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第七中學 牛 娟
新課改對生物學科學的教學目標進行了規(guī)定。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教材中有關生物學的知識進行掌握,還要理解學者研究方法和方向,進而掌握得出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習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中學階段的生物學科,主要介紹了生物界存在的現象以及規(guī)律特點等,學生對于這階段的學習通常以觀察和實踐作為主要的學習方法,能夠基本了解理論知識以及實踐關系。因此,初中生物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是具有可行性以及必要性的。
隨著新課改革的發(fā)展,我國教育部門和學者已經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其中科學思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學生能力水平的主體組成部分。為了提高學生的能力,小學階段已經涉及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教學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提出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初中的生物教學是通過問題來貫穿教學過程的。當前,初中教學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方法還略顯不足,過于簡單化,需要進一步開發(fā)出適合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思維訓練一般是談話式、啟發(fā)式、探究式等,這些方法對于學生發(fā)現問題,觀察和思考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通過專門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科學思維,不但可以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還能增加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實驗儀器以及實驗總結,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思維、邏輯、判斷的能力,對于學生生物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其中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自主預習了解本節(jié)的知識點,了解生物的特征,并且標出其中疑惑或存有質疑的問題;然后對其問題進行研究探討,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掌握知識,形成自己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了解生物學科中事物的特點,其中包括個性以及共性的特征,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共性是事物的共同特征,個性是在共性之外的不同特點。例如,在學習動物的主要類群中的“兩棲類和爬行類”時,教師就可以使用探究類方法,首先提出問題:青蛙與龜相同點以及不同點分別是什么?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對這兩種動物的棲息環(huán)境、皮膚、生殖和發(fā)育進行對比、總結和歸納,直到理解與掌握;最后推測出動物的進化過程與關系。由此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生物科學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其能深化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相較于其他教學方法來說,實驗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生物教學中增加實驗課的次數,對于提高學生試驗的技能以及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中進行實驗追本溯源,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能力??茖W思維更重視于學生是否具有獲得知識的能力以及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結論或者真相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魚類”的教學時,教師首先從問題出發(fā),進而引發(fā)學生的思維:魚類為什么能在水里游?魚是怎樣呼吸的?然后思考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魚類或者教師準備的真實的魚進行觀察,引導學生對魚的運動、特征等產生初步認識,然后可以讓學生試著摸摸,感受一下魚的皮膚。當然,魚類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通過讓學生總結和分析魚與其他動物的不同點或者共同點,站在不同的角度來進行思考,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除了運用探究式學習、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以外,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教學。可以鼓勵學生對實驗所得到的結果或者自己在課本中所獲得的信息大膽質疑,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性學習,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發(fā)展結果的評價能力。當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還需得到進一步的鼓勵和培養(yǎng)。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說明自己的觀點,為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發(fā)展空間。例如,在進行“魚類”的教學時,可以通過探索式、實驗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之外,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以上教學的基礎上基本了解魚類的教學重點。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學生進行反思,運用批判性思維對本節(jié)內容提出質疑或問題。比如“水是怎么進入魚鰓并且是從什么地方流出的?”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評價和判斷能力。
在當前義務教育階段,相較于知識的掌握來說,對知識整合的能力是目前教學的重點。如果學生掌握了知識的整合能力,自然會更快地獲得知識。而在生物學科中運用思維導圖 ,不但可以使學生快速吸引知識,還能使學生將積累的知識在實踐中運用。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掌握了思維的方法,也就說明了學生擁有了學習的能力,進而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和掌握知識,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進行生物教學“哺乳動物”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建立思維導圖的方法,并通過對課堂知識點的引導,讓學生自主畫出思維導圖。其中學生可以將哺乳動物的特征作為中心,然后分別將哺乳動物的生殖特點、呼吸方法、心臟結構等進行分析,進而來畫思維導圖,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整合。這是一種有效且實用的工具和方法,有利于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提升,能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生物教學時,優(yōu)化各種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對于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教師通過探究法、實驗法、批判性思維以及思維導圖等學習方法的運用,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在生物教學中掌握知識點,掌握思維和學習的方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更高效地學習知識和提高綜合能力水平,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傊處熞匾晫W生科學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在實踐教學中將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掌握知識的能力,從而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為我國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