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秋
摘要:P2P網絡借貸作為普惠金融的一種實現方式,為中小微企業(yè)、貧困人口及其他特殊群體解決了融資難、貸款門檻高的問題,但由于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出借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因此為保障借款人和出借人的經濟利益,文章以拍拍貸平臺為例研究P2P行業(yè)的信息披露行為,并針對拍拍貸平臺發(fā)現的信息披露問題,從平臺和借款人兩個不同信息披露主體的角度出發(fā),提出提高信息集中度、簡化信息專業(yè)度、增強自愿描述性信息的披露等改進建議。
關鍵詞:網絡借貸;信息披露;普惠金融
自2013年“發(fā)展普惠金融”被確立為國家戰(zhàn)略以來,因其服務對象和服務領域范圍上更加平民化的本質而引發(f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而由于P2P網絡借貸平臺主要定義于小額信用貸款領域,覆蓋面廣,民間融資成本和難度較低,符合普惠金融的特征和理念,成為當前普惠金融事業(yè)的強勁抓手。然而,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網絡借貸的風險很難控制,發(fā)生壞賬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出借人的經濟利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證。根據網貸天眼的行業(yè)數據顯示2019年出現提現困難、跑路、延期支付的問題平臺就有760家,平均一天有大約2家平臺爆雷,而信息披露的不規(guī)范作為平臺爆雷的主要原因之一給出借人帶來潛在風險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我國金融行業(yè)的不穩(wěn)定性。因此,研究P2P網貸平臺的信息披露現狀和信息披露相關的行業(yè)規(guī)范有利于完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信息披露監(jiān)管制度,從而降低因信息不對稱給出借人造成的風險,提高P2P網絡借貸行業(yè)的風險控制,使得P2P公司能夠在可控的風險下實施普惠金融,為中小微企業(yè)、貧困人口、低收入人群及其他特殊人群提供合適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解決融資難,貸款門檻高的問題。
一、P2P網貸平臺概述
(一)P2P概念及模式
P2P可拆分為Person-to-Person,即個人借助網絡借貸平臺與個人對接,實現借貸交易滿足借貸需求。典型的P2P模式是P2P網絡借貸平臺作為信息中介機構,為借款人和出借人搜集、整理、發(fā)布信息和相關資料,幫助借貸雙方高效便捷地完成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利息收益由出借人全部獲得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風險,并定期向網貸平臺繳付賬戶管理費,待借款人歸還全部本金及利息,網貸平臺再向其收取中介服務費。
(二)P2P網貸平臺發(fā)展現狀
1. 行業(yè)規(guī)模呈下跌態(tài)勢,準入門檻提高
如表1所示,2015年以來我國P2P網貸市場成交量高速增長,行業(yè)發(fā)展勢頭驚人,2016年行業(yè)總成交量的增長率高達110%,成功突破2萬億元。從2017年起行業(yè)規(guī)模呈小幅上漲趨勢,總成交量增長至28048.49億元。但2018年6月開始,不斷有平臺跑路、客服網站失聯、提現困難,很多知名度高、優(yōu)質的平臺如牛板金、投之家等紛紛退出網貸行業(yè),嚴重打擊了投資人的信心,從表1的數據中不難發(fā)現,2018年出借人數驟降,即使借款人數變化不大,整個行業(yè)的成交額也受到投資人資金的限制呈現下跌的態(tài)勢,截至2019年年末下降到9645.11億元。隨著各地網貸整治辦對不合規(guī)和無法備案的平臺進行整改,行業(yè)走向健康的發(fā)展軌道,行業(yè)競爭格局的逐步穩(wěn)定,市場準入門檻得到提升,想要渾水摸魚的平臺對該行業(yè)也望而卻步。
2. 問題平臺層出不窮,以跑路和提現困難居多
至今累計網貸平臺雖有6567家,但正常運營的平臺只有768家,主要原因系2019年各地下發(fā)合規(guī)檢查通知,對不合規(guī)的產品和操作嚴加監(jiān)管,很多平臺在該情況下難以正常運營。根據圖2網貸之家問題平臺的不完全統(tǒng)計,2019年出現延期兌付、提現困難、經偵介入、跑路和關閉的平臺有231家,其中由于跑路和提現困難事件被列入問題平臺的比率最高,分別占總量的41.68%、33.62%。
3.問題平臺地域涉及廣,分布較集中
全國問題平臺涉及30個省市,但分布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浙江、北京、山東五個地區(qū)(如表2所示),占比全國問題平臺數的67%左右,其中廣東、上海分居一、二位,分別占比17.14%、13.85%。 隨著2019年下半年互金行業(yè)“三降”政策的不斷深入,P2P網貸行業(yè)清退的速度不斷加快,在清理整頓過程中大部分問題機構選擇了自主退出停業(yè),2019年已停運了1200多家,而且湖南、山東、重慶等多地先后宣布取締轄內全部P2P網貸機構,網貸領域的風險形勢也發(fā)生轉好。
二、拍拍貸平臺信息披露分析
拍拍貸作為中國首家P2P網絡借貸平臺于2007年6月在上海設立,并于2017年11月在紐交所成功上市,拍拍貸的定位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其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的科技開創(chuàng)了獨特的“魔鏡”大數據風控系統(tǒng),還將其應用于信用審核、精準營銷和智能客服等多方面,為客戶帶來最便捷最安心的借貸服務。拍拍貸上線兩年后注冊用戶就突破10萬人,2014年拍拍貸平臺注冊用戶超過600萬,截至2020年3月月末拍拍貸的累計注冊用戶數已達1.08億人。然而根據黑貓投訴平臺的統(tǒng)計,拍拍貸已經累計被投訴3130次,投訴量居互金平臺首位,且投訴無一解決。拍拍貸也曾被指控未能真實披露有關重要信息,其中包括公司營收虛高、違約率不斷上升,公司所謂的快速增長與事實不符等。
(一)平臺信息披露現狀
1. 平臺基本信息披露現狀
關于拍拍貸的基本情況都公布在拍拍貸官網下設的信息披露項目中,披露的內容主要包括機構信息、存管信息、備案信息、組織架構、董監(jiān)高信息、平臺信息、風險保障計劃、法律法規(guī)、業(yè)績報告、財務報告、重大事項、反欺詐公告等,信息分類較為清晰簡潔。拍拍貸平臺的運營數據公布在信息披露的運營信息下,平臺展示截止上月末的所有運營數據,并按月更新,包括累計交易總額、累計交易筆數、累計借款人、逾期金額、逾期90天以上金額等,運營數據下會顯示收費標準,明確寫出向借款人收取的平均交易費率。除信息披露中的運營信息,在平臺首頁及信息披露下“關于我們”項目中的季度業(yè)績報告也可以找到了解平臺運營情況的數據,其中包括平臺交易數據、新增注冊用戶、用戶分析及各地用戶數據等。
2. 平臺借貸產品信息披露現狀
拍拍貸平臺首頁中的散標列表會顯示出風險等級、魔鏡等級、列表類型、協議利率,并篩選出符合條件的標的為投資者提供參考。除此之外在散標專欄下還有債權轉讓的標的,會公布列表類型、當前評級、距下次的還款時間、剩余期數等信息。另外一種借貸產品新彩虹系列會提供不同期限的自動投標服務,用戶可根據歷史參考扣費后利率、最小出借金額及授權服務期的數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標的。在散標列表和新彩虹計劃產品頁面可以看到詳細的產品介紹及專業(yè)金融詞匯的解釋,便于投資者理解。
3. 風險控制信息披露現狀
拍拍貸自主研發(fā)的魔鏡個人信用評級系統(tǒng),基于大數據分析,評估借款人逾期風險,評級從AA到F風險遞增,該信用評級會披露在散標列表里。對于風險偏好不同的投資者,平臺也披露各項標的的風險等級,分為保守型、平衡型、進取型,可作為投資者選擇標的的篩選指標。風險提示方面,2013年央行表明平臺應加強風險提示,提高投資者的警惕性,但從拍拍貸官網的首頁上只有一行微小的字樣提示“市場有風險,出借需謹慎”,對于投資者來說,類似的風險提示并不會起到提醒的作用。
4. 借款人信息披露現狀
借款人需要披露的信息包括其身份認證信息、教育背景、文化程度、借款目的、還款來源等,借款人可以選擇性填寫,并非強制性信息披露,借款人提供的信息需要經過拍拍貸平臺的審核以及個人信用的評級,達標的借款人信息才會出現在散標的列表里。列表里還會顯示借款人的借款次數、協議利率、金額、期限、進度等,該部分主要是以等級、數字和文字的形式進行披露。
(二)平臺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問題
1. 信息披露不集中
拍拍貸平臺在其首頁設置信息披露專欄公布平臺運營信息,但信息披露下基本信息和關于我們兩個分支下都存在部分平臺的運營數據,數據披露不集中,不便于投資者找到重點運營數據進行閱讀,從而影響投資者作出合理的投資決策。此外,2015和2016年的業(yè)績報告單獨發(fā)布,但從2017年第三季度開始,不再發(fā)布中文版業(yè)績報告,在INVESTOR下可以發(fā)現英文版的業(yè)績報告,2018年第二季度將財務信息和運營信息合并在一個文件中即財務業(yè)績報告,因此投資者在分析2015年至今拍拍貸平臺的運營數據需要在多個欄目下尋找并參考且格式不一,重點內容不一致,分散的信息很容易使投資者忽略重點。
2. 信息披露不及時
2020年2月的平臺數據顯示拍拍貸僅披露出2019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并未披露未經審計的第四季度或年度財務報告,數據披露得不夠及時;此外,在信息披露運營信息下的收費標準中提到2019年第三季度平臺向借款人收取的平均交易費率數據,沒有調整為第四季度最新的平均交易費率,可見平臺信息披露的及時性還有待提高。
3. 信息披露不完整
完整性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2018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財務業(yè)績報告中只記錄了財務信息和業(yè)績信息摘要,以及關鍵財務科目的數據,對于其他可能會影響投資者作選擇的平臺運營數據沒有被披露出來。2017年第三季度和年度財務報告中更是缺少主要數據,平臺的運營成本和管理費用等均為在圖片中公布。二是在經審計的財務報告中只披露了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財務報表附注均沒有披露,明顯平臺公布的審計報告并不完整。另外重點環(huán)節(jié)審計報告中關于信息披露的問題沒有詳細的說明,僅對《信息披露指引》中強制披露的項目進行檢查,為從平臺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fā),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三是在信息披露的備案信息中備案登記信息和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信息均顯示待相關部門處理,目前還未公布結果。
4. 信息披露不易懂
拍拍貸自主研發(fā)的魔鏡個人信用評級系統(tǒng)對投資者來說很陌生,對于其中運行的原理也不了解,平臺上雖介紹了魔鏡是基于大數據的分析,但沒有對其展開詳細的介紹解答投資者的疑惑。此外,在關于中股東介紹中顯示,紅杉資本、光速中國、君聯資本、海納亞洲創(chuàng)投基金、諾亞財富、鼎珮君聯投資基金曾向拍拍貸投資,但在平臺信息的組織架構中并沒有提及以上幾個股東,而是介紹拍拍貸是北京拍拍融信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實際上他們之間關系密切,往往只有金融方面的專業(yè)人士通過招股說明書才能理解其中的聯系。
(三)信息披露問題的原因分析
1. 法律法規(guī)和監(jiān)管機制不斷完善
2015年開始我國才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信息披露加強監(jiān)管,從2016年8月24日至2017年8月25日,一個辦法三個指引陸續(xù)出臺,規(guī)定了平臺需要披露的信息內容并進一步強化了程序性披露的規(guī)定。雖然國家已經確定銀監(jiān)會的監(jiān)管地位,且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規(guī)在近幾年不斷得到完善,但金融機構各個部門的分工不明確、監(jiān)督管理網貸平臺的人員不足,面對跨區(qū)域的上千家網貸平臺,法律法規(guī)的實施監(jiān)督困難,政策落地的效果不佳。
2. 拍拍貸線上運營模式的弊端
拍拍貸和國外Prosper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模式類似,采用純線上平臺模式,僅充當信用中介機構的角色,為借款人、出借人提供信息收集、信息發(fā)布和撮合交易的服務,借款人可以無抵押、無擔保的在拍拍貸上籌集資金,其信用資質也完全在線上測評,由平臺內部的審核人員通過魔鏡評級系統(tǒng)分析確定借款人的風險等級并進行風險控制。這種模式風險控制的可靠性較弱,在借款人信息不足的情況下完全依靠大數據分析來劃分等級,存在一定的不準確性。借款人身份驗證信息也僅是在線上提供圖片,在當今制作虛假學歷證書事件頻發(fā)的情況下,資料和借款人身份的真實性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3. 借款人資質認證的限制
平臺上的借款用戶多為存在資金需求但無法從傳統(tǒng)商業(yè)銀行貸款的個人和中小微企業(yè),因此平臺在為這類人群提供借貸服務的時候,很難像傳統(tǒng)金融機構那樣對借款人的身份、資產和還款能力做出嚴苛的要求。如果平臺強制借款人披露教育背景、還款來源、借款用途等個人信息,那么很多自身條件不足的有借款需求的客戶將無法通過審核,也就不能從平臺上籌集資金,借款人可能就會選擇對個人信息披露沒有強制性要求的平臺借款,對拍拍貸而言,嚴格要求借款人的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會阻礙潛在的借款用戶在其平臺上融資。另一方面,借款人為了成功吸引出借人可能會使用特殊手段制作虛假的背景資料,平臺的審核人員未必能將高級的造假手段辨識出來,從而也會影響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三、改進建議
提高信息集中度。平臺可將相同類別或在分析其他信息時需要利用的信息歸納在相同的子項目中,或者將信息之間的關系明確列示出來,方便用戶在清晰的專欄排列中搜尋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無需通過繁瑣的頁面轉換和相似信息的記錄來查找并發(fā)現信息之間的相關性。
簡化信息專業(yè)度。拍拍貸可以在發(fā)布英文版報告的同時發(fā)布結構、內容均一致的中文版財務業(yè)績報告,并在中文版本的報告中不要僅是通過簡單的英譯漢來呈現,而是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各數據變化的原因,信息披露中對股東信息的描述也可采用表格或者流程圖的方式簡明扼要的展現出彼此之間的投資關系和投資比例,這樣真誠的表達則會更加吸引投資者選擇拍拍貸平臺。
增強信息關注度。拍拍貸應該將對投資者的決策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公布在官網的醒目位置,并且只用一句廣告語來形容投資的風險高還不足夠,盡量選擇一段簡短的風險描述保證投資者對于風險有足夠了解并且能夠在理智清醒的狀態(tài)下做出決策。
增加自愿描述性信息的披露。李焰(2014)通過實證分析發(fā)現借款人自愿提供更多描述性信息會使投資人相信其本身更穩(wěn)定,會更愿意借款給融資人。因此,除平臺要求披露的信息外,借款人可以自愿披露他的借款用途、借款目的、還款來源等更詳細的借款信息,向出借人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個人資料,便于提高投資者對散標借款人的了解程度,能夠在綜合所有信息的前提下做一個最優(yōu)的選擇,從而提升借款人和出借人成功匹配的概率。
豐富披露的信息種類。平臺強制披露的信息種類大多停留在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但其實投資者更關注能夠體現借款人還款能力和個人信用的深層次信息,Freedman(2008)認為投資者如果可以獲取到更豐富更深層次的借款人個人信息將會大大提升撮合網絡借貸交易的成功率。因此拍拍貸平臺除要求已經存在的信息披露外,可以增加借款人的資產證明、年收入狀況以及在其他的網貸平臺是否有不良貸款信息等,進一步增強出借人在平臺的投資意愿。
參考文獻:
[1]馬培莉,馬永保.P2P網絡借貸平臺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征信,2017(06):26-45.
[2]李焰,高弋君,李珍妮,才子豪,王冰婷,楊宇軒.借款人描述性信息對投資人決策的影響——基于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分析[J].經濟研究,2014,49(S1):143-155.
[3]Freedman, S., Jin, G. Z. Dynamic Learning and Selection:the Early Years of Prosper[J].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Maryland,2008.
[4]宋琳,郝光亮.委托代理視角下P2P網貸平臺風險防控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5(03):108-112.
(作者單位:東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