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因其獨特的繪畫語言,成為17世紀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作品迷人的風格魅力,與他所使用的繪畫技法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倫勃朗因其獨特的繪畫語言以及對油畫材料的運用,使他通過《夜巡》這幅杰作嶄露頭角,成為后人審美的參考典范。倫勃朗不僅在主題、構(gòu)圖、黑白灰等畫面元素的構(gòu)思上技藝高超,在油畫材料的運用上也獨樹一幟,其繪畫技法將他對藝術(shù)的追求推向巔峰,成了美術(shù)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畫家。
關鍵詞:倫勃朗;油畫;技法;油畫材料
一、偉大畫家的一生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17世紀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其作品涉獵廣泛。倫勃朗在21歲時便掌握了油畫技法,繪畫水平也因閱歷的提升而在其中年時期達到頂峰。倫勃朗的油畫作品多以肖像人物為主,他創(chuàng)作了數(shù)量眾多的自畫像。倫勃朗盡管后半生生活貧困,卻沒有放棄他對藝術(shù)的追求。桑垂阿特(Sandrart)曾說,“倫勃朗大膽地對藝術(shù)規(guī)則、透視畫法以及古代雕塑的效用,對拉斐爾作為繪畫行家的嫻熟技法,甚至對美術(shù)行業(yè)所必需的專業(yè)學校的價值提出質(zhì)疑和反對”。[1]倫勃朗沿襲了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等荷蘭畫家的技法,并使用了“厚涂法”制造畫面的肌理效果,從而讓畫面顯得更加厚實立體。
1642年《夜巡》(The Night Watch布面油畫359×438cm 1642)誕生,這幅畫代表了倫勃朗繪畫生涯的巔峰,但他也因為這幅作品落寞貧窮。在構(gòu)思《夜巡》時,倫勃朗構(gòu)思了一個巡視場景,他把16名保安射手安排在畫中。但因為在畫中,倫勃朗為使人物服從畫面的構(gòu)思效果,而有意識地將人物放進了不同的位置。少數(shù)人物被光照耀,而大部分的人物隱藏在了黑暗之中。這惹怒了16名保安射手,他們認為自己應該有著同樣的待遇。都想盡可能地站在顯眼的位置,然而倫勃朗并沒有將他們平等地安排在畫面之中,所以這群人將倫勃朗告上法庭。這件事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鬧得沸沸揚揚,很少有人再買他的作品。
二、倫勃朗的黑白灰畫面構(gòu)成
描繪畫像的構(gòu)圖形式,影響著觀眾對畫面的感受,合適的圖底關系[3]能夠使畫面產(chǎn)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倫勃朗的《夜巡》長4.38米,高3.59米,在這種巨幅尺寸的作品中,畫面的人物與真人的大小相同。這樣等身的比例能讓人感覺自己置身于畫面之中,仿佛自己就是畫中的某位人物,讓觀眾身臨其境。倫勃朗在描繪《夜巡》時,展現(xiàn)出富有秩序的構(gòu)圖方式:他讓人物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人物神態(tài)各異、秩序井然。
倫勃朗擅長運用暗色,從圖2的分析圖可以看出,《夜巡》是以重色形作為底色,而灰色形與白色形作為畫面的“圖”[3]用來豐富畫面?;疑沃械倪^渡非常豐富,大多數(shù)的顏色都歸納在灰色之中,只是灰色的明度較低,大部分人物的衣著的顏色明度都歸于灰色形之中。而畫中黑色形與灰色形卻比較均衡,各占約一半的面積,這使得畫面平衡感很好。中心的亮色則突出了核心人物,運用黑色形與白色形的強烈對比,使觀眾的視線都集中在了中間的人物身上。從畫面的黑白灰形的分布來看,能夠?qū)⒈姸嗟娜宋锖侠戆才旁诋嬅嬷?,足以體現(xiàn)出倫勃朗對畫面出色的規(guī)劃能力,以及對色彩微妙變化的控制力。
三、筆觸與肌理
倫勃朗的厚實筆觸讓他的作品有非常明顯的厚重感,倫勃朗在作品提白的階段使用了鉛白,這種顏料干燥速度很快,而且覆蓋力極強,運用在底層的提白罩染時,能很好地表現(xiàn)出畫面的厚重感。倫勃朗使用豬鬃筆與牛毛或者貂毛筆,這樣在大面積厚涂時,豬鬃的筆觸能夠在畫面中劃出線條感,亮色能為畫增加空間感;在畫圓潤的形狀時,比如顴骨或者下巴,用鉛白畫出平滑過渡的效果;而在局部如眼睛的線條時,會使用柔軟的牛毛或者貂毛筆,可以實現(xiàn)柔和的效果。
強烈的對比與柔和的過渡,這樣的技巧在倫勃朗的肖像畫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經(jīng)過罩染處理后,為了讓顏色更加的厚實,倫勃朗可能使用了少量的白堊混合在不透明的顏料中,用刮刀進行涂擦,再使用軟筆在未干燥的顏料上畫上線條,所以在大部分肖像畫上,能看見刮刀的痕跡。不僅筆觸厚實,倫勃朗在作畫時筆法輕松隨意,這使得他的作品磅礴大氣,不拘泥于微弱的細節(jié),能通過狂放的筆觸,感受到他作品的魅力。
晚年時期的倫勃朗經(jīng)受了歲月的滄桑,經(jīng)歷了人生的各種磨難。艱難的生活使得他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同時他也將這種生活的不易體現(xiàn)在了畫布上。他的作品不再迎合觀眾的感受,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內(nèi)在情感的抒發(fā)??穹诺墓P觸體現(xiàn)了他的內(nèi)心,他更加重視自己的內(nèi)心精神,為此希望能將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體現(xiàn)在作品上。
四、倫勃朗技法研究
作品語言的表現(xiàn)力與倫勃朗所使用的材料技法有著密切的關系。倫勃朗使用間接畫法,這種古老的上色技術(shù)造就了倫勃朗作品所體現(xiàn)出的琥珀質(zhì)感。晶瑩透亮的油質(zhì)層將底層的顏料色彩完全釋放出來,色彩的飽和度變得更加通透。倫勃朗通過強烈的明暗畫法,用明暗的對比來塑造物體的立體效果;灰面與亮面,不透明顏料與暗面透明顏料的對比,最大限度地將人物的空間立體效果增強,讓人仿佛置身于畫中。
(一)特殊的間接畫法對畫面的影響
間接畫法又稱為多層覆蓋畫法,這一古老的技法是以分工的原理為基礎的。[1]是將素描、造型和色彩分工完成。在打好素描關系底稿的基礎上,再通過覆蓋性顏料塑造形體,將透明顏料層層“罩”在底層的顏料上,類似于用噴漆給雕塑作品上色。通過多層色彩的疊加、互相融合,從而達到所追求的藝術(shù)效果。這種技法能夠通過光在不同色層之間的反射,在視覺上混合顏色,從而形成灰色。最后在罩染后再使用直接畫法,將厚實的顏料堆在罩染的色層上,通過流動的筆觸,達到亮面厚實的效果。倫勃朗不顧一切地使所有繪畫方法都服從于他的繪畫目的。有時他畫得很厚,引起別人的打趣,說捏著他畫中的肖像就可把畫提起來。[1]
(二)樹脂顏料對畫面的影響
倫勃朗的作品質(zhì)感厚重,筆觸的豬鬃質(zhì)感強烈,人物的衣著有著琥珀般的質(zhì)感。在他不少的自畫像作品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有力的筆觸表現(xiàn)了他晚年的滄桑。造成這樣厚重的筆觸可能是使用了含有威尼斯樹脂的亞麻油,或是使用了日光曬亞麻油作為媒介劑。日光曬亞麻油濃稠,具有蜂蜜的質(zhì)感,作為媒介劑黏合色粉可形成固定形狀的筆觸,筆觸本身能保持起伏質(zhì)感。他用新研磨的濃顏料,可能是用威尼斯松脂、瑪?shù)僦蜁癯碛脱兄频?,能在幾小時內(nèi)干涸,在技法上可以獲得不透明的顏料與透明色并用的效果。[1]
(三)素描、造型與色彩的分工合作
倫勃朗喜歡使用淡灰色的淺色底子[1],這種銀灰色的基底層可以使色彩更加沉著穩(wěn)定,色調(diào)和諧。這可能是一種使用亞麻油制作的底子,其第一層底子包含了土性顏色赭石,赭石是一種礦物質(zhì)顏料。這種暖色的赭石顏料不僅快干,而且能在底層的畫中透出一種淡紅色。而第二層可能包含鉛白、生褐。將兩種顏料進行混合,可制成淺色的暖灰色。每一層可用亞麻油作為媒介劑,形成穩(wěn)定、牢固的色層。每一層需要放置兩到三天,使色層充分干燥,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繪畫工作。
淡灰色的淺色底子適合于繪制素描,用炭筆或木炭條可以在底子上繪制素描的底稿。再用微帶赭石的顏色與生褐色畫出包含光影關系的素描。這層素描可以不需要特別精致,但要包含基本的素描關系與大致的效果。倫勃朗曾說過,“當畫家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意圖時,那幅畫就算完成了?!盵1]
在素描層的基礎上,需要進行灰面的提白。倫勃朗所使用的是鉛白。鉛白含有堿性碳酸鉛,這種含有鉛的白色可以加速顏料的干燥進程,從而節(jié)省繪畫干燥的時間,提高繪畫效率。但鉛白有劇毒,僅僅吸入微量的粉塵也能導致中毒,在使用時務必謹慎使用。我在臨摹作畫時,使用了鈦白,并在鈦白中加入少量哈勒姆催干劑(Siccatif de Haarlem)由增稠油和達瑪樹脂光油所組成,[1]從而達到快速干燥的效果。亮面與灰面進行提白,可以充分拉開物體的空間感,利用顏料繪制一遍素描。
第一步的上色需要使用透明色,透明的顏料能夠像玻璃一樣覆蓋在底層的不透明顏料上。通過多層透明色的覆蓋,使光在不同的色層之間反射,從而形成豐富的中間色層。接下來需要過渡一些對比過于強烈的色塊,可以使用半透明色或半覆蓋色,用鬃毛筆調(diào)和出合適的顏色進行過渡銜接。
第二步的罩染,將透明色再次罩在不透明的顏料上,即使是沒有色彩傾向的灰色,也可以進行罩染,讓畫面更多地進行銜接。倫勃朗嫻熟地運用罩染的方法將人物隱藏于黑暗之中,使畫面服從于他的創(chuàng)作構(gòu)思之中。使用罩染技法的用油需要遵循“肥蓋瘦”的原則,即含油量多的媒介要畫在含油量少的媒介上,逐層增加油的含量,便可以保持油層的穩(wěn)定性。
“厚涂法”是倫勃朗繪畫中的秘方,用刮刀或豬鬃畫筆將事先調(diào)好的顏料堆在灰面和亮面上,再通過畫筆抹開顏料,可以用筆桿刮擦顏料,讓顏料的走向更加符合自己的預期。高光可以在這個階段點在畫面中,可以是純白色的顏料。等畫面干燥后,可以通過染色的方法,將高光染色,從而讓人物空間感加強。最終調(diào)整畫面從而完成整幅作品。
五、結(jié)語
倫勃朗通過獨特的油畫材料技法,使他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擁有迷人的表現(xiàn)力。通過研究倫勃朗的繪畫技術(shù),能夠不斷地發(fā)現(xiàn)油畫藝術(shù)的奧秘。油畫技法是一項嚴謹?shù)募夹g(shù),需要通過精心的準備,嚴謹?shù)臉?gòu)思,對材料性能的充分了解,才能熟練地掌握這種嚴謹?shù)淖鳟嫹绞健H欢@種技法并非唯一的繪畫方法,不能教條式的學習,需要跟隨時代的變化不斷創(chuàng)新。這需要我們向美術(shù)史上的大師們學習,從作品中吸取營養(yǎng),從而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有更多選擇的空間,能夠用不同的視角與合適的技法,創(chuàng)作出符合自己所追求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作者簡介:朱明域(1997—),男,漢族,江蘇揚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廣西藝術(shù)學院美術(shù)學院美術(shù)(油畫)專業(yè),研究方向為美術(shù)(油畫)。
參考文獻:
〔1〕[德]馬克斯·多奈爾 著.楊紅太,楊鴻晏 譯.歐洲繪畫大師技法和材料:插圖修訂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丁一林,馬小騰.結(jié)構(gòu)與重構(gòu):構(gòu)圖新概念[M].廣州:嶺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3.
〔3〕[美]魯?shù)婪颉ぐ⒍骱D?著.滕守堯 譯.藝術(shù)與視知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