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海小學 俞麗英
在2015年9月初的蘇州市小學畢業(yè)生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中,我們發(fā)現(xiàn)我校學生在一級內容維度聽力二級內容維度“聽長對話記錄關鍵信息”的能力表現(xiàn)較弱,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特別是聽力語篇教學有待進一步重視與改進。
同時,筆者通過對本校以及區(qū)內部分小學英語課堂和學生學習行為的觀察與調查,發(fā)現(xiàn)在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培養(yǎng)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三個主要問題:(1)教師對聽力教學不夠重視,而學生對聽力不感興趣;(2)相關聽力材料有限;(3)教師缺少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聽力策略指導。
筆者認為,在小學,特別是小學高年級階段,對學生進行聽力語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力策略,從而提高學生聽力能力,非常必要。
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可以著重為小學高年段的學生設計以下聽力任務(簡稱“聽任務”)。當前蘇州使用的譯林出版社的英語教材,Storytime都是一些短小而有趣的故事或對話,聽故事是一種有效的練習聽力的方式,因為有趣生動的小故事,幾乎人人都愛聽。
圖式理論認為,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生活經(jīng)驗,如對話題的熟悉程度、對文化背景的了解、對篇章形式的熟悉程度以及對修辭方式的理解等,作為已有的知識即圖式(schemata)儲存在大腦中,有助于提高其對聽力語篇的理解。
以5B Unit 1Cinderella舉例,第一部分的Story time是濃縮版的灰姑娘的故事,絕大部分學生對這個故事有自己的認知基礎。因此,教師不僅要傳授新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激活學生大腦中已儲存的認知圖式,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圖式中,產(chǎn)生新圖式,豐富大腦中圖式的內容,從而能正確理解和記憶所聽內容。
教師通過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語篇。比如,以故事情節(jié)為主線的問題,完成P8上的Ask and answer;也可以另辟蹊徑,設計以情感體驗為主線的問題,引導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關注故事人物的情感體驗。如設問:
Q1.How does Cinderella feel at first?
Q2.How does she feel at last?
Q3.Do you know why?
Q4.How do the sisters feel?
關注語篇中人物的情感,使學生養(yǎng)成移情的習慣,有助于學生在語境中更好地理解和獲取信息。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聽,他們會更有目標,這樣做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聽的專注力和專注重要信息的習慣。
繼續(xù)以Unit 1中Cartoon time為例。首先,學生通過聽對話,理解對話內容,掌握新內容,如單詞 mushroom、understand以及詞組 be bad for...。然后,學生再聽對話,關注語句的語音語調,如句子:I am very hungry.Oh,what a pity!等,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變化。最后,學生通過聽讀,包括聽同伴的模仿朗讀和表演,積累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第三人稱的對這段對話內容的總結反饋。
“自上而下”的意義闡釋過程指學生記住記憶系統(tǒng)儲存的關于周圍世界的常識或已經(jīng)掌握的先前知識,采取自主推理或判斷、預測等交際行為。
以5B 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為例。
Step 1設置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設問:Do you help your parents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Mike often helps his parents on Saturdays.Listen and find:What are they doing?
Step 2看圖聽話,自主設問。
教師給出圖片,其中隱去一些關鍵信息,指導學生帶著自己的疑問去聽,聽完之后,再進行小組活動。在圖片的幫助下,聽的任務難度相當,而且,在相對開放的小組活動中,學生的焦慮感會大大降低,在與同伴的問答交流中,交換信息,培養(yǎng)設問與回答的能力。
Step 3檢查反饋,陳述總結。
小組交流結束之后,先請個別小組重現(xiàn)問答對話,檢查學生聽、問、答的效果,然后重點是鼓勵其他學生在聽同伴對話的同時,進行補充或質疑,真正讓每一位學生都聽有所得、聽有所獲。
代認知心理學認為,預測是一個外部信號激活大腦內部圖式,進而產(chǎn)生預期,再經(jīng)過“證實—擴展—修正—再預測—再證實”的知覺循環(huán)過程,是一個不斷選擇、理解、總結所聽內容的過程。
做聽力題,學生需要積極準備,充分預測。首先,快速審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然后,再次審題,進行預測準備。學生可遵循以下原則:(1)有圖看圖,關注圖中的線索;(2)無圖讀文,關注文字的不同點。
邊聽邊記是初級聽力技能和速記技能的綜合。
記錄時,可以圈畫關鍵信息,并關注具體的數(shù)字:日期、電話號碼、物品數(shù)量等;還可以用簡筆畫或形象的符號快速記錄;單詞記錄1~2個字母,重點應放在聽上;在聽對話或短文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句子中的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數(shù)量(how many)、顏色(what colour)、大小關系(big or small)等。記下這些關鍵點,減少無用詞匯的記憶量,從而提高聽的準確性,大大提高答題正確率。
聽力理解中的圖式可分為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三種。學生大腦中的圖式儲存量越豐富,其聽力理解能力就越強,越有利于建立新的圖式。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會以圖式的形式及時存儲到自己的腦海中,這樣的動作存在于做聽力題的整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激活大腦中原有圖式,并形成新的內容圖式,建立圖式間的邏輯相關性,從而整體理解所聽內容。
在2016年度蘇州市義務教育學業(yè)質量檢測結果運用優(yōu)秀案例評選中,我校申報的案例“提高學生‘聽長對話記錄關鍵信息能力’的策略研究”獲蘇州市一等獎。筆者作為案例研究小組的主要實踐者,通過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班通過開展豐富且有序的聽力語篇教學以及采取上述聽力策略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微技能,其學生的英語能力特別是聽力水平,大大優(yōu)于普通班學生整體水平。
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小學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如聽力訓練素材需在學生所學教材的基礎上進行,而目前相關的聽力材料比較有限,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尋找或者錄制,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理論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求小學英語聽力教學,值得我們更深入地思考與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