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細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東人民醫(yī)院,廣西 梧州 543000)
臨床上,股骨頭壞死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老年人居發(fā)病人群的首位,其發(fā)病率和致殘率也非常高,治療股骨頭壞死的難度較高,目前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法,但股骨頭壞死術后的疼痛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股骨頭壞死術后患者進行適當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有效的護理措施不但能夠提高對患者護理的質量,同時也能夠有助于患者的康復效果。
1.1 股骨頭壞死的概念和發(fā)病原因。股骨頭壞死是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或者是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簡稱[1]。由于股骨頭局部的血液運行不是很良好進而造成其骨組織的營養(yǎng)發(fā)生中斷現象,這樣骨細胞因為缺血、壞死、骨小梁斷裂和股骨頭塌陷造成骨關節(jié)發(fā)生病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骨關節(jié)疾病[2]。一般導致股骨頭發(fā)生壞死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慢性酒精中毒和糖皮質激素導致的骨壞死,進而影響其骨組織的修復功能;另一方面是因為股骨發(fā)生骨折或者復位沒有良好的愈合導致其發(fā)生壞死,股骨頭中那些起承重作用的骨小梁承載能力的減少,使其發(fā)生應力損傷,這也是很多發(fā)生股骨骨折在恢復行走能力之前出現的股骨頭壞死[3]。
1.2 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癥狀。股骨頭壞死對髖關節(jié)的運動功能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其中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就是疼痛,疼痛的主要部位出了髖關節(jié)外還包括大腿近側,嚴重的情況下還有可能引起膝部的疼痛,引起疼痛的因素主要是那些壞死的組織在修復的過程中引發(fā)的炎癥壞死,一般情況下這種疼痛是持續(xù)性的且會產生靜息痛[4]。除此之外,股骨發(fā)生骨折導致的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的疼痛一般表現在髖關節(jié)及其周圍的肌肉或者韌帶。同時,由于髖部的旋轉功能一時間受到限制導致其出現短縮性的跛行[5]。
2.1 一般護理。對股骨頭壞死患者術后的一般護理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要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其中包括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和體溫,血壓、心率、呼吸術后兩天根據患者術后的狀態(tài)每1-2小時測量一次,體溫則是每4-6小時進行測量[6]。其次是對患者體位方面的護理,一般股骨頭壞死術后禁止患者采用患側臥位的體位,應采取平臥,并且將進行手術的患側用軟枕墊高5-10 cm,并保持15°-30°外展中立位,同時為了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和預防髖內收和外旋的情況出現,可以將一個三角形枕放置在雙腿中間[7]。再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傷口是否出現滲血、滲液情況,還有引流液的原色、性質和量。要注意觀察下肢的顏色、皮膚的溫度、毛細血管充盈的時間和足背動脈的搏動情況、感覺,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感染等并發(fā)癥[8]。最后是為了防止患者出現褥瘡,應對患者每2-3小時進行一次翻身,并且保持床單的清潔、干燥和平整,叮囑家屬對患者經常做一些肢體上的按摩,以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預防壓瘡形成[9]。
2.2 飲食護理。為了保證患者在患病期間的營養(yǎng),應盡量給予股骨頭壞死術后的患者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可以適量的吃些粗纖維的食品,以此來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為了防止患者出現便秘的狀況,保持患者大便的通暢,食物應以流食和半流食為主,這樣有利于患者的消化,并且盡量少食多餐,以免給胃造成負擔[10]。
2.3 預防并發(fā)癥的護理。股骨頭壞死手術一般首選的是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這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但是該手術極容易出現并發(fā)癥,嚴重影響著患者功能的預后,因此要對股骨頭壞死術后的患者做好預防并發(fā)癥的護理。因為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手術時間比較長并且創(chuàng)傷也比較大,所以很容易出現感染等并發(fā)癥,要嚴格保證術后的護理是在消毒和無菌的環(huán)境下進行操作,以此來防止患者出現感染的情況。由于股骨頭壞死患者術后會出現行動不便的情況,所以家屬和護理人員要做好患者的衛(wèi)生清潔。不要因為術后行動不方便而飲水較少,要讓患者按時喝水,如果患者是女性,也要保持會陰部的清潔、干燥,以此來減少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發(fā)生幾率[11]。
2.4 疼痛護理。股骨頭壞死術后一般當麻醉消失后手術部位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術后2小時內疼痛感最為嚴重,這種術后的疼痛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進行藥物處理,它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弱,需要醫(yī)護人員及家屬要對患者進行安撫工作,幫助他們做一些放松和功能鍛煉的運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這樣能夠減少疼痛的敏感性[12]。對于不能耐受疼痛的患者可給予適量的鎮(zhèn)痛劑以緩解疼痛,并且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
2.5 心理護理。對股骨頭壞死患者術后的療效、身心健康和護患關系有很大影響的臨床護理環(huán)節(jié)就是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因為手術后多會出現行動不便,致使出現抑郁焦慮的情緒,因此通過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讓患者消除這種不良情緒,這樣患者就能夠積極的配合醫(yī)護人員有效的開展工作[13]。
2.6 功能鍛煉。指導股骨頭壞死患者術后進行有計劃和正確的功能鍛煉也非常重要,這樣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復。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下肢按摩及髕骨推移訓練,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關節(jié)僵硬。再者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趾間關節(jié)屈伸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術后6小時就可以進行踝關節(jié)的屈伸練習?;颊呤中g2周后隨著肌力的逐漸恢復,可以在床下進行屈髖伸膝的運動[14]。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防止患者出現關節(jié)僵硬和肌肉萎縮以及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股骨頭壞死患者術后的功能鍛煉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恢復情況,由輕到重循序漸進的進行,不可以急于求成,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效果。
2.7 健康教育。對股骨頭壞死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也很關鍵,將股骨頭壞死手術和相關健康知識告訴患者及家屬,讓他們對股骨頭壞死有個科學且正確的認識,針對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方法和方案有個基本的了解,并且為了提高患者術后的恢復效果,應告知患者及家屬預在手術后應注意的事項,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預后效果,同時這也有利于醫(yī)護工作的開展,護理滿意程度也相應的提高[15]。
2.8 出院指導。當患者出院時,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的出院指導。出院后可進行簡單的訓練,包括散步和游泳等;禁止超負荷運動,如跳躍、登山和滑冰等劇烈運動。為了防止髖關節(jié)出現脫位的情況,禁止在3個月內采用側臥、下蹲、盤腿、翹二郎腿和坐比較矮的板凳和沙發(fā)[16]。同時也要注意出院后的飲食,盡量保證患者的飲食結構合理,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煙并且不要使用一些激素類的藥物,應多吃一些含高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吃一些含磷鈣豐富的低脂食品。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以了解股骨頭壞死區(qū)域的骨質和體積的變化,判斷假體在位置上是否有變化和是否出現松動的現象。如果患者需要做一些CT或者磁共振方面的檢查,需要將具體情況告訴主治醫(yī)生,以防止影響復查結果的判斷。
綜上所述,股骨頭壞死的病程較長且康復緩慢,保守治療不能夠有效的緩解和治療,所以對于股骨頭壞死患者只能采取手術的治療方式,那么對于股骨頭壞死術后的臨床護理同治療一樣重要,對患者進行飲食、心理和疼痛等方面的護理,以及相應的健康教育,指導其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由此可見,要高度重視股骨頭壞死術后的臨床護理工作,不斷改善和提高股骨頭壞死術后的相關護理措施,這樣不但能夠提高患者術后的護理工作質量和效果,也能夠為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