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私法視域下的探險救援費用負擔研究

      2020-12-25 07:59:42李明發(fā)
      關鍵詞:救助者驢友有償

      李明發(fā)

      2018年,我國部分旅游景區(qū)先后發(fā)布公告,宣布實行有償救援或有償搜救制度。5月31日,安徽黃山風景區(qū)管委會通過的《黃山風景名勝區(qū)有償救援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有償救援辦法》)第2條第2款規(guī)定,旅游者不遵守黃山風景區(qū)游覽規(guī)定,擅自進入未開發(fā)、未開放區(qū)域陷入困頓或危險狀態(tài),管委會完成救援后,由旅游活動組織者及被救助人承擔相應救援費用。8月21日,四川甘孜州稻城亞丁管理局發(fā)布公告,針對在保護區(qū)內進行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等戶外活動,以及未按規(guī)定線路、區(qū)域旅游而遭遇危險的人員,景區(qū)實行有償搜救,分不同區(qū)域,搜救費用分別為1.5萬元和2萬元起。9月1日,四川四姑娘山管理局公布實施《四姑娘山景區(qū)山地戶外運動突發(fā)事件有償救援管理辦法》,對擅自進入該景區(qū)發(fā)生險情,違規(guī)在景區(qū)開展登山、徒步、攀巖等山地戶外運動項目發(fā)生險情需要救援的團體或個人等四種情形,在完成救援后,由山地戶外運動項目組織者及被救助人承擔相應救援費用。上述景區(qū)有償救援制度的實施,打破了救援皆為政府的無償救助的思維定律,引起法學界的關注。

      一、探險救援費用負擔的法律調整模式選擇

      對于“驢友”戶外探險遇險的救援費用負擔,兼涉公法與私法問題。當救援者為具有法定救助義務的機構時,如公安、消防等,應為無償救助,此為保障公民基本人權所需,系履行國家或政府責任,受公法調整。若救助者不具有法定救助義務,其救助費用、損失應由被救助者承擔,受私法調整,可適用民法無因管理、見義勇為之規(guī)定。但對于景區(qū)救援機構實施的救助,其費用負擔的法律調整應具體分析。

      (一)公法調整模式

      景區(qū)救援機構的主要職責在于對與景區(qū)成立旅游合同關系的游客的救助,但當“驢友”遇險求助時也應當及時救助,由此所發(fā)生的費用負擔公法調整下可能有以下兩種方式:

      1.無償救援

      無償救助意味著被救助者救助費用的豁免,由政府承擔救援費用。此種方式最大限度保護了“驢友”的利益,但其公平性備受質疑。

      與對景區(qū)游客的救助相比,探險救援難度大、成本高。一些“驢友”為尋求刺激另辟蹊徑,不走尋常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進入的是未開發(fā)、未開放區(qū)域,氣候環(huán)境惡劣,道路不暢,通信信號中斷,遇險地點難以確定,救援難度明顯增加。在黃山風景區(qū)各類救援中,難度最大、風險最高、成本最多是對擅自違規(guī)進入未開發(fā)開放區(qū)域的涉險“驢友”進行的救援,僅此一項,景區(qū)每年直接支出幾十萬元到數百萬元不等。救援除帶來巨額的經濟負擔外,有時救援人員還付出了生命代價。

      長期以來,我國的旅游安全救援過度依賴政府公共救援機構,救援費用也都是由政府承擔(1)翟向坤:《中國旅游安全救援體系構建研究》,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69頁。。政府救援費用主要來源于地方財政,如果用于“驢友”任性探險行為,其使用的公平性值得懷疑。部分“驢友”無視勸阻,擅自進入未開發(fā)區(qū)域,此舉實際上是將各種成本轉嫁給景區(qū)乃至社會,尤其是在后續(xù)救援中,需要出動大量人力,耗費的公共資源全由納稅人埋單,這是不公平的(2)陳蓉、畢舸:《黃山景區(qū)有償救援不失為一種探索》,《深圳晚報》2018年2月7日。。

      為解決少數人的救援費用由多數納稅人承擔的不公平現象,美國的一些州采取差別化費用分攤方式:對未成年人的救援,政府承擔全部費用;對成年人的救援,如其購買了意外保險則由保險公司承擔;沒有購買意外保險的,由政府與遇險者依據遇險者自身的過失責任程度分擔,一般來說,政府分擔的比例不超過60%(3)鞏宸宇:《驢友遇險,誰該為高額救援費埋單?》,《檢察日報》2017年5月11日。。在澳大利亞,雖然救援工作大部分是免費的,但后續(xù)服務如救護車送往醫(yī)院并不免費。在日本,使用公共機構的直升機救援是免費的,但如公共機構的直升機中沒有空閑機,不得已使用民用直升機,則游客需要自費。也有國家實行完全的免費救援。例如在俄羅斯,當游客遇險而景區(qū)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無法完成安全救助的情況下,會首先聯系當地的緊急情況部,無論游客是否因為不聽勸阻或者不按規(guī)定發(fā)生危險,緊急情況部都要第一時間免費實施救援(4)轉引自《黃山景區(qū)啟動有償救援 盤點他國如何規(guī)范旅游出行者活動》,央廣網http://china.cnr.cn/qqhygbw/20180206/t20180206_524126628.shtml,最后訪問時間:2020-09-02。。

      2.收費救援

      近年來“驢友”遇險事件時有發(fā)生,政府及公共服務部門耗時耗力且成本不菲的救援,也引起一些爭議,其中是否應對救援“驢友”收費是爭議的一大焦點(5)張小玲、顧開貴:《政府救援驢友能否收費?沒那么容易》,《南方都市報》2016年10月11日。。

      在遇險“驢友”向當地公安、消防等部門求助時,基于法定救助義務,這些部門不能向遇險“驢友”收費。我國《消防法》第49條規(guī)定:“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專職消防隊撲救火災、應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景區(qū)救援機構作為景區(qū)綜合執(zhí)法機構的直屬事業(yè)單位,雖非嚴格意義上的具有法定救助義務的組織,其主要職責也非對探險“驢友”的救助,但救助的專業(yè)性使得其事實上承擔了景區(qū)(含未開發(fā)區(qū)域)的部分政府救助職責。在景區(qū)及其周邊地區(qū),當探險“驢友”遇險向公安等部門求助時,受人員、救助裝備等限制,公安等部門往往轉交景區(qū)救援機構實施救助。

      向遇險求助的“驢友”收費,雖可緩解景區(qū)救援機構的經費緊張,但受到依法收費的制約。依照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2018年發(fā)布的《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標準管理辦法》之規(guī)定,向遇險求助的“驢友”收費,難以符合該辦法第3條所規(guī)定的“提供特定公共服務過程”和“特定對象”條件。因此,現行部分景區(qū)所推出的搜救收費標準雖名為收費,但并非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只不過是就救援費用負擔的一種民事債權債務安排。

      可見,單純依賴公法調整探險救援費用的負擔,要么有失公平,要么不可行,有必要另辟蹊徑。

      (二)私法調整模式

      在我國,將景區(qū)救援機構對遇險“驢友”的救援費用負擔納入私法調整具有法律和法理依據。

      1.政府救助并不豁免被救助者依法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政府無償救援是有邊界的,其不是對行為人恣意的放任,更不是對行為人一切行為后果的無條件承受。我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第67條規(guī)定:“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法規(guī)定,導致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或者危害擴大,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我國《旅游法》第82條第1款規(guī)定,旅游者在人身、財產安全遇有危險時,有權請求旅游經營者、當地政府和相關機構進行及時救助。第3款規(guī)定:“旅游者接受相關組織或者機構的救助后,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購買門票、與景區(qū)形成合同關系的旅游者尚且如此,對于與景區(qū)無合同關系的戶外探險“驢友”,其地位顯然不能比旅游者更為優(yōu)越。

      此外,我國一些地方性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章中,對被救助者承擔救助費用做了較為具體的規(guī)定。依照《安徽省旅游條例》第56條規(guī)定,在禁止通行、沒有道路通行的區(qū)域,違規(guī)開展風險性較高的旅游活動發(fā)生旅游安全事故產生的救援費用,應當由旅游活動組織者及被救助人相應承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助性戶外運動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第13條第2款規(guī)定:“戶外運動者接受救助后,應當承擔相應的救援費用?!薄端拇ㄊ〉巧焦芾磙k法》第29條規(guī)定,具有本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的,登山者應當依法承擔相應責任;接受相關組織和機構的救助后,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

      2.體現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對于未購買門票、擅自違規(guī)進入未開發(fā)、未開放區(qū)域的“驢友”,景區(qū)對其不負有民法上的安全保護義務。但本著生命至上理念和人道主義精神,景區(qū)救援機構在探險“驢友”遇險求助時,也會對其施救,但救助費用不能完全由景區(qū)救援機構負擔。探險“驢友”違規(guī)人為地置自己于險境,分擔一定的救援費用,這既是民法上自己責任和過錯責任的體現,也是發(fā)揮民事責任預防與教育功能的要求?!敖⒂袃斁仍贫瓤梢宰畲笙薅鹊卣饝?、警示、教育那些違法違規(guī)肆意穿越、攀登者和無票擅自闖入景區(qū)遇險者;可以督促旅游者遵章守紀,安全文明旅游,盡量避免意外傷害;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險情,從而盡量避免后續(xù)救援可能帶來的救援人員傷亡問題”。這是黃山《有償救援辦法》出臺的初衷。“旅游者在接受相關組織或者機構救援后,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體現了權利和義務的統一”(6)李飛、邵琪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釋義》,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200頁。。這是對《旅游法》第82條第3款的權威解讀。對購買門票、與景區(qū)成立旅游合同關系的游客的救助尚且如此,對“驢友”的救助自不待言。

      3.規(guī)范救援費用的合理分擔與收取

      盡管對景區(qū)救援機構救助探險“驢友”的費用負擔社會認知不一,法學理論界也存在不同見解,但部分景區(qū)向被救助者收費已為不爭事實。有的景區(qū)針對不同的救援路線公示具體的救援費用負擔起點,有誘發(fā)道德風險、不當加重被救助者負擔之嫌。

      如果運用私法之債處理景區(qū)救援機構與探險被救助者的救援費用負擔的認識成立,則其債之類型應為法定之債,有關債之內容、實現方式等均應依照私法之規(guī)定,但實際做法與之相去甚遠。在實施探險救援有償收費的景區(qū),應由被救助者負擔的項目、計算方法等完全由救助者單方面規(guī)定,“先交費后救援”更是背離了私法上法定之債的成立及實現機理。運用私法之債處理景區(qū)救援機構與探險被救助者之間救援費用的負擔,有助于消除當下景區(qū)有償救援之亂象,規(guī)范應由被救助者負擔的項目范圍及方式,將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納入私法軌道。

      由上分析可見,一方面,景區(qū)救援機構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具有法定救助義務的機構,其對遇險“驢友”的救助不能簡單適用政府無償救助之機理,運用私法上債之規(guī)定調整救援費用的負擔具有正當性和法律依據;另一方面,景區(qū)救援機構事實上承擔了部分政府救助職責,在確定被救助者應分擔的救援費用時予以相應的扣減,而不能簡單依照民法之債處理。這就要求我們在運用私法調整探險救援費用的負擔時,尋求妥帖的請求權基礎。

      二、探險救援費用負擔的請求權基礎

      《旅游法》第82條第3款規(guī)定:“旅游者接受相關組織或者機構的救助后,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睋?,一些地方性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規(guī)定,探險活動的被救助者接受救助后“應當承擔相應的救援費用”或者“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一些景區(qū)救援機構實施有償救援或者收費救援制度。筆者認為,《旅游法》所稱“旅游者”,應指與景區(qū)成立合同關系的一方當事人,其立法初衷并未將戶外探險這種小眾旅游活動納入其中,一些地方性法規(guī)或規(guī)章有關探險救援費用負擔之規(guī)定也僅是比照《旅游法》第82條第3款之規(guī)定。

      在探險救援的私法調整中,請求權基礎的確定是重點和難點,其不僅是景區(qū)救援機構向探險“驢友”求償的理論依據,而且關乎其求償的范圍及方式等具體操作層面上的問題。

      1.無因管理之債檢視

      無因管理之債作為古老的私法債之類型,為后世民法典所采行。我國《民法通則》第93條規(guī)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民法典》第779條第1款規(guī)定:“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的人,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本推胀ü穸裕瑢ο萑胛@顟B(tài)之“驢友”實施救助,由此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及損失可依無因管理之債向被救助者求償。但景區(qū)救援機構對遇險“驢友”的救助包含了部分政府救助,其并未絕對排除公法義務。民法通說認為,作為無因管理之債構成要件之一的法定義務,應限于私法上義務,履行公法上義務,不成立無因管理之債(7)史尚寬:《債法總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61頁;王澤鑒:《債法原理》(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318頁;林誠二:《民法摘編總論——體系化解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113頁。。因此,無因管理之債難以成為景區(qū)救援機構向被救助者求償基礎。且就現有的探險救援地方性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的規(guī)定看,有關救援費用負擔的規(guī)定也未按照無因管理來處理,被救助者負擔的僅僅是“相應的救援費用”或者“應當承擔相應的救援費用”。

      2.受益人法定補償之債準用之證成

      我國民法在無因管理之外,將見義勇為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行為較早地納入私法調整?!睹穹ㄍ▌t》第109條規(guī)定:“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2條規(guī)定:“為了維護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合法權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在侵害人無力賠償或者沒有侵害人的情況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經濟狀況,責令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與《民法通則》第109條相比,本條擴大了受益人補償的范圍,將“沒有侵害人”納入其中。此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5條規(guī)定:“為維護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損害,因沒有侵權人、不能確定侵權人或者侵權人沒有賠償能力,賠償權利人請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北緱l規(guī)定將受益人補償的范圍擴大到“沒有侵權人、不能確定侵權人”?!睹穹ǖ洹返?83條將受益人補償范圍修改為“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上述民事立法變化,反映了立法者的風險分配理念,即受益人應當在一定范圍內承擔此種風險(8)沈德詠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條文理解與適用》(下),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第1209頁。。

      我國民法在傳統的無因管理之債外,創(chuàng)設了見義勇為債之類型,但就二者之關系,理論上存有爭議。主流觀點認為,見義勇為是無因管理的一種類型或者屬于廣義上的無因管理。但也有學者較早提出,《民法通則》第109條的規(guī)定是基于救助行為發(fā)生的救助行為之債,救助行為之債與不當得利之債、無因管理之債屬于《民法通則》中并列的三種法定之債(9)寧金城、田土城:《民法上之損害研究》,《中國法學》2002年第2期。。

      傳統民法理論中,法定之債主要有侵權、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但隨著社會發(fā)展,尤其是適應現代社會風險分擔的需要,民法上的法定之債的適用呈現不斷擴張的趨勢。在合同法領域,締約過失責任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合同責任。在侵權法領域,適當責任、補償責任、損失分擔等規(guī)定更是見于具體法條規(guī)定中。有鑒于此,有學者認為,我國《侵權責任法》若干條款規(guī)定的補償義務、分擔損失規(guī)則等,都屬于有關法定補償義務,它們與《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確定的法定補償義務一起,構成我國民法中獨立類型之債(10)王軼:《作為債之獨立類型的法定補償義務》,《法學研究》2014年第2期。。在我國民法典編纂之際,有學者提出,中國民法典合同編可以在準合同章中對法定補償之債的一般規(guī)則作出規(guī)定,以更好地調整各類法定補償之債關系(11)王利明:《準合同與債法總則的設立》,《法學家》2018年第1期。。

      我國《民法典》第183條規(guī)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北緱l系在吸收《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合理成分基礎上所作的規(guī)定,基于民事立法傳統,文本意義上的適用范圍主要為侵權責任領域。但作為一項民法典總則編所確立的規(guī)則,具有更寬的適用空間。

      為順應現代社會風險系數不斷增加的需要,民法上的風險分配的理念也逐漸發(fā)生變化,受益人應適當承擔風險,補償責任即是其體現。不論是《旅游法》第82條第3款規(guī)定的接受救助的旅游者“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還是地方性法規(guī)或規(guī)章中規(guī)定的被救助者“承擔相應的救援費用”,都表明被救助者承擔的并非實際發(fā)生的救援費用的全部,而只是分擔其中部分??梢?,探險救援費用負擔與法定補償之債的風險分配理念是一致的。

      本文之所以主張準用而非適用法定補償之債,原因在于,《民法典》第183條所規(guī)范的是因保護他人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責任承擔,見義勇為行為人所受之損害源自侵權人的侵權行為,表現為人身權益的損害和財產損害。而景區(qū)救援機構在對遇險“驢友”的救助中,危險來自被救助者自身,并無侵權行為人,救助者的損失通常表現為因實施救助行為而支出的費用。即是說,探險救援中解決的是被救助者與景區(qū)救援機構之間關于救援費用的分擔,而上述民事法律及司法解釋所規(guī)定的補償之債,所要解決的是見義勇為行為人在實施救助行為中自身所受損害的分擔。

      三、探險救援費用負擔的方式與范圍

      需要指出的是,有償救援只是相較于負有法定救助義務的機構實施的無償救助(即政府救助)而言,旨在表明被救助者需要分擔一定的救助費用,而不是指救助機構借救助行為獲得經濟利益。民法上的有償民事法律行為,指的是義務承擔的對價,與盈利無關。景區(qū)救助機構為救助游客而設立,對“驢友”的救助并非其本職工作,也是其不希望發(fā)生的。對“驢友”的救助中,厘清應由“驢友”分擔的救援費用的范圍及其求償方式,是該制度實施的核心所在。

      (一)探險救援費用負擔的方式

      從我國實施有償救援制度景區(qū)的現有規(guī)定與做法看,遇險“驢友”向景區(qū)救援機構支付救援費用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事后追償。安徽黃山《有償救援辦法》第3條和四川《四姑娘山景區(qū)山地戶外運動突發(fā)事件有償救援管理辦法》第6條都將“堅持先救援后追償”作為有償救援的原則之一,采取先實施救援,后向被救助者追償的方式。二是先付費再救援。四川甘孜州稻城亞丁景區(qū)有償搜救采取先支付再搜救的方式,但如果在對方放棄有償搜救的情況下,出于對生命的尊重,景區(qū)還是會對違規(guī)穿越者進行搜救,但范圍僅限于自然保護區(qū)內(12)蔣麟:《稻城亞丁景區(qū)實行有償搜救 先支付再搜救妥不妥?》,《成都商報》2019年8月24日。。

      先付費再救援方式固然有助于被救助者事先了解救援負擔從而明確救助意向,也有助于解決景區(qū)救援機構將來的追償不足甚至不能等問題,但雙方所成立的并非約定之債,且有違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還可能貽誤救援機會,陷入道德困境。先救援后追償方式不僅體現人文關懷的價值理念,符合法定補償之債的機理,還具有如下必要性與合理性:

      1.消除被救助者的擔憂和顧慮

      自部分景區(qū)推行有償救援制度以來,一些社會公眾的擔心是,高額的救援費用可能會導致被救助人放棄救援,失去救援最佳時機,甚至誘發(fā)“先談價后救援”“坐地漲價”等道德風險。實行先救援后追償,且追償的并非全部救援成本,而僅是其中的部分,這樣既可消除被救助人的擔憂和顧慮,又較好地回應了社會關切。

      2.合理界定有償救援與公共救援

      在對探險“驢友”的救援活動中,有償救援與公共救援交織。安徽黃山《有償救援辦法》和四川《四姑娘山景區(qū)山地戶外運動突發(fā)事件有償救援管理辦法》中都確立了“有償救援與公共救援相結合原則”,并在救援成本的分擔上得到體現。屬于公共救援的支出,應由景區(qū)救援機構負擔;超出公共救援限度所產生的費用,由被救助人相應承擔。由此可見,只有待救援活動結束后,公共救援與有償救援才能界分,被救助人所應承擔的費用才能確定。

      3.最終核定救援成本

      從操作層面看,探險救援成本中的有償救援與公共救援的具體數額只有在救援活動結束后才能最終核定,從而最終確定被救助者應當承擔的救援費用。稻城亞丁景區(qū)雖采取先付費再救援的方式,但《甘孜州稻城亞丁景區(qū)有償搜救制度》第20條—第24條僅僅確定了不同搜救路線的基準搜救費用。以上搜救費用僅包括搜救人員的勞務費用和搜救裝備、工具的使用費用,不包括由此產生的交通費、救火費和醫(yī)療費用等其他費用,此類費用要等救援活動結束后才能核定。由此可見,所謂“先付費”也并非實際發(fā)生救援費用的全部,僅是被救助者先行支付部分確定的搜救費用。

      (二)救援費用分擔中公共救援與有償救援的界分

      對于救援費用的負擔,我國現行法律及地方法規(guī)與規(guī)章的規(guī)定都較為原則?!堵糜畏ā返?2條第3款規(guī)定:“旅游者接受相關組織或者機構的救助后,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其中,“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的判斷依據及范圍認定為本條具體適用的難點。一些地方法規(guī)與規(guī)章對此也做了規(guī)定,但仍較為原則?!栋不帐÷糜螚l例》第56條第2款規(guī)定,違規(guī)發(fā)生旅游安全事故產生的救援費用,應當由旅游活動組織者及被救助人“相應承擔”?!端拇ㄊ〉巧焦芾磙k法》第29條規(guī)定,違規(guī)登山者接受相關組織和機構的救助后,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助性戶外運動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第13條規(guī)定,戶外運動者接受救助后,應當承擔“相應的救援費用”?!跋鄳币馕吨痪戎叱袚糠侄侨烤仍M用。

      安徽《黃山風景名勝區(qū)有償救援實施辦法》和四川《四姑娘山景區(qū)山地戶外運動突發(fā)事件有償救援管理辦法》都將“有償救援與公共救援相結合”作為違規(guī)探險救援的原則之一,其內涵不僅體現在救援力量的組織上,也應體現在救援費用的承擔上。但從上述兩個辦法的具體規(guī)定看,應由被救助者承擔的救援費用的范圍或項目大致相同,救援費用中有償救援與公共救援的分擔體現并不明顯?!饵S山風景名勝區(qū)有償救援實施辦法》第7條規(guī)定,有償救援費用包含救援過程中產生的勞務、院前救治、交通、意外保險、后勤保障、引入第三方救援力量等費用?!端墓媚锷骄皡^(qū)山地戶外運動突發(fā)事件有償救援管理辦法》第7條規(guī)定,有償救援費用包含救援過程中產生的勞務、院前救治、交通、馬匹、意外保險、后勤保障、引入第三方救援力量等費用。

      1.公共救援費用

      公共救援為政府救援,為景區(qū)救援機構履行國家救助責任所為,因此所產生的費用不能向被救助者追償。此類救援費用可界定為景區(qū)救援機構自身救援人員救援支出及其所有的救援設備、工具等使用消耗。

      (1)景區(qū)救援機構自身救援人員的救援支出,包括救援人員加班勞務報酬、為救援人員購買的意外傷害保險及商業(yè)保險費、救援人員救援所產生的食宿費等。

      景區(qū)救援機構救援人員,包括在編和長期聘用人員,其在救援機構組織下實施救助行為系履行職務行為,所產生的費用應由景區(qū)救援機構負擔。從景區(qū)有償救援辦法規(guī)定看,關于救援人員勞務費用的承擔有所不同。《四姑娘山景區(qū)山地戶外運動突發(fā)事件有償救援管理辦法》第7條規(guī)定,勞務費用是指所有救援人員參加當次救援應予支付的勞務報酬,包括該景區(qū)救援機構的救援人員。而《黃山風景名勝區(qū)有償救援實施辦法》第7條規(guī)定,勞務費用是指非救援機構工作人員參加當次救援應予支付的勞務報酬。

      (2)景區(qū)救援機構所有的救援設備、工具使用消耗,包括救援機構所有的救援裝備使用消耗、作為救援后勤保障的交通工具的消耗與損壞等。此類設備、工具主要為履行公共救援所配備,其耗損由救援機構承擔,也不得向被救助人收取使用費或交通費。

      2.有償救援費用

      除上述公共救援費用外,對“驢友”探險救援所發(fā)生的以下費用已超出公共救援的范圍,通常由救援機構先行墊付,救援活動結束后,其有權向被救助人追償:

      (1)雇傭向導等救援機構之外人員所產生費用?!绑H友”探險路線通常為未開發(fā)、未開放區(qū)域,地形復雜,人跡罕至,當救援機構的救援人員對環(huán)境不熟悉時,需要聘請當地人員作為向導引路救援。此類向導并非景區(qū)救援機構的工作人員,而是為救援機構臨時所雇,其因參與救援所支出的勞務費、食宿費、保險費等應由被救助人承擔。

      (2)引入第三方救援所產生費用。受所在景區(qū)救援人員、設備等條件限制,根據救援需要引入第三方參與救援,由此所發(fā)生的費用應由被救助者承擔。

      (3)租用他人無人機、直升機等特種工具費用。在山岳地區(qū),為盡快確定旅游者被困地點,有時需要動用無人機搜尋。在被救助者人身安全遭遇重大危險時,需要動用直升機緊急轉移。這類特種工具如需租用他人,由此發(fā)生的費用應由被救助者承擔。

      (4)救援機構代為墊付的住院診療、醫(yī)藥費用。在被救助者身體受到損傷需要送醫(yī)院治療時,救援機構先行墊付的診療、醫(yī)藥費用應由被救助者承擔。一些景區(qū)有償救援辦法規(guī)定院前救治費用由被救助者負擔,此類費用數額不大,且由景區(qū)救援機構人員實施,不應納入被救助者負擔范圍。

      (5)其他救援特別支出費用。如被救助者情況危急,需要緊急送醫(yī)救治,而景區(qū)索道已停止營運,為此需要專門開通索道,由此所產生的費用應由被救助者承擔。

      如果說我國《旅游法》制定時戶外探險旅游僅僅是小眾現象,其法律調整與規(guī)制尚難以進入立法視野,那么在該項活動日漸普及并成為旅游新業(yè)態(tài)的當下,法律制度跟進的必要性更加凸顯。旅游救援法律法規(guī)是旅游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礎,我國救援法律法規(guī)建設與實踐發(fā)展未能同步,并滯后于旅游業(yè)發(fā)展(13)翟向坤:《中國旅游安全救援體系構建研究》,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68頁。。對于戶外探險救援費用的負擔,在國家層面上的法律規(guī)定長期不夠明確、景區(qū)救援機構必須面對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立法機關做了有益嘗試。2017年3月31日,安徽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后的《安徽省旅游條例》,第56條增加規(guī)定,在禁止通行、沒有道路通行的區(qū)域,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違反規(guī)定開展風險性較高的旅游活動。違反前款規(guī)定發(fā)生旅游安全事故產生的救援費用,應當由旅游活動組織者及被救助人相應承擔。鑒于探險救援救助涉及公法與私法問題,由地方性法規(guī)或規(guī)章規(guī)定救援費用的負擔不僅立法的位階較低,而且難以合理界分政府無償救助與景區(qū)救援機構有償救援,有必要在國家層面的立法上予以回應。

      猜你喜歡
      救助者驢友有償
      論違反法定救助義務的民事責任
      論受救助者失信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
      浣熊與救助者
      危難救助中受助人的補償責任研究
      海峽法學(2021年3期)2021-01-13 01:29:12
      企業(yè)排污步入“有償”時代
      當代陜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18
      驢友沙漠驚魂記
      學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37
      青海:對中小學在職教師有償補課“零容忍”
      新課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8
      小驢佳佳:環(huán)球世界的最小驢友
      學生天地(2016年35期)2016-04-16 05:16:38
      我國已關閉63家“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網站
      聲屏世界(2015年4期)2015-02-28 15:19:35
      實行工業(yè)企業(yè)取水權有償取得勢在必行
      中國水利(2015年5期)2015-02-28 15:12:31
      铜陵市| 邹平县| 山阳县| 甘泉县| 北辰区| 青龙| 视频| 长丰县| 临洮县| 苗栗县| 石楼县| 牡丹江市| 福泉市| 遵化市| 恩平市| 通许县| 连江县| 砚山县| 丹东市| 英德市| 尚义县| 滨海县| 义马市| 吉隆县| 土默特左旗| 玛多县| 海城市| 长葛市| 西昌市| 吉木萨尔县| 苍南县| 中卫市| 涞水县| 吴川市| 甘泉县| 江西省| 普兰县| 周口市| 华容县| 韶关市| 湖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