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妮娜 四川傳媒學院
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這是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科研課題,也是一門應用科學,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及教育等眾多方面。進入新時代,各高等學校對學生管理工作都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與改革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加強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研究,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科學、高效開展的要求,也是21世紀我國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和發(fā)展的需要。
《新時代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探索與實踐路徑》(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9年第1版)由泰山醫(yī)學院運動醫(yī)學與康復學院團總支書記胡睿編著。該書從我國大學生管理工作實踐出發(fā),以學生管理的基本理論為依據,圍繞大學生管理工作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與研究。通覽全書,共有如下幾個特點:
全書共分成6章,從6個方面對高校大學生的管理工作進行了研究:第1章針對高校學生管理的內涵、指導思想、原則及任務等進行了全面的闡述;第2章針對高校學生管理理念進行了闡述,簡述了我國高校管理理念的發(fā)展歷程,并對中美高校學生管理理念進行了比較;第3章對高校學生管理制度進行了探討,明確了基于現階段高校學生管理制度所存在的問題進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第4章從高校學生人格化、社區(qū)化、社會實踐規(guī)范化管理模式等五個方面對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研究;第5章論述了高校學生的管理隊伍,歸納了高校學生管理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及具體的解決方式,并針對中美高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yè)化建設進行了分析和比較;第6章從教育大眾化、大數據等方面入手對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研究。
學生管理理論下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大學生自由、充分、全面的發(fā)展,讓他們盡可能深入、廣泛、多樣地了解人所處的世界,了解人自身所處的生存狀態(tài),并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潛力,實現個人成長的同時為社會的進步提供必要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編者明確指出,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大學生受到多種思想和文化的沖擊與影響,對高校學生管理工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要求學生管理理論下思政教育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因為創(chuàng)新學生管理理論下思政教育是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首要條件和客觀要求,是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邏輯起點,是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應有之義和關鍵所在。
高校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不但應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還應有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認知。這使得貫穿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全過程的思政教育顯得特別重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方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隨著學生管理理論的建設與發(fā)展,思政教育也應當在遵循以人為本理念、強化科學管理的前提下,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該書用了較大的篇幅對學生管理理論下思政教育的方法創(chuàng)新進行了研究與分析,提出針對“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微時代”以及教育大眾化等不同背景下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途徑。以“互聯網+”時代背景為例,編者指出,應當充分將互聯網的元素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制約,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構建更順暢的交流渠道,使學生們在遇到問題時能夠第一時間獲得幫助 ,讓教師在發(fā)現學生思想問題時同樣能夠及時答疑解惑。例如在網絡平臺上建立理論專區(qū),構建思想政治網絡教育陣地,以及時回應和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做好疏導工作。
《新時代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探索與實踐路徑》一書明確了新形勢下做好高校學生管理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及科學原則,強調必須進一步更新觀念,大力推進制度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并提出了很多具有針對性的方法與舉措,對促進我國高校學生管理的發(fā)展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