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剛 張敏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和追求。結合《愚公移山》教學實際,分析與概括利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實踐與體會。
關鍵詞 《愚公移山》;語文教學;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434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1)19-0104-03
0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和追求。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在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與作用。筆者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來實現(xiàn)這一目的,取得較好的效果。下面以《愚公移山》教學為例,談一談這方面的實踐與體會。
1 ?網(wǎng)上查閱背景資料,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往往都蘊含著時代特點、作者情感和態(tài)度等知識,如果學生不了解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就容易給學習帶來一些困難。因此,背景知識滲透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目的是拓展文本的內涵和外延,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一般是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解“灌輸”給學生,既不利于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背景知識,也難以充分發(fā)揮背景知識的作用。而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從豐富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中自主獲取相關的背景信息。
如《愚公移山》這篇具有神話色彩的寓言,講述的是愚公搬掉兩座大山的故事。學生由于受生活經(jīng)歷和思維水平的限制,僅靠自己閱讀和教師分析,很容易限制思維,不能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寓意。教師課前可根據(jù)學生已經(jīng)掌握一定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的實際,引導學生通過網(wǎng)絡分組查閱寓言的概念、課文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愚公移山對后世的影響等資料;同時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平臺進行交流,對查閱到的資料進行概括后發(fā)到班級網(wǎng)站上,讓大家進行評價和共享。
一組對寓言的概念概括為:“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具有篇幅短小、語言精悍、意義深刻等特點,常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來說明一定的道理。如愚公移山就是通過講述愚公挖山不止而最終感動天帝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勇于改造自然的氣魄和毅力,說明了只要下定決心、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就能克服任何困難的道理’。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如夸父逐日、精衛(wèi)填海、女媧補天、八仙過海、杞人憂天、歧路亡羊、朝三暮四等?!?/p>
二組對課文的時代背景概括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政治環(huán)境比較寬松自由,以形成了各種學術思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各家學派為了闡明自己的主張,常運用生動的小故事來說明某個道理,《愚公移山》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p>
三組對作者的簡介概括為:“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是戰(zhàn)國前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读凶印肥橇凶蛹傲凶拥茏又鞯膮R編,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原作品已經(jīng)散失,今本《列子》是東晉人張湛搜集編寫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時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此文選自《列子·湯問》第五章?!?/p>
四組關于愚公移山對后世的影響概括為:“抗日戰(zhàn)爭時期,著名畫家徐悲鴻曾創(chuàng)作國畫《愚公移山》來表達國人堅決抗日的決心。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發(fā)表閉幕詞《愚公移山》,號召全黨‘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習近平多次強調‘讓我們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并大力褒獎‘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國’。華羅庚作為著名數(shù)學家也有詩贊愚公:‘巧算偏從拙中來,愚公智叟兩分開。日久方顯愚公智,發(fā)白才知智叟呆。埋頭苦干是第一,熟能生出百巧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以上網(wǎng)上學習活動不但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對于學生逐漸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2 ?發(fā)揮電子白板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能力
交互式電子白板是信息技術的一種新形式,除了兼有傳統(tǒng)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之外,還有書寫、投影、擦除、拖拽、放大、旋轉、遮擋等諸多功能,因而更符合學生多樣化學習的需求,更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能力。
2.1 ?運用電子白板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只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在這方面,電子白板集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于一體,為教師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經(jīng)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钡行┱n文,特別是文言文,由于其與現(xiàn)代漢語有很大差異,往往使學生因語言文字障礙而缺乏興趣,因而更需要在上課開始就能引爆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迅速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本課教學導入時,教師可利用電子白板軟件中的Flash課件播放《愚公移山》的動畫視頻,以促進學生在欣賞畫面和品味樂曲的情境中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2.2 ?利用電子白板引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和任務。對于文言文教學來說,由于涉及通假字、異讀字、生僻字等多種因素,因而更需要通過朗讀來促進學生理清思路、發(fā)展想象、升華情感。教師可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利用電子白板播放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跟讀和交流。跟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學生掌握停頓、重音、語調、語氣等朗讀技巧。交流可以使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不足、糾正錯誤。這樣不但能加深學生的認識,提高朗讀水平,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生通過交流和討論,認為以下句子在節(jié)奏上需要注意:
方/七百里;懲/山北之塞;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投諸/渤海之尾。
認為以下句子在語氣上需要注意: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擔憂的語氣);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譏諷的語調);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語調);何苦而不平(堅定反駁的語氣)。
2.3 ?利用電子白板的展示功能,促進學生自主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效率的高低。在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這個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一般通過板書解析、講練結合并輔之以掛圖展示、實物演示等方式來實現(xiàn)。這種方式不但費時費力,還不容易使問題得到徹底解決。而運用電子白板的展示功能,可以在生動、簡潔的環(huán)境中使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得以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結合注釋,弄懂重點字詞句的意思;難點是分析人物形象,辨析寓言的意義??衫秒娮影装逶O計以下步驟。
2.3.1 ?利用電子白板展示重點字詞句 ?就是先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注釋及利用工具書,自主解決課文中的重點字詞句;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將疑難字詞句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最后請小組代表上臺進行講解,并利用電子白板的書寫功能,把有關疑難字詞句的含義寫出來,如有不同意見,臺下學生可上臺,利用白板的涂擦功能進行修改。如通假字:“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反”同返,三聲,意思是往返;“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譯為聰明。如詞類活用:“吾與汝畢力平險”,“險”原意是險要、險峻,形容詞,這里用作名詞,指險峻的大山;“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指裝土石的筐,名詞,而句中用作動詞,意思是用箕畚。
2.3.2 ?運用電子白板展示人物形象 ?就是在白板上展示事先設計好的愚公與智叟的形象及對話,如愚公白須飄飄、扛鋤挑擔、語氣堅定,智叟神情悠閑、態(tài)度傲慢、語氣嘲諷。這樣可以使學生通過視聽結合,加深對這兩個人物形象的感知,促使學生深刻體會故事的寓意。
2.3.3 ?運用電子白板展示問題 ?就是在白板上展示事先設計好的問題,讓學生討論:
問題一:愚公和智叟各有什么特點?愚公究竟愚不愚?
問題二:今天還需不需要愚公的精神?
問題三:學習本文后你受到了哪些教育和啟示?
對于上述問題,可引導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討論,以便學生在民主自由的氣氛中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多元化理解。
問題一,學生討論后概括為:“愚公是個不怕困難、目光長遠、樂于奉獻、信心堅定的人。和智叟相比,其特點是具有大智慧,而智叟是小聰明。大智慧志向高遠,小聰明急功近利;大智慧德才兼?zhèn)洌÷斆饔胁艧o德。因此,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眴栴}二和問題三可經(jīng)過小組討論后派代表發(fā)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必要時教師可以補充。如討論問題二時,可用幻燈展示林縣人民建設紅旗渠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愚公移山戰(zhàn)天斗地的精神。
3 ?利用網(wǎng)絡平臺加強課后輔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課后輔導不但有利于課堂知識的鞏固,而且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和拓展。過去由于受客觀因素的制約,無法有效發(fā)揮這方面的作用,而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因而能使課后輔導得到加強,提高課外輔導效率。如班級微信群是目前流行的一個網(wǎng)絡平臺,教學本課以后,可通過這個平臺,引導學生模仿本課的對比手法寫一篇小故事,或根據(jù)課文中人物的對話自編一個短劇進行表演。針對有的學生提出“搬山如此艱難為何不搬家”“愚公移山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適合提倡嗎”等問題,可發(fā)布到群里讓大家交流討論。這種課后多向互動,既能增強彼此間的感情,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4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為構建學生自主化學習平臺提供了有利條件。只要尊重語文教學的特點,同時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來運用,就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馮護寶.淺談多媒體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6):130.
[2]馬金鑄.淺談多媒體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作用[J].祖國(教育版),2013(1):174.
[3]鈕曉萍.巧用電子白板 輕松優(yōu)化語文課堂:例談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9):79-80.
[4]張芙蓉.淺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素質教育,2016(10):18.
[5]王亞慧.優(yōu)化閱讀情境構建創(chuàng)新課堂[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4(4):17.
[6]何良梅.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策略[J].教育藝術,2012(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