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后膀胱頸攣縮的影響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某院實施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200例臨床資料,將術后未出現(xiàn)膀胱頸攣縮的164例患者臨床資料歸為對照組,并將術后出現(xiàn)膀胱頸攣縮36例患者臨床資料歸為觀察組。收集兩組患者相關資料,記錄并分析可能引發(fā)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后膀胱頸攣縮的影響因素。結果:兩組年齡、增生程度占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術前尿路感染、術中出血量≥200mL、電凝操作時間≥45min,膀胱沖洗液溫度<34°C、電凝切開外膜脂肪層、導尿管堵塞占比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Logistic多因素分析顯示,術前尿路感染、術中出血量≥200mL、電凝操作時間≥45min、膀胱沖洗液溫度<34°C、電凝切開至外膜脂肪層、導尿管堵塞是術后膀胱頸攣縮發(fā)生的危險因素(OR>1,P<0.05)。結論:術前尿路感染、術中出血量大、電凝操作時間長,膀胱沖洗液溫度低、電凝切開至外膜脂肪層、導尿管堵塞是引起術后膀胱頸攣縮的危險因素,需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
[關鍵詞]前列腺增生;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膀胱頸攣縮
[中圖分類號]R69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24-008-02
前列腺增生癥臨床表現(xiàn)為尿路感染、尿急、尿頻及排尿困難等,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引發(fā)膀胱結石、血尿、腎功能不全等,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手術治療是臨床治療該病的常用方式,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能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預后,但是術后也有部分患者出現(xiàn)膀胱頸攣縮,影響手術效果?;诖耍狙芯糠治鼋浤虻赖入x子電切術后引起膀胱頸攣縮的影響因素,制定相應措施,以期提升治療效果。具示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某院實施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200例臨床資料,將術后未出現(xiàn)膀胱頸攣縮的164例患者臨床資料歸為對照組,并將術后出現(xiàn)膀胱頸攣縮36例患者臨床資料歸為觀察組。
1.2入選標準納入標準:前列腺增生診斷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1]中標準;符合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指征;病例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患心臟、肝臟、腎臟等臟器疾病;凝血功能障礙;手術耐受力差;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前列腺無張力;精神疾病及意識障礙。
1.3方法1術后綜合臨床癥狀、經排尿動力學及內鏡檢查結果判斷是否發(fā)生膀胱頸攣縮。2收集所有患者臨床資料,制作一般資料調查表,明確患者年齡、增生程度情況;查閱病案資料,明確術前是否發(fā)生尿路感染、術中出血量、電凝操作時間,膀胱沖洗液溫度、電凝切開深度情況、導尿管是否堵塞。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c2檢驗;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后膀胱頸攣縮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單因素分析兩組年齡、增生程度占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術前尿路感染、術中出血量≥200mL、電凝操作時間≥45min,膀胱沖洗液溫度<34°C、電凝切開至外膜脂肪層、導尿管堵塞占比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Logistic多因素分析經Logistic多因素分析顯示,術前尿路感染、術中出血量≥200mL、電凝操作時間≥45min,膀胱沖洗液溫度<34°C、電凝切開至外膜脂肪層、導尿管堵塞是引起術后膀胱頸攣縮的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2。
3討論
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比常規(guī)前列腺電切術更安全、更有效,患者痛苦程度更小、住院時間更短,費用更低的優(yōu)點。但若是術后出現(xiàn)膀胱頸攣縮會引起排尿困難,甚至尿潴留、腎積水,對患者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危害。
本研究中,經Logistic多因素分析顯示,術前尿路感染、術中出血量≥200mL、電凝操作時間≥45min,膀胱沖洗液溫度<34°C、電凝切開至外膜脂肪層、導尿管堵塞是術后膀胱頸攣縮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分析其原因:1術前出現(xiàn)尿路感染,慢性炎癥刺激會導致膀胱頸口纖維化程度增加,術后會增加膀胱頸口攣縮風險。2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可將切割能量集中在病灶處后行切割操作,會產生比較厚的凝固層,具有止血的作用。而術中出血量過多會模糊手術視野,為了有效止血要花費較長時間電凝止血,電凝操作時間延長;且術中出血量大會導致尿道黏膜血流量減少,延長內鏡操作以及膀胱沖洗時間。二者均會增加機體尿道黏膜受損肌壞死的風險,術后膀胱頸攣縮概率大。3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中需要大量沖洗液沖洗膀胱,但沖洗液溫度過低會降低膀胱局部體溫,在34°C以下時會引發(fā)血小板凝血功能紊亂,加大出血量,且血凝結成塊會刺激膀胱、堵塞導尿管,最終誘發(fā)膀胱頸攣縮。有研究指出,保持36~37°C近體溫的沖洗液溫度會大大降低膀胱頸攣縮的風險,是最佳的溫度選擇[2]。4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中針對膀肌頸部抬高患者需要實施膀肌頸切開,切開深度需至外膜脂肪層時操作技術要求更高,稍有不慎就會損傷膀胱頸組織,增加術后膀胱頸組織攣縮風險[3]。因此,要在術前糾正患者的炎癥感染狀態(tài),選擇經驗豐富的手術醫(yī)師,控制術中出血量,縮短電凝操作用時,術后選擇溫度適宜的沖洗液,避免導管堵塞,以期降低術后膀胱頸攣縮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術前尿路感染、術中出血量大、電凝操作時間長,膀胱沖洗液溫度低、電凝切開至外膜脂肪層、導尿管堵塞是引起術后膀胱頸攣縮的危險因素,要采取針對性措施以降低術后膀胱頸攣縮的發(fā)生風險。
參考文獻
[1]王蔚文.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716-716.
[2]王偉,耿達偉,曹滬春,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經尿道汽化電切術后膀胱頸攣縮的危險因素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8,29(1):44-46.
[3]劉霞,張娜,劉娟娟.不同溫度膀胱沖洗液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