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丹陽市正則小學 賈愛萍
生活化教學即指教師在教學小學數學時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其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它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基于自己對于知識的了解去解決數學問題。教師必須結合針對性教學理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從而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教材內的一些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教師可以結合這些教材內容去對學生進行教學。在教學時考慮到學生的知識能力,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數學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去感悟數學知識學習規(guī)律。教師加入一些特殊的生活例子,使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例如,在教學“百分數應用題”這一課程時,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結合生活情景設計問題:已知在某條商業(yè)街上有甲、乙兩家商店,甲商店的打折策略為買十送一,乙商店的打折策略是打九折,那么到哪家商店買東西更便宜呢?在問題提出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該問題做出思考,學生通過探討能夠理解到購買不同的物品,兩種打折策略是存在著一定差別的,這中間存在著一個臨界值,超過臨界值必然會有一種策略更加優(yōu)惠。借此,教師可以繼續(xù)深入,提出如下一個問題:一不法商人將商品的價格上漲了10%,被人舉報之后又將商品下降10%,請問該商人是賺了還是賠了?學生在自主思考過程中對商人前后兩次的調整過程進行分析,并進行討論。教師將學生討論的結果匯總出來,根據學生的問題回答狀況給予一定的評價。讓學生在生活化知識學習過程中了解數學知識形成規(guī)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應對現有的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一定的調整,結合學生的主動思維,幫助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學習規(guī)律。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模式去讓學生了解知識,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敏捷。按照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路,在串聯教材內容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規(guī)律。這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發(fā)散能力,形成正確學習道路的一種途徑。在開展一些教學活動時,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驗教學、觀察教學,讓學生參與到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
例如,在教學“統(tǒng)計”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條狀的、柱狀的、扇形的統(tǒng)計圖形,讓學生思考每一部分圖形所代表的具體意義。學生會結合自己已掌握的知識,在聯系生活過程中不斷思考。比如學生選取超市中的短袖、長袖銷售量作為變量,最終構建出了超市季度商品銷售量折線圖。在學生展示自己的統(tǒng)計結果時,教師可針對統(tǒng)計圖制作情況提問學生:哪一部分是短袖的銷量?哪一部分是長袖的銷量?這樣的生活情景創(chuàng)設過程豐富了數學知識的教學內容,也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在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將數學知識靈活地應用到生活各領域,通過回歸生活,完成數學知識的一體化教學。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學習的一般特征。
例如,在教學“平面圖形面積”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生活中常見到的房屋裝修問題設計問題,靈活結合不同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應用一定的測量方法,給出房屋裝修方案。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對自己家的客廳或者臥室進行測量,準備如下問題:已知有一批長為55 厘米、60 厘米、70 厘米的正方形瓷磚,其價格分別為45元、65 元、76 元?,F有5000 元,請問選擇哪種瓷磚更加優(yōu)惠呢?對于該問題,教師讓學生分別計算出選用不同瓷磚實際需要花費的金額,之后需要考慮房間的面積,最后去選擇合適的瓷磚,這樣的計算過程能夠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到面積計算公式的實際應用。教師在教學完這一知識點之后,并不應該放棄教學,而要努力要求學生回顧生活,使學生了解到在生活中人們常會選用不同瓷磚的組合模式,這樣一來,原本的數學課堂也順勢升華了不少。教師必須做好生活應用,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