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寧波東海實驗學校 李柳英
數學游戲類型多種多樣,如生活游戲、謎語游戲或者其他教師的新編游戲等。它們在營造趣味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維持課堂秩序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數學游戲趣味生動,形式活潑,能深深吸引學生,并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鎖在課堂上。另外,數學游戲能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啟迪學生的智慧,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內容靈活選擇游戲,提升學生思維。
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久集中在數學課堂上,在學習過程中時常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從而嚴重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鑒于此,教師要營造趣味游戲教學情境,借助“游戲”緊緊抓住學生的“興趣”和“情緒”,使學生沉浸于游戲情境,繼而不斷活躍學生思維,啟迪學生智慧。
例如,在《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中,為了避免出現枯燥機械的教學情況,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趣味游戲情境(模擬商店買書的游戲):教師拿出提前準備好的10 本書(均標有價格),兩兩為一組,放置在講臺上。將講臺作為商店的售貨臺,教師隨意挑選一名學生作為售貨員,再挑選另一名學生作為顧客,顧客一次只能買兩本書。顧客可以隨意挑選其中兩本,拿給售貨員,售貨員需在短時間內計算出兩本書的價格。如A學生挑選了價格分別為6.45元和4.28元的兩本書,售貨員B需以最快的方式算出價格,并且將價格寫在黑板上。
這樣的生活化游戲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從而激活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單一的數學游戲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學內容等不斷變換游戲形式,如故事、謎語、生活模擬、競賽、魔術等,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始終處于游戲營造的愉悅學習氛圍中,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持續(xù)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如在《圖形的變換》相關知識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平移、旋轉、軸對稱”等相關知識,并理解一個圖形是如何通過幾種方式轉化為另一個圖形的,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競賽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游戲規(guī)則如下:①黑板左邊畫一個不規(guī)則的三角形a,右邊畫了三個由兩個不規(guī)則三角形a轉換而來的新圖案b、c、d。②教師讓三個同學上講臺演示三角形a是如何轉變?yōu)樾聢D案b、c、d的。③轉換過程完整記10 分,不完善酌情計分。這種游戲競賽激發(fā)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在參與游戲競爭的同時,空間想象思維能力得到了真正發(fā)展。再如,在《百分數(一)》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和學生玩兒謎語游戲,讓學生猜猜“一元錢(打一數學名詞)”這一謎語的謎底是什么,學生經過思考以后得出“百分數(一百個一分錢就是一元錢)”;在《比例》的教學中,讓學生猜“誰的力量大”這一謎語謎底,即“比例(力)”??傊?,以上謎語游戲活躍和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至關重要。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提升也顯得異常困難。豐富多彩的數學游戲能調動學生多個感官參與游戲體驗,激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和提升。
例如,在“運算定律”相關知識的教學中,學生對“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與分配律”等的運用屬于重難點內容。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方式,激勵學生完成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并學以致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可采用故事游戲:熊大和熊二在去探親的路上遇到了一條很寬的河,水深難以渡河。但河神伯伯說,如果他們的智慧足夠強大,可解答“20-19+18-17+…+4-3+2-1”,就可以助他們過河去。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用自己閃光的智慧來拯救熊大和熊二。這類基于合作探究的故事游戲有利于學生在游戲探究中形成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探究的能力,這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游戲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對題目的計算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了發(fā)展,學生思考問題,用簡便方法計算的過程便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過程。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意義重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課堂中巧妙滲透游戲教學,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助力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營造趣味游戲情境、巧用多種游戲形式、用游戲突破數學教學重難點等是強化游戲教學的重要措施。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以更高效的游戲教學法服務于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唯有如此,游戲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促進智慧高效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