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祥寧
一、案例背景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體育與健康教學中重實踐輕理論的現象逐漸改善,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多維目標也逐漸彰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將促進青少年提高身體素質和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碑斍?,我國青少年肥胖率偏高,飲食結構不合理,運動時間較少,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不斷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掌握科學鍛煉的方法是初中體育與健康的教學目標之一。
筆者所在學校七年級學生的生物課還沒有涉及飲食與營養(yǎng)方面的知識,學生對科學飲食和體育鍛煉的知識儲備少,對飲食、鍛煉、健康之間的關系認識模糊,雖然大部分學生體重指數處在正常范圍,但仍有部分學生偏瘦或超重。通過觀察學生午餐殘盤及垃圾桶,發(fā)現部分學生有挑食、食用袋裝垃圾食品的現象?;诖耍P者上了一節(jié)“合理飲食促進健康”課,本課以希沃白板為環(huán)境,試圖通過人體從出生到成年不同階段飲食結構的變化,創(chuàng)設各階段的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共鳴、思考,使學生掌握和應用平衡膳食的方法,并能根據膳食寶塔結構模型指導日常飲食,初步學會從調整飲食和合理進行體育鍛煉兩個方面來調控體重。
二、案例描述
2017年11月筆者嘗試用主線式情境教學法上了一節(jié)“合理飲食促進健康”課,課堂視頻參與了2018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暨第十一屆全國中小學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并獲得全國一等獎。本節(jié)課教學主線包括嬰兒喝奶期、飲食結構和習慣形成期、身材形成期、身材調整期四個情境,借助班級優(yōu)化大師及授課助手輔助希沃白板教學,通過多種功能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在不確定的環(huán)節(jié)增加了教學內容的生成性,在共同交流總結中使師生共同成長。教學主線和情境如下:
課的開始用初生嬰兒的哭聲及圖片讓學生判斷嬰兒怎么了?大多數學生回答“應該是餓了,要喂奶”。由于初生的嬰兒除了母乳只喝奶粉,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查找奶粉營養(yǎng)表來了解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素包括哪些,接著筆者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觀察、分類、識記人體六大營養(yǎng)素,并用放大鏡突出三類能量物質——蛋白質、脂肪和糖,為后面的有效教學做好鋪墊。在知識鞏固環(huán)節(jié)設置互動游戲(限時觸屏判斷正誤)。游戲一方面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點,另一方面引出營養(yǎng)素的食物來源及其功能。同時,結合思維導圖的收展功能并將之插入相關多媒體,幫助學生快速梳理、掌握知識點。
第二情境階段,筆者提問為什么嬰兒到了五個月或六個月要添加輔食,學生大多數回答“嬰兒長得快了,奶粉提供的營養(yǎng)不能滿足需要了”。筆者接著展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吃的食物也越來越多,不同的人也就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到底什么樣的飲食方式是有益的呢?”同時播放關于膳食寶塔的視頻,隨后筆者重點講解、重點強調各營養(yǎng)素每餐攝入的量和比例,以及挑食對身體發(fā)育的影響,最后模擬食堂的情境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制訂一份午餐(圖1),并對青少年飲食提出一些建議,引導學生吃好早餐,少食或不食垃圾食品。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利用白板分組“配餐”體驗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真實的餐盤模擬有利于學生掌握應用知識,班級優(yōu)化大師隨機選人進行實際操作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第三情境階段,筆者首先展示從偏瘦至偏胖身材的系列圖片,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最健康的類型,學生的選擇大都處于中間位置。由此,筆者引出判斷身材胖瘦不能靠主觀和感覺,要用科學的體重指數;接著安排學生根據公式和個人有關數據算出自己的體重指數,并根據區(qū)間表判斷自己的身材。在計算環(huán)節(jié)筆者利用授課助手拍照功能將不同身材學生的演算信息同步到大屏幕,數據具有差異性、真實性,學生更容易關注。
第四情境階段,筆者針對偏瘦、正常、肥胖的身材提出一些飲食結構和健身方式的原則,要求學生按照菜單對以上3種類型身材的學生給出飲食和體育鍛煉方面的建議(圖2),右邊的選項可以拖拽和無限克隆。由于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身材比較感興趣,在3名代表不同身材群體的學生上臺演示時,他們呼聲不斷,積極參與。整個過程體現了分組教學、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實際操練結果來看,學生知道了偏瘦的學生通過力量訓練和增加蛋白質類食物的攝入可達到增肌而增加體重,偏胖的學生通過有氧運動和減少糖脂類食物的攝入達到減脂而減重,正常的學生按照膳食寶塔結構正常飲食、合理營養(yǎng)和堅持鍛煉從而保證身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整個教學過程猶如個體的成長過程,學生易于融入其中;各項內容貼近生活實際,既易于學生想象,又易于操作,便于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各環(huán)節(jié)后面都有相應的操作實踐,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三、案例分析
1.主線式情境教學法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課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滿了生活化、趣味化以及一定的挑戰(zhàn)性,符合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融入課堂,能獲得更深的體驗,而積極的體驗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參與熱情。在這種環(huán)境的刺激下,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斷被激發(fā),為學生順利達成學習目標奠定了基礎。
2.主線式情境教學法能有效幫助學生建構知識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引導學生從原有經驗出發(fā),建構起新的經驗。課內所有階段的教學情境都來源于學生身邊,有利于學生對原有生活經驗重新認識;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拓展知識結構;有利于學生強化知識的應用能力。串聯(lián)的主線式情境,有利于學生識記知識點,有利于學生厘清知識間的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有邏輯性且辯證地思考問題。貼近生活的實際操作演練,能讓學生將知識內化吸收,逐漸形成關于此知識點的知識結構體系。
3.主線式情境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陶行知曾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設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心理上的共鳴,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如:在讓學生根據膳食寶塔結構模型為自己設計一份午餐時,模擬餐盤和學校食堂的餐盤是一樣的,菜單也是根據學校配餐的食譜設計的。盡管在白板操作時只隨機選取了兩名學生,但其他學生呼聲連連,建議不斷,實現了自主探究,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同時,這種與生活貼切的情境模擬能讓學生快速將知識提取并應用于生活。
4.主線式情境教學法設計嚴謹、連貫完整
首先要充分研究教材,厘清知識點的內在關系,根據學情、學習目標選定教學內容,搭建課的骨架。其次,設計主線,確定各環(huán)節(jié)情境,充實課的血肉。再其次,研究各環(huán)節(jié)的過渡方式和引導性語言,使得整節(jié)課銜接有序,確定課的關節(jié)。最后,教師整體把握課的結構,設計課的流程,塑造課的靈魂。主線式情境教學法在設計嚴謹的基礎上要求知識、情境和學生認知高度契合,連貫完整,使學生學有所成,學而能用。
本節(jié)課通過人體從出生到成年不同階段飲食結構的變化,創(chuàng)設各階段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練習,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當前,主線式情境教學法在各學科的教學應用研究已碩果累累,對體育理論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提高教學效果。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敝骶€式情境教學法在體育理論教學中還有廣闊的探索空間。
編者有感:健康教育也是“體育與健康”學科中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合理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健康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正可謂:體育鍛煉要保證,健康知識也重要;先進媒體進課堂,學習有法操作妙;教學模式有主線,一貫到底效果好;體育理論不難教,用心設計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