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們的書架
作家,學者,
《中國詩詞大會》命題組成員
李天飛
《中華經(jīng)典詩詞2000首》
《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組成員方笑一先生主編。別的詩選,往往以斷代為主,收錄某一朝代或某一時期的詩詞,如詩經(jīng)、唐詩、宋詞等,而這套書精選了先秦到清各時代的經(jīng)典詩作,看完后可以對詩詞發(fā)展有一個全貌了解,一部文學史了然于胸。
《詩詞格律》
學習詩詞,一定要學習近體詩的格律和詞的詞牌。王力先生是卓越的語言學家,《詩詞格律》是他為詩詞鑒賞、創(chuàng)作的入門者寫的普及書,明白易懂,不弄玄虛,數(shù)十年來口碑極好,是大家寫“小書”的典范之作。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冠軍
雷海為
《唐詩鑒賞辭典》
《唐宋詞鑒賞辭典》
兩部書均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前者收錄了非常多的唐詩經(jīng)典,后者收集了諸多從唐五代到兩宋的詞作,均配有優(yōu)美的文學賞析。
兩書作者陣容強大,匯集諸多博學鴻儒,如夏承燾、周汝昌、馬茂元、周振甫、葉嘉瑩等,讀之可以提升對詩詞的積累和鑒賞能力。國家一級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中學生天地·語文課》專欄作者
陸春祥
《梅邊消息》
這是著名作家、文學博士、魯迅文學獎得主潘向黎談古詩詞的隨筆集。潘向黎認為許多青少年不喜歡古詩詞,是因為接觸詩詞的方式太乏味,不能讓人體會到其中的“爆點”“美點”。這本書就是她本人被古詩詞的“爆點”爆到、“美點”美醉,忍不住想把“爆點”“美點”傳遞出來而寫就的。
正如她自己所說,這是一部“美普”的書——致力于審美、美感的普及,個人立場,個性表達,既有料,又有趣,值得慢慢品讀。
作家,文化評論家,古代詩歌評論散文集《人生是一場雅集》作者
沈嘉柯
《詩經(jīng)講義稿》
傅斯年先生的這本書,是他在1927年于中山大學教《詩經(jīng)》的講課稿,耿直活潑,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在他看來,詩歌不過就是喜怒哀樂,古往今來人性都差不多,但是表達形式改變了、音樂形式改變了,人們就變心,喜新厭舊。人生代代無窮已,一代新人換舊人。新事物,其實也是融化古調(diào),再走向大眾的。
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陶然
《唐宋詞欣賞》
夏承燾先生是現(xiàn)代著名詞學家,以“一代詞宗”享譽學林。這是一部大學者寫的“小書”,以親切易懂的文辭講解了數(shù)十篇唐宋詞作品。
夏承燾先生為文嚴謹,為人卻頗風趣,聽其講課,如沐春風,這本“小書”就頗有聽大學者講課的感覺,精而有法。
《唐宋詞選釋》
作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大作家,俞平伯先生同樣也是古典文學研究的大學者。他的這部書和一般唐宋詞選本的不同之處在于,不僅選目精審、注釋精當,而且善于發(fā)掘古人的匠心獨運之處,往往能從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為讀者指路。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韓立平
《詩詞例話》
周振甫先生是中華書局的著名編輯,常為青少年學生撰寫古典文學的普及性著作。《詩詞例話》的最大特點,是以關鍵詞的形式分門別類地講解古典詩詞的重要常識,對詩詞的立意、風格、修辭手法等做了系統(tǒng)的歸納,旁征博引,論述精辟,為我們鑒賞詩歌提供了一整套的方法論。
《顧隨講唐宋詩》
顧隨先生是我國近代著名文史專家,也寫得一手好詩詞。他對詩詞的講解分析建立在自己豐富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之上,因而格外鞭辟入里,細致入微。
浙江師范大學特聘教授,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中學生天地·語文課》雜志編委
朱昌元
《詩經(jīng)選》
《詩經(jīng)》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余冠英選注的《詩經(jīng)選》從“詩三百”中精選106首詩,逐一進行注釋、今譯。選本選目得當,注釋簡潔,訓詁信實,譯詩暢達而富有詩味。
《唐人絕句精華》
唐詩甚多,現(xiàn)代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劉永濟為這本書選擇作品時注重神韻美感以及有獨特長處,體現(xiàn)了一個專家學者的獨特審美品格。他的解讀不僅有助于讀者賞讀作品,而且有助于讀者了解相關的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聯(lián)系、生發(fā)自然,學術視野開闊。
杭州高級中學副校長,
《中學生天地·語文課》“注解溯源”專欄作者,《互動詩詞·農(nóng)歷紀》編撰者
高利
《六神磊磊讀唐詩》
詩可以橫讀豎讀,深讀淺讀,可以興觀群怨,可以多識草木蟲魚,可以借古知今,見仁見心——六神磊磊讓我們看到一種非常時尚、非常實用(讀了才懂)的讀法,不可錯過。
《笠翁對韻》
清人李漁寫的這本書,其實是本教小朋友寫作詩歌的蒙學讀物,本身也是朗朗上口的韻文作品——既然可用來學詩,既然可用來吟誦,自然可作為了解傳統(tǒng)詩學的門徑。
正高級教師,
《中學生天地·語文課》“遇見詩詞”欄目作者
楊建華
《宋詩選注》
錢鐘書先生在這本書里提供了詩歌鑒賞的門徑,至簡至要,一共兩條:留意出典,注意對比。
錢先生運用宏富、翔實、精嚴的注釋,對此進行實證闡釋:本詩句詩人為何如此表達?本詩句的前身究竟怎樣?本詩句的前世今生有何因果?本詩句對前人詩句的化用為何有點石成金之妙?詩、注連讀,讓人茅塞頓開。
《詩詞讀寫叢話》
如果你想不斷精進自己的古典詩詞閱讀水平,甚至想通過寫作來進一步觸摸古典詩詞的心魂,可以讀一讀張中行先生的《詩詞讀寫叢話》。書里比較系統(tǒng)地闡釋了優(yōu)秀古典詩詞的標準、寫作古典詩詞的注意點,既有學術高度,又有實戰(zhàn)性。所有解說都深入淺出,趣味盎然。
高中語文教師
鄭杰
《歷代詞選》
此書由北大中文系教授程郁綴撰寫,收錄自唐至清300位詞人的800首詞,以作者生年先后,依次編排。有作者介紹,有注釋,有精選歷代名家對該詞的品評之語,褒貶兼收,且不厚此薄彼,使思維碰撞,百家爭鳴。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相信此書在手,足能使人“心有戚戚焉”。
《宋詞欣賞》
沈祖棻先生,民國賢媛,更兼博雅學者,以女性之細膩悟詞,又以詩人之才情解詞,使宋詞欣賞重歸文學內(nèi)部,在乎詞人遣詞用句之間。讀罷此書,使人頓生“宋詞還可以這么讀”之感。
少年的書單
在高中生古代詩歌閱讀學習情況調(diào)查問卷中,我們設置了一道題:請向大家“安利”一本你喜歡的古代詩歌讀本,并簡要談談理由。
收回的問卷中,共有405名同學分享了自己喜歡的古代詩歌讀本。除去《唐詩三百首》《詩經(jīng)》《楚辭》等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我們整理出以下來自高中生的古代詩歌書單。
《人間詞話》
中國近代以來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王國維開創(chuàng)性地梳理出詞的脈絡、規(guī)律,用短短64則筆記,講透詞的美學核心:推崇“簡”與“真”。
讀了它,足以受用5到10年。
他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位提出“造境”與“寫境”、“理想”與“現(xiàn)實”的問題的作家。
《詩境淺說》
這是現(xiàn)代著名文學家俞平伯之父俞陛云先生為家中孫輩“欲學為詩”特意編選的啟蒙讀物,專論唐代律詩和絕句的作法,側重分析每首詩、每副名聯(lián)的“聲調(diào)、格律、意義及句法、字法”以及“詩境之妙”,觀點獨特,品評精到。
全書是文言文,評價特別得當,見解特別深刻。
從小到大讀過、背過不少古詩,但都沒什么體會,這本書讓我對古詩寫法及欣賞有了一點點感覺。
《花間集》
五代后蜀時趙崇祚編選的詞集,收錄溫庭筠、韋莊等18位詞人的500首詞作,典雅流美,格調(diào)高雅,對詞體的發(fā)展具有重大深遠的影響。
展現(xiàn)了詞在較早時期的題材,有很大的參考意義。
集中反映了花間詞派詞人創(chuàng)作的主題取向、審美情趣、藝術風格。
蔣勛系列作品:
《蔣勛說唐詩》《蔣勛說宋詞》
兩冊書都收錄于臺灣美學大家蔣勛的“中國文學之美系列”。蔣勛講唐詩,既是在講文學之美,也是在講自己的生命情懷;蔣勛講宋詞,也講宋詞的來路與根基。
《蔣勛說宋詞》介紹主要的詞人和代表作,有作者的獨特見解。
《蔣勛說唐詩》以詩人為模塊,文采優(yōu)美,富有哲理。
葉嘉瑩系列作品:
《古詩詞課》《清詞選講》《人間詞話七講》
葉嘉瑩師從近代著名文史專家顧隨先生,一生從事中國古典詩詞的教研。她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把當代西方文學概念融會、應用于中國古典詩詞的探討和詮釋。
葉嘉瑩的作品很深沉,有內(nèi)涵,是優(yōu)秀的詩歌研究。
葉嘉瑩先生的《清詞選講》是我讀過為數(shù)不多的講清詞講得比較好的作品,書中大多是講義的整理,內(nèi)容不難,但有一定深度。
“少年的書單”統(tǒng)計整理:魏茜茜/楊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