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東美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4-0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采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與多媒體技術,集音、像、動畫于一體,有效地選擇、加工、整合,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遠程教育資源這個“好幫手”,能開闊教師的視野,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結合個人的教學經驗,談談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巧妙使用遠程教育設備及相關資源這個“好幫手”。
一、巧用遠程教育資源,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成功的數(shù)學課,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遠程教育資源具有集信息于圖、文、音、視、動、色為一體,綜合表現(xiàn)力強的特性,以其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通過多媒體的音、像畫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入境動情,在輕松愉快的氣氛和美的感受中探索、學習新知識,大大調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梢?,遠程教育資源既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師益友,又是教師教學的好幫手。例如我在教學新人教版三年級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這一課,在引入新課時,用“好幫手”播放 “新龜兔賽跑”的“flash”動畫,讓學生邊觀看動畫邊聽老師講“新龜兔賽跑”的故事,這樣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激活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通過“賽跑”的活動,巧妙地導入新課,使學生明白要知道烏龜?shù)脛俚脑?,必須求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真正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二、巧用遠程教育資源,有利于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不但要教給學生數(shù)學知識,而且還要揭示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還提出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課堂教學目標。運用遠程教育的媒體資源,能有效地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動與靜的相互轉化,使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導、規(guī)律的揭示等均能清晰而形象地顯示出來,不僅輔助教師的教,更能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有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如三年級上冊“筆算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進位乘法”一課,教學時,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把擺小棒的過程與豎式計算的過程緊密結合起來,逐步演示,讓學生體驗計算過程,明白其算理。
三、巧用遠程教育資源,能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的主要載體之一是制作多媒體課件。優(yōu)秀的課件能夠為完成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成教學目標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因為教學重點是構成知識體系中最為重要、最本質的學習內容;教學難點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如果重點沒掌握,難點沒突破,會嚴重影響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巧妙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能有效地分解重點與難點,從而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遠程教育資源這一“好幫手”正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它能夠搜索很多豐富的教學課件,在教學時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用課件展現(xiàn)出來,調動學生視覺功能,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學效率。如:在教學“7的乘法”時,我運用了這樣的課件,用7個三角形拼成一條小魚,然后告訴學生,拼成2條、3條、4條……小魚,需要多少個三角形。通過課件出示拼魚的過程,讓學生明白了直觀、形象、生動地揭示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一定的物質形態(tài),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有趣,做到了把知識化難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學重點,使學生對應該掌握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傊?,利用多媒體,形象地演示了知識發(fā)生變化的過程,突出了重點、分散了難點,使學生學得輕松,記得牢固。
總之,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應用以來, 將一些看似靜止的事物活動起來,化靜為動,使學生獲得正確、清晰的概念。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教師合理、有效、巧妙地選擇、加工,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這個“好幫手”,有利于改善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各種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培養(yǎng)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