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平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江蘇淮安考生白湘菱今年高考語數(shù)外三門成績總分430分,成為省文科狀元,卻因為選修課歷史成績?yōu)锽,無緣清華、北大等一流名校。這一消息經媒體曝光之后,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很多人為白湘菱感到惋惜,對清華北大等名校不能“網開一面”破格錄取難以理解。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結合材料內容,以高中學生身份,寫一篇演講稿,體現(xiàn)你的認識和思考。
寫作指導
在材料中,呈現(xiàn)兩個寫作角度,一個是網友角度,一個是清華、北大等名校角度。他們實則都涉及同一個問題,即該遵守規(guī)則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變通。但是,命題人并沒有對哪個角度提出自己的認識,因此,我們對材料呈現(xiàn)的兩個角度都可以分別從肯定或者否定兩個方面進行立意。據(jù)此,可以確定如下立意角度:
從網友角度
一是從肯定角度:學會變通,曲徑通幽。面對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敢于突破常規(guī),才能夠讓人才脫穎而出,讓事情圓滿解決。
二是從否定角度:破壞規(guī)矩,實不可取。我們總是出于好心去做某些事情,最終導致規(guī)則破壞,最后人人都受害。
從清華、北大等一流名校角度:
一是從肯定角度:堅守規(guī)則,值得點贊。制定規(guī)則,就是為了讓人人有章可循,讓社會有序發(fā)展,清華、北大等一流名校,恪守規(guī)則,值得肯定。
二是從否定角度:拘泥教條,違背初衷。當規(guī)則已經明顯不合適的時候,就要敢于突破。此時還拘泥于規(guī)則,實則違背制定規(guī)則的初衷。
除如上立意角度以外,我們也可以綜合起來:即我們要遵守規(guī)則,但是也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一味拘泥于規(guī)則?;蛘咭獙W會變通,但是也不要忘記規(guī)則。
素材及化用
強力素材一
魯國之法,魯人為臣妾于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于府 ① 。 子貢 ② 贖魯人于諸侯而讓其金。 孔子曰:“賜 ③ 失 之矣!夫圣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于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于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保ㄟx自《呂氏春秋》)
注釋①府:指國庫。②子貢:孔子的學生。③賜:子貢的名。
化用例段:猶記得,春秋時期,魯國制定法律,凡是在其他諸侯那里看到魯國人做奴隸的,把做奴隸的魯國人贖回來,魯國就會給予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贖回魯國人,卻拒絕領賞。子貢的高尚行徑,卻招致孔子批評。孔子認為,子貢不領賞,會導致其他人也不好意思領賞,最終導致無人愿意贖回在諸侯國那里做奴隸的魯國人。
做道德高尚的人,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以破壞規(guī)則為前提,并最終導致潛在受益者變?yōu)槭芎φ?,這樣的高尚實則應該打一個大大的引號。
強力素材二
錢鐘書參加“高考”,國文和英語都考了滿分100分,數(shù)學卻只有15分,最后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
化用例段:猶記得,幾十年前,故事的主角也是清華大學,只不過故事的主角變成了錢鐘書。他當年參加“高考”,國文、英語都是滿分100分,但是數(shù)學只考了15分。按照規(guī)則,他自然與清華大學無緣。但是,愛才的清華大學校長一錘定音:錄取。
也正是清華大學敢于打破規(guī)則,才有了后來排名二十世紀華文作品百強第六位的《圍城》,有了讓人震撼和驚嘆的《管錐編》。
例文
規(guī)則當守,變通也要
一考生
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江蘇淮安文科狀元白湘菱因為選修課歷史成績?yōu)锽,無緣清華、北大等一流高校,讓人頗為遺憾。但是,清華、北大的做法有錯嗎?(簡要引用材料,提出問題,引發(fā)讀者思考,吸引讀者興趣。)
猶記得,春秋時期,魯國制定法律,凡是在其他諸侯那里看到魯國人做奴隸的,把做奴隸的魯國人贖回來,魯國就會給予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贖回魯國人,卻拒絕領賞。子貢的高尚行徑,卻招致孔子批評。孔子認為,子貢不領賞,會導致其他人也不好意思領賞,最終導致無人愿意贖回在諸侯國那里做奴隸的魯國人。(引用子貢救人不領賞被孔子批評的故事,為下面的議論張本。)
做道德高尚的人,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以破壞規(guī)則為前提,并最終導致潛在受益者變?yōu)槭芎φ撸@樣的高尚實則應該打一個大大的引號。(針對子貢救人不領賞的事例發(fā)表議論,明確表達觀點。)
由此看來,清華、北大等一流名校拒絕錄取白湘菱,正是對規(guī)則的堅守,這些名校的行為,何錯之有?(肯定清華、北大等一流名校的行為,對第一段的問題做出回答,形成呼應。)
但是這并不是說清華、北大的行為就值得我們大大地點贊。猶記得,幾十年前,故事的主角也是清華大學,只不過故事的主角變成了錢鐘書。他當年參加“高考”,國文和英語都是滿分100分,但是數(shù)學只考了15分。按照規(guī)則,他自然與清華大學無緣。但是,愛才的清華大學校長一錘定音:錄取。(引述清華大學破格錄取錢鐘書的故事,與白湘菱的遭遇對比,暗含另外觀點。)
也正是清華大學敢于打破規(guī)則,才有了后來排名二十世紀華文作品百強第六位的《圍城》,才有了讓人震撼和驚嘆的《管錐編》。(寫錢鐘書的巨大成就,實則暗對清華、北大等一流名校拒絕錄取白湘菱行為的否定和批評。)
時間不同、考生不同、故事結局不同。為何反差如此大呢?不得不引人深思。(結合兩個故事,提出問題,引發(fā)讀者繼續(xù)思考。)
遵守規(guī)則,自然無可厚非。但是對規(guī)則的遵守,必須以讓遵守者獲益為前提。尤其是當規(guī)則明顯落后于實際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大膽革新,暫時突破既有規(guī)則,并以此為據(jù),重新樹立新的規(guī)則。(在前面兩個故事的基礎上,推出自己的觀點。)
《詩經》的四言讓我們欣喜,楚辭的自由旋律也讓我們頷首。正是對形式的突破和追求,才有了我們今日引以為傲的唐詩宋詞??梢哉f,是對外在形式的遵循成就了唐詩宋詞,但是,也正是對外在形式的突破與跨越,最終讓唐詩宋詞越來越美。即使在唐詩中,我們對杜甫的極致格律點贊,我們也對李白的自由浪漫點贊。(列舉中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的事例,重點列舉唐詩宋詞的發(fā)展故事,對上一段的觀點進行例證。)
所以,規(guī)則是要遵守的,這是一個社會發(fā)展的前提。但是,我們也不要全部拘泥于規(guī)則,要懂得變通。(卒章顯志,呼應前文。)
謝謝大家!
總評:層層遞進,推出觀點。文章在對清華、北大等名校的行為,采用既肯定又否定的基礎上,最后推出自己的觀點:要遵守規(guī)則,但是也不要忘記變通。這樣行文,使得觀點可信。
對比用材,服務觀點。文章恰當選取白湘菱、錢鐘書的事例進行對比,使得觀點近乎自然顯現(xiàn)。使用詩經與楚辭、唐詩與宋詞、李白與杜甫等事例進行對比,恰當服務觀點和體現(xiàn)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