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曦
[摘? ? 要]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想的直接體現。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立意深遠、深入淺出,具有獨特的語言魅力,同時又包涵豐富的思想情懷和博大的政治格局,以及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堅定理想信念、久久為功的革命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能夠深刻理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有助于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內涵。
[關鍵詞] 習近平;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語言魅力
[中圖分類號] D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20)09-0040-06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習近平總書記就很注重說話的藝術和風格,因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總是能引起共鳴,產生共振。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講話、報告、演講等在語言表達和遣詞造句上可謂腔圓字潤,恰到好處,讓聽眾如沐春風,如飲醇酒,能夠達到入耳入心的效果。尤其是善于使用形象的比喻,把復雜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常常使用大白話和喜聞樂見的俗語,把抽象的問題簡單化、生活化;一系列表述更是深入淺出,運用簡單類比,高度概括的方式,把深刻道理說得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傊?,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不僅具有生動形象、簡單明了、深入淺出的風格,還體現出豐富的語言魅力、博大的思想情懷、寬廣的政治格局。
一、習近平系列講話包含著豐富的語言魅力
(一)習近平系列講話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善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比喻、俗語表達政治理念,既簡單明了,又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如用精神之鈣比喻理想信念,用“缺鈣”“軟骨病”來比喻理想信念缺失;用“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來表明加強制度建設對反腐敗的重要作用,形象且貼切;再如強調制度建設重在落實,不能“牛欄關貓”等,生動形象的比喻讓老百姓對政治頂層設計和政治具體運行有了更鮮明的認識,有助于人民增強對制度建設的理解支持。他關心群眾衣食住行,柴米油鹽,事無巨細,常能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如對鄉(xiāng)村治理中的“廁所革命”,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指出“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xiāng)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qū)、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習近平系列講話中對老百姓生活的關心最為實在,也最為具體和樸實。他曾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用一句話就把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表達出來了。
(二)習近平系列講話以小見大,以實例印證理論,平凡之處見真理,微小之處顯偉大
習近平系列講話針對治國理政具體事例與事項,有的放矢,提綱挈領,充分展現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fā)揚。如強調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再如“要著力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抓住了創(chuàng)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的‘牛鼻子”。堅定文化自信,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注重理想信念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主體,人民是社會的中心,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觀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意義,“政策好不好,要看鄉(xiāng)親們是哭還是笑”。
(三)習近平系列講話,既飽含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也體現了大國風范
在諸多大型國際會議場合對世界問題的講話,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負責任大國擔當者的偉岸形象。如在論述中美關系時,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寬廣的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為中美關系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在中日關系上,習近平總書記則強調“德不孤必有鄰,期待兩國青年堅定友好信念,積極采取行動,不斷播撒友誼的種子,讓中日友好長成大樹、長成茂密的森林,讓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世世代代延續(xù)下去”。可謂是立足當下,堅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既堅守原則,又著眼長遠。在對待周邊鄰國上,則秉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體現親、誠、惠、容的合作理念,并向世界各國發(fā)出邀請,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快車”、“便車”。靈活有度又積極進取的大國外交理念,體現了泱泱大國的氣派和自信,同時也展現了巍巍華夏對外政策的自主和自為。
二、習近平系列講話蘊含著博大的思想情懷
(一)愛國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根深蒂固
愛國主義作為凝聚中華兒女精神力量的重要紐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丟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要“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愛國之心躍然紙上,赤子之誠袒露無遺。同時他還強調,“要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大力弘揚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并鼓勵全國人民把兩者結合起來,統(tǒng)一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yè)之中。
(二)民為邦本,民貴君輕
以民為本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政治智慧的核心理念,人民性則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階級進步性。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我的執(zhí)政理念,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恪盡職守,一心為民,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努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時刻把人民群眾的溫暖與幸福放在心上,念茲在茲的總是人民的困難,他曾語重心長地說:“作為國家領導人,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我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記責任重于泰山,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業(yè)業(yè)、夙夜在公,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在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的困難和痛點后,他真誠地說“我到過中國絕大部分最貧困的地區(qū)”“我最了解鄉(xiāng)親們需要什么”,這一切都凝聚了習近平總書記辛苦為民、造福于民的初心。
(三)中華民族素來以和為貴,堅持睦鄰友好,和平共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國內外重要場合重申中華民族追求和平發(fā)展的誠意和決心,并強調中國的發(fā)展是對世界的貢獻,不是對世界的威脅。近代中國曾遭受戰(zhàn)爭的涂炭,深知戰(zhàn)爭的傷痛,因此強大的中國更加珍視和平。同時向世界各國表明,“無論中國發(fā)展到哪一步,中國都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會把自身曾經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彌足珍貴,破壞和平代價慘重。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訴之以言,付之以行,中國是世界和平的維護者、建設者和奉獻者,并以實際行動切實地守護和平。
(四)發(fā)展是硬道理,是生命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方,也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發(fā)展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只有牢牢抓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才能推動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中,披荊斬棘,克服重重困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雄厚物質基礎?;厥走^去,習近平總書記常告誡全黨“落后就要挨打,發(fā)展才能自強”的歷史教訓,從歷史與現實出發(fā),設身處地感受發(fā)展的成就和成果,鼓勵全國人民謀發(fā)展、促發(fā)展?!鞍l(fā)展是基礎,經濟不發(fā)展,一切都無從談起”。國內的問題靠發(fā)展來解決,發(fā)展中的問題要在發(fā)展中解決,國際問題也靠發(fā)展來解決。他還指出“發(fā)展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共同發(fā)展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中國歷來主張與各國分享發(fā)展機遇,共享發(fā)展成果,并致力于打破壁壘,實現合作、共贏、共存?!懊裣嘤H在于心相知”,“只有各國共同發(fā)展,世界才能更好發(fā)展,那種以鄰為壑、轉嫁危機、損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難以持久”。中國堅持正確的義利觀,習近平總書記表達了我國踐行的義利觀為“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國際合作中,不單單是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中國的發(fā)展是和平的,中國的發(fā)展是自主的,中國的發(fā)展是共享的。
三、習近平系列講話內含著寬廣的政治格局
(一)習近平系列講話從民情黨情到國情世情,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必須深入分析和準確判斷當前世情國情黨情”。既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又要跳出亂花漸欲迷人眼,既要能看到可喜可賀的成績進步,也要能留意存在的不足與缺陷。習近平總書記為此就指出,“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從歷史到當下再到未來,保持發(fā)展的一脈相承,有突破亦有超越。銘記歷史增強厚重感,珍視當下提升幸福感,遙望未來充滿憧憬感?!爸匾暁v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chuàng)明天的智慧”。歷史能啟迪未來,“中國有著5000多年連續(xù)發(fā)展的文明史,觀察歷史的中國是觀察當代中國的一個重要角度”。中國的發(fā)展前景無疑是光明的,但所處現實是風險與挑戰(zhàn)并存的。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行穩(wěn)致遠亦是主基調。
(二)習近平系列講話立足國內,放眼世界
從與周邊鄰國的關系出發(fā),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并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把與周邊鄰國的關系形容為鄰里關系。他表示:“遠親不如近鄰。中國同中亞國家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辈娬{:“保持中國—東盟友誼之樹長青,必須夯實雙方關系的社會土壤。”這不僅能提高該地區(qū)的整體競爭能力,也是為區(qū)域內各國人民謀求福利。而在構建和諧大國關系方面,當前我國與各主要大國之間既擁有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也面臨越來越嚴峻的矛盾與糾紛。對于如何妥善處理這些矛盾與分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就像建造一座大廈,需要不斷添磚加瓦”“凡是有利于為兩國關系注入正能量的,都要做‘加法;反之,都要做‘減法”。堅持擴大中歐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的伙伴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繁榮穩(wěn)定的歐洲符合中國的利益?!辈⑦M一步表示“中歐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中歐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而對于中美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更是高屋建瓴地指出,“中美兩國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穩(wěn)定的壓艙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在紛繁復雜的國際事務中氣定神怡,舉重若輕。
(三)習近平系列講話體現了個人使命與擔當
7年的知青生活,使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群眾的疾苦有了實實在在的、切身的體會,也造就了他日后腳踏實地為民造福、一絲不茍為民謀利的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曾總結回憶道,“7年上山下鄉(xiāng)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上山下鄉(xiāng)的經歷對我的影響是相當深的,使我形成了腳踏實地,自強不息的品格”“上山下鄉(xiāng)的經歷,使我增進了對基層群眾的感情。對于我們共產黨人來說,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把對老百姓的深情厚誼和殷切關懷升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亦如其所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薄爸袊鴫羰菄覊?、民族夢,也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夢”。
四、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飽含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堅定理想信念、久久為功的革命觀
(一)習近平系列講話中始終圍繞著遠大的理想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正所謂“道雖遠,行則將至”。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創(chuàng)造力,在2020年上半年全國人民并肩戰(zhàn)疫的人民戰(zhàn)爭中,中華民族再一次展現了英勇不屈的精神,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民族,困難和挑戰(zhàn)越大,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就越強?!盵1]習近平系列講話始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國共產黨是善于斗爭的政黨,也是善于創(chuàng)新的政黨,從星星之火,發(fā)展到燎原之勢,歷經艱難險阻,帶領中國人民從沉淪的谷底奮力崛起,自建黨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從根本上扭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新中國建立70年來,也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走在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大道上。習近平系列講話始終堅信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科學性。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同時,習近平系列講話始終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強大生命力。社會主義事業(yè)在世界范圍內經歷過挫折,在中國也走過彎路,但是經過撥亂反正,社會主義在中國走出了一條屬于我們自己的特色之路,今天的中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風景這邊獨好”,且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今天的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是指路明燈,是力量之源?!靶闹杏行叛?,腳下有力量;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象的”[2]。
(二)習近平系列講話顯露出有志者事竟成、持之以恒的決心
正如當年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那樣,新中國的建立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一場接力賽,中國的發(fā)展進步需要數代人接續(xù)努力,一茬接著一茬干,每個人都要以干好自己本職工作為基礎,“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敖ǔ缮鐣髁x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3]。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等、靠、要就能實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是一蹴而就的。奮斗是青春最美麗的底色,奮斗是成功最閃耀的光輝。奮斗本身也是一種幸福,只有奮斗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值得贊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勞動者提供了最好的奮斗條件。每個人都應參與到新時代的建設中,為整個國家、民族奮斗,為自己的夢想、事業(yè)奮斗。共和國的大廈是通過所有人的雙手一磚一瓦建設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也同樣需要全體人民添磚加瓦。每一個社會主義建設者都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獻精神和奮斗精神,不遺余力、不惜一切地投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事業(yè)之中,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使命在肩,他走遍中國的各個角落,到過中國最貧窮的山村;把國家大事、群眾小事都時刻牢記在心,他曾說“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三)習近平系列講話表露出廉潔自律自我革命的決心和意志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加強黨的領導。“越是改革開放、發(fā)展經濟,越要加強黨的領導,抓好黨的建設。這一條任何時候都是絕對不能忽視、不能放松的,否則就會犯歷史性的錯誤”。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擴大,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一部分黨員干部思想上、工作上出現了懈怠、消極、散漫、腐化等不良作風和思想,嚴重削弱了黨的戰(zhàn)斗力,破壞了黨的形象。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全黨要清醒認識到,我們黨面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黨要敢于自我革命,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坝掠谧晕腋锩瑥膰拦茳h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要加強黨的建設,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糾正不正之風,加大反腐敗力度,“打虎”“獵狐”“拍蠅”,清除害群之馬,割除黨內肌瘤。盡管反腐敗斗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必須清醒認識到“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必須將‘嚴字長期堅持下去”。反腐倡廉是一項長期的、持續(xù)性的工作,要充分做好打反腐持久戰(zhàn)的各項準備,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堅持抓長、抓常,抓細抓實,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習近平系列講話是真情的流露,是責任的體現,是大國的擔當。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民族、國家和人民的熱愛與真誠,無須雕琢和修飾,盡顯溫情、暖意與情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發(fā)表了百余次重要講話,形成了其獨特的富有個性化的語言風格,充滿了語言魅力。這些講話讓大家想聽、愛聽、愿聽,往往覺得很過癮、很解渴、很興奮,常常有撥云見日、豁然開朗和醍醐灌頂之感。深刻學習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能夠深刻理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有助于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內涵,感染和激烈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再造輝煌。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同印尼總統(tǒng)佐科通電話[N].人民日報,2020-02-12.
[2]? 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6-10-22.
[3]?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8-12-19.
[責任編輯:汪智力]
The Linguistic Charm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es
CHENG Xi
Abstract: Language is a t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a direct manifestation of ideas. The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re far-reaching and simple, with unique language charm. At the same time, they contain rich ideological feelings and broad political structure, as well as a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attitude, firm ideals and beliefs, and a long-standing revolutionary outlook. Studying the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can deeply understand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t the core, and help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Xi Jinping; Xi Jinping's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language ch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