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明艷
秋風(fēng)起,北雁南飛,游子的心頭平添了幾分思念。中唐時期的東都洛陽城里,家家戶戶都在準(zhǔn)備過冬的衣物,鄰里間互相寒暄著,誰家遠(yuǎn)行的兒郎又寄來了一封家書。此刻,身在洛陽而家鄉(xiāng)遠(yuǎn)在蘇州的張籍,不免思鄉(xiāng)情切,寫下一首樸素而感人的《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秋風(fēng)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洛陽城里的秋風(fēng),將一地黃葉送去遠(yuǎn)方,既然不能如葉子般隨風(fēng)自由飛翔,便只能鋪開紙筆,給千里之外的家人寫一封書信,好叫他們知道自己過得安好。然而,墨研好了許久,執(zhí)筆在手,卻不知該寫些什么。是啊,許久不寫家書,心里有千言萬語,一時竟愣住了。訴不盡的思念,寫了滿滿的幾張紙,小心翼翼折疊好裝進(jìn)信封,正要交到送信人手上時,忽然又將信收了回來:匆匆忙忙寫的這封信,是不是漏了什么呀?父母到底能不能看明白,是不是再添上三言兩語好呢?想著,又對送信人說,您再稍等一下吧,讓我打開家書再寫幾句,好叫二老安心,莫要牽掛擔(dān)憂。
我年少時讀這首詩,只覺得這詩人怎么磨磨唧唧的,要是擔(dān)心一封信寫得不夠清楚,可以過幾日再寫一封便是,何必來來回回折騰呢?我仿佛能看到他寫信時微微顫抖的手,看到他用蠟封住了信,卻再次打開信來一讀再讀,唯恐漏了什么重要的話。然而如今再讀《秋思》,我卻感動得落下了眼淚,這哪里是一封輕飄飄的家書,它分明裝著沉甸甸的思鄉(xiāng)之情,想回卻回不去,想見卻見不到,所有的情感都只能化為幾頁筆墨,托付別人之手轉(zhuǎn)送而已。這便是“欲作家書意萬重”??!
你或許要說,從前的從前,出門在外,想要回家鄉(xiāng)真的那么難嗎?是的,確實(shí)很難?,F(xiàn)在你想去任何地方,一張高鐵票或者機(jī)票就可以實(shí)現(xiàn)。想見家人,可以電話甚至視頻,但古代交通極不發(fā)達(dá),基本只能靠走路或坐船,條件好一些的才能坐馬車。很多人一旦離開家鄉(xiāng),有可能十年八年也回不去。即便是好友離別,也會一送再送,因?yàn)楹苡锌赡軓拇司吞旄饕环?,此生不?fù)相見了。詩人賀知章在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辭去朝廷官職,返回故鄉(xiāng)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時,已八十六歲高齡,此時距他離開家鄉(xiāng)已有五十多個年頭了。所以他才會在《回鄉(xiāng)偶書》中寫道:“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蔽迨嗄臧?,家鄉(xiāng)早已物是人非,許多故人怕早已不在了。邊塞詩人岑參在前往塞外任職時,遇到了正要回京城長安述職的使者,堂堂七尺男兒,竟然忍不住落淚,奈何兩人騎馬相逢,并無紙筆可以寫信,他只能一邊用衣袖擦著眼淚,一邊拜托使者捎個口信,替他向家人報一聲平安?!榜R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边@是一封看不見的家書,又何嘗不是“意萬重”呢?
可見,不是不想回家鄉(xiāng),很多時候,他們是回不去,或者不能回。這份身不由己,張籍也同樣感受到了。他年少時前往長安,經(jīng)人舉薦,成為了韓愈的大弟子。后來韓愈的那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就是寫給張籍的,因?yàn)樗诩遗判惺耍止僦了繂T外郎,因此有了這樣的詩題。
當(dāng)張籍的父母在昏黃的油燈下讀著洛陽城送來的家書,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響起時,不知那鐘聲是否飄過了千山萬水,飄到了詩人張籍的心里……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jìn)區(qū)湖塘橋?qū)嶒?yàn)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