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崗
五代十國吳越王錢镠,少年習武好文,24歲應(yīng)募投軍。隨著平定王郢之亂、伏擊黃巢起義軍等諸多戰(zhàn)事,錢镠形成勢力,統(tǒng)一兩浙。897年,唐昭宗嘉其討伐董昌有功,賜金書鐵券,俗稱“免死金牌”。憑此“金牌”,他本人可免死九次,子孫免死三次。
得皇賜金書鐵券乃家族殊榮,別人得鐵券高興的上天,錢镠卻憂慮得難眠。
鐵券是劉邦發(fā)明的。他把與眾功臣共享富貴的承諾用丹砂與金粉寫在鐵券上,賜予功臣。因金書鐵券具有刑罰豁免權(quán),故稱“免死金牌”。劉邦開先例,后世仿效之。但能兌現(xiàn)承諾的皇帝無幾。越是得鐵券的家族,往往恃寵而驕,觸犯刑律,喪命敗家。正是考慮這點,錢镠才憂心如焚。
經(jīng)過十幾年思考,“機謀沉遠”的錢镠居安思危施非凡之策——制定教化與懲戒相結(jié)合的家訓。912年,錢镠60歲,有子24人,子孫滿堂。是年正月,錢镠結(jié)合親身經(jīng)歷,以晉代以來大族衰亡為鑒,寫下“八訓”,高懸家廟,告誡子孫“莫縱驕奢,兄弟相同,上下和睦”“莫欺孤幼,莫損平民”,強調(diào)“子孫若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須是破家滅門,要鳴鼓而攻之。”錢氏每有孩子出生,全家都要誦讀“八訓”,如DNA般,把家訓融化在子孫血液中。臨終前,錢镠又作十條“遺訓”,對“八訓”作了強調(diào)和補充。1047年8月,錢镠5世孫最早完成《錢氏家訓》編輯刊印。1925年,錢镠32世孫錢文選采編出版包括“八訓”“遺訓”的《錢氏家乘》及《錢氏家訓》。
“重德修身、崇文尚學、善事國家”為《錢氏家訓》核心價值,內(nèi)容分為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篇。如論家庭叮囑“子孫雖愚,詩書須讀”“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事國家告誡“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也”等等?!跺X氏家訓》“上承祖志,下示后人”,千余年影響了幾十代人。吳越第五任國王、錢镠之孫錢弘俶遵循“要度德量力而識時務(wù),如遇真君主,宜速歸附”“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干戈,即所以愛民”“凡中國之君,雖易異姓、宜善事之”的“遺訓”,審時度勢,痛苦作出明智抉擇,主動上書“納土歸宋”,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避免了生靈涂炭,使吳越國成為遍地烽煙中的世外桃源,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奠定基礎(chǔ)。大文豪蘇東坡由衷贊嘆吳越盛景:“其民至于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游,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薄摆w錢孫李”——宋人編寫《百家姓》時,將錢姓列為第二,正是對錢氏家族及歷史貢獻的肯定。
后來,錢家的事讓乾隆知道了。嘉興錢陳群,幼時家貧,父親早逝。母親陳書靠紡織和繪畫賣畫供養(yǎng)其兄弟讀書。后錢陳群請人繪《夜紡授經(jīng)圖》并題詩于上,描摹母親寒夜紡織、課子苦讀。1721年,錢陳群中進士,乾隆時任順天府學政、刑部侍郎等職。乾隆南巡,錢陳群多次接駕,第一次南巡時,乾隆索看錢陳群所著《香樹齋文集》,發(fā)現(xiàn)書內(nèi)提到他母親陳書作畫《夜紡授經(jīng)圖》,感佩其家族教子有道,在其母陳書所畫《南樓老人畫冊真跡》上御題“清芬世守”四字,夸獎錢家門風。錢镠第三十二世孫錢立青對“清芬世守”的解釋是:清,清正廉潔;芬,芬芳清白,把清正做事、清白做人的傳統(tǒng)世世代代傳下去。
古人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卞X氏家族數(shù)十代長盛不衰,大才輩出,蓋因有《錢氏家訓》這個立族之本、旺族之綱。據(jù)統(tǒng)計,錢氏家族僅宋代就出了320名進士。近代更是“人才井噴”——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在華人世界傳為佳話。舉目海內(nèi)外,錢氏院士達200多位,分布全球50多個國家。錢氏家族被譽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跺X氏家訓》,也列入上海非遺并成為第一個國家級家訓非遺項目和中華民族共同財富。
這正是:唐昭宗賜了個金書鐵券,錢镠“思”出個《錢氏家訓》,“家訓”訓出個“清芬世守”??此婆既?,實屬必然,個中情由,發(fā)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