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莉利 趙霞 張佳麗 崔茜
摘要:目的 探討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依從率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過品管圈的活動步驟,運用品管圈常用工具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運動指導,并對改善前后的運動依從率進行比較。結果 經過10個月的活動,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治療依從率由改善前33.6%提高至改善后71.3%,達到了活動目標值(71.1%),目標達標率為100.5%,進步率為112%。結論 運用品管圈不僅使糖尿病患者掌握了運動知識,形成了運動習慣,提高了運動治療依從率,使運動治療在糖尿病的綜合治療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品管圈活動;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依從率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在同一工作現(xiàn)場,工作性質相同的基層人員自愿自發(fā)組成的活動團體,通過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運用科學統(tǒng)計工具及品管圈手法,來解決工作現(xiàn)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fā)生的問題[1]。我科于2020年3月成立“動力圈”QCC小組,運動QCC手法對我科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方面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改善,取得顯著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組圈
根據自愿原則由6名護士(2名糖尿病??谱o士、4名臨床護士),1名臨床醫(yī)生,1名運動康復師,1名營養(yǎng)師組成品管圈。
通過全體圈員投票,確定“動力圈”為本次圈活動的圈名。動力圈意指在每位圈員的精心護理及健康指導下,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通過個性化運動治療使血糖安全達標,延緩或減少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圈徽為海上前行的一葉帆船,藍色的波浪代表大海,象征著生命之源;棕色的船只代表踏實的人生;紅色的風帆代表揚帆起航,讓生命的顏色更加旺盛,更加鮮艷,讓生命充滿色彩。
1.2主題選定
運用頭腦風暴法,全體圈員圍繞臨床工作提出5個圈主題,根據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個維度進行主題評價,依照得分高低進行排序,得分最高的為本次活動主題。通過打分最后確定本次活動主題為“提高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依從率”。
1.3擬定計劃
品管圈活動時間為2020年3月—2020年12月,根據計劃擬定原則P(30%)、D(40%)、C(20%)和A(10%)制定圈活動計劃表[2],繪制甘特圖,落實時間和負責人,把握活動進度。
1.4現(xiàn)狀把握
圈員根據運動治療的原則[3]從“運動單次時間、運動累計時間、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頻率”五個方面擬定了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依從性的查檢表。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依從率(%)=單位時間內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依從人數(shù)/單位時間內糖尿病患者總人數(shù)×100%。從2020年03月17日-2020年04月15日對128名糖尿病出院患者進行查檢和匯總,得出43名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條目均落實,得出改善前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依從率為33.6%。
對運動治療未能落實的條目進行歸納、統(tǒng)計,進行柏拉圖分析發(fā)現(xiàn),運動方式(≥2次抗阻運動/周)和運動單次時間(30min/次)為前2個條目,占79.5%,根據80/20原則,確定這2項為本次圈活動的改善重點。(見圖1)
1.5目標設定
全體圈員對圈能力進行評估,根據現(xiàn)況值、改善重點和圈能力計算,設定本次圈活動的目標值:目標值=現(xiàn)況值+[(1-現(xiàn)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 =33.6%+[(1-33.6%)*79.5%*71%]=71.1%,改善幅度 = |現(xiàn)況值-目標值 | /現(xiàn)況值= | 33.6%-71.1%|/33.6%=111.6%。
1.6解析
繪制魚骨圖,采用頭腦風暴法從人、法、環(huán)、料4個方面出發(fā),進行原因分析,共找到6個要因,分別為健康教育實施不到位、無個性化運動方案、運動動機不足、運動效果不顯著、自主性差、疾病因素。通過真因驗證,確定健康教育實施不到位、無個性化運動方案、運動動機不足為3個真因。
1.7對策擬定與實施
全體圈員根據5W1H原則[4],針對真因擬定對策,圈員通過可行性、效果性、自主性按5、3、1評分原則對擬定的對策進行評價,根據評分結果確定對策。
1.8對策實施
1.8.1實施多維度宣傳模式
①強化護士責任意識,主動與患者溝通,對新入院-住院-出院的患者做好運動教育。出院患者通過APP來反饋運動情況,根據患者血糖、血壓、血氧、心率的情況,運動康復師給予進一步指導。
②每周開設運動小課堂。多媒體宣教機器人每天去患者床邊講解運動小知識。“歡聚一糖”微信公眾號時時推送運動相關信息。鼓勵患者下載運動APP,跟著視頻進行運動。帶領患者在運動區(qū)域進行正確的運動鍛煉方式。
③加強醫(yī)護人員培訓,推薦相關醫(yī)護人員參加了南京康兮運動健康研究院舉辦的運動處方培訓班。
④組建MDT團隊科學評估,對特殊人群合理評估制定運動方式。多學科協(xié)作宣教,營養(yǎng)師指導患者飲食,運動康復師評估患者關節(jié)活動度,醫(yī)生根據患者的運動前后指標對藥物進行調整。
1.8.2制定運動處方
①推出多種運動方式,包括運動操、彈力帶抗阻運動和有氧運動,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
②由專業(yè)人員計算患者能量消耗,能量消耗的多少來決定運動治療強度,進行彈力帶運動時,根據患者握力值的大小,選擇相適應的彈力帶磅數(shù),防止運動訓練中的超負荷傷害[5]。
③患者因為某些自身原因不能自行完成運動,設計研發(fā)一種糖尿病運動代償器。為了更好地保護患者的足部,防止發(fā)生糖尿病足,我們設計研發(fā)一種糖尿病患者足底保溫裝置和一種糖尿病鞋,幫助患者更好的運動。
1.8.3構建結構化運動策略
①在奧瑞姆自理模式理論指導下,對患者進行需求調查,設計調查表,根據患者自身情況,來對應患者自我護理等級,對不同的患者進行不同程度護理。
②指導患者下載運動APP,鼓勵患者跟隨視頻練習,觀看APP相關運動資料,記錄每日運動數(shù)據。
③定期開展糖友交流會,讓患者自己講述運動經歷,傳授相關經驗。
2結果
2.1有形成果
對策實施后2020年10月12日-2020年11月16日共查檢了108名糖尿病出院患者,運動治療依從率為71.3%,較改善前33.6%明顯提高。
圈團隊設計的一種糖尿病患者足底保溫裝置、一種糖尿病運動代償器和一種糖尿病鞋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分別為:ZL201922211074.0、ZL201922216646.4和ZL201922235340.3。
2.2無形成果
通過本次品管圈活動,圈員在運用QCC手法、團隊凝聚力、積極性、溝通協(xié)調、自信心、責任心、解決問題能力及參與管理意識8個方面能力均較改善前有較大提高。
3討論
運動鍛煉在糖尿病患者的綜合管理中占重要地位。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規(guī)律運動8周以上可將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降低0.66%[6]。此次圈活動證實,運動QCC手法對提高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依從率是行之有效的。
QCC活動充分激發(fā)了圈員的質量管理意識,調動圈員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圈員在臨床工作中運用科學的方法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更好的為臨床工作服務[4]。
參考文獻:
[1]叢媛主編.品管圈護理實用手冊[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1
[2]張幸國,王臨潤,劉勇.醫(yī)院品管圈輔導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11-58
[3]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糖尿病運動治療指南[EB/OL].(2012-12-20)[2019-03-16].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4659
[4]鄒艷波,劉燦,陳玲啟,鄧碧,石荷花,黃倩藍.應用品管圈提高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落實率[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5,25(34):77-81
[5]Stephan F.E.Praet.Luc J.C.van Loon.Exercise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J].Acta Diabetol, 2009,46:263–278
[6]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21,4(13):315-409
作者簡介:余莉利,女,漢,1989年10月生,浙江杭州人,本科,主管護師,常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研究方向:糖尿病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