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問題導向的學習是基于傳統(tǒng)的講授型學習而提出的,它一改單向的灌輸性教學,提倡以問題為起點的探究性學習,是建構主義學習觀的典型應用。與講授型學習相比,問題導向的學習打散了知識體系,學習呈碎片化,這意味著在開展問題導向學習時,需要一根鏈條將散落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筆者認為,設計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問題,并按照邏輯串起來形成問題鏈是開展問題導向學習的比較好的方法之一。
●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問題鏈式教學
1.是問題導向學習的延伸
問題導向的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問題展開知識技能及多種能力的建構。問題鏈式教學是在問題導向學習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與問題導向學習一脈相承,只不過是題鏈式教學更強調某一模塊或某一課教學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
2.是認知結構形成的推手
斯金納提出學生學習要按小步子進行,以此推動學生持續(xù)學習。布魯納主張學習的目的在于以發(fā)現學習的方式,讓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yōu)閷W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教學就是通過有條不紊地陳述一系列問題和大量知識的結構,引導學生提高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轉化和遷移能力。采用問題鏈的方式學習有助于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形成有意義的知識。
3.是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途徑
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設計指向不同維度核心素養(yǎng)的問題鏈,可有效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
● 問題鏈式教學中問題鏈的建構與解構
1.起點——設計問題
一個好的問題處于已知和未知的邊緣,能驅動學生思考、創(chuàng)造新的思維領域。教師研讀教學目標、分析學生學情、精心設計教學問題是問題鏈教學的起點。設計問題要考慮問題類型的豐富性、問題數量的合理性、設計問題的科學性。問題不僅指向知識,還應包含方法、情感以及思維的養(yǎng)成。
2.橋梁——找到邏輯
不同的問題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關系,如包含性、并列性、遞進性等,這些即是鎖定問題鏈的邏輯??紤]到信息技術普遍是每周一課時的客觀事實,教師在設計問題鏈時可適當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以提出更具系統(tǒng)性的問題。
3.終點——恰當回答
在設計問題鏈時,應預料到各種可能性。如果問題的回答超出了預期,應見招接招,及時回到問題鏈上來。
● 基于問題鏈的教學實踐
蘇教版五年級第13課《畫城堡》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在積木塊式編程語言中定義積木塊,進而調用積木塊畫出組合圖形。畫之前需要將其分解成多個簡單圖形,利用之前學的知識解決簡單圖形的畫法,通過調用簡單圖形和移動位置來完成。重點是學會新建積木塊,定義積木塊。難點是調用積木塊繪制圖形。
教材中雖然沒有提到函數,可積木塊就是程序中的函數,因此為什么要用函數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函數可以獨立完成某種功能,可以重復使用,優(yōu)化程序,如本課中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一經定義,就可以快速畫出相應圖形。接著,新建函數、定義函數以及調用函數是要學的新知識。在C語言中,可直接調用函數,無需考慮起始位置,但在畫圖形時,需要考慮函數作用的起點。生活中,函數思維體現在模塊化理念中,將模塊進行組裝,即可生成新生事物。
1.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問題鏈(如下圖)
2.與問題鏈對應的教學活動
核心問題1:討論該如何畫?試著畫一畫。
設計意圖:從知識點出發(fā),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是一筆畫還是分開畫?經過討論后,能明確將一個大問題分解為多個子問題,知道鉛筆圖形可以分為三角形和長方形兩部分。
核心問題2:同桌兩人討論,如果要畫五個相同的圖形,該怎么畫?
設計意圖:意識到畫圖位置的變化對圖形的影響,可以從左向右畫,也可以從右向左畫,明確解決同一問題可能有多種方法。按順序復制粘貼五次和用循環(huán)五次對應紙上作圖和計算機畫圖,循環(huán)可以減少代碼,優(yōu)化程序,體會計算思維的自動化優(yōu)勢。
核心問題3:出示應用積木塊后的程序,并運行。對比兩種程序,哪一種可讀性更強?
設計意圖:為了讓程序的可讀性更強,引入積木塊,通過教師的示范性講解,讓學生掌握定義積木塊的方法,并能調用及體會模塊化管理。同時,學生在教師提供的問題表單引導下挑戰(zhàn)新任務——畫城堡。
核心問題4:如果要畫上圖,需要思考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在新舊知識體系建立連接后,積極主動思考應用新知識解決難題遇到的困難,在此過程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流程以及方法。教師出示表單輔助學生進行思考。畫完一個圖形后小貓的位置和方向發(fā)生改變,所以在連接新圖形時要注意觀察它們之間的關系。出現問題后能夠回到積木塊或者主程序進行調試。
核心問題5:生活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模塊化的理念?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讓學生熟識模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案例,升華對本課教學內容的理解。
● 教學存在的問題
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筆者圍繞教學重難點設計了五個核心問題,以小組合作方式展開教學。這些問題以封閉式或半封閉式問題為主,指向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但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引導較弱。另外,雖然在雙基與問題解決層面上本課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但學生最終應由問題解答者逐步過渡到問題提出者,所以后續(xù)教學中還需要考慮學生提問的主動性,并合理設計問題鏈,以此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
本文是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課題(批準號為:L/2018/38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