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桃,王冬梅
(成都鐵路衛(wèi)生學校,四川 成都 611741)
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案例為載體,以小組為單位,學生自學、小組討論與導師引導相結合的自主學習方式。PBL在我國逐漸被用于高等醫(yī)學教育,重在培養(yǎng)醫(yī)學生自發(fā)求證的科學精神和包括團隊精神、專業(yè)操守及溝通技巧在內的人文素養(yǎng)。但是,PBL在中職醫(yī)學類專業(yè)教學中運用得較少,且面臨課程整合與課堂組織難度大、課時少、學生缺乏自學動力等方面難題。即使如此,中職醫(yī)學類專業(yè)教師也要克服各種困難,嘗試PBL,解決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造成的學生死記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被動學習,學用脫節(jié),人文素養(yǎng)欠缺等方面問題,使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問題意識、關注病人和社會的人文情懷以及團隊精神。
PBL強調把學習設置到有情節(jié)、有意義的生活化情景中,通過讓學習者合作發(fā)現情景中的啟發(fā)性問題,形成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者主動探討問題的本質,學習隱藏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1]。因此,問題情景即案例是PBL的基礎和關鍵,案例質量關系到PBL質量和成效。結合已有研究和實踐經驗,可將PBL案例理解為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思想,按照學習目標,設計以問題為導向的臨床情景,以劇本為呈現形式,整合相關學科知識,以發(fā)現和探究問題為目的的典型個案。我校已將PBL理念引入護理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本文以基礎護理學中部分PBL案例為例,淺談中職護理專業(yè)基礎課程中PBL案例的設計和撰寫。
建構主義的知識觀強調知識具有動態(tài)性、理解性,需要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人與人之間的協(xié)作、交流,利用必要信息等),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2]。PBL案例以建構主義為指導思想,涵蓋情景、協(xié)助、會話、意義建構的核心理念,將案例情景生活化、故事化,選擇身邊常見疾病和熟悉的生活場景為題材,撰寫接地氣的個案,這樣容易帶學生入“境”。例如,針對“門急診護理工作和物理環(huán)境調控”編寫的喪女老婦因抑郁誤食大量安眠藥后被送往醫(yī)院救治的經歷情景,針對“壓瘡的預防與護理”編寫的獨居老人腦出血后入院和出院的護理情景,針對“體溫評估與護理”編寫的小兒發(fā)熱不可輕視的生活情景等。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意義建構,在撰寫案例情節(jié)時,要注意讓學生容易提煉出關鍵詞,從而將關鍵詞擴展為問題,進而開展拓展學習。例如,“壓瘡的預防與護理”PBL案例的第一幕情景是獨居老人腦出血后入院后的治療和護理情景,其中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肢體麻木、臥床休息、翻身、壓瘡氣墊、髖部水泡”,可以幫助學生確立“什么是高血壓?為什么會出現腦出血?表現有哪些?壓瘡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壓瘡好發(fā)于哪些部位?壓瘡如何分期?這位獨居老人屬于哪一期?壓瘡屬于護理不良事件嗎?老人的壓瘡可以預防嗎?護理人員和護工在工作中有不到位的地方嗎?如何改進?”等方面議題,從而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開展深入學習和探究。
1.2.1 語言簡潔清晰 語言傳遞信息,語言的組織要能使學生發(fā)現有效訊息,因此,語言要簡潔,不宜繁瑣,與目標無關的細節(jié)可以輕描淡寫或者完全省略,以免學生將注意力分散到旁枝末節(jié),產生各種疑問而無法取舍,不能有效確立議題和學習目標。案例的簡潔恰當也有利于每幕情景討論時間安排,從而有效控制課程教學時間。同時,要注意檢查案例中哪些語句表達不明確,是否有歧義,有無被忽略的重要信息。要站在學生立場,思考用什么樣的語言學生容易看懂,按照什么樣的邏輯敘述學生容易學會。比如“體溫的評估與護理”PBL案例中“上幼兒園的小依可偶爾會被同學傳染而感冒,出現流鼻涕、咳嗽,每當這時,媽媽按校醫(yī)建議給她喝點小兒感冒顆粒,很快她就康復了……這次小依可又出現了上述癥狀,媽媽按照以前的經驗給小依可服用了小兒感冒顆粒,但是……”案例中出現以前的情況及相關經驗,然后描述了本次感冒的具體情況,學生在了解相關情景后,把注意力放在為什么之前吃感冒藥有效,這次服同樣的藥就沒有用。這樣討論費時,且偏離既定目標,與其如此,可以刪除以前情況的描述,直接描述本次感冒的表現和進展情況。
1.2.2 語言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 用字遣詞、情景安排要留下暗示和伏筆,增強語言的趣味性與挑戰(zhàn)性,以調動學生好奇心,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性思維,過于平鋪直敘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產生任務感,進而出現應付的心態(tài)。情景內容可在符合臨床情況的前提下進行調整,故事內容要有懸念,情節(jié)要有沖突,結局要開放;可有人文情節(jié),可放置一些相關照片、圖表或影像數據,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案例區(qū)別于病歷的重要特征。這要求案例撰寫者具備素材意識,除了臨床病歷外,報刊、電視、網絡的豐富咨詢都可以作為案例來源。
1.2.3 語言和情景的邏輯性 無論是病史、數據、病程及診治結果,還是模擬情景故事,都應在群體及行為議題上符合醫(yī)學邏輯[1]。案例內容的邏輯性是保證知識科學性和專業(yè)性的關鍵,也是學生深入思考和邏輯推理的基礎,撰寫者要有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通過上課前后教師研討和課后學生反饋,審視案例中語言及情景有無因邏輯偏差引起的相關問題。情景分幕也要把握每幕之間的邏輯性,內容要具有漸進性。比如,“口腔護理”PBL案例中主訴了胃癌病人發(fā)病史、既往病史、接受手術后的臨床癥狀及護理措施和出院前健康教育,讓學生提出關于胃癌發(fā)生原因、癥狀及術后腸外營養(yǎng)支持與口腔評估、口腔護理操作流程、口腔健康維護等方面議題。
PBL案例分為教師版和學生版,教師版的PBL案例稱教師指南(Tutor Guide),它不是教案。教師指南能給教師提供一些有關教學內容與過程的建議及忠告,重在引導教師調整學生學習方向,而不是單純灌輸專業(yè)知識[3]。教師版的PBL案例除了有“目的”“內容和時間安排”“分幕情景”外,每幕情景內容下還有“關鍵詞”“學習重點”“提示問題”“注意事項”等,用于指導教師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向和方法。
學生版的PBL案例用于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鞏固知識,學習新知,其是針對學生年齡、心智特點以及學習特征進行設計的。因此,可以根據教師版PBL案例的情景分幕來設計學生版的PBL案例,每一幕包括:(1)案例情景。每幕情景內容下設置“關鍵詞”“議題”。學生從情景中找到關鍵詞,提出疑問,經過小組討論成為共同議題并記錄下來?!瓣P鍵詞”“議題”這部分留白,學生課上以小組方式填寫。(2)學習目標。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議題確立學習目標,這是學生進行PBL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部分留白,在議題提出后學生在導師指導下以小組方式完成。學生確立的學習目標一般與教師版PBL案例中學習重點的重合度達60%~70%,就比較合適[1]。(3)所有案例情景展示結束后,設置“資源與建議”。因為PBL案例涉及整合后的知識,但是學生對知識整合和關聯(lián)的敏感性不強,靈活運用知識能力較差,因此,需要給予其相關方法指導,以便學生有目的性地主動探索,完善參考資料。(4)留一部分“學后反饋”,學生對案例和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因為課堂時間有限,PBL案例學習結束后每個學生不能一一進行反饋,所以這部分留白,課后進行完善。教師可以收集學生反饋意見,以便更好地進行案例評估和完善。
要明確PBL案例是為了使基礎醫(yī)學學習具有趣味性與專業(yè)相關性,其目的并不是學生用來學習醫(yī)療技巧的[1]。撰寫案例時要注重人文知識與基礎醫(yī)學知識(如結構、功能、病理、藥理等)的相關性。同時,結合護理專業(yè)教學目標,合理安排基礎醫(yī)學知識和護理知識,所設計問題涉及的知識點要全面,涵蓋解剖和生理、病理和藥理、護理診斷、護理計劃、護理措施和評價、流行病學、健康教育以及護理倫理和法律、跨文化護理等方面內容[3]。
整合性是PBL案例的顯著特征。但是對于學習基礎薄弱、知識面狹窄、理解能力不強的中職生來講,案例整合的內容若過于復雜,會讓學生學習吃力,難以消化所學內容,進而降低學習積極性。所以,案例中的關鍵詞和問題要與教材內容相符,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情景安排要處理好案例涉及的本學科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關系,把握知識點難易程度。在設計案例時,可將人文知識與醫(yī)學知識整合,同時融入課程思政思想,使學生在扎實掌握醫(yī)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人文情懷。在整合醫(yī)學知識時,盡量突破學科界限,把關聯(lián)性較強的學科知識進行整合,讓學生通過本課程教材發(fā)現主要線索,再通過其他相關課程教材和資源發(fā)現問題的本質,從而更好地掌握重點,增強學習成就感。
案例一般經過以下過程進行撰寫:依據目標確定主題—設計場景,撰寫情節(jié)—規(guī)范格式,確定內容—團隊討論,初改細節(jié)—專家指導,再作調整—試用案例,修改完善。案例撰寫后的不斷修改是完善案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是撰寫教師自主修改,對案例體現的PBL理念、框架的各要素、情景的語言和邏輯不斷斟酌,結合帶教感受,記錄修改時的心路歷程,保留好過程性資料;二是團隊討論(包括課前和課后兩次),提出修改意見,明確修改原因和依據,從不同學科視角進行完善;三是與專家對話,盡可能與專家團隊保持交流,幫助審核案例的專業(yè)性和科學性;四是結合學生反饋,對案例進行修改。沒有使用體驗、沒有用戶反饋的案例是不完善的[1]。重視檢查學生版PBL案例中的“學后反饋”結果,利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方法,收集學生學習感受,以便有針對性地指出案例的不足之處,不斷完善案例。
中職醫(yī)護教育中PBL教學和案例設計還需不斷探究。學生在完成學習、考試、考證任務的同時,保證一定時間進行PBL案例學習,有利于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學校要鼓勵專業(yè)教師組成PBL案例設計和撰寫團隊,以嚴謹的教學態(tài)度撰寫高質量的PBL案例,建成案例資源庫,供更多師生參與PBL學習。教師要轉變自己在教學中扮演的角色,學生要從觀眾轉變?yōu)檠輪T,教師由演員轉變?yōu)榫巹『蛯а?,由臺前轉到幕后,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中心。撰寫案例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所教課程性質和要達成的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常見病,編寫貼近生活實際的臨床病例,同時利用同行討論結果和學生反饋,不斷完善案例,從而增強案例的實用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