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娟 龔琦勝 杜孟芯 蔣槺 張勤修
慢性扁桃體炎多由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fā)展而來,屬中醫(yī)乳蛾范疇,發(fā)病率為22.04%[1],臨床以異物感,咽痛,咽干,咽癢,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為主要表現(xiàn)。其以兒童多見,扁桃體腫大會引起患兒鼾眠,甚至呼吸不暢[2]。西醫(yī)治療以手術為主,有相關研究表示不管是單側還是雙側扁桃體摘除,對患者免疫功能無明顯影響[3-7],中醫(yī)外治法更有一定優(yōu)勢,中醫(yī)烙法就是其中典型。
中醫(yī)烙對慢性扁桃體炎具有抗炎作用[8-9],可提高患者免疫球蛋白表達水平,從而提高機體免疫能力[10-11]。中醫(yī)烙法無需麻醉,術后不出血,不影響正常生活,減輕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無明顯禁忌癥,遠期療效好[12]。但由于其治療周期較長,影響了患者依從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醫(yī)烙法也不斷完善,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將其進行改良[13-15],在保證療效的同時,使患者具有更好的體驗感,提高了患者依從性。
中醫(yī)烙法具有療效好,操作簡單,安全性高,價格低廉等優(yōu)勢[16],但尚缺乏有力的循證醫(yī)學依據。本研究旨在回顧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的相關研究,總結和評估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以期為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提供循證醫(yī)學依據,促進其臨床推廣及應用,減輕患者的痛苦和負擔。
1.1納入標準
(1)研究對象: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的RCT研究。(2)干預措施:治療組干預措施為中醫(yī)烙法,對照組干預措施為除中醫(yī)烙法外的其他治療方法。(3)結局指標:必須包含療效評定。(4)西醫(yī)診斷符合1995年衛(wèi)生部頒布的《慢性扁桃體炎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5)中醫(yī)診斷符合《中醫(yī)耳鼻咽喉科疾病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
1.2排除標準
(1)研究對象:排除非“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RCT研究”的文獻。(2)干預措施:排除治療組干預措施非中醫(yī)烙法的研究。(3)結局指標:不包括療效評定的研究。(4)排除動物實驗的研究。(5)排除數(shù)據不完整的研究。
1.3文獻檢索
檢索以下數(shù)據庫:中國知網(CNKI)、中國科技期刊數(shù)據庫(VIP)、萬方數(shù)據信息網站、Pubmed、Embase、Cochrane圖書館、Medline數(shù)據庫。檢索主題詞包括:烙法(Cauterization),慢性扁桃體炎(Chronic tonsillitis)。
1.4文獻及數(shù)據處理
1.4.1文獻篩選 由兩位作者根據以上設計獨立進行搜索,記錄相關文獻標題并去重,兩位研究員獨立閱讀去重后文獻的摘要,根據預先制定的納入排除標準進行初步篩選,對篩選出的文獻進行全文通讀,得出最終納入文獻。
1.4.2數(shù)據提取 提取納入文獻第一作者的姓名、發(fā)表年限,研究對象的年齡、病程,參與患者的男女樣本量,干預措施,療程,結局指標,各組有效事件、不良反應等信息。
1.5文獻質量評價
按照考科藍系統(tǒng)評價手冊推薦的質量評價標準對納入研究進行質量評價,由兩位評審員獨立進行,若有分歧,則與第三位審稿人討論解決。評價內容包括隨機序列產生方式、分配隱藏方案、對受試者及實驗人員實施盲法、對結局評估員施盲、結果數(shù)據的完整性、選擇性報告實驗結果、其他偏倚來源幾方面。
1.6統(tǒng)計分析
采用Cochrane協(xié)作網RevMan 5.3軟件對提取數(shù)據進行meta分析。
異質性檢驗:以P值和I2為標準,I2表示異質性大小程度,I2值從0%至100%,0%時表示無異質性,I2值越大,異質性越大。當P>0.1,I2<50%,則認為異質性小,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若P<0.1,I2>50%則為異質性大,可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
計算機效應量選擇:二分類變量采用危險比(RR)、數(shù)值變量采用均數(shù)差值(MD)為效應量進行分析,并計算95%CI。
Meta分析:采用RR或MD合成效應值。固定效應模型Meta分析使用Mantel-Haenszel法合并效應量,隨機效應模型Meta分析采用DerSimonian &Laird法合并效應量。
2.1文獻篩選
根據上述檢索策略檢索最初獲得文獻148篇,剔除重復文獻后保留74篇。通過閱讀標題和摘要排除非RCT研究、會議論文(無全文)、研究對象及干預措施不符合的文獻后保留15篇,嚴格按照納入、排除標準復篩后有8項RCT研究入選,其中一項研究因敏感性分析后發(fā)現(xiàn)異質性過大而排除[11],最終納入7項RCT研究[17-23]。具體篩選流程如圖1所示。
2.2納入研究特征
共納入7項RCT研究,所有研究均在中國進行。其中有4項研究對照組為西藥對照[20-23],有2項研究對照組干預措施為超短波[17-18],1項研究對照組干預措施為啄治法[19]。所有研究均未報道明顯不良反應情況,各項研究基本特征詳見表1。
2.3偏倚風險
按照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手冊推薦的質量評價標準對納入研究進行質量評價。各研究的偏倚風險情況如下(圖2A),偏倚風險匯總圖如下(圖2B)。7項研究結果均完整,只有1項研究說明了具體的隨機序列產生方式[19]。
圖1
2.4meta分析結果
2.4.1有效率
(1)中醫(yī)烙法與對照組總比較分析
該分析最開始納入8項RCT研究,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分析顯示具有明顯異質性(P<0.1且I2>50%)。進行敏感性分析,將效應模型改為隨機效應模型后,仍具有明顯異質性(P<0.1且I2>50%)。逐一剔除文獻,發(fā)現(xiàn)其中一項研究具有明顯異質性,考慮與該研究為多中心研究有關,納入患者非同一醫(yī)院,且研究中沒有年齡、病程、以及男女樣本量的報道,最終剔除了該研究[11],最終納入7項RCT研究。
7項研究Meta分析顯示:(heterogeneity:Chi2=8.23,df=6(P=0.22);I2=27%),幾項研異質性小,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效應量的合并。結果顯示,[RR=1.36,95%CI(1.27,1.46)],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見圖3。
(2)中醫(yī)烙法與西藥組對比分析
共納入4項研究,對照組干預措施為西藥,包括阿奇霉素、紅霉素、穿心蓮內脂分散片。Meta分析顯示:(heterogeneity:Chi2=5.32,df=3(P=0.15);I2=44%),幾項研異質性較小,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效應量的合并。結果顯示,[RR=1.36,95%CI(1.23,1.49)],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見圖4。
表1
(3)中醫(yī)烙法與其他器械對比分析
共納入3項研究,對照組干預措施包括超短波及啄治法。Meta分析顯示:(heterogeneity:Chi2=3.82,df=2(P=0.15);I2=48%),幾項研異質性可接受,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效應量的合并。結果顯示,[RR=1.35,95%CI(1.21,1.51)],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見圖5。
2.4.2發(fā)表偏倚
本研究共納入7項RCT研究,從漏斗圖我們可以看出7項研究均分布在綜合效應兩側,但對稱性較差,提示存在一定的發(fā)表偏倚,具體見圖6。
圖2A 偏倚風險 圖2B 偏倚風險匯總
圖3
圖4
圖5
圖6
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于唐朝孫思邈的《千金翼方》[12]。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醫(yī)烙法不斷完善。郭少武[24]的研究表示,扁桃體邊緣神經稀少,故在使用中醫(yī)烙法治療時疼痛感比較弱甚至無疼痛感。中醫(yī)烙法對慢性扁桃體炎具有抗炎作用,曲汝鵬[8,9]等研究表示,中醫(yī)烙法可能通過“熱”刺激改變了扁桃體的周圍環(huán)境,抑制扁桃體局部組織中的IL-4、IL-5、IL-10、IFN-γ、TGF-β的合成和分泌,從而達到抗炎作用。冷輝等[11]的研究表示,中醫(yī)烙法可提高患者血清免疫蛋白水平,從而保留了扁桃體的免疫功能。中醫(yī)烙法簡、便、廉、驗的優(yōu)勢使得其在慢性扁桃體炎的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既往沒有關于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的meta分析,故本研究是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的首篇meta分析研究,研究結果將為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提供相關循證醫(yī)學依據,促進中醫(yī)烙法在臨床治療慢性扁桃體炎中的進一步應用和發(fā)展,減少患者的痛苦和負擔。
我們的Meta分析最開始納入了8項RCT研究,結果顯示8項研究異質性較大(P=0.04,I2=53%),進行敏感性分析,將效應模型從固定效應模型改為隨機效應模型后,仍具有明顯異質性(P<0.1且I2>50%)。后逐一剔除文獻,發(fā)現(xiàn)其中一篇文獻導致整個研究具有明顯異質性,排除這一文獻后異質性變小(P=0.22,I2=27%),最終剔除了該文獻,共納入7項RCT研究。重新閱讀該文獻原文發(fā)現(xiàn),此研究為多中心研究,納入患者非同一醫(yī)院,且文獻中沒有年齡、病程、以及男女樣本量的報道,納入總樣本量與其他幾項研究對比相對較大,我們考慮異質性的來源可能與此有關。
meta分析結果顯示:中醫(yī)烙法不管是與對照組的總比較,與西藥組比較,還是與其他器械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療效確切肯定。另外納入的研究中均無不良反應的報道,說明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安全性好。不過從偏倚風險角度來看,納入的幾項研究質量均不高,而且存在一定的發(fā)表偏倚,考慮可能與納入文獻較少且均為中文有關,存在研究設計不足,樣本量小等問題,這使得本研究的結局存在局限性,可信度降低。寄希望今后納入更多大樣本,高質量的RCT研究來彌補這一缺陷。
綜上所述,中醫(yī)烙法治療慢性扁桃體炎療效確切,安全性較高,但需要納入更多大樣本,高質量的RCT研究來支持這一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