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爽, 員碧瑩
(鄭州澍青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南 鄭州 450064)
一則完整的新聞通常由五部分組成: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其中,背景和結語可有可無,而最不可或缺、起“火車頭”作用的則是新聞標題。新聞標題是在新聞正文內容前面的簡短文字,對新聞主要內容和思想加以概括和濃縮,要求簡潔醒目。
新聞標題對于新聞來說至關重要,它就像人的“眼睛”,可以使整篇新聞煥然一新、生氣勃勃。又像海航時的“燈塔”,引領讀者了解新聞的主要內容。好的新聞標題能給新聞報道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另外,新聞標題是讀者在閱讀新聞時首先關注到的信息,因此,新聞標題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讀者對新聞的取舍。
漢英新聞標題都起著概括、提煉正文主要思想的作用,但兩者的概括程度有很大不同。漢語新聞標題側重“全面性”,即詳盡完整地綜述新聞要點,讀者只需瀏覽標題,即可得知新聞內容。漢語新聞標題除了主標題,有時還輔之副標題。而英文新聞標題則更傾向于“概括化”,常以精煉的文字把新聞的核心概括出來。如:
(引題)半小時城市圈改變兩地市民生活方式
(主題)5萬雙城族常年往返京津
50,000 intercity commuters shuttle between Beijing and Tianjin
漢英新聞標題雖然都追求用詞的凝練、簡潔,喜歡使用“流行詞”、“熱詞”,但英語新聞標題有其鮮明特色。以下將從四個方面來分析。
1.英語新聞標題常使用省略句
為了使標題簡明扼要,讓讀者用最短的時間獲取新聞的主要內容,在不影響句子功能的情況下,英語新聞標題往往會省略一些無實意的詞,如:冠詞、介詞、連詞、系動詞、be動詞等,以求節(jié)省版面,同時使新聞的風格簡潔明快。如:
(1) China won first ever Olympic snow gold ( =China won the/its first ever Olympic snow gold)
(2) Growth target to remain an anchor in 2020 ( =Growth target is going to remain an anchor in 2020)
(3) West encouraged to overcome‘paranoia’about China ( = West is encouraged to overcome‘paranoia’ about China)
2.英語新聞標題常使用“小”詞
英語新聞標題偏愛選用“小”詞(midget words)。所謂“小”詞就是單詞拼寫短,不占空間,而含義豐富生動的詞。這些短小易懂、形象生動的“小”詞不僅可以節(jié)約篇幅、美化版面,還能使新聞標題變得簡潔、生動,襯托其特色。 例如:
aid = assistance (幫助)
blast = explode (爆炸)
ban = prohibit/forbid (禁止)
curb = control (限制,抑制)
end = terminate (結束,中止)
nod = approval (批準,同意)
boom = flourish (繁榮,蓬勃)
3.英語新聞標題常使用縮略語
縮略語在英語新聞標題中經常大量出現(xiàn),以求讓標題呈現(xiàn)簡短、精煉的效果。縮略語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縮短詞(lipped words),即縮略單詞中的一部分字母,如edu是education的縮略詞。另一類是首字母縮略詞(initialisms /acronyms),即將詞組中主要詞的首字母連成一個詞,如 APEC是 Asian-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縮寫,即亞太經合組織。即使受眾不熟悉這些縮略詞,只要看到新聞中縮略詞的全稱,就會明白意思了。如:
為穩(wěn)定CPI增長將采取貨幣政策
Monetary policy to stabilize growth amid rising CPI
CPI 指的是 Consumer Price Index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讀者會在正文中讀到該縮略詞的全稱。
4.英語新聞標題極少用修飾語
漢語新聞標題中經常出現(xiàn)修飾性強的形容詞或副詞,如“隆重開幕”、“圓滿結束”、“完美收官”等。而英語新聞標題中極少使用修飾語,以求精煉、客觀。如:
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
——中國代表團向祖國和人民交上了優(yōu)異答卷
Chinese delegation won glory for the motherland and the people
英語新聞標題的時態(tài)一般采用三種形式:第一、為體現(xiàn)新聞的即時性特點,常用一般現(xiàn)在時來代替過去時;第二、用動詞不定式來表達事件的將來時,以求標題和版面簡潔、美觀;第三,用動詞ing形式來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顯示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如:
(1)大宗貨物市場反彈
Bulk commodity market rebounds(rebounds =rebounded)
(2)虹橋CBD將成發(fā)展主動力
Hongqiao CBD to become locomotive for development
(3)暴力恐懼席卷香港學校
Fear of violence roiling HK’s schools
鑒于漢英新聞標題的差異,在漢語新聞標題英譯時要盡量呈現(xiàn)出英文新聞標題的特色。根據(jù)翻譯實踐和閱讀體會,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處理技巧。
中文標題具有“全面性”的特點,而英文標題較為“概括化”,這就要求我們在翻譯漢語新聞標題時著重提取標題中的精髓,必要時瀏覽全文概括總結新聞的主旨大意。如:
(1)“洋眼看天津”:治安有序 小吃美味
煎餅果子力克“津門三絕”
Tianjin in foreigners’ eyes
(2)“神獸”羊駝組團包機抵津
在京隔離觀察一月后將運往全國各地
Alpacas land in Tianjin
(3)賣蔥攤半年無人守
顧客自投幣不差錢
The self-service leek stall sees trust and respect
以上三個例子中,漢語標題內容比較全面,但是過于冗長,所占篇幅長。鑒于此,在英譯時就要提煉新聞的核心思想,甚至中文標題不夠簡潔時,需要譯者瀏覽全文來選擇合適的英文標題,如例(3)。
英語新聞標題比較精煉、簡短,因此常常會省略一些無實意的be動詞、系動詞、代詞、連詞以及冠詞等。如:
(1) Profile of Guangzhou 2010 Asian Games =(the profile of Guangzhou 2010 Asian Games)
(2) 12-year-old girl publishes a 60, 000- word novel(= A 12-year-old girl publishes a 60, 000-word novel)
(3) Experts say lower GDP no problem (= Experts say lower GDP is no problem)
“小”詞及縮略語是英語新聞標題區(qū)別于漢語新聞標題的顯著特點,這些“小”詞和縮略語不僅讓英語新聞標題更簡潔,還使其更生動、活潑。如:
(1)煤礦爆炸造成14 死 2傷
Coal mine gas blast kills 14, injures 2
(2)智能服裝市場將迎來興盛
Smart wearables market set to boom
(3)SAR拿出決心拒絕暴力
SAR must slow its resolve to reject violence
在上述例子中,blast=explode, boom= flourish,SAR是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特別行政區(qū)的縮略。
鑒于新聞英語講求報道的客觀性,標題中很少用到修飾性詞匯。在漢語新聞標題英譯時,應去掉修飾語,提煉核心要義。如:
天津“夕陽紅騎行隊”
一年騎行4萬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一周——
Tianjin“Red Sunset” Cycling Team covers 40,000 km a year
該標題在英譯時,去掉了修飾性句子“相當于繞地球赤道一周”,更加符合英語新聞標題的“概括化”及“簡潔”的特點。
英語新聞標題有時會使用冒號,起到解釋主題的作用,同時使標題更為清楚明了。如:
津城古稀馴鷹人
“鷹把式”張喜山50多年搜救傷鷹,馴養(yǎng)放飛80只
Zhang Xishan: a falconer in Tianjin
漢英在修辭方面各有特色:漢語注重詞藻優(yōu)美,講究對仗、諧音和押韻等。而英語新聞標題則相對質樸,有時會使用比喻、擬人、雙關、頭韻等修辭。因此,含修辭格的漢語新聞標題在英譯時,要巧妙運用漢英在修辭格上的關聯(lián)之處,采用適當?shù)挠⑽男揶o法,將新聞標題的創(chuàng)新性生動地還原,以達到音、形、意相似的效果。如:
(1)人情花銷高 春節(jié)成“春劫”
Spring Festival turns into “Spending Festival”
(2)南大教師10萬元“窮游”50國
A“budget travel” to 49 countries with 100, 000 yuan
以上兩個標題在英譯時都顧及到了原有的修辭。其中,第一個例子中,中文采用的修辭是諧音,英譯時,巧妙地運用了英語特有的頭韻修辭,“spending” 和“spring” 的頭韻效果絲毫不遜于漢語的“春節(jié)”和“春劫”的諧音效果。第二個例子中,“窮游”是特色,譯成“budget travel” 也與新聞要傳達的意思吻合。
為給讀者以新鮮出爐、形象生動的感覺,英語新聞常使用一般現(xiàn)在時,翻譯時應注意這一重要特點。如:
(1)全國3491人取名“奧運”
Chinese name their kids“Olympics”
(2)唐山開展煤礦安全視察
Tangshan launches coal safety inspection
以上兩例中,“name” 和“l(fā)aunches” 都是用一般現(xiàn)在時表示已經發(fā)生過的事情,給讀者一種新鮮感,突出了新聞的及時性這一特點。
漢英新聞標題各有特色,漢語新聞標題側重全面詳實,英語新聞標題注重概括總結,了解二者的特點和差異,方能進行漢語新聞標題的英譯,并譯得地道、有特色。對于一些含修辭格的漢語新聞標題,要仔細斟酌,運用兩種語言的相通之處,巧妙選用譯語合適的修辭,力求準確、生動地傳達原意。總之,要譯好漢語新聞標題,在不曲解原意的情況下,應盡量發(fā)揮英語在詞匯、語法和修辭格方面的特點,使譯文更規(guī)范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