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龍 郭健 郭吉光
摘要:試驗中播種量4500粒/盤,插秧穴距12厘米時產量最高,在相同株距的情況下播量4000,4500的處理明顯高于3500,5000處理,可見播量控制在4000-4500之間較為合理,適當縮短插秧穴距可以增加平方米株數,增加產量。
關鍵詞:水稻寬窄行栽培 不同播量
前言
水稻寬窄行栽培,是利用水稻邊際效應強的特點,增強水稻群體的光能利用率,密稀有度,改變了田間小氣候,充分發(fā)揮了水稻個體與群體的增產潛力,從而達到高產目的。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品種選用優(yōu)質長粒香品種綏粳4號,寬窄行插秧機,電動播種機。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同一播量平行設計兩個處理,播種量分別設計為3500、4000、4500、5000粒/盤,插秧穴距分別設計為12cm、14cm共8個處理。
處理1: 播種量3500粒/盤,寬窄行33+17厘米,穴距12厘米;處理2: 播種量4000粒/盤,寬窄行33+17厘米,穴距12厘米;處理3: 播種量4500粒/盤,寬窄行33+17厘米,穴距12厘米;處理4: 播種量5000粒/盤,寬窄行33+17厘米,穴距12厘米;處理5: 播種量3500粒/盤,寬窄行33+17厘米,穴距14厘米;處理6: 播種量4000粒/盤,寬窄行33+17厘米,穴距14厘米;處理7: 播種量4500粒/盤,寬窄行33+17厘米,穴距14厘米;處理8: 播種量5000粒/盤,寬窄行33+17厘米,穴距14厘米。
每個處理預計插秧秧盤數為45盤,所有芽種在一個大棚內統(tǒng)一播種進行秧田管理,秧田其他管理按照常規(guī)水稻生產技術規(guī)程標準進行。
具體做法:
根據試驗設計要求,計算3500、4000、4500、5000粒/盤的投入芽種干重為94.5、108、121.5、135克/盤,再根據每個播量45盤的總用量換算總重量為4.25、4.86、5.47/6.08千克,稱重后分別裝袋浸種催芽備用。
2結果與分析
通過取樣考種方式調查產量構成因素,包括平方米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等,并實測產量。
由上表可知8種處理的株高相差不明顯,平方米穗數株距14cm的明顯小于株距12cm的;穗粒數處理4<處理1<處理5<處理8<處理7<處理3<處理2<處理6;結實率處理4<處理8<處理7<處理1<處理3=處理5<處理2<處理6;千粒重相差不大。
3結論
此次實驗中播種量4500粒/盤,插秧穴距12厘米時產量最高,在相同株距的情況下播量4000,4500的處理明顯高于3500,5000處理,可見播量控制在4000-4500之間較為合理,適當縮短插秧穴距可以增加平方米株數,增加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