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子成曰:“君子質(zhì)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⒈A猶犬羊之鞟?!保ā墩撜Z·顏淵》)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保ā墩撜Z·憲問》)
(1)材料中“駟不及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子貢以此提醒棘子成______________。
(2)梁啟超曾評上述材料說:“這棘子成和那‘或’人,都是有一種反抗時勢的主張。”聯(lián)系材料所涉及的春秋時代背景,闡釋棘子成和“那‘或’人”的觀點主要針對、“反抗”當(dāng)時怎樣的“時勢”。
命題:德清縣高級中學(xué) 歐陽煒
浙江師范大學(xué)繼續(xù)教育學(xué)院 朱昌元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論語》)
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大學(xu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上述四則材料的核心思想,可用成語_____________概括。
(2)簡要闡述四則材料之間的關(guān)系。
命題:德清縣高級中學(xué) 歐陽煒
浙江師范大學(xué)繼續(xù)教育學(xué)院 朱昌元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熬汲?,父父,子子?!惫唬骸吧圃?!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易經(jīng)》)
父不父則子不子,君不君則臣不臣。(董仲舒《春秋繁露》)
(1)上述三則材料都闡明了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2)第三則材料是董仲舒對第一則材料中孔子觀點的解說,董仲舒的解說與孔子觀點一致嗎?簡要闡述你的看法。
命題:德清縣高級中學(xué) 歐陽煒
浙江師范大學(xué)繼續(xù)教育學(xué)院 朱昌元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
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禮記·禮察》)
禮云禮云,貴絕惡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徙善遠(yuǎn)罪而不自知也。(《大戴禮記·禮察》)
(1)第一則材料中“有恥且格”的“格”字意為_____________,從該表述中可以看出,孔子認(rèn)為治國的根本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
(2)根據(jù)上述材料,概括儒家強(qiáng)調(diào)禮治而相對輕忽法治的原因。
命題:德清縣高級中學(xué) 歐陽煒
浙江師范大學(xué)繼續(xù)教育學(xué)院 朱昌元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鳖仠Y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弊勇吩唬骸霸嘎勛又??!弊釉唬骸袄险甙仓?,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保ā墩撜Z》)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禮記》)
(1)根據(jù)第二則材料,我們可以推斷《禮記》這部著作表述的應(yīng)是諸子中__________家的思想觀點。
(2)有學(xué)者認(rèn)為,兩則材料闡述的主要內(nèi)容相同。你認(rèn)可這一觀點嗎?為什么?
命題:德清縣高級中學(xué) 歐陽煒
浙江師范大學(xué)繼續(xù)教育學(xué)院 朱昌元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痹唬骸笆侵洳豢啥鵀橹吲c?”(《論語·憲問》)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①其如命何!”(《論語·憲問》)
【注】①公伯寮:魯國權(quán)臣季氏家臣。他曾向季氏毀謗子路,阻礙孔子思想的踐行。
(1)晨門“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評價準(zhǔn)確地反映了孔子乃至儒家______的人生態(tài)度。
(2)有人認(rèn)為第二則材料塑造了一個與“知其不可而為之”完全不同的“聽天由命”的孔子形象。你認(rèn)可這一看法嗎?簡要論述你的觀點。
命題:德清縣高級中學(xué) 歐陽煒
浙江師范大學(xué)繼續(xù)教育學(xué)院 朱昌元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
事父母幾①諫②,見志不從,又敬不違③,勞④而不怨。(《論語·里仁》)
【注】①幾:輕微。②諫:規(guī)勸。③違:不依從。④勞:憂愁、煩勞。
(1)第二則材料中的“無違”是什么意思?
(2)結(jié)合三則材料談?wù)勀銓鬃铀f的孝的理解。
命題:臺州市第一中學(xué) 鄭秀敏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保ā墩撜Z·子路》)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保ā墩撜Z·述而》)
子曰:“仁遠(yuǎn)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1)第一則材料中,孔子認(rèn)為如何實踐“仁”?
(2)第二、三則材料中,孔子對“仁”的態(tài)度是否矛盾?為什么?
命題:臺州市第一中學(xué) 王宏燕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為政》)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dá),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論語·雍也》)
(1)孔子認(rèn)為可以通過________、經(jīng)歷和________三個方面觀察一個人。
(2)結(jié)合材料分析孔子評價君子從政的具體標(biāo)準(zhǔn)有哪些。
命題:仙居中學(xué) 丁 敏
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保ā墩撜Z·述而》)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shù),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①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②不達(dá)?!保ā睹献印けM心上》)
【注】①容光:指能夠容納光線的小縫隙。②成章:指事物達(dá)到一定階段或有一定規(guī)模。
(1)第一則材料中“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據(j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主張君子要“志于道”,結(jié)合材料分析孟子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命題:仙居中學(xué) 丁 敏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弊釉唬骸案ト缫?;吾與女,弗如也?!保ā墩撜Z·公冶長》)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dá);使于四方,不能專對①;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
【注】①專對:獨立應(yīng)對。
(1)這兩則材料體現(xiàn)了孔子怎樣的教育教學(xué)思想?請簡要回答。
(2)“吾與女,弗如也”一句中的“與”有兩種解釋,一謂“我與汝均不如”,一謂“我贊許汝能自謂弗如”,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認(rèn)為“當(dāng)從前解”。對此,你怎么理解?請說明理由。
命題:天臺中學(xué) 奚旭慧
子曰:“可與共學(xué),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quán)?!保ā墩撜Z·子罕》)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1)“權(quán)然后知輕重”中的“權(quán)”是其本義,可以解釋為_________;“未可與權(quán)”中的“權(quán)”是引申義,可以解釋為_________。
(2)概括第二則材料的主旨,并進(jìn)行簡要分析。
命題:黃巖中學(xué) 江 海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保ā墩撜Z·學(xué)而》)
衛(wèi)靈公問陳于孔子??鬃訉υ唬骸百薅怪?,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xué)也?!泵魅账煨?。(《論語·衛(wèi)靈公》)
(1)“賢賢”中兩個“賢”的意思相同嗎?請解釋。
(2)關(guān)于軍旅之事,孔子學(xué)了嗎?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以及你對孔子的理解,談?wù)勀愕目捶ê屠碛伞?/p>
命題:黃巖中學(xué) 江 海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痹唬骸叭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保ā墩撜Z·先進(jìn)》)
子曰:“鄉(xiāng)原,德之賊也。”(《論語·陽貨》)
“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保ā睹献印けM心下》)
(1)第一則材料體現(xiàn)了孔子什么樣的思想?概括其內(nèi)涵。
(2)結(jié)合第二、三則材料,分析孔子為什么說“鄉(xiāng)原,德之賊也”。
命題:仙居中學(xué) 華偉臣
子曰:“有教無類?!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保ā墩撜Z·雍也》)
(1)第一則材料中“有教無類”的含義是什么?
(2)兩則材料分別體現(xiàn)了孔子什么樣的教育主張?兩者矛盾嗎?請說說你的看法。
命題:紹興市柯橋區(qū)國杰實驗學(xué)校 李帥彪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保ā墩撜Z·為政》)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論語·衛(wèi)靈公》)
(1)“北辰”本指_________________,文中喻指_________________。
(2)結(jié)合第二則材料,分析孔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內(nèi)涵。
命題:紹興市柯橋區(qū)國杰實驗學(xué)校 李帥彪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顏淵》)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保ā墩撜Z·學(xué)而》)
(1)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說說孔子主張的“禮”指的是什么。
(2)結(jié)合兩則材料,談?wù)効鬃诱J(rèn)為禮在施行時需要注意什么。
命題:東陽中學(xué) 厲晶晶
子曰:“君子不器?!保ā墩撜Z·為政》)
“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無所不施?!保ê侮獭墩撜Z集解》)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痹唬骸昂纹饕玻俊痹唬骸昂鳝I①也。”(《論語·公冶長》)
(子貢)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②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路》)
【注】①瑚璉:古代祭祀時用來盛黍稷的器物,在宗廟祭器中算是貴重的。②筲(shāo):古代的飯筐,容量五升。
(1)第四則材料中,“斗筲之人”指的是什么樣的人?
(2)綜合四則材料,談?wù)効鬃拥木佑^。
命題:東陽中學(xué) 厲晶晶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學(xué)·第一章》)
孟子曰:“人不足以適也,政不足與間也,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保ā睹献印るx婁上》)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xué)而》)
(1)第三則材料主要體現(xiàn)了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觀。
(2)綜合上述材料,簡要評述儒家的政治主張。
命題:舟山中學(xué) 江腹燕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鳎釋㈡?zhèn)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老子·三十七章》)
子曰:“予欲無言?!弊迂曉唬骸白尤绮谎裕瑒t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
不仕無義。長幼之節(jié),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論語·微子》)
(1)第二則材料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中_______________的觀點。
(2)綜合上述材料,說說道家與儒家在主張上有何異同。
命題:舟山中學(xué) 江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