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暉,王 朋(通訊作者)
(1山亭誠德骨科醫(yī)院影像科 山東 棗莊 277200)(2濱州市沾化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 山東 濱州 256800)
腦梗死是多發(fā)性心腦血管疾病代表,且人口老齡化當下,老年患者患病率明顯增多,具有較高的致殘、致死風險,盡早明確診斷并積極干預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降低患者致殘風險的關鍵[1]。針對腦梗死疾病以CT、MRI等診斷手段為主,但是在診斷整體價值方面MRI優(yōu)勢更為突出。為了更好的了解CT以及MRI診斷老年多發(fā)性腦梗死的價值,本文進行診斷價值比較研究。
試驗對象選自2018年5月—2019年7月期間,總計90例。納入標準:(1)手術病理確診的多發(fā)性腦梗死患者;(2)>60歲老年患者;(3)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疾病患者;(2)精神疾病患者。90例患者中,男性、女性老年患者占比48:42例;患者年齡最小者61歲、最大者78歲,平均70.50歲;梗死誘發(fā)因素:高血壓患者60例,動脈硬化患者25例,顱腦外傷患者5例。90例老年多發(fā)性腦梗死患者均行CT、MRI診斷,無基線資料差異性,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CT診斷。取16層螺旋CT機,基線、矩陣、厚度、顱底薄層掃描分別為0ML、512×512、10mm、5 mm,先行薄層掃描,再根據掃描情況增強掃描。
試驗組——MRI檢查。取飛利浦MRI成像儀,掃描序列T1WI、T2WI、FLAIR、MS/DWI分別為TR1785ms/TE21ms、TR4000ms/118ms、8602ms/145、4100ms/81 ms,視野、層厚、間隔分別為1.5mm,對應矩陣分別為240mm×240mm、5mm、320×256,根據掃描情況作增強掃描。
對比老年多發(fā)性腦梗死患者經不同影像學診斷后腦梗死檢出率以及病灶數量、大小、檢查時間、檢出時間等病灶檢查情況。
數據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與對照組老年多發(fā)性腦梗死患者經不同影像學診斷后檢出率分別為96.66%(87/90)、83.33%(75/90)。組間腦梗死檢出率比較,χ2=8.8889,P=0.0028。
試驗組:病灶數量為(2.5±0.5)個,病灶大小為(11.3±1.8)mm2、檢查時間為(19.0±2.2)min、檢出時間為(1.7±0.3)min;對照組:病灶數量為(1.8±0.3)個,病灶大小為(8.3±1.5)mm2、檢查時間為(10.6±2.0)min、檢出時間為(0.8±0.2)min。試驗組與對照組老年多發(fā)性腦梗死患者經不同影像學診斷后組間病灶檢查情況差異顯著,病灶數量、大小比較,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檢查時間、檢出時間比較,對照組優(yōu)于試驗組,P<0.05。
腦梗死疾病發(fā)病機制是患者腦動脈狹窄/堵塞,患者有腦膜損傷、腦組織壞死等癥狀,直接危及生命安全,盡早明確診斷是確?;颊哂行е委?、促進患者預后的關鍵。針對老年多發(fā)性腦梗死疾病,MRI、CT均為主要診斷方式,均有診斷的優(yōu)勢以及不足。其中,MRI診斷梗死檢出率高,尤其是小病灶檢出率有明顯優(yōu)勢,軟組織分辨率高,為疾病早期治療加以保障。但是,MRI檢查費用高,從而限制了部分患者進行診斷[2]。而與MRI診斷比較,CT診斷雖然費用低、檢查用時短,但是在在梗死病灶檢出率以及分辨率方面有明顯的不足[3]。鄭長亮研究指出,對比CT檢查,MRI在老年多發(fā)性腦梗死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更具優(yōu)勢,為后續(xù)治療工作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依據[4]。
試驗結果和劉海濤,王穎研究結果有一致性,MRI在老年多發(fā)性腦梗死臨床診斷中的檢出率91.0%高于CT57.7%,在梗死數量、病灶觀察效果方面具有更好的優(yōu)勢,CT檢查時長更短,P<0.05[5]。
綜上所述,老年多發(fā)性腦梗死患者行MRI診斷,檢出率更高,是此類疾病患者優(yōu)選診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