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偉
【摘 要】目的:研究耐藥肺結核用健康教育的價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8月本科接診耐藥肺結核病患40例,隨機均分2組。試驗組采取健康教育,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對比滿意度等指標。結果:對于健康知識認知度,試驗組(90.36±4.58)分,優(yōu)于對照組(78.42±5.16)分,P<0.05。對于滿意度,試驗組100.0%,比對照組80.0%高,P<0.05。結論:于耐藥肺結核中運用健康教育,利于滿意度的改善,健康知識認知度的提升。
【關鍵詞】耐藥肺結核;滿意度;健康教育;認知度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12--01
臨床上,肺結核十分常見,為傳染性疾病之一,可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較大威脅[1]。近年來,社會經(jīng)濟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國肺結核的患病率顯著升高,進而導致耐藥肺結核的患病人數(shù)明顯增多[2]。為此,醫(yī)院有必要做好耐藥肺結核病患的健康教育工作。本文選取的是40名耐藥肺結核病患(2019年1月-2020年8月),旨在分析健康教育用于耐藥肺結核的價值,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1月-2020年8月本科接診耐藥肺結核病患40例,隨機均分2組。試驗組女性8例、男性12例,年紀在20-58歲之間,平均(44.96±3.28)歲;病程在1-6年之間,平均(3.15±0.86)年。對照組女性9例、男性11例,年紀在19-58歲之間,平均(44.58±3.14)歲;病程在1-7年之間,平均(3.05±0.92)年?;颊呓?jīng)X線等檢查明確診斷。2組病程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3]
(1)腦腫瘤者。(2)過敏體質(zhì)者。(3)藥物依賴者。(4)溝通障礙者。(5)精神性疾病者。(6)中途退出研究者。(7)孕婦。(8)心理疾病者。
1.3 方法
2組都接受常規(guī)護理:病情觀察、基礎護理與用藥護理等。試驗組配合健康教育:
(1)用藥前,告訴患者所用藥物的藥理作用、注意事項、用法用量和預期療效等,囑患者規(guī)律用藥,且其擅自調(diào)整用藥劑量,或者停藥,以免影響疾病控制的效果。將藥物常見不良反應告訴患者,比如:眩暈、疹子、尿液橙色和胃腸道反應等,讓患者能夠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2)選擇一對一模式,向患者介紹耐藥肺結核的病理知識,為患者播放宣教視頻,或者發(fā)放健康宣傳冊,加深其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使患者能夠正確看待疾病。耐心解答患者提問,打消其心中的顧慮。告訴患者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告知防范對策等,同時要求患者做好相應的消毒隔離工作。對于患者使用的餐具,要定期消毒,并做到專人專用。室內(nèi)要保持良好的通風,要在陽光下對衣物和穿被單等進行暴曬。囑患者咳嗽時用紙巾捂住口鼻。
(3)建議患者食用低脂與高蛋白的食物,禁食刺激、生冷和辛辣的食物。囑患者咯血時嚴格禁食,待咯血完全停止后,再食用適量的半流食。鼓勵患者采取少量多餐的進餐方式,適當多食用一些新鮮果蔬,確保排便順暢。
(4)囑患者多休息,每日按時作息,避免過度勞累,也不要熬夜。鼓勵患者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比如:散步和慢跑等,以改善其體質(zhì),提高機體免疫力。對于患者日常使用的物品,要予以單獨放置。
(5)真誠對待患者,尊重患者,同情患者,并對患者隱私進行有效的保護。熱情與患者溝通,正向引導其傾訴,并用暖心的語言寬慰患者。向患者介紹預后較好的耐藥肺結核案例,使其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疾病。指導患者通過冥想或者看電視等方式穩(wěn)定情緒,減輕心理負擔。
1.4 評價指標
利用自制調(diào)查表,評估2組健康知識認知程度,內(nèi)容有飲食護理、消毒隔離、藥物知識和疾病知識等,總分100。
對滿意度的調(diào)查,于患者出院當天開展,并對調(diào)查結果采取百分制,不滿意<65,一般65-84,滿意>85。(一般+滿意)/例數(shù)*100%即滿意度。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經(jīng)SPSS20.0,t計量資料()檢驗,對計數(shù)資料[n(%)]檢驗。若P<0.05,提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健康知識認知度分析
對于健康知識認知度,試驗組(90.36±4.58)分,對照組(78.42±5.16)分。試驗組比對照組高,t=6.5582,P<0.05。
2.2 滿意度分析
對于滿意度,試驗組100.0%,比對照組80.0%高,P<0.05。如表1。
3 討論
臨床上,耐藥肺結核十分常見,且其傳染性也非常強,具有治療難度大與病程長等特點,可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因多數(shù)病患缺乏對耐藥肺結核的良好認知,使得其心理壓力明顯增大,依從性降低,進而對其用藥效果造成了影響,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健康教育乃專科護理方法之一,可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對其施以多方面、系統(tǒng)性的健康教育,以加深其對疾病和健康知識的認知程度,減輕患者心理負擔,使患者能夠更加主動的配合治療,從而有助于提高其病情控制的效果,縮短治療時間,改善預后[4]。此研究,在健康知識認知度這方面上,試驗組比對照組高,P<0.05;在滿意度這方面上,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健康教育后,患者對健康知識的認知度顯著提升,且其滿意度也較高。
綜上,耐藥肺結核用健康教育,利于健康知識認知度的提升,滿意度的改善,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郭進.健康教育對耐藥肺結核患者疾病認知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0,36(22):130-131.
聶丹.分析健康教育在耐藥肺結核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與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1):136,169.
呂娟.不同護理方法對耐藥肺結核(MDR-TB)患者的臨床療效與用藥依從性[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20,30(9):190.
沙吉達木?買買提,阿衣古麗?麥海提.健康教育在耐藥肺結核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探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8,28(2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