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歷史書寫的斷裂與民族詩學的堅守*
      ——論格日勒圖《斷裂》的藝術(shù)品格

      2020-12-13 07:35:13于東新
      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 2020年4期
      關(guān)鍵詞:奧巴穆爾斷裂

      于東新

      (內(nèi)蒙古草原文學理論研究基地,028000,通遼)

      長篇小說《斷裂》(作家出版社2018 年版)是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圖建構(gòu)科爾沁蒙古史、試圖重塑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種藝術(shù)嘗試。 小說以浪漫而理性、敏感而冷峻的筆觸,波瀾起伏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為讀者再現(xiàn)了17 世紀初期即明末清初時代科爾沁草原一段波譎云詭的歷史記憶。 在作者從容不迫的敘事中,迭宕起伏的歷史細節(jié)里,使我們感受最深的是小說文本對歷史現(xiàn)場的還原與民族詩學的建構(gòu)。 文學創(chuàng)作成功的標志是文學的獨創(chuàng)性,即獨特的思想寄托和藝術(shù)個性。 這正如羅丹所指出的:“在藝術(shù)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盵1]而《斷裂》就屬于這種有“性格”的作品。

      1

      作為堅持以母語創(chuàng)作的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圖對于蒙古民族的歷史是熟悉并有深刻了解的,而關(guān)注歷史是因為他對現(xiàn)實有更多的思考,這正是其創(chuàng)作長篇歷史小說《斷裂》的思維原點,正如別林斯基所說的:“我們的時代總是思考的時代”,是“反省的時代”[2],小說家選取歷史題材作為寫作對象,是因為作為人類的歷史,“現(xiàn)時是過去的結(jié)果,未來必然應該在現(xiàn)時這個基礎(chǔ)上得到實現(xiàn)”。[3]從歷史的過去、現(xiàn)時和未來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來看,現(xiàn)時的一切問題都應當從歷史中尋求答案。[4]惟其如此,格日勒圖才將17 世紀前葉蒙古族的歷史目之為“斷裂”,認為是對波瀾壯闊、大氣恢弘的蒙古民族史的一種“斷裂”。 “我們的祖先南征北戰(zhàn),將大半個世界收于麾下建國立業(yè),在跌宕起伏的歷史長河中,一路走到了今天,誰都滅不掉我們?!盵5]但到了明末清初時期,由于林丹汗的心胸狹窄與昏庸無能,各部臺吉諾彥的猜忌、內(nèi)斗,并隨著建州女真的迅速崛起,北元政權(quán)已不可逆地走向式微的局面,蒙古民族史的輝煌因而隨之發(fā)生了“斷裂”。 小說即以1621—1632 十余年間科爾沁蒙古政權(quán)圖存與壯大為中心,還原了努爾哈赤、林丹汗與奧巴洪臺吉為首的科爾沁各部的“三國演義”。 小說這樣敘寫科爾沁:“北元時期,科爾沁部的實力在蒙古各部中最強,有左右兩翼十三個鄂托克。 ……因此,又稱其為‘阿巴嘎科爾沁’,人口近二十萬,有著‘四十萬蒙古,二十萬科爾沁’之說。 他們的游牧地,北起大興安嶺向南延伸至渾河流域,西至黑龍江嫩江盆地,與內(nèi)喀爾喀五部接壤,土地肥沃,牧場豐美。”[6]但小說也道出了17 世紀前葉科爾沁部尷尬的歷史處境:“嫩科爾沁像一只鉆進巖縫中的大山羊,鉆不出去又退不出來。 努爾哈赤把女真各部統(tǒng)一之后,將觸角伸向科爾沁,欲從邊角將其掏空。 林丹汗為加強汗廷統(tǒng)治,結(jié)束蒙古的分散割據(jù),想盡一切辦法恢復忽必烈汗時期的中央集權(quán)制,秣馬厲兵只待時機。 ……嫩科爾沁被兩強夾擊,進退維谷,處境可憂?!盵7]就在這種危機四伏的形勢下,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出場了,這個人物就是奧巴洪臺吉。

      1.1 真實的“人”:奧巴洪臺吉

      歷史就像一條千年流淌的大河,有時平平靜靜,有時風急浪高,而那些突轉(zhuǎn)的彎道,陡峭的斷崖,就像歷史的轉(zhuǎn)折關(guān)頭一樣,成為歷史進程的新開端。 《斷裂》展現(xiàn)的就是這種歷史轉(zhuǎn)折關(guān)頭,科爾沁蒙古人對民族、國家和未來的把握與奮斗。 而奧巴洪臺吉就是其中的代表,一方面他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有振興民族的歷史責任感,他從父親翁果岱洪臺吉那里繼承了“為科爾沁的未來著想,不能辜負祖宗的寄托,重振科爾沁雄風”的囑托,所以他和努爾哈赤周旋,反復考量和后金建立一種什么樣的關(guān)系,更希望林丹汗心胸開闊,不再猜忌,能夠團結(jié)蒙古各部,大家擰成一股繩,完成蒙古帝國再度輝煌的偉業(yè)。 但另一方面他又是無助的,甚至是無力的,他孤立無援,甚至連兒子巴圖拉都不是他的支持者,并且他也似乎缺少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沒有縱橫捭闔駕馭復雜局面魄力,至多是一個守成之主。 所以,奧巴洪臺吉既雄心勃勃,又猶豫矛盾、貪圖享樂,缺少一種過人的英雄氣魄。 抑或說,小說無意將奧巴洪臺吉塑造成一個傳統(tǒng)的英雄形象,它似乎更愿意將他塑造成一個真實立體的“人”。 小說寫他熱愛科爾沁草原,禮敬旱獺達日巴老人,珍愛寶馬燕白,與后金使者赫巴、林丹汗使者恩和烏力吉等人周旋應對,戰(zhàn)場上也驍勇善戰(zhàn),這些都使得奧巴具有一種政治家的“真實”;但小說還寫他最后接受了努爾哈赤的拉攏利誘,成了“土謝圖汗”,并且娶了滿洲的公主,做了“土謝圖額駙”。盡管其中有形勢所迫的因素,但卻看不出奧巴洪臺吉忍辱負重的心志:“奧巴洪臺吉喜悅無比,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情不自禁地瞧了一眼貌美妙齡的新哈屯,更是喜上眉梢。”但后來皇太極在征討察哈爾的時候,要求奧巴出兵相助,他卻推諉不前,待接到皇太極的“問罪書”,他又被迫到盛京“負荊請罪”,小說這樣寫他的一系列舉動:

      奧巴洪臺吉拾階而上,心里雖然打鼓,卻下定決心絕不給皇太極下跪磕頭。 他心想:“你即便是長生天,我也不會給你下跪。 我絕不辱沒蒙古黃金家族的英名,不給哈布圖·哈薩爾的英靈丟臉。 我身為科爾沁的一部之長,為顧全大局可忍受一時恥辱,但絕不吃眼前虧。”奧巴洪臺吉進殿后故裝膽怯,右手放胸前微屈單膝說道:“科爾沁的奧巴以蒙古人的禮節(jié)拜見英明的天聰皇帝?!眳s在心里想:“我就不給你下跪,看你能把我怎樣! 你可殺我,卻無法贏我。”[8]

      由此可見奧巴猶疑矛盾的性格,以及有些“精神勝利”的可笑。 不僅如此,小說還寫了他的自私與殘忍,比如搶奪馬倌哈丹鐵穆爾的心愛駿馬——燕白,最后竟殘忍地準許察嘎力博以哈丹鐵穆爾為“人牲”活祭敖包的行為,使得一個只有20 歲的青年失去了生命,進而也成了呼和鐵穆爾一家被迫出走、流浪他鄉(xiāng)的原因。 所有這些都表明,《斷裂》的主人公奧巴洪臺吉不是一個叱咤風云的傳奇英雄,作者有意在“解構(gòu)英雄”,因而一改傳統(tǒng)歷史小說描寫英雄、崇尚傳奇的通常寫法,而是還原了歷史中的真實人物,這在中國小說藝術(shù)史上也算是一種“斷裂”,當然這也是一種“新變”,其將英雄傳奇式的歷史小說轉(zhuǎn)變成了歷史的寫實主義。 當然,也必須看到,盡管奧巴洪臺吉猶疑彷徨,從拒斥到被迫接受,但他的選擇最終還是確立了科爾沁蒙古在未來歷史中的政治角色,成為滿清政權(quán)重要的政治同盟,為科爾沁蒙古族后世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2 并非“勇士”的巴圖拉與“虎頭蛇尾”的哈丹鐵穆爾

      不僅主人公奧巴是這樣的“真實”,其他的人物也沒有多少“英雄主義”的豪氣,如奧巴洪臺吉的兒子巴圖拉。 巴圖拉是一個優(yōu)秀的摔跤手,但卻不像洪臺吉的兒子,他胸無大志,比如對父親艱苦卓絕的熬鷹行為,他的認識是“父親呀,您這是何苦來的。 非給自己找罪受! 我可不愿像您這樣折磨自己,除非有人用刀架著我的脖子來逼”。[9]他沒有重塑蒙古族輝煌的責任感和使命擔當,可以說父子兩代人在精神上是斷裂的。 自從迷戀上弟媳阿莉娜,他對這種不倫之戀,盡管也猶豫掙扎,但還是情欲戰(zhàn)勝了理智,并以為這是找到了真愛。 如果是換作一般平民子弟,這樣的人生或許勿需過多指責,但作為嫩科爾沁部洪臺吉的長子,在當時非常復雜危險的政治局面下,他這種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作為,就讓人不敢恭維了。 最后他拋棄一切,和心上人遠走他鄉(xiāng),在被父親追趕上后,他自殺謝罪。 這種“生死不渝”的愛情,對于奧巴洪臺吉“光復大元一統(tǒng)天下”的事業(yè)無疑是重大打擊。 巴圖拉,在蒙古語中是“勇士”的意思,但小說何嘗不是一種反諷,這個賈寶玉般的人物怎么能是“勇士”?

      再如哈丹鐵穆爾,這似乎是作者“用心”塑造的人物。 小說設(shè)計了他英雄般的出場:“年輕的馬倌哈丹鐵穆爾穿了件只剩半條油子的白茬皮祆,騎著一匹海騮馬從哥哥呼和鐵穆爾身邊呼嘯而過。 他來到山丘上,勒住韁繩踩著馬鐙踮起身子、手搭涼棚向根切爾城望去。 那威武的身姿好比格斯爾故事中,鎮(zhèn)壓了十二頭黑莽古斯凱旋歸來的阿斯爾查干海清?!盵10]接著他馴服了他相中的四歲兒馬——燕白:“哈丹鐵穆爾沖進馬群,……將套馬桿向前一伸,繩索便牢牢鎖住了白馬的脖頸。 ……白馬為了甩掉背上的哈丹鐵穆爾,一會兒豎起前蹄在空中打旋,一會兒又在原地跳躍。 圍觀的人們生怕哈丹鐵穆爾被甩下來,為他捏著一把汗。 哈丹鐵穆爾卻粘住了似的,穩(wěn)穩(wěn)地騎在馬背上,任憑白馬怎么撒歡尥蹶子,也沒有被甩下來……”[11]而后哈丹鐵穆爾殺狼、力敗黑狐,一個身手矯健、氣概凌云的蒙古英雄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直到后來,當奧巴洪臺吉奪走了他心愛的白馬,他一氣之下趕著兩匹兒馬遠走烏珠穆沁,做了土匪——他似乎成了反抗強權(quán)的英雄。但最終還是被押解回來,并被察嘎力博壓在哈拉敖包底下,當了活祭敖包的祭品! 本來讀者試圖從他的身上看到一個反抗強權(quán)的英雄形象,滿足關(guān)于傳奇故事的閱讀心理,但作者似乎無意于此,他只是還原了那個時期一個普通馬倌、奴隸悲喜交加的短暫人生。 這種“虎頭蛇尾”的藝術(shù)處理,表明了作者歷史書寫所秉持的一種別樣的藝術(shù)原則。

      1.3 宏大歷史敘事的日常書寫

      有學者指出:歷史側(cè)重于敘述歷史事件和事實,文學則側(cè)重于表現(xiàn)人和人的內(nèi)心世界,所以歷史小說不是簡單的敘述歷史,而應當是歷史事件和個人事件的結(jié)合。[12]正如別林斯基所主張的,在歷史小說的世界里,沒有史詩、神話那種規(guī)模的英勇生活,沒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有的是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是普通的人,“對于長篇小說來說,生活是在人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舉凡人的心靈與靈魂的秘密、人的命運,以及這命運和民族生活的一切關(guān)系,對于長篇小說來說都是豐富的題材”。[13]這也就告訴我們,歷史小說要突出人,突出人的命運,以表現(xiàn)人的心靈世界,即既具有歷史感,又有文學味,這就是《斷裂》歷史書寫所秉持的藝術(shù)原則。 它并不是機械地復述歷史事件,而是寫了一群鮮活的、有長處也有缺點的“人”:有點志大才疏的奧巴洪臺吉、身陷愛情旋渦而不能自拔的巴圖拉與阿莉娜、傳奇的老獵人旱獺達日巴、命運悲慘的哈丹鐵穆爾、狡詐狠毒的察嘎力博、膽小懦弱的呼和鐵穆爾、用情專一的卓嵐格日勒、善良無邪的少年巴德拉,還有謀略深沉的努爾哈赤、能言善辯的使臣赫巴,以及技藝高超的根敦胡爾奇等等,通過這樣一群性格迥異、命運殊途的人物,小說生動地還原了在那個歷史轉(zhuǎn)折時期蒙古族的一段鮮活的歷史。 “歷史小說仿佛是一個點,作為科學看的歷史,在這個點上和藝術(shù)融為一體,它是歷史的補充,是歷史的另外一個方面?!盵14]它揭示了歷史事實內(nèi)在的方向,引導讀者走進歷史的日常生活,走進歷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通過生動直觀的形式獲得了一種更為形象和深刻的理解。

      但《斷裂》又不是一個讓人感到沮喪的歷史書寫,它仍然給人以奮進的力量。 小說結(jié)尾寫奧巴洪臺吉西征之前的心理活動:“科爾沁蒙古人只要不放棄理想,胯下的坐騎就會馱著我們抵達欲到之處。 任憑坐騎來認路吧。 蒙古歷史的新征程即將開始。 在遼闊無際的草原上,隨著東升西沉的太陽延續(xù)……”[15]上述這種書寫使得小說充滿了亮色,給人以奮進的希望,歷史即便是出現(xiàn)了斷裂,但它又何嘗不是一種新生呢!

      2

      在藝術(shù)上,《斷裂》具有濃郁的民族性,是一部集現(xiàn)代性和民族性為一體的詩性文本。 格日勒圖對本民族的歷史、民族心理、宗教文化、風俗習慣的理解,要遠遠超過其他民族的作家,因此,《斷裂》表現(xiàn)出濃郁的蒙古民族風格,顯示出特有的民族詩學特征。

      2.1 民族性的藝術(shù)傳達

      首先,小說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草原民族所特有的生活內(nèi)容,如狩獵、馴馬、熬鷹、婚俗、天葬、那達慕、祭敖包、薩滿法術(shù)、蒙古長調(diào)、烏力格爾等等,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幅充滿草原色彩的歷史生活畫卷。 比如書中有很多處描寫草原景象的文字:“1620 年清明時節(jié),根切爾谷地上蹄聲震耳。 馬群從山丘上涌入谷地,如洶涌的江水般氣勢恢宏。 四蹄生風的駿馬踏起陣陣塵埃,彌漫在山谷間像裊裊薄霧般繚繞。 ‘嗬 依——嗬依——’牧馬人收群的聲音粗狂而豪放,領(lǐng)頭的兒馬停下來仰頭嘶鳴。 馬匹在谷地上匯集起來,風中飄動的馬鬃和馬尾,在陽光的照耀下仿佛束束金光,使平靜的大地瞬間充滿了活力?!盵16]“天空明朗籠罩四野,山丘起伏連綿無止盡。 朵朵白云似潔白的絨毛,在湛藍的天上緩緩飄移。 山腳到河谷滿眼翠綠,各種各樣的野花爭奇斗艷,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河水在綠毯的懷抱中,像一條長長的銀帶蜿蜒。 牛羊散在河邊吃草,水鳥飛起飛落不住地啾鳴?!盵17]——一幅幅優(yōu)美的草原風情畫躍然紙上。 這種“草原性”的場景簡直不勝枚舉。 就在作者娓娓道來的描寫中,神奇而特別的草原生活景象鮮活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得小說顯示出濃郁的民族風味,又具有了“地方性知識”①的標識。

      其次,《斷裂》的民族性書寫還表現(xiàn)在對蒙古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禮儀的反映上。 小說詳細而又生動地描繪了巫師察嘎力博、莽古思根敦、胡爾丹薩滿等一系列祭天、祭敖包、祭蘇力德之類的求神問卜、代神預言等一系列宗教活動,對原始宗教的描繪為小說創(chuàng)造了一種神秘的藝術(shù)氛圍。 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根敦胡爾奇吟唱“勸奶歌”,使得母駝接納幼崽的場景:

      根敦胡爾奇以沙啞的嗓音低沉地唱起古老的民歌《孤獨的白駝羔》:“孤獨的白駝羔/在揪心的哀嚎/沒奶吃的駝羔/就要餓斷腸了/有媽帶的駝羔在沙地上玩耍/沒媽帶的駝羔/在傷心的哀嚎?!?/p>

      焦躁的母駝忽然安靜了,似乎也在聽憂傷的的歌兒。 ……

      “斷崖上盤旋而飛的/是烏鴉麻雀兩種鳥/在心懷中常思念的/是爸爸媽媽兩個人/雄鷹和麻雀/在懸崖上鳴叫呀/常喂我母乳的/媽媽你在哪兒……”

      ……山石融化了,草木哭泣了,大地也在輕輕震顫。 ……母駝仰起頭嚎叫了一聲,心已融化,情已歸來。 琴聲在草原上飄蕩,感動了天地,感化了人畜。 幼駝的哀嚎更加悲憫,母駝呼應著它的哀嚎,仰頭長嚎起來。

      “沒有乳汁的燕子/還會叼食喂幼雛/分泌乳汁的母駝你/為何不給駝羔喂奶? /咕兮,咕兮,咕兮∥沒有乳房的麻雀/還會啄食喂幼雛/生下羔崽的母駝你/為何嫌棄親骨肉? / 咕兮,咕兮,咕兮!”

      母駝溫情滿滿地看著幼羔,潔白的乳汁從奶頭上滴落而下。 駝羔鉆進媽媽的腹下,噘著小嘴“咻咻”吸允起乳汁。 母駝低頭嗅著幼羔的胯尾,大顆大顆的淚滴從眼角滾落下來。[18]

      這樣神奇的景象只有草原才有。 蒙古人似乎精通自然萬物的語言,根敦胡爾奇的彈奏與吟唱,與母駝、駝羔的叫聲應和在一起,媽媽和母駝的淚水交匯在草地上。 一曲感天動地的母親之歌,喚醒了母駝的純樸母愛!

      老獵人旱獺達日巴是小說里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作者對他著墨不多,但寫他捕獲海東青,尤其是他的死亡過程卻寫得充滿了神秘色彩:

      旱獺達日巴覺得憋氣,呼吸急促著腦袋向后微微一仰,頭頂上放了塊寶石般,閃著一道耀眼的藍光,就停止了呼吸,睡去一樣安詳?shù)刈吡??!谑?,依老人生前囑托,親自帶領(lǐng)老少眾人,將其尸體拉到后山大卸八塊后,在嘴里反復念叨著:“老人家,您是我們中間的智者,請安詳?shù)亻L眠,安心地赴往另一個世界吧。 希望您在來世再托生到科爾沁草原?!碑斔驮岬年犖殡x開時,食肉猛禽紛紛匯聚而來,低空盤旋在尸體上方。 有只黑狐貍也來到附近,“嗷嗷”地仰天長嚎著。[19]

      至于像祭敖包、根敦成為胡爾奇的過程,都充滿了神秘色彩,反映出北方民族隱秘的文化心理:

      阿拉坦希日格圖敖包是科爾沁地區(qū)最古老的敖包。 ……奧巴洪臺吉偕眾臺吉諾彥,以順時針方向圍著敖包轉(zhuǎn)三圈后,從察嘎力博的手里接過盛有酸馬奶的木桶,邊吟誦“愿敖包神祇永駐!”邊將酸馬奶揚灑三次祭祀敖包,然后隨手撿了幾塊石頭添了上去。 在牧民心中,敖包象征神祇在其位。 出于信仰之心,有放馬嚼子的,有放馬絆子的,也有人把剪下來的頭發(fā)放在上面。 神祇沒有肉身沒有嘴巴,卻有吃喝之欲。 為博得神祇開心,祭祀紅白食物燎出香味兒,祈禱牲畜發(fā)展,人丁興旺。[20]

      這是對祭敖包場景和民眾心理的描述。 此外,小說還有許多蒙古族的民俗禁忌以及生活經(jīng)驗的詩性書寫,給讀者以獲取知識的新奇與愉悅。 比如蒙古人不掏鳥窩,忌諱把影子落在鳥蛋上;蒙古人忌諱用煙桿敲擊人和動物的頭部,那是頭顱落地的噩兆;愛犬死了,蒙古人“割斷愛犬的尾巴,往它嘴里放了把米,埋在后山腳下。”還有:“母駝懷胎一年才能夠生下幼崽,通常情況下不嫌棄孩子,偶爾才發(fā)生這種情況。 早年間密葬蒙古帝王,殺了一峰駝羔,將其血液灑在埋葬陵寢地作標記。 多年之后,埋葬地林木密布灌木叢生,已難以找到墓地。 人們牽著母駝來到灑過駝羔血的周圍地帶,它能準確無誤地找到墓地,灑著大顆大顆淚滴悲憫地嚎叫?!盵21]諸如此類的文字,都真切地反映了蒙古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

      再次,《斷裂》的語言也與一般小說的語言迥然不同,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標識。 其所運用的比喻、成語、俗語等,既是蒙古民族獨特表達方式的結(jié)晶,更反映了蒙古民族的智慧和心性。 比如:“歌唱能讓蒼天高興,馳騁能使大地歡喜”;“氣大傷身,山高累馬”;“樹有年輪,人有根,代代相傳,薪火旺”;“積雪壓山,年歲壓人”;“不生孩子的婆娘,不懂生孩兒婆娘的痛”;“林中起火,最先遭殃的是小鳥;河流干涸,最先死去的是小魚”;“諾彥命喪于宴席,惡狗死于肉骨頭”;“骨頭爛在鍋里,丑事不能外揚”;“忘記歷史的人,跟野獸沒區(qū)別”等等,這類語言都表現(xiàn)出草原民族的文化特征,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

      2.2 魔幻描寫與現(xiàn)代性

      還要特別指出的,《斷裂》的藝術(shù)品格除了具有鮮明的民族詩學特征以外,還有現(xiàn)代性特色。作者采用了“史傳+抒情詩”的模式,即繼承并發(fā)展了歷史敘事加抒情詩的敘事技法。 在敘述過程中,每每用抒情詩的形式來表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與情感,如奧巴洪臺吉、阿莉娜、努爾哈赤、卓嵐格日勒等人,或在苦悶彷徨之時,或在酒酣耳熱之際,用大段的心理描寫,或用長調(diào)短歌表露心聲,顯示了蒙古民族豐富而幽微的精神世界。其中,最明顯的,作者似乎深諳西方魔幻現(xiàn)實主義藝術(shù)之道,有許多精彩的超現(xiàn)實的“魔幻”描寫。 如奧巴洪馴服海東青,人與鳥的辯詰對話,以此來表現(xiàn)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透視出奧巴堅強的意志。 在科爾沁蒙古部落準備追隨皇太極,征討察哈爾林丹汗的前夜,奧巴洪臺吉的內(nèi)心是非常矛盾的,小說設(shè)置了奧巴與死去的先祖、父親翁果岱等亡靈的對話,如夢似幻,充滿神秘感。 最有特色的描寫是根敦成為胡爾奇時的神秘遭遇:除夕夜他到明安泰胡爾奇的墳塋旁守夜:“他忍不住困倦打了個小盹。 不遠處燃著一堆篝火,火堆旁擺著小桌,兩個年輕女子和白須垂胸的老人夾桌而坐舉杯酌飲。 ……老人撿起他的朝爾拉奏開來。 琴音響起的那一瞬,周圍的墳墓全部消失,被亮著燭光的一座座房屋所取代。 ……一曲終了,老人把潮爾還給他,既像命令又像教導似的說:‘潮爾是天上的樂器。 握好琴弓,閉上眼睛拉一首最熟悉的曲子。 你要記住了,用手拉琴,用心感受,才能成為真正的胡爾奇。 把心中的情感抒發(fā)出來吧。’……小根敦手里的琴弓變得沉重無比。 于是,閉上眼睛運了一口氣。 奇跡出現(xiàn)了,雙手有如神助,《天上的風》被他拉奏得悠緩而舒美。 他睜開了眼睛,不見白須老人,也不見年輕女子,又回到了半夢半醒中。”[22]從此,根敦就成了家喻戶曉的說書人。 還有,關(guān)于卓嵐格日勒自殺殉夫前種種幻覺的描寫、老獵人達日巴奇異的離世場景、海東青最后被胡爾丹薩滿咬斷脖頸,以它的血來祭旗的駭人情節(jié)等等,這樣的文字都堪為“魔幻敘事”,是對魔幻現(xiàn)實主義手法的吸收與借鑒。 即如有學者所指出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主要特點是“要發(fā)現(xiàn)存在于人與人、人與其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神秘關(guān)系。 具有神秘色彩的現(xiàn)實的客觀存在,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創(chuàng)作源泉”。[23]小說家之所以這樣做,安徒生·因陪特認為:“在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試圖借助魔幻來表現(xiàn)現(xiàn)實,而不是把魔幻當成現(xiàn)實來表現(xiàn)。 小說中的人物、事物和事件本來就是可以認識的,是合理的,但是作者為了使讀者產(chǎn)生一種怪誕的感覺,便故意把它們寫的不可認識,不合情理,拒絕給以合理的解釋,像魔術(shù)師那樣變幻或改變了它們的本來面目。 于是,現(xiàn)實在作者的虛幻想象中消失了?!盵24]

      正是這種“魔幻”與現(xiàn)實結(jié)合的筆法,既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復雜性,也很好地詮釋了草原文化特有的神秘性特征。 這是因為,蒙古族傳承久遠的原始宗教和具有神秘色彩薩滿文化,使得草原具有得天獨厚的“魔幻”特質(zhì)。 這樣,“魔幻”就不僅是一種“神秘敘事”的手法、一種現(xiàn)代性,其實它也是草原文化的一種詩性表達,是一種民族詩學的形式,這里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是對草原“現(xiàn)實生活中種種神秘世相的描寫和對深植于民族傳統(tǒng)之中信仰世界的神奇再現(xiàn)”。[25]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現(xiàn)代性與民族性在格日勒圖的小說中不是對立的,而是和諧的統(tǒng)一。 這就使得《斷裂》的藝術(shù)品格既具有民族特色,也有了現(xiàn)代性的氣韻。

      綜上所論,格日勒圖是一個堅守民族詩學立場、擅長以母語創(chuàng)作的小說家,其《草原之魂》《安代》《陰陽樹》《云青馬》等作品都曾在草原文壇上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而《斷裂》蒙文版在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榮獲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第十二屆“索龍嘎”獎第一名。 可以說,《斷裂》是一部近年來草原文壇難得的文質(zhì)俱佳的長篇小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文學創(chuàng)作要“立足中國現(xiàn)實”,“守住時代之魂”,“闡釋好中國精神”,“深刻生動解讀滄桑變革中所蘊藏的內(nèi)在邏輯”。 我想這既是格日勒圖的藝術(shù)追求,也是《斷裂》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注釋:

      ①所謂“地方性知識”(local knowledge),不是一般描述詞,而是來自人類學的一個概念。 克利福德·吉爾茲(Clifford Geertz)在《地方性知識:從比較的觀點看事實與法律的關(guān)系》中把法律視為“地方性知識”,是指它對應并服務(wù)于歷史形成的特定生活秩序,是具有實踐功能的知識,而非抽象的理論觀念。 而地方性知識,必須通過追溯其歷史背境,才能得到比較確切的理解。

      猜你喜歡
      奧巴穆爾斷裂
      得到滿足的童心
      少年未染風與雪
      青春美文(2017年6期)2017-09-12 03:24:31
      超越的原因
      淺談彌合城市斷裂帶的可實施性意見
      橋梁裂縫產(chǎn)生原因
      馬蹄環(huán)斷裂故障的分析與探討
      科技視界(2016年24期)2016-10-11 12:42:40
      青海省門源縣紅溝銅礦礦體特征及成礦控礦因素探討
      科技視界(2016年7期)2016-04-01 20:12:16
      一落千丈之后
      海外星云 (2009年11期)2009-04-29 00:44:03
      手机| 大城县| 澄迈县| 马龙县| 平果县| 洛扎县| 建宁县| 普陀区| 钦州市| 乌苏市| 长治县| 西贡区| 安平县| 高安市| 黑水县| 武冈市| 万盛区| 文安县| 沙田区| 无极县| 新昌县| 江城| 安图县| 汉源县| 嘉善县| 西充县| 房山区| 兴城市| 壶关县| 眉山市| 闽侯县| 道孚县| 元谋县| 改则县| 鄯善县| 交口县| 嘉善县| 化隆| 新沂市| 喀喇沁旗|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