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南沙中學 趙效民
在對高中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學生的歷史史料結(jié)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學生能夠更好地對歷史資料進行理解,從而能更好地利用歷史資料實現(xiàn)自身史料結(jié)合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能讓學生更好地對史料進行探索和研究,對進行史料更合理的分類、收集和整理,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還能提升學生對歷史資料的理解水平。歷史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不能只死記硬背,而要對歷史知識進行統(tǒng)籌理解,讓學生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高中歷史理解體系,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歷史資料運用能力。
高中歷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就是學生時空觀念以及歷史理解能力的教學,在進行歷史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出學生的歷史思維邏輯能力,并使其漸趨嚴謹,這是歷史學科能力在歷史核心素養(yǎng)上的體現(xiàn)。這種邏輯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形成較好的理性思維,再通過理性的思維去觀察、學習高中歷史,從而形成對高中歷史更正確、全面的認識。在進行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中,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的歷史知識史料放到不同的時空條件下去分析、研究和觀察,進而擴大自身的歷史學習研究跨度。在進行高中歷史學習的時候,歷史核心素養(yǎng)所要求的理性極為重要。所謂理性,即和感性相對立,與感性相反,理性是事實,是現(xiàn)實。對于歷史的學習,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史料記載上,不能因為個人的感性思想對歷史進行無端分析和猜測,不能脫離現(xiàn)實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
歷史的核心素養(yǎng)不是一個簡單的定義,它所包含的層面和深意極多,不僅有著很大的歷史覆蓋面積,還有著極大的年代跨度,這也使各個歷史學家對其意見不一,定義不同。在長久的研究中,被學者所公認的是歷史核心素養(yǎng)是包含人性的,它是人性的復雜統(tǒng)一,是建立在事實上的理性,它立足于實際,通過思維的進步而發(fā)展,通過現(xiàn)實實際進行擴展,通過史料進行啟蒙。在這些定義中,最為強調(diào)的就是真實性,對待歷史問題必須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研究,在進行情境問題創(chuàng)立的時候也要遵從這個原則。教師通過對特定的歷史事件進行情境創(chuàng)立,讓學生加以分析和理解,對學生解題思路史料結(jié)合能力進行鍛煉和提升。為了更好地創(chuàng)立情境,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留意社會問題資訊,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立時聯(lián)系當前社會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探究,通過這種真實的問題情境體驗,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歷史的深意,以及學習歷史的意義價值。歷史學科的學習,是為了從歷史中提取教育經(jīng)驗,讓學生對社會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合理解決,而不單單只是為了應試,讓學生每日死記硬背。
興趣從來都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想對學生進行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就必須讓學生對高中歷史充滿興趣,讓學生熱愛高中歷史、喜歡高中歷史。學生提起了學習歷史的興趣后,將更為主動地參與高中歷史知識學習,對于高中歷史成績的提升也會有極大的幫助。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前應該做好準備,收集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這些興趣愛好引入課題。同時也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用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 ,開展新型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到“春秋戰(zhàn)國我國古代思想家”有關知識時,可以收集孔子、老子、墨子等思想家的介紹視頻,采取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去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找到歡樂,同時又在歡樂中學習,做到兩者兼得,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和理解。在課余的時候,也可以讓學生對歷史人物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并有組織地進行幽默風趣的演講或是表演,讓學生沉浸到歷史學習中去。
在課堂當中,教師進行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時候,要學著去把握歷史學科的特點,對歷史知識進行有計劃的整理,讓學生能夠更好、更容易地理解歷史知識。比如,在對歷史知識進行整理時,教師可以通過尋找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以及人物的方式,對歷史知識、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定位,對其加以利用解析,再將其整合到課堂教學當中,同時進行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添加,讓學生進行分析探究和學習,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對知識進行記憶,更好地理解歷史核心素養(yǎng),為完全擁抱歷史核心素養(yǎng)作準備。同時在課堂當中,教師要對講解的知識進行梳理,構(gòu)造出一個清晰的框架,讓學生更易理解,引導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思考,讓學生自主地去尋找和分析史料,以解除困惑。在此之后,教師可以對歷史事件進行再定義,以不同的視角對歷史事件進行講解,讓學生有不同的感受,從而達到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印象,加深其記憶能力,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能力以及質(zhì)疑能力的目的,挖掘?qū)W生實驗性細胞。
要想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效率以及質(zhì)量,就必須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對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在講解教學之余,教師還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體,這樣在小組合作探索中學生的思想將更為開放,也能夠暢所欲言。在高中歷史的學習當中,其還能讓學生的歷史學習更自由、開放,不被拘束,提升學生歷史知識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要明白課堂上的主角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應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習題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有更好的獨立學習能力。雖然在歷史知識學習當中教師只是輔助位置,但也要對學生認真負責,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高度關心,在其學習中出現(xiàn)困難時及時地進行點撥,讓學生豁然開朗,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調(diào)節(jié)歷史課堂上的學習氣氛,對學生進行管束,營造出良好的歷史學習氣氛,讓學生探索歷史知識文化,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總之,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對當前的高中生歷史學習來說極為重要,它可以極大地提升高中生歷史學習的興趣,提升高中生歷史學習成績,培養(yǎng)出時代所需要的高素質(zhì)歷史人才。在學習當中,學生會遇到困惑和不解,作為學生歷史學習的引路人,教師應該理解學生,結(jié)合自身經(jīng)驗進行判斷,給予學生良好的建議,引導學生在歷史知識的長河中狂奔,讓學生理解歷史、愛上歷史,學會領悟歷史,并把其中吸取到的經(jīng)驗教訓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的難題,提升自身能力,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