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深圳市福田區(qū)荔園小學眾孚校區(qū) 龔 婷
目前,繪本教學在小學語文中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喜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伴隨著繪本的學習熱潮,繪本游戲教學也應運而生。它將繪本內容與各類游戲相融合,使繪本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不僅加深了孩子們對繪本內容的理解,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繪本閱讀的快樂,促進了他們語言、情感、思維、審美等能力的發(fā)展。
然而,縱觀目前的繪本游戲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游戲僅僅停留在教師的預設上,孩子的積極性不夠;游戲元素浮于表面,不夠深入;游戲設置隨意,沒有真正解決繪本教學的重難點;游戲形式也比較單一陳舊,缺乏創(chuàng)新……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學語文繪本游戲教學有效化,真正做到“依托游戲,玩轉繪本”呢?下面我們將結合實例,重點談一談在實踐中的探索。
教師在選擇繪本教學時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年齡段、閱讀興趣、閱讀難度、習慣形成、情感熏陶、想象力、科學常識,等等。同時,伴隨著繪本閱讀渠道的拓展和家長對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的重視,現(xiàn)在很多孩子的繪本閱讀量不可小覷。所以在開展教學前,教師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對于繪本的閱讀情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興趣需要出發(fā),打破游戲預設。
對于沒那么熟悉且具有趣味性的繪本,孩子們自然興趣濃厚,那教師再稍加結合游戲去進行教學,就很容易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如果是孩子們本身就比較熟悉的繪本,教師可以當作孩子已經預習過,在此基礎上去尋找孩子的興趣點,從而引導組織更高層次的學習。比如繪本《小豬變形記》,它講述了一只小豬總覺得自己不幸福,直到它遭遇了許多滑稽有趣、荒誕搞笑的事情后才明白做自己是最幸福的故事。很多孩子都已經知道這個故事,對故事情節(jié)比較了解。那如何讓孩子們有興趣學習并明白做自己是最幸福的這個道理呢?在和孩子們聊天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喜歡去模仿小豬,于是筆者就根據(jù)孩子們的這個興趣點設置了“我是小演員”的游戲。果然,在課堂上孩子們興趣盎然,通過模仿、扮演小豬,體驗小豬的經歷,明白了做自己是最幸福的道理。
每種繪本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有些繪本的游戲元素比較明顯,如繪本《你也進來吧》,整個繪本以跳圈游戲展開,孩子們可以假設地上有一個圈,一人說:“一個大?!绷硪蝗苏f:“一個小?!闭f完后兩人一起跳進圈。接著一人說:“一個吹笛?!绷硪蝗苏f:“一個彈琴?!比缓髢扇艘黄鹛M圈并說:“圈里已經有4個啦。”就這樣一直到圈里站滿10個人為止。游戲中有語言、動作、數(shù)字等一系列游戲元素,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游戲元素,讓孩子們一邊閱讀,一邊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同伴合作跳圈游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僅能收獲繪本知識,還能體會到繪本閱讀的無窮樂趣。
游戲元素明顯的繪本,教師都可以直接利用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對于一些情節(jié)性比較強、繪本本身的游戲元素不是很明顯的,則需要教師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興趣等去充分挖掘。如在《搖搖晃晃的橋》中,游戲元素就不夠明顯,且都隱藏在人物的語言、表情和動作中,那教師就可以嘗試引導孩子們通過說一說、學一學、演一演,在觀察模仿表演游戲中去輕松地學習。但表演不能流于形式,我們可以通過開展繪本表演活動,和孩子們一起分析表演的要素,選擇合適的道具、飾品等打扮角色,從而引導孩子深入挖掘,讓孩子直接走進主人公的內心。
我們在繪本游戲教學中,如果只是單純地在某一處加入游戲是遠遠不夠的,這不僅違背繪本游戲化教學的初衷,也不足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達不到游戲化教學的目的。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對繪本閱讀失去興趣。對此,教師可以根據(jù)繪本的故事情景,設置一系列相關的有趣的游戲,引導孩子借助游戲去體驗和感受繪本中的語言、動作、表情和感情等,從而突破繪本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在《我的幸運一天》的繪本游戲教學中,我們在上課開始前,先設置一個“我說你做”的小游戲,當教師說1時,學生兩手放平,說2時,右手與左手成45度,說3時,舉起右手。以此循環(huán),速度加快,從而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飄忽的心思瞬間集中到課堂上。接著以繪本故事為主線,用“眼明手快”“智慧比拼”和“狐口脫險”這三個游戲串聯(lián)課堂?!把勖魇挚臁边@個游戲主要是為了鞏固學生掌握引號的用法而設置的,要求學生在5秒內找出屏幕上句子中用錯的標點符號,并想好應如何改正,舉手最快的人回答。而后兩個游戲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說寫能力,“智慧比拼”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在小組內按照規(guī)定句式說話,并在組內推選出最優(yōu)辦法,限時3分鐘;“狐口脫險”則是在前者的基礎上來寫一寫小豬是通過什么方法脫離“狐”口的,并且要用上正確的標點符號。游戲之間不斷升級,且前后貫穿,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也很好地解決了繪本教學中的重難點。整節(jié)課下來孩子們全神貫注,意猶未盡。
在繪本游戲教學中,雖然教師已經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繪本的特點,但可能由于繪本選擇的局限性,導致很多繪本游戲的開展形式還不夠多樣。其實,繪本游戲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我們可以通過說、畫、演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全方位地閱讀繪本、感受繪本。
比如繪本《逃家小兔》,它講述了一只小兔子和媽媽玩語言捉迷藏的簡單故事。我們可以讓孩子先畫畫媽媽還會變成什么,再來用語言表達,最后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完成整個繪本閱讀。再比如《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中,我們也可以讓孩子通過大膽想象,畫一畫其他動物穿衣服的樣子,再仿照原文說一說,最后干脆模仿動物來演一演。所以在繪本游戲教學中,我們的游戲形式完全可以多樣化,這樣可以最大限度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
游戲讓孩子們愛上繪本閱讀,讓繪本閱讀變得妙趣橫生。在這場繪本與游戲相伴的旅行中,如果教師嘗試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多挖掘一些隱藏在繪本深處的游戲元素,讓游戲貫穿整個繪本教學,使用多種游戲形式,那么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一定會更濃,閱讀收獲也會日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