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2.琴頭的強度分析
(1)琴頭的截面
琴頭的截面為=600(l)mm×130(h)mm×40(b)mm
弦軸所占空間=2.52×π×30×44=25917mm3
若琴頭的長度和厚度不變,僅從寬度方向減少弦軸所占空間,則減少的寬度應為:
b(減)=25917÷600÷40=1.08mm
琴頭的體積為=600(l)mm×129(h)mm×40(b)mm
(2)琴頭的內力分析
整個琴體的水平分力NP總=28537N
整個琴體的垂直分力Nz總=2498N (356kg×9.80665=3491N)
整個琴體的水平分力NP總=28537N由兩個琴頭承擔。琴頭長度按0.6m計算,其承受均布荷載為每米28537N÷0.6m=47561N/m
琴頭的剪應力Qmax=47561N/m×0.6m×1/2=14268N
琴頭的彎矩Mmax=47561/m×(0.6m)2×0.125=2140N·m
琴頭的支座反力=47561N/m×0.6m×1/2=14268N
(3)琴頭的強度分析
琴頭的截面尺寸40(b)mm×129(h)mm
琴頭的截面的慣性矩I=b×h3/12=40×1293/12=715.6×104m4
琴頭的截面的抵抗距W=b×h2/6=40×1292/6=110.9×103m3
①琴頭的抗彎承載能力驗算
琴頭所用木材一般是用櫟木。
根據(jù)《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櫟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m=17N/mm2
根據(jù)《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櫟木的抗壓強度設計值fm=16N/mm2
根據(jù)《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彎矩作用平面內抗彎承載能力按下式計算:
式中 M——彎矩設計值(N·m);
Wn——構件的凈截面抵抗矩(mm3);
fm——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琴頭需要的抗彎承載能力f=19.297N/mm2>fm=17N/mm2
故知琴頭實際需要抗彎承載能力大于琴頭可承受的抗彎承載能力。
結論:故琴頭不能滿足琴體的抗彎強度要求。
②琴頭的抗剪承載能力驗算
根據(jù)《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受彎構件抗剪承載能力按下式計算:
式中 V——受彎構件剪力設計值(N);
I——構件的全截面慣性矩(mm4);
b——構件的剪切面寬度(mm);
S——剪切面以上截面面積對中和軸的面積矩(mm3);
fv——木材順紋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琴頭的剪應力Qmax=14268N
琴頭的截面的慣性矩I=715.6×104m4
琴頭的截面寬度b=129mm
剪切面以上截面面積對中和軸的面積矩S =129/4×40×129/2=83205mm3
琴頭需要的抗剪承載能力
故知琴頭的抗剪承載能力大于實際需要抗剪承載能力。
結論:琴頭故可滿足琴體的抗剪強度要求。
3.琴側板的強度分析
琴體的受力傳遞給兩個琴頭,琴頭的受力再傳遞給兩個琴側板,琴側板的受力情況如下:
琴側板受到兩個琴頭的兩個支座反力;
琴頭所受琴弦張力產(chǎn)生的向下垂直力給琴頭造成的力矩;
琴梁傳來的垂直力。
琴側板的受力是典型的既受偏心彎矩作用,又受橫向荷載作用的承壓構件。
(1)琴側板的基礎數(shù)據(jù)
琴側板承受的壓力就是琴頭的剪力N=14268N
作用于琴頭上的垂直力造成的力矩為:261960N·mm
整個琴體的垂直分力Nz總=2498N
垂直力傳到琴側板各半=2498(3491)/2=1249(1746)N
垂直力作用點距離=520/2=260mm
垂直力造成的力矩=1249(1746)×260=32470(261960)N·mm
琴側板截面面積為25mm×100mm,琴側板所用木材一般是用櫟木。
fc=16N/mm2fm=17N/mm2
琴側板的幾何尺寸為25mm×100mm
構件截面計算面積:A0=25×100=2.5×103mm2
構件的凈截面抵抗距:Wn=1/6×25×1002=4.17×104mm2
構件的長細比: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shù):
(2)偏心受壓構件穩(wěn)定驗算
琴頭承受的垂直分力造成的力矩M0=261960N·mm
代入壓彎構件及偏心受壓構件穩(wěn)定驗算公式:
即
則得
故構件還能夠承受音梁傳來的集中荷載產(chǎn)生的彎距設計值為:
M=0.0212×4.17×104mm2×16=14128N·mm
揚琴前、后側板承受著音梁傳來的力造成的力矩,后側板比前側板長,更為不利,故以后側板作為分析對象。
高音琴梁傳給后側板的荷載為96kg×9.80665=872N
中音琴梁傳給后側板的荷載為53kg×9.80665=481N
次中音琴梁傳給后側板的荷載為33kg×9.80665=300N
低音琴梁傳給后側板的荷載為77kg×9.80665=700N
琴梁傳給后側板的荷載合計為2353N
琴梁傳給后側板的荷載2353n產(chǎn)生的彎矩為:
2353N×12.5mm=29412N.mm>14128N/mm
顯然琴梁傳給琴側板的荷載所產(chǎn)生的彎矩就遠遠大于琴側板所能承受的彎距設計值,所以認為琴側板尺寸不夠,不能滿足揚琴琴體的強度及穩(wěn)定性要求。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琴頭和琴側板的強度未能滿足琴體的強度及穩(wěn)定性要求,則會使琴體變形甚至破壞。
1.由于兩個琴側板的強度滿足不了要求,必然會造成琴側板變形,這種變形必然會造成如下不良后果:
(1)由于琴側板變形就會造成兩琴側板之間距離發(fā)生變化,使得兩琴頭之間距離發(fā)生變化,造成音高發(fā)生變化,這就是經(jīng)常跑音的原因。
(2)由于琴側板變形造成兩個琴側板、琴頭之間距離縮短,壓迫面板,這就是面板起鼓的原因。
(3)由于琴側板變形造成兩個琴側板之間距離拉大,這就是面板開裂的原因。
2.由于琴頭和琴側板滿足不了琴體的穩(wěn)定性要求,必然會造成琴體的變形,這種變形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琴頭與前后幫的連接點變形。
(2)琴頭外側翹起,造成跑弦,嚴重時會造成琴體破壞。
由于琴體構件強度不夠必然會造成琴體的不穩(wěn)定,甚至會造成琴體的破壞。
本文僅就揚琴的受力情況從理論力學的角度進行了琴體的受力分析,從材料力學的角度進行了琴體的強度分析,為的是找出琴體不穩(wěn)定的癥結所在,為揚琴琴體的改革提供一些參考思路。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