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梅
(重慶市秀山縣東風路小學 重慶 409900)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合作進行學習。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和解決學習問題,可以有效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同時,合作學習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讓學生在相互鼓勵和支持的狀態(tài)下,更加深入地進行知識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和進步。
微課是逐步興起的教學模式之一,正受到教師越來越多的青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借助微課為學生呈現(xiàn)教學視頻,引導學生根據(jù)教學視頻,合作討論相關的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視頻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微課資源也可以作為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資源,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有基本的掌握和認知,課上合作討論的過程能夠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知,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水平[1]。
比如,學習可能性時,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筆者利用微課為學生準備了一些趣味性的視頻,利用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之后讓學生結合微課視頻的內容進行合作討論,鼓勵學生在討論中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并且,在討論結束后,我讓學生進行課堂展示,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合作完成討論任務,在增進學生交流的同時也能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學生之間的層次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交流進行問題的探討,可以提升學生的探索意識。教師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為學生展示不同層次水平的數(shù)學題目,鼓勵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共同進行研究和探索。通過這樣的方式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在問題探索過程中勇攀知識高峰[2]。
比如,學習多邊形的面積時,學完本節(jié)課的內容之后,我利用希沃白板為學生呈現(xiàn)了三道關于多邊形面積的探索題,具有一定的難度。我讓學生自己進行學習和研究,也可以和其他學生一起合作進行討論探索,互相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在課堂上也會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以及和其他同學探討的結果,以此共同解決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通過合作探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在相互交流中提升學生的問題探索能力。
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不能僅停留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相關學習軟件,為學生準備不同的學習資源,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相關的探索。將線上與線下有效結合,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鼓勵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互相幫扶,在鞏固自身學習成果的同時,盡自己所能幫助其他人,從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也從整體上提高班級學習水平。對于學生在線上學習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在課上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從而提高教學質量[3]。
比如,學習扇形統(tǒng)計圖時,在課上學習結束之后,我也在相關的學習軟件上為學生準備了線上學習資源,讓學生在課后及時鞏固。并且,學生之間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及學習軟件在線上進行知識學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互相監(jiān)督和探討,引導學生在課下也能保證質量地完成相應學習任務,進而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教育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運用多樣化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建立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能在數(shù)學學習中體會到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為教育所帶來的紅利,結合信息化技術推進學生的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