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 佳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安全的重要性。對幼兒園來說,保護幼兒安全,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不能只停留在說教層面,還需要從幼兒身邊的安全隱患入手,對幼兒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從而保證幼兒的安全,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為此,我們嘗試在戶外活動中對小班幼兒開展安全教育,以期幫助他們樹立安全意識。
入園之前,小班幼兒都是在家長的庇護下成長的。在進入幼兒園后,由于失去了家人的保護,加之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在參與戶外活動時難免會做出一些難以預料的行為,讓危險事故有了可乘之機。
我園每個班級至少三十幾人,而每個班級的教師配置一般是三名。在開展戶外活動時,由于場地大,教師無法一對一地進行保護。同時,戶外活動多是自主性游戲,幼兒相對自由且積極性較高,因此,教師要提高戶外活動的管理能力,并將安全教育貫穿于戶外活動中。
將安全教育貫穿于戶外活動的始終?;顒忧?,我們會反復向幼兒交代游戲的注意事項和游戲規(guī)則,并提醒他們參與力所能及的項目?;顒又?,我們會在各個區(qū)域間巡視,觀察幼兒的活動表現,及時對幼兒進行指導,如對能力強的幼兒給予指導和幫助,鼓勵他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積極參與更具挑戰(zhàn)性的活動,對能力差的幼兒及時進行安全教育,幫助其樹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識。
盡管在戶外活動前,教師已經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指導,但在活動時,幼兒時常會拋之腦后。在戶外活動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體驗危險。教師再針對性地進行安全教育,這樣更容易樹立幼兒的安全意識。但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始終守護在幼兒身邊,做到讓幼兒感受危險而不真正發(fā)生危險。
在躲閃跑游戲中,軒軒緊追成成,他們一會兒鉆過平衡木的架子,一會兒穿過爬梯的人群,一會兒跑進投沙包的區(qū)域,途中撞到了好幾名幼兒,對此,我及時介入,問軒軒與成成:“突然沖進沙包區(qū),會發(fā)生什么事?”他們回答:“可能會被沙包砸中!”我說:“是啊,那不僅會很疼,說不定還會受傷呢!”我又問道:“如果在外面的馬路上、樓道上、轉角處也這樣亂跑,又會發(fā)生什么危險呢?”幼兒們馬上七嘴八舌道:“會被汽車撞到”“會摔下樓梯”“會與人相撞”……通過引導,幼兒們知道了在戶外活動和實際生活中都要遵守規(guī)則,加強安全意識。
小班幼兒總是喜歡富有挑戰(zhàn)性的戶外活動,所以戶外活動中的風險系數很高,然而有的教師為了保證活動安全,不愿意開展幼兒喜歡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我們必須要改變教育方式,讓幼兒在樹立安全意識的基礎上,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中,爬梯區(qū)的幼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鐺鐺最先跑到竹梯下,順利地爬了上去,其他幼兒也圍了過來。婷婷看到大家都往前爬,拉住了濤濤說:“人太多了,我們等一會吧?!碑數却谝慌缘某坛涕_始爬梯時,他感受到了高度的危險,于是說:“我不敢爬了,我想下來?!?/p>
此時,我及時進行了安全教育:我表揚了鐺鐺等幾個最先爬上竹梯的幼兒,稱贊他們“勇敢”。我表揚了婷婷、濤濤和程程的“懂事”,因為他們既有自我保護意識,又能提醒他人注意安全。隨后,我讓幼兒們說說遇到危險后該如何自我保護。幼兒們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于是我創(chuàng)設了一些情境,如遇到陌生人、外出游玩、做游戲時等,讓幼兒討論自我保護的安全對策,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應變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幼兒安全意識的提升是和社會交往與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的,因此,教師可以在戶外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使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得到提升,讓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盡情游戲,快樂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