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蓉 陳彥均
【摘要】為促進高校圖書館更好地向融合圖書館轉型,需要建立在讀者對圖書館的職能需求上來把握轉型思路與方向,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收集與研究讀者對高校圖書館職能的需求。以調查讀者的年度閱讀量為標準來區(qū)分讀者,分為淺度、中度與深度等類型,按照不同的讀者類型來細分其對高校圖書館職能的需求??芍?,去實體圖書館借閱書刊是當前讀者主要需求,在短期內不會改變。另外,網絡圖書館渠道多元化,可分為電腦圖書館、手機圖書館以及圖書館相關APP,各類渠道應對圖書館職能進行進一步細分。高校圖書館轉向融合圖書館,不能再獨立發(fā)展自身,應與互聯網等其他社會元素深度互動互聯,互相驅動創(chuàng)新,確保圖書館開放共享,這是基于“互聯網+”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職能需求;調查研究
圖書館經過長期不斷地發(fā)展,由一開始的“藏書樓”,再到安靜的閱覽室,近年來從現代圖書館轉型為智慧圖書館,再向融合圖書館轉型。融合圖書館,主要是指以讀者為中心,兼顧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具有知識工廠與創(chuàng)新觸媒等職能的復合型圖書館。2016-2020年是高校圖書館轉型的重要時期,“轉型”也是圖書館事業(yè)的主要特征,由智慧圖書館轉型為讀者主動參與、互動型服務的融合圖書館。以往高校圖書館服務主要圍繞圖書資源、設施及人員等要素來進行,隨著圖書館的轉型,已經轉變?yōu)椤叭?、資源、空間”等三個要素,且以人為中心來實現全媒體資源轉型。
2015年10月,國務院《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報告》的發(fā)布,為高校圖書館提供了基本的發(fā)展思路,即“轉型”與“創(chuàng)新”。根據讀者的多元化需求,高校圖書館的發(fā)展趨勢可分為四點:一是要融入教學,二是再造空間,三是傳承文化,四是輔助創(chuàng)新,使高校圖書館成為高校學生發(fā)展的知識動力之源。
一、高校圖書館的職能需求分析
當前,高校圖書館發(fā)展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環(huán)境與角色發(fā)生變化,基于此,圖書館需進行轉型與創(chuàng)新,與互聯網相結合進行空間再造,并且實施智慧服務,促進高校圖書館成為時空虛擬的交流空間,增加親和力以及實現更為多元化的社會功能。
高校圖書館朝著融合圖書館轉型,需要以“三元聚焦”工作原則為綱,緊隨時代發(fā)展步伐,善于突破、大膽創(chuàng)新,在讀者對圖書館職能需求的正確指引下,創(chuàng)新思想、方法與舉措,構建系統(tǒng)完善的服務體系。
讀者對高校圖書館職能需求主要包括:剛性、柔性、拓展性、條件性。具體而言,剛性需求,主要是指圖書館不可或缺的服務,讀者產生依賴需求,如閱覽室、圖書借閱以及文獻資料等;柔性需求,是指讀者可需要或可不需要的需求,并不會對其帶來嚴重的影響,比如查新查引等;拓展性需求,是指高校圖書館提供的創(chuàng)新型服務,如與教學、科研以及情報分析等相關,能夠滿足高校深層次需求;條件性需求,是指圖書館發(fā)展與推進的基礎保障,如館員、規(guī)章制度等?;诖?,圖書館應抓住機遇,對讀者實際需求進行調查研究,在讀者多元化需求的指引下,實現轉型與創(chuàng)新,促進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讀者對高校圖書館職能需求的調查研究
(一)讀者類型。為深入調查研究讀者對高校圖書館的職能需求,以四川文化產業(yè)職業(yè)學院學生為調查對象,發(fā)起一次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019年1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地點為四川文化產業(yè)職業(yè)學院華陽校區(qū)。調查渠道為圖書館官方網站、學校公眾號、微博與紙質問卷等,共發(fā)放1000份問卷,回收有效樣本896份,回收率為89.6%。調查內容為讀者對線上圖書館與線下圖書館的職能需求,線下圖書館需求主要包括:閱覽、借還書、自主打印復印、閱覽室等,線上圖書館功能主要包括:瀏覽學術期刊、社交、書目查詢以及電子書等,并對線上、線下圖書館交融的需求進行調查。1000名調查對象專業(yè)與年級分布較為均勻,人文學科占29.57%,自然學科占32.81%,社會科學占37.62%。以年度閱讀量為標準來對讀者類型進行劃分,可分為<5本、5-20本、>20本三個層次,并調查其閱讀書籍類型,分為專業(yè)、課程相關書籍、暢銷娛樂書籍等,以此為標準來劃分讀者類型,分別為淺度讀者、中度讀者以及深度讀者。
(二)對線下圖書館職能需求的調查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研究讀者對高校線下圖書館職能需求,主要包括讀者去圖書館的頻率、常做事件等。調查數據顯示,有36.47%的讀者去線下圖書館的頻率約是每天1-2次,有43.06%的讀者去線下圖書館的頻率約為每周1-2次,綜合起來,有79.53%的讀者經常去圖書館。根據調查,去線下圖書館的讀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絕大多數讀者來線下圖書館主要是為了閱覽書籍以及借還書籍,可知這兩項是線下圖書館的重要功能,并且存在部分讀者來圖書館是為了休閑和休息,其閱讀活動規(guī)律也發(fā)生變化。通過調查可知,線下圖書館仍占據重要作用,絕大多數讀者都傾向于去圖書館進行閱覽?;诖?,根據讀者對高校圖書館功能需求調查可知,圖書館的轉型與創(chuàng)新,需要進行空間改造,在確保圖書館借還與閱覽功能的基礎上,為讀者打造學習與休閑的空間,確保舒適性與休閑型。另外,根據調查研究,讀者的閱讀需求增加,高校圖書館的轉型,仍需保持圖書館的本質功能,即儲存與傳播圖書資源。
(三)對線上圖書館職能需求的調查研究。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發(fā)展,再加上互聯網的普及,我們迎來“互聯網+”時代。當前,高校圖書館正朝著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fā)展,針對讀者對線上圖書館職能需求,本文也對其訪問線上圖書館的頻率展開調查研究。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有20.63%的讀者訪問線上圖書館的頻率約為每天1次以上,有37.26%的讀者訪問線上圖書館的頻率約為每周1次以上,綜合有57.89%的讀者經常訪問線上圖書館,數據比訪問線下圖書館的數據要低21.64%,讀者對線下圖書館的依賴程度要遠遠高于線上圖書館,可知,絕大多數讀者閱讀更傾向于實體書閱讀。
(四)線上圖書館訪問渠道。根據調查研究數據顯示,讀者通過多種渠道來訪問線上圖書館,而通過電腦端渠道來訪問的占大多數,超過75%以上,另外有53%的讀者會通過手機端來訪問線上圖書館。根據不同的需求,如瀏覽詳細信息,通常會選擇電腦端來進行訪問,如接收信息,手機端的依賴度更高,進行線上溝通,電腦端與手機端的依賴度都持平在30%左右。但無論是讀者哪一種需求,絕大多數都是通過電腦端來訪問線上圖書館。
(五)線上圖書館功能需求。通過問卷調查來分析與研究讀者對線上圖書館的功能需求,得出結論:讀者訪問線上圖書館最大需求是查詢與續(xù)借,第二是查看通知,第三是查閱電子書,而線上圖書館社交功能是讀者使用頻率最低的。根據調查顯示,深度閱讀讀者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對于查詢與續(xù)借的需求也最大,并且獲取與查看通知的需求也在增長。另外,關于查閱電子書、查詢學術期刊的需求持平,而通過線上圖書館進行社交的需求低于1%。
三、結語
基于“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面臨著轉型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時期,盡管高校圖書館的借書量逐漸降低,且去圖書館進行閱覽的讀者數量也在減少,但讀者對線下圖書館的依賴程度仍較高,高校圖書館不會消失。通過調查研究顯示,讀者對高校圖書館的需求逐漸呈現多元化趨勢,從一開始的閱覽到現在向多方面轉變,如休閑、查閱電子資源等,因此,圖書館轉型成為融合圖書館,需要進行空間再造,促進功能多元化,且需保證借閱的主要功能。所以,高校圖書館從智慧圖書館轉變?yōu)槿诤蠄D書館,可與線上圖書館相結合,做到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共通,為讀者提供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實現開放共享,與互聯網合作共贏。只有這樣,經過不懈努力,才能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促進高校圖書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肖志雄.眾創(chuàng)空間建設與高校圖書館服務轉型與服務創(chuàng)新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39(07):74-76.
[2]王秀娟.面向城市社區(qū)文化建設的高校圖書館服務職能的延伸與拓展[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8,30(03):142-145.
[3]李錦蘭.21世紀高校圖書館機構設置現狀研究——基于“211工程”高校圖書館網站調研[J].現代情報,2017,37(07):89-92+130.
[4]曾瑛.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高校圖書館管理策略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5.
[5]儲節(jié)旺,徐咖,尹季寧.面向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高校圖書館開放課程資源建設(下):圖書館教育職能創(chuàng)新[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4,32(04):47-53.
[6]李虹.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