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帥
摘要:班主任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溝通藝術可以促進班主任管理,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應該注重運用良好的溝通藝術,可以提升班主任的管理素養(yǎng),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不斷促進溝通質量的提升,改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在班級形成良好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使學生在班級中找到歸屬感,進而促進班級管理質量的提升。鑒于此,本文對小學班主任的有效溝通方式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溝通藝術;有效溝通方式
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傳統(tǒng)的班主任管理方式需要相應的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具體的管理過程中,以命令的模式對學生進行的管理,雖然以這樣的模式對學生進行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教師需要的管理效果,但以這種基礎構建的管理模式,卻沒辦法讓師生關系變得融洽,會讓學生對于教師產生較為明顯的畏懼心理。而通過實際調查發(fā)現(xiàn),在這種不融洽的關系中小學生將不愿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使整體班級管理效率大幅度降低,并且將使教師無法對學生的綜合情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由此,需要合理有效地應用各類溝通藝術,進一步優(yōu)化小學管理工作,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一、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意義
通過溝通藝術使小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度大幅度增加,并且使小學生充分地認可教師,教師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有效提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整體時效性及管理質量。
1、及時了解學生,與學生近距離接觸
在以往的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占據(jù)權威性的地位,與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學生對班主任的管理存在抗拒心態(tài),這樣其實是不正確的。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這樣既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還能減少學生的抗拒,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從而出現(xiàn)不可預料的效果。
2、為學生提供寬松自由的學習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易受周圍因素的影響,學習環(huán)境與學生的學習效果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如果學生對周圍的環(huán)境產生了抗拒,也不能提高學習效果。班主任在小學管理時,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與學生近距離相處,這樣能夠為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情境,讓學生不感到壓抑,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班主任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學生在情境中交流并進步,不斷提高學習效果,為將來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做好鋪墊。
二、小學班主任的有效溝通方式
1、尊重關愛學生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要以尊重和關愛學生為前提,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和關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真情實感,搭建一座良好溝通的橋梁。班主任在溝通過程中,需要付出更多,在得到學生認可的情況下,基于對學生不同信息情況的了解,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意見與建議,積極引導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與發(fā)展。
例如,部分學生課上會有小動作,這種不良習慣常常會影響到其他學生。班主任在加強教育的同時,不能一味地批評,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課堂上不認真聽講的原因,單獨詢問學生真實的想法。然后依據(jù)情況指出學生的不足,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錯誤,進而意識到錯誤的嚴重性,達到溝通的良好效果。此種形式在尊重學生自尊心和思想的基礎上,使學生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深刻反省,從而做出改進,如此一來,可以促進學生的良好健康發(fā)展。
2、學會真誠聆聽
在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雖然班主任具有管理者的身份,但除去是學生的老師外,老師也是學生的朋友,因此,若想獲得優(yōu)質的師生關系,則需要有效應用溝通藝術,使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得以大幅度提升。在日常的交流過程中,教師需要真誠地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與溝通,并且需要尊重學生,主動聆聽學生自身的意見及看法。
在實際的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雖然教師會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然而卻無法對聆聽學生意見予以有效的重視,致使學生不會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及要求。在交流過程中,如果學生表達了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一些教師會打斷學生的表述,并否認其觀點,這會對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程度的打擊,難以有效提升班級管理質量。所以,針對相關問題教師必須予以重視,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真誠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尊重學生的想法及意見,構建更和諧、更公平的班級環(huán)境。
3、加強家校溝通
小學班主任在加強班級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就是家長與學生,班主任與家長有效配合,才可以實現(xiàn)班級管理工作有效開展。雖然學生在校園中接觸較多的就是班主任,但是班主任往往對學生校外的一些情況了解甚少,所以,當學生出現(xiàn)班主任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就需要同家長進行及時溝通,有效解決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班級中一位張姓學生,課堂能做到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但是課后作業(yè)完成質量不理想,影響到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積極展開同張姓學生家長的溝通,深入了解學生作業(yè)完成不理想的原因是知識沒有消化吸收,還是課后貪玩而缺乏自律。通過與家長的深入交流溝通,找出原因后,教師主動要求家長積極配合,監(jiān)督學生高質量完成家庭作業(yè)。
班主任與家長的有效溝通,需要班主任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依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方式與家長展開溝通,提升同家長溝通的有效性,構建和諧的家校關系。
三、結語
溝通是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積極重要的部分,能夠有效優(yōu)化教師對班級管理模式的改進策略,構建高度優(yōu)質的班級管理模式,有效改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需要發(fā)揮自身的責任意識,充分應用溝通藝術,突顯小學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特征,優(yōu)化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段玉榮. 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 文存閱刊,2021(13):136.
[2] 賀俊萍. 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藝術[J]. 魅力中國,2020(4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