而去。不久金兵便攻陷東京,自此四京全被金人攻占,秀州(浙江嘉興)、平江府、常州(今江蘇常州)也被金人占領(lǐng)。三月,金人離開平江府,呂頤浩建議高宗西幸入蜀,參知政事范宗則反駁說:“臣謂若便入蜀,恐兩失之。據(jù)江表而事也。”[9](108)于是高宗離開溫州回到越州。

      (二)建炎四年至紹興五年:第二階段南逃

      金的目標(biāo)是快速滅亡南宋,但是事情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順利。金軍的進攻遭到了南宋軍民的極力抵抗,其中韓世忠、岳飛都曾多次阻擊了金軍。于是金便轉(zhuǎn)換為“以和議佐攻戰(zhàn)”的策略,不再一味地進攻,而選擇迂回的滅亡宋朝之策。因此高宗南逃的步伐放慢,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臨安駐蹕。

      建炎四年七月,金人建立偽齊政權(quán),劉豫為偽齊皇帝,控制著河南、山西地區(qū)。紹興元年(1131)正月,高宗在越州。由于金同意議和并且將進攻重點轉(zhuǎn)向陜西、甘肅等地區(qū),高宗得到暫時的安定。十一月,尚書左仆射呂頤浩上言:“今國步多艱,中原隔絕,江淮之地,尚有巨賊。駐蹕之地,最為急務(wù)。要當(dāng)使號令易通于川陜,將兵順流而可下,漕運不至于艱阻?!盵10](226)于是高宗便下詔移蹕臨安。紹興二年(1132)正月高宗到達臨安,直到紹興四年(1134)高宗一直在臨安。在這期間,金軍與宋軍爭奪的重點一直在陜西等地,相繼進行了富平之戰(zhàn)、和尚原之戰(zhàn)、仙人關(guān)之戰(zhàn);中原地區(qū)則被金的代理人劉豫進攻占取,劉豫先后占領(lǐng)了襄陽府、隨州、信陽軍、鄧州等地。高宗命岳飛率軍收復(fù)襄漢地區(qū)。

      紹興三年(1133)四月,潘致堯上言金欲與宋通使,因此高宗命韓肖胄為金國軍前通問使,與金和議。但和議并不是金的主要目,因此在紹興四年(1134)九月,劉豫派使者入金乞師,金主“晟乃命訛里朵、撻懶調(diào)渤海、漢軍五萬人以應(yīng)豫”[3](690)。 金、齊聯(lián)合大規(guī)模攻宋,命騎兵從泗水(今山東泗水)進攻滁州(今安徽滁州),步兵自楚州(今江蘇維安)進攻承州(今江蘇高郵)。金人攻占了安徽亳州、滁州、濠州(今安徽鳳陽),偽齊進攻安豐縣(安徽壽縣)。十月,高宗與趙鼎策定親征,御舟自臨安出發(fā)到達平江府,劉錫、楊沂中率禁兵隨從。十一月,金兵攻入光州(河南光山),進犯六合縣(今南京境內(nèi)),但在大儀遭到了韓世忠的阻擊。十二月,金、齊合攻廬州,又遭到了岳飛部將牛皋、徐慶的抵抗。金軍在戰(zhàn)場上接連失敗,再加上金太宗病危的消息傳來,宗弼便率軍北退。而劉豫聽聞金軍退兵的消息,也倉皇撤軍。

      (三)紹興五年至紹興八年:定都臨安

      紹興五年(1135)二月,高宗自平江府又回到臨安并在臨安建立太廟。此時金主晟病逝,金主亶即位為金熙宗。自紹興元年(1131)以來,金對北宋的戰(zhàn)事大多以失利告終,再加上“將士苦從軍,謳吟思鄉(xiāng)”[9](451),熙宗便改變對宋征戰(zhàn)的策略,開始與宋謀取議和。高宗得到喘息的時間,開始著手治理國政。命“殘破”州縣墾田恢復(fù)耕作、賑濟饑民、蠲免福建地區(qū)的常平錢米和貧民賦稅等。紹興六年(1136)七月,張浚上言:“東南形勝莫重于建康,實為中興根本,且使人主居此,北望中原,常懷憤惕,不敢暇逸。而臨安僻在一隅,內(nèi)則易生玩肆,外則不足以號召遠(yuǎn)近,系中原之心。 請臨建康,撫三軍,以圖恢復(fù)。 ”[3](652)高宗聽取建議,在同年九月離開臨安,去往平江府。紹興六年(1136)十月,劉豫得知張浚有北伐意,在乞求金軍出師相助無果的情況下,劉豫命劉麟、劉猊、孔彥舟等分道攻宋,但這次進攻很快就以齊軍的潰退而告終。紹興七年(1137)三月,高宗自平江府移駐建康。十一月金兀術(shù)進攻汴京,廢偽齊劉豫為蜀王,并決定與宋通好。紹興八年(1138)正月,高宗將從建康出發(fā)去往平江,李綱力諫不可,張守也認(rèn)為此舉有勤軍勞民之苦。然而高宗定都杭州心意已決。二月,高宗便自建康出發(fā)到達臨安,遂在此定都。

      三、南逃的影響

      由于畏懼金朝,高宗“竄身而不恥,屈膝而無慚”[11](169),在即位之初的十二年里,一直徘徊在江浙之間。國家無都則不能安,而高宗未能早日定都對當(dāng)時的政權(quán)穩(wěn)定、人民生活等都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

      首先,激化了階級矛盾,破壞了國內(nèi)的安定。李綱上言就曾提出“河北之人為金人所擾,未有所歸,關(guān)西、京東西為流盜,不知其幾?!盵5](2602)高宗雖下詔要“因陋就簡”,但是大臣們并沒有就此懈怠。據(jù)《續(xù)資治通鑒》,建康元年,“翁彥國知江寧府兼江南東、西路經(jīng)制使,賜鈔鹽錢十萬緡,使修江寧城及繕治宮室,以備巡幸”[5](2575)。 再如,皇帝將南巡,詔“成都、京兆、襄陽、荊南、江寧府、鄧、潭州皆備巡幸,帥臣修城壘治宮室,漕臣積錢糧”[7](459)。而“東南諸州縣所樁私茶鹽礬賞錢,每處各以千緡計,綱赴行在”[5](2634)。 高宗的南逃時雖下令勿擾人民,但是這些修宮室、存錢糧之力莫不取之于民,給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這一期間人民不堪忍受,不斷發(fā)動起義。鼎州鐘相、楊么就打出了“均貧富”的口號發(fā)動農(nóng)民起義,武陵、龍陽、澧陽等周邊縣的農(nóng)民紛紛加入其中;福建范汝為在建炎四年(1131年),聚眾萬余人發(fā)動起義。

      其次,不斷的畏縮南逃和求和,使得將士抱憾、軍心離散。在高宗下詔南幸的時候,李綱上言:“今乘舟順流而適東南固甚安便,但一去中原勢難復(fù)還,夫中原安則東南安,失中原則東南豈能必其無事?一失機會,形勢削弱,將士之心離散,變故不測。 ”[7](435-436)在宋金戰(zhàn)爭初期,金軍屢戰(zhàn)屢勝,占據(jù)了中原大片地區(qū),宋軍士氣大受打擊,這一時期很多宋軍將領(lǐng)如關(guān)師古、董先、郭振、任拱等叛降。再者,宗澤一生都在致力于抗金,多次上言請高宗回到都城汴京:“祖宗基業(yè)可惜,又陛下父母兄弟蒙塵沙漠日望救兵。河北、河?xùn)|、京之東西、陜右、淮甸間億萬之眾陷于涂炭。乃欲南幸湖外,蓋奸邪之臣一為金人方便之計,二為奸邪親屬皆已津置在南,為臣不忠一至于此。”[7](494)但是高宗卻只想茍且偷安,宗澤臨死都在希望高宗能回汴京,但卻只能抱憾終生。

      再次,失去了北方的大片土地,北方人民生活更加艱難。高宗在金軍進攻時沒有堅定抗敵的決心,只是在不斷地南逃。失去了河南、河北、中原地區(qū)的大片土地,“自金再圍城,京西、湖北諸州,悉為賊寇侵犯,隨州陸德先、復(fù)州趙縱之、郢州舒舜舉與荊南、德安皆失守。獨知汝州、徽猷閣待制趙子櫟,知襄陽府、直徽猷閣黃叔敖,知蔡州、直秘閣閻孝忠,知漢陽軍、朝議大夫李彥卿,能守境捍賊”[5](2592)。 淪陷地區(qū)人民極力反抗,但遭到了金軍更大的報復(fù),“宗弼斂兵于吳山、七寶山,遂縱火三日煙焰不絕”[1](468)。 再有四川地區(qū)也遭受金軍的屠掠,《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建炎二年正月壬子條云:“城破,悉為金有。金又需百工技藝人及民間金幣如根括京城之法,凡再旬乃盡。至是,將退師,使人諭城中富民,零獻犀象金銀,以謝不死城中人。 ”[1](218)金人在淪陷區(qū)“四面縱火,盡驅(qū)城中人入木寨中,后四日,擁之而去,中途量給食,細(xì)民之死者殆盡”[1](219)。 而“自金兵退歸,樓櫓盡廢,諸道之師,雜居寺觀,盜賊縱橫,人情兇懼”[5](2597)。從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金軍的進攻對人民的傷害是極大的。

      在國家危難之際即位的高宗面臨的是國家將亡的局面,而高宗對于戰(zhàn)斗力強大的金兵表現(xiàn)的是膽小畏縮,寄希望于向金投降而獲得偏安一隅、茍且偷安;再加上受黃潛善、汪伯彥等奸臣的蠱惑,所以奉行惟務(wù)遠(yuǎn)逃的策略,在金兵的進攻下落荒而逃。對于李綱、宗澤和岳飛等大臣的遷都和抗敵建議置若罔聞,迂回于江浙之間,不僅喪失了大片土地,而且還動搖了軍心、民心,對于皇室的權(quán)威也產(chǎn)生一定的負(fù)面影響。同時,不斷的逃跑和請和助長了金軍的氣焰,結(jié)果金軍愈戰(zhàn)愈勇,占據(jù)了開封、洛陽、南京、北京等四京及中原大片土地,南方部分地區(qū)如四川、安徽等地也遭受到了金兵的侵?jǐn)_,使得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猜你喜歡
      金軍高宗
      從“天申節(jié)御筵”中探究南宋宮廷儀式
      北宋亡國前的太原保衛(wèi)戰(zhàn)
      文史月刊(2023年1期)2023-02-16 09:38:34
      兵王韓世忠(六)
      金蟬脫殼戲敵軍
      金蟬脫殼戲敵軍
      桴鼓親操
      虞允文一戰(zhàn)成名
      紹興后期高宗對中樞體制的調(diào)整——以湯思退再次“兼權(quán)”參政為中心的考察
      西夏研究(2016年1期)2016-07-19 10:09:11
      ON GROWTH OF MEROMORPHIC SOLUTIONS OF NONLINEAR DIFFERENCE EQUATIONS AND TWO CONJECTURES OF C.C.YANG?
      基于電流矢量和開關(guān)表格控制的異步電機控制方法
      吉林省| 三台县| 怀集县| 古蔺县| 盖州市| 辉南县| 博野县| 临城县| 岳阳市| 开化县| 玛多县| 青田县| 抚顺县| 石门县| 康保县| 上饶县| 仁寿县| 萍乡市| 灌南县| 遂宁市| 石城县| 五大连池市| 兰溪市| 轮台县| 双城市| 偏关县| 化州市| 桐城市| 竹溪县| 仲巴县| 阿拉善右旗| 宝山区| 黑龙江省| 台安县| 色达县| 从化市| 广德县| 霍邱县| 都兰县| 迭部县| 黎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