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會玲,覃楊,董暢,肖麗珍,楊瑞華,胡禧熙
(1. 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園藝分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69;2. 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大慶分院,黑龍江大慶 163316)
近年來,我國葡萄產(chǎn)業(yè)快速發(fā)展,葡萄種植面積已突破千萬畝大關,且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三北地區(qū)[1]。這些地區(qū)進行規(guī)?;咸焉a(chǎn),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葡萄樹體越冬防寒問題,尤其是在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且極其短缺和嚴重老化的當下,葡萄樹體越冬防寒環(huán)節(jié)已成為制約寒冷地區(qū)葡萄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問題[2]。為此,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園藝分院葡萄研究團隊從本世紀初即開始探索寒冷地區(qū)不同防寒方法的可行性與推廣應用價值?,F(xiàn)將幾種適宜的越冬防寒方法及其生產(chǎn)成本進行總結(jié)分析,以供相關地區(qū)參考借鑒。
土壤防寒就是在葡萄行間挖取土壤用以覆蓋葡萄樹體的防寒方法[3]。采用土壤防寒,通常埋土幅度為120 cm左右,厚度為25~30 cm,因此需在行間挖出寬60 cm、深60 cm的取土溝才能滿足取土量。土壤防寒的優(yōu)點:一是保溫、保濕性好,二是防寒材料就地取材。但缺點也很明顯:一是對栽植密度有嚴格的要求,露地種植行距要在3 m以上,冷棚種植行距要在2.5 m以上,否則防寒取土量不足;二是隨著樹齡的增大,行間取土后會造成部分根系裸露在外,為避免根系受凍或抽干,還需在取土溝里堆放30~40 cm厚的樹葉或秸稈用以保護根系;三是土壤防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必須在土壤上凍前完成;四是解除防寒時勞動工具容易傷及葡萄樹體;五是防寒與解除防寒均為重體力勞動。
在葡萄樹體上先覆蓋作物秸稈,再從葡萄行間挖取少量土壤覆蓋其上的防寒方法。作物秸稈可以選用玉米秸稈、小麥秸稈或水稻秸稈等,秸稈可以捆成小捆覆蓋在樹體上,也可以粉碎后裝入麻絲袋后覆蓋在樹體上,還可用機械編織成的草袋片覆蓋在樹體上。此種防寒方法的優(yōu)點:一是取土量減少,種植行距可靈活掌握;二是解除防寒后秸稈可以回填到取土溝中(需要添加秸稈發(fā)酵劑),以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也可把草袋片覆蓋在栽植溝上,用做保濕及控制雜草生長。缺點:一是作物秸稈間空隙較大,上面直接覆蓋土壤容易使樹體遭受風害導致枝條抽干,還需在秸稈上在覆蓋一層薄膜進行保濕。二是容易招致鼠害;三是秸稈或麻袋片使用周期較短;四是勞動力投入相對較大。
1.3.1 無機玻璃棉卷氈外套塑料膜制成保溫被
選購密度為32 kg/m3的無機玻璃棉卷氈,通常標準寬度為1.2 m,展開延長長度8 m,回彈厚度9.5 cm左右。用0.04~0.05 mm厚的塑料薄膜制作成保溫棉被,套在無機玻璃棉卷氈外面,制成保溫被。該種保溫被的優(yōu)點是在葡萄樹體上不需要再覆蓋地膜等保濕材料,栽植密度不受限制;缺點是保溫被外面套的塑料膜使用期大約3年左右,需要定期更換。
1.3.2 無機玻璃棉卷氈外套牛津布制成保溫被
選用上述無機玻璃棉卷氈,用牛津布制作成保溫被外套。該種保溫被的優(yōu)點是透氣性更好,保溫性更好,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使用多年后棉被仍然柔軟有彈性;缺點是保濕性較無機玻璃棉卷氈外套塑料膜制成保溫被差,使用時在樹體上還需要覆蓋一層塑料膜以提高保濕性能。
1.3.3 有機棉卷氈外套牛津布制成保溫被
選用有機棉卷氈,按照具體需要,可制成寬度為1.2 m的保溫被,長度可根據(jù)具體使用要求,密度一般使用2 kg/m2的有機棉卷氈較為安全。使用該種保溫被時,同樣需要在樹體上覆蓋塑料膜以提高保濕性能。該保溫被的優(yōu)點是使用年限20年以上,即使外套破損,也不影響正常使用。缺點是使用若干年后棉被會變得僵硬緊實,在非使用期不防潮、不防鼠害。
以2018—2019年防寒季為例,對4年生葡萄樹體采用土壤防寒方法,平均每米的防寒人工費用是2.10元/米,解除防寒人工費用是1.20元/米,合計人工費用是3.30元/米。從勞動效率上看,以60歲健康男性工作量為計算依據(jù),按每天8小時工作時間計算,平均每小時可埋土防寒15 m,每天勞動力費用為252元;平均每小時可撤除防寒土26 m,每天勞動力費用為249元。從時間上看,露地種植葡萄樹體埋土防寒必須在10月末結(jié)束,冷棚種植葡萄樹體必須在11月初結(jié)束,即土壤結(jié)凍之前。
該種防寒方法運輸秸稈、覆蓋秸稈與清除秸稈通常需要較大的生產(chǎn)投入,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草袋片做為底層防寒材料。以1.2 m寬的草袋片為計算依據(jù),每米的價格在3元以上,使用年限按3年計算,加上使用土壤的勞動力費用,折合防寒生產(chǎn)費用為2.8元/米,勞動效率平均為13.5 m/h;解除防寒費用折合每米0.6元,勞動效率平均為45 m/h??偟目矗朔N防寒方法較土壤防寒勞動效率有所提高,但生產(chǎn)成本差別不大。
有機棉被寬度以1.20 m規(guī)格為計算依據(jù),價格是16元/米,以20年使用期計算,折合每年防寒材料成本是0.8元/米。采用保溫被防寒人工費用平均0.22元/米,解除防寒人工費用平均0.08元/米,防寒與解除防寒合計生產(chǎn)費用為1.1元/米,生產(chǎn)成本約為埋土防寒的1/3。采用保溫被防寒方法,平均每小時可完成防寒68 m,勞動效率提高4.5倍左右;平均每小時可完成解除防寒180 m,勞動效率提高7倍左右。從時間上看,采用保溫被的防寒時間可不受土壤結(jié)凍時間限制,防寒時間以葡萄樹體可耐低溫為時間節(jié)點,通常防寒時段可延長20 d以上。解除防寒可分兩步,第一步是把保溫被從葡萄樹體上撤下放到行間即可,工作量較小,因此解除防寒的具體時間可根據(jù)當年物候期靈活掌握,從而避免葡萄樹體早春受干旱或低溫脅迫。第二步是把放在行間的保溫被運送到指定存放處,可選擇在相對不忙的時間段里進行,從而緩解春季勞動力競爭壓力。從勞動強度上看,土壤防寒與解除防寒為重體力勞動,需要以男性勞動力為主;采用保溫被防寒與解除防寒,極大降低了勞動強度,該項工作可以女性勞動力為主,男性勞動力為輔。
采用保溫被覆蓋葡萄樹體的防寒方法,一次性投資較大,但分攤到每年的生產(chǎn)成本較低,符合葡萄省力化生產(chǎn)方向,滿足北方葡萄規(guī)模化生產(chǎn)需求。無機玻璃棉卷氈的密度有24 kg/m3、16 kg/m3等多種規(guī)格,其中24 kg/m3的價格約為87元/立方米,展開長度為10 m,每米價格為8.7元左右,密度較小的卷氈折合每米價格更低。同樣,有機棉被的密度也有多種規(guī)格和價格。因此,選擇保溫被密度應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或具體栽培方式而定,以葡萄樹體越冬安全和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為基本原則。
在進行葡萄樹體防寒之前,必須對栽植溝灌足封凍水,這是樹體安全越冬的關鍵之一。露地栽培葡萄,采用保溫被防寒如果冬季雪多,防寒保濕效果會更好;保護地栽培葡萄,早春棚內(nèi)溫度變化較為劇烈,高溫天氣往往導致棚內(nèi)干旱,可以采取保溫被下滴灌方式解除旱情,即省工又省水。
葡萄樹體越冬采用保溫被防寒方法,不會對葡萄行間土壤耕層造成破壞,也不會因大面積栽培在大風時節(jié)產(chǎn)生揚沙天氣,為環(huán)境友好型生產(chǎn)方式。
駱強偉、李克文、李欣、郭邵杰、吳亮、孫魯龍、楊新輝等在新疆、寧夏、河北、山東泰安等地也進行了葡萄覆蓋防寒試驗研究,采用玻璃棉保溫被、樹脂棉保溫軟氈、天津產(chǎn)膨膠棉加雙層塑料膜被、烏魯木齊棉被、雙層無紡布加塑料膜被、連木沁棉被等防寒材料進行了葡萄覆蓋防寒試驗,在當?shù)鼐〉昧瞬诲e的防寒效果[4-9]。
我們通過對防寒期葡萄根域土層溫度及濕度的監(jiān)測,對越冬后植株成活率、萌芽率及產(chǎn)量的測定,證明寒地葡萄生產(chǎn)樹體越冬采用覆蓋防寒被方式安全可行,這與李鵬程等[10-11]在新疆的試驗結(jié)果一致。目前,采用保溫被對葡萄樹體防寒的方式正逐步被規(guī)?;咸焉a(chǎn)企業(yè)接受,并展現(xiàn)出強勁的發(fā)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