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邵瑛教授治療小兒胃強脾弱證經驗擷萃

      2020-12-20 16:26:47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0年6期
      關鍵詞:橫紋津液氣機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yī)學院 廣州 510006

      邵瑛教授現任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yī)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小兒推拿分會副主任委員,從事小兒推拿臨床和教學研究20余年,治學嚴謹,臨床經驗豐富,在運用小兒推拿治療小兒胃強脾弱證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筆者有幸侍診左右,現將導師治療小兒胃強脾弱證的臨床經驗介紹如下。

      1 胃強脾弱證的認識

      胃強脾弱證的古今定義不同,邵教授總結多年臨床經驗,認同古義,否定今義,并形成了胃強脾弱證是疳證前期的辨證觀點。

      1.1 胃強脾弱證的古今定義闡釋 “胃強脾弱”首見于《傷寒明理論·諸藥方論》中對于脾約證的解釋:“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致小便數而大便硬,故曰其脾為約?!盵1]此為古義之胃強脾弱證。《靈樞·本輸》曰:“大腸、小腸皆屬于胃,是足陽明也?!薄秱摗分械臈l文也提及到“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倍鄶滇t(yī)家認為古義之胃強脾弱證的病位在腸腑,“胃強”為腸腑熱盛,“脾弱”為腸之邪氣盛,致脾為胃行津液的功能相對較弱,故稱為脾約證[2-4]。

      今義之胃強脾弱證為“胃的腐熟功能亢奮,脾的運化功能無力,表現為消谷善饑,兼大便溏瀉”[5]。洪靖等[6]認為,胃強是因胃腑為陽,為多氣多血之經,故胃病多實,其病多從陽化熱,常見消谷善饑、嘔逆等癥狀;脾弱是因脾臟為陰,脾病易虛,脾虛則運化不及,痰濕內生,常見納差、便溏等癥狀。

      1.2 邵瑛教授對胃強脾弱證的闡釋 邵教授認同胃強脾弱證的古義,但認為主要病位仍在脾胃,腸腑次之?!秱摗分小捌⒓s證”的原文為:“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本證見于陽明病篇,太陽病陽脈實者,發(fā)汗太過,消耗胃中津液,致胃陰虛陽亢。脾胃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胃燥其氣不降,約束脾氣不升,故稱為脾約證。脾氣向下,津液但輸膀胱則小便數。小腸主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濁,胃中燥熱,小腸吸收津液減少。大腸傳化糟粕的功能需胃氣下降而推動,胃氣不降,傳化失司,無法推動糟粕下行。大腸、小腸受胃強的影響,津液難以傳化,故郁而生燥,導致大便硬。胃強脾弱證的患者胃陰虛而陽亢,影響脾胃升降功能,胃燥不降,脾弱不升。同時胃燥不降也影響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功能,腸腑郁而生燥,故胃強脾弱證主要病機為胃燥不降,脾弱不升,次要病機則為腸腑燥熱。

      而對于胃強脾弱證的今義,邵教授否定今人見解,認為不應把“胃強”及“脾弱”分開看待。脾胃通過經絡互為表里,共同完成水谷納運過程,脾升胃降,脾胃為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脾胃關系密不可分。臨床上胃強脾弱證的癥狀為多食善饑、大便干結、體瘦、體重不增等,若是胃強導致消谷善饑,又何來脾虛的納差?若是脾虛導致的便溏,又何來胃實的大便秘結?若把“胃強”與“脾弱”孤立起來,會存在矛盾的癥狀表現,故此證應從脾胃整體的氣機升降來考慮,其主要病機為胃燥不降,脾弱不升。

      在小兒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臨床診治中,多見胃強脾弱證,邵教授認為此為疳證前期的表現。疳證一般分為疳氣、疳積、干疳,其中疳氣為疳證初起階段,由脾胃失和、納化失健所致,脾胃功能均下降[7],癥見不思飲食、大便干稀不調、形體略瘦、精神欠佳、腹脹等[8]。邵教授認為,胃強脾弱證患兒的病情進一步發(fā)展,便會成為疳氣。小兒臟腑嬌嫩,發(fā)病傳變迅速,若胃強脾弱證失治誤治,病情進一步進展,胃腐熟功能持續(xù)亢進,胃中津液消耗殆盡,胃氣過度消耗,便會胃納失和;胃的功能下降,水谷腐熟不足,脾難以運化,脾氣更為虛弱,導致脾胃功能差,而成疳氣,故邵教授認為,胃強脾弱證實為疳證前期。

      2 邵瑛教授治療小兒胃強脾弱證的經驗

      臨床上胃強脾弱證患兒多因感冒過度發(fā)汗,或濫用抗生素傷及脾胃,灼傷胃陰,脾胃氣機失調,胃燥不降,脾弱不升;或是飲食不節(jié),嗜食辛辣油炸食物,胃火亢盛,久則損傷胃中津液,致胃陰虛陽亢,胃燥不降,小兒“脾常不足”,受氣機升降影響,脾氣難以上升。

      葉天士[9]有云:“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逼闅庋?,脾弱得健,氣機調達,脾才能恢復運化功能。胃為陽明燥土,喜潤惡燥。胃陰虛陽亢,津液暗耗而成胃燥,故應固護胃中津液,以養(yǎng)陰為本。胃強脾弱證主要病機為胃燥不降,脾弱不升,而腸腑燥熱則是由胃中燥熱,失津液下傳,郁而生燥,故胃強得除,則腸腑自然得安。邵教授遂以健脾理氣、益胃養(yǎng)陰為法,便秘甚者酌加通腑,運用小兒推拿結合食療的方法來治療胃強脾弱證的患兒。

      2.1 基本推拿處方及方解 基本推拿處方:(1)起式:點筋分陰陽;(2)主穴:補脾經,清大腸,掐揉四橫紋,掐揉小橫紋,運板門,順運內八卦,水底撈明月,順逆時針摩腹;(3)收式:拿肩井。便秘甚者加退六腑、推下七節(jié)骨、揉龜尾。

      方解:點筋分陰陽作為起式,通調一身氣機,平衡陰陽,調和氣血,有總領諸穴的作用。補脾經健脾助運,清大腸清腸腑燥熱,有通便之功。掐揉四橫紋、小橫紋可調中焦氣機、除燥熱而助脾胃運化。板門為脾胃之門,健脾和胃,運達脾胃升降氣機。小兒推拿界泰斗張素芳教授認為,內八卦順運為臟腑氣機升降正常軌跡,有助于人體氣機升降轉化[10]。故順運內八卦可調暢脾胃氣機,與補脾經、掐揉四橫紋、掐揉小橫紋、運板門搭配健脾理氣力度更強。水底撈明月為引腎水,沿心包經走向內勞宮。內勞宮為心包經要穴,心包別屬三焦,腎水潤心包經的同時,灌溉三焦,中焦得以濡養(yǎng),故水底撈明月可益胃養(yǎng)陰。摩腹中順時針摩腹可促進胃腸蠕動、消食化積,逆時針摩腹有健脾助運、梳理脾胃氣機之效。拿肩井作為收式結束治療,具有最后通行一身氣血,加強以上穴位功效的作用。便秘甚者加退六腑、推下七節(jié)骨、揉龜尾,退六腑可通腑泄熱;推下七節(jié)骨為清、為降、為瀉,有通腑泄熱以利大便之功;龜尾位于尾椎骨末端,靠近于肛門,可調節(jié)肛門括約肌,開塞秘結。

      2.2 食療處方及方解 邵瑛教授為嶺南著名小兒推拿專家,同時深受嶺南藥膳煲湯文化的影響,擅長運用藥食同源的食療方來改善患兒的體質,食療方大多藥性緩和,可以長期食用。

      食療處方:麥冬、知母、蘆根、五指毛桃、炒白扁豆、陳皮煲瘦肉或豬骨湯。方解:麥冬善于養(yǎng)胃陰、生津液,知母可清熱瀉火、生津潤燥,蘆根可清胃生津,三者齊用,輔助患兒胃強得平;五指毛桃有健脾行氣利濕的功效,炒白扁豆長于健脾化濕,陳皮可理氣健脾,故用此三者煲湯可輔助患兒健脾理氣。

      3 邵瑛教授治療小兒胃強脾弱證的特色

      在胃強脾弱證的診療中,邵教授根據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了自己的理論,并形成了獨到的治療思路,具有以下特點。

      3.1 辨證論治,注重脾胃關系 邵教授注重脾胃相互關系。從脾胃升降氣機出發(fā),認為主要病機為胃燥不降,脾弱不升,次要病機為腸腑燥熱。以健脾理氣、益胃養(yǎng)陰為法,便秘甚者酌加通腑;并重視疾病的預后,提出疳證前期的概念,防止進一步發(fā)展為疳證。

      3.2 推拿操作,重視起式收式 起式與收式相當于小兒氣血陰陽的開和關。處方中起式為點筋分陰陽,可調和氣血,調動全身氣機;收式為拿肩井,可通行一身之氣血。在健脾理氣、益胃養(yǎng)陰的手法后加上拿肩井,可使一身氣機暢通,加強療效,使升降調和得到保證。

      3.3 摩腹手法,順逆時針同用 邵瑛教授認為順時針摩腹的路線符合食物在胃腸道的走向,可促進胃腸蠕動、消食化積。脾主升清,胃主降濁,《素問·陰陽大論》中提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素問·五運行大論》也指出“上者右行,下者左行”,故脾陰左升,胃陽右降,因此逆時針摩腹有健脾助運、梳理脾胃氣機之效。在小兒胃強脾弱證的治療中,邵教授結合中西醫(yī)理論,獨創(chuàng)性地將順逆時針摩腹并用,在健運脾胃、調理氣機的同時可以消積滯。

      3.4 輔以食療,外治內治結合 邵教授采用小兒推拿為主要治療手段,食療為輔助手段,療效顯著。食療處方大多藥性緩和,可以長期食用,從根本上鞏固療效。

      4 病案舉例

      王某,男,4歲,2019年4月9日初診。 患兒體瘦,面色偏黃,納食佳,食欲旺盛,易打嗝,口氣重,喜發(fā)脾氣,睡眠差,喜趴睡、流涎,小便正常,大便質硬難解,兩日一行。舌紅苔白膩,脈細數。中醫(yī)診斷:疳證前期(胃強脾弱證)。治以健脾理氣、益胃養(yǎng)陰為法。處方:點筋分陰陽24次,補脾經500次,清心經300次,清肝經300次,清大腸經200次,掐揉四橫紋5次、掐揉小橫紋5次,運板門500次,順運內八卦300次,水底撈明月500次,退六腑300次,按弦走搓摩50次,順逆時針摩腹3min,推下七節(jié)骨、揉龜尾200次,拿肩井。隔日1次,6次為1個療程,并教授其母掌握主要推拿手法,囑節(jié)制飲食,合理喂養(yǎng),每天予麥冬8g,知母6g,蘆根6g,五指毛桃10g,炒白扁豆8g,陳皮6g煲瘦肉或豬骨湯。

      2019年5月4日二診?;純菏秤韵陆?,可以控制,脾氣緩解,睡眠改善,大便改善,兩日一行。處方:點筋分陰陽24次,補脾經500次,清大腸經200次,掐揉四橫紋5次、掐揉小橫紋5次,運板門500次,順運內八卦300次,水底撈明月500次,退六腑300次,順逆時針摩腹3min,推下七節(jié)骨、揉龜尾200次,拿肩井。繼續(xù)行食療處方。

      2019年5月28日三診。食欲基本正常,面色改善,眠可,大便軟,時偏干,一日一行。處方:點筋分陰陽24次,補脾經500次,清大腸經200次,掐揉四橫紋5次、掐揉小橫紋5次,運板門500次,順運內八卦300次,水底撈明月500次,順逆時針摩腹3min,拿肩井。囑其母繼續(xù)行推拿治療。

      按:體瘦、面色偏黃說明患兒素體脾虛,平時飲食不節(jié),日久胃火耗傷津液,致胃陰虛陽亢,胃燥不降,脾弱不升,見食欲旺盛、易打嗝,睡眠流涎等癥;土虛木乘,患兒肝火偏旺,易發(fā)脾氣;胃不和則臥不安,中焦脾胃氣機不和,升降逆亂,陰陽失衡,心神不寧而見夜寐不寧[11];胃燥無法下傳津液,引起腸腑燥熱,則大便秘結,故以基本推拿處方健脾理氣、益胃養(yǎng)陰。其中補脾經、清大腸、水底撈明月,從臟腑病機入手,健脾益胃、清腸通便;掐揉四橫紋、掐揉小橫紋、運板門、順運內八卦,從脾胃氣機入手,調理脾胃氣機,使脾胃恢復升降之序;順逆時針摩腹為邵教授臨床常用的脾胃穴對,消中有補,補中有消,加強健脾助運、調理氣機的力度。便秘甚則加退六腑、推下七節(jié)骨、揉龜尾。清心經、清肝經、按弦走搓摩以清肝疏肝。同時加以食療處方緩緩調理患兒脾胃,五指毛桃、炒白扁豆、陳皮健脾理氣,麥冬益胃養(yǎng)陰,知母、蘆根除燥生津?;純浩⑷醯媒?,胃燥得養(yǎng),腑氣得通,則疳證前期癥狀得解,后期囑其母加強日常健脾推拿治療。

      5 結語

      兒科門診中多見胃強脾弱證患兒。胃強脾弱證有古義今義之分,對于此證釋義眾說紛紜。邵教授認為,胃強脾弱證患兒往往嗜食辛辣油炸食物,胃火亢盛;或因感冒過度發(fā)汗,消耗胃中津液,傷及胃陰,導致胃燥不降,脾弱不升而成胃強脾弱證。因此結合多年臨床經驗,指出胃強脾弱證實為疳證前期,應重視此類患兒的治療及預后,防止進展為疳證。臨證時,邵教授以健脾理氣、益胃養(yǎng)陰為法,便秘甚者酌加通腑,采用小兒推拿配合食療治療,療效顯著。同時邵教授也指出,小兒胃強脾弱證大多由家長喂養(yǎng)不當造成,治療同時應囑咐家長調節(jié)飲食,合理喂養(yǎng)。

      小兒推拿作為一種無痛苦的治療手段,可避開小兒服藥困難的問題;也可防止清熱藥物寒涼敗脾,加重脾虛之虞。在推拿過程中與小兒互動,有助于提升家長與小兒的依從性。在推拿治療同時輔以食療方法緩緩調理脾胃,易被家長與小兒接受,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橫紋津液氣機
      從劉渡舟“津液鏈”理解傷寒瘥后勞復的證治
      基于《傷寒論》從廣所論“津液”探討“津液載邪”的理論內涵
      從氣機升降失調探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病機制
      基于“氣機升降”理論探討思慮過度所致失眠癥
      淺談從氣血津液理論辨治干燥綜合征
      嚼服枸杞子緩解口干
      On the Generic Taxonomy of Opisthotropis balteata (Cope, 1895)(Squamata: Colubridae: Natricinae): Taxonomic Revision of Two Natricine Genera
      小兒推拿“四橫紋穴”定位考究
      《金匱要略》氣機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現狀
      新型外螺紋橫紋管管外強化傳熱分析
      化工科技(2016年6期)2016-06-06 01:54:18
      镇康县| 阜康市| 新乐市| 信宜市| 扎赉特旗| 石楼县| 偃师市| 黑龙江省| 万宁市| 江孜县| 平谷区| 梓潼县| 马公市| 茶陵县| 曲松县| 天台县| 盐津县| 安福县| 开江县| 射洪县| 怀化市| 万宁市| 永州市| 淄博市| 宜章县| 兴化市| 兴隆县| 公主岭市| 乃东县| 武隆县| 连南| 五家渠市| 平乡县| 曲麻莱县| 息烽县| 江达县| 遂川县| 天津市| 赣榆县| 满城县|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