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激活鄉(xiāng)土情懷是黨報文藝編輯的擔當與使命——淺談辦好地方日報副刊文學版的實踐與體驗

      2021-01-13 20:15:41柯小瑛茂名日報社
      環(huán)球首映 2021年6期
      關鍵詞:副刊日報文藝

      柯小瑛 茂名日報社

      如何改革、創(chuàng)新地方日報文藝副刊的編輯工作,報人多年來始終都在積極的摸索實踐中,并不斷總結改進。在當前信息交流量大、文化載體傳播形式眾多的情況下,如何讓日報文學副刊突破閱讀瓶頸,成為激活鄉(xiāng)土情懷并為廣大地方受眾所珍愛的閱讀愛好和習慣?這是每一位文藝編輯追求的目標,也是責任編輯應有的擔當與使命。

      在編輯實踐中,我們摸索出一些激活鄉(xiāng)土情懷,從而激發(fā)讀者閱讀熱情和作者創(chuàng)作熱情的有益嘗試,收到更好的宣傳效果的同時,也收獲了豐富的體驗。

      一、開發(fā)鄉(xiāng)土文學,為市民留住賡續(xù)奮斗的青春歲月和情感眷戀,是地方日報文藝編輯的職業(yè)責任

      我們所處的地級市茂名,是一個地廣人多、靠山面海,工、礦、農、副、漁、果全面發(fā)展,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歷史文化深厚,經濟發(fā)展?jié)摿薮蟮男屡d的石油化工工業(yè)城市,同時也是發(fā)展尤為成熟的農業(yè)大市。全市820多萬人口,改革開放40年來,從事石油加工和化工產品開發(fā),勤勞的茂名人民耕田耕山耕海,創(chuàng)造了不少奇跡,從而使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起來,人民富裕起來,文化需求也日漸迫切起來。

      茂名日報是全市人民喜愛閱讀的一份本市地方日報,它的閱讀覆蓋面主要是二區(qū)三市(縣級市)。其中《荔風》只是眾多版塊中的一方文學園地。近年來,由于根據社會發(fā)展需求和讀者閱讀要求,在編輯上逐步實行改革,尤其在開發(fā)鄉(xiāng)土文學方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激發(fā)了兩個熱情,就是讀者的閱讀熱情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熱情,同時也為我們編輯積累了一些經驗。

      鄉(xiāng)土文學有取之不竭的生活素材。茂名市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有豐富的民俗、民情、民風和民生的人文積累,這都為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了條件。我們在編輯文學版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讀者對有關鄉(xiāng)情的作品特別喜歡和渴望。特別改革開放40年后,生活節(jié)奏快,離鄉(xiāng)工作人員多,城鄉(xiāng)之間的生活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人們總喜歡回頭看看所走過的路,所以鄉(xiāng)愁文學作品最受歡迎,它有一個龐大的“過來人”的讀者群。

      2017年11月17日和2019年6月21日,我們在文學版《荔風》先后刊發(fā)了《礦湖那抹迷人的晚霞》和《礦湖水,浪打浪》兩篇寫茂名開采油頁巖的露天礦停產以及近年改造后的舊貌與新顏的文章。這兩篇散文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石油工人心中產生強烈共鳴,不少退休工人互相傳遞閱讀并收藏當天的《茂名日報》。因為當年火熱的露天礦停產30年,從原來開采的礦場變成了水深百米的礦湖,后又被茂名市委、市政府種樹植草開發(fā)為礦湖公園。這個翻天覆地的變遷,讓曾經在這里奮斗了30年的老工人師傅心中得到極大的寬慰。他們愛露天礦的昨天,更愛露天礦湖的今天,正是茂名日報的副刊《荔風》為他們留下了火熱的青春歲月,所以他們對當天的日報愛不釋手。

      從這些現(xiàn)象,我們看到了文藝副刊的前景與職責。讀者喜愛的、追求的作品,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因為我們的作品是為人民而創(chuàng)作,為人民的需要服務的。

      二、引導積極向上的社會文明和傳播社會正能量,是地方日報文藝編輯的職業(yè)擔當

      由于社會上文學傳播多樣化和便利化,很多網絡文章和公眾號,為博取讀者的好奇和尋找娛樂噱頭,夾雜著不少不健康的,甚至少兒不宜的文風輕浮不實、內容蒼白膚淺的文藝作品充斥各種宣傳平臺,產生了很不協(xié)調的社會影響。作為黨報文藝副刊,必須遵照黨的文藝方針,以更具藝術魅力的作品弘揚文明的道德規(guī)范,張揚正氣,為促進社會文明進步而推出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這是黨的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

      文學的影響力,一要靠正確的社會主題,二要靠優(yōu)秀的藝術技巧。只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在讀者中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從而促進社會進步。

      基于這方面的認識,我們選取能反映現(xiàn)實、民眾關注的現(xiàn)象,作為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基調,努力讓作品貼近生活,反映生活,激活人們的思想。

      譬如,“三農”問題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專屬“三農”工作的指導意見。然而,很多地方對司空見慣的撂荒棄耕現(xiàn)象始終熟視無睹,耕地流失日益嚴重。為了配合落實每年中央一號文件, 我們副刊《荔風》編發(fā)相關的文學作品,助推了“三農”工作和糧食生產的宣傳與落實。

      近年,我們在文學版《荔風》刊出了許多反映“三農”和耕地問題的文學作品,如《身邊的那片田野》《這片多情的土地 》《燕子長住的地方》等格調高雅大氣、細膩感人,文風清麗優(yōu)美、深沉冷峻的鄉(xiāng)情散文,引起了廣大讀者的情感共鳴,也促進了農村基層組織和相關國土、水務部門的重視,顯示了文藝稿也和新聞稿一樣,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這些充滿鄉(xiāng)情的文學作品,打動人心,為民眾喜聞樂見,感同身受,影響深遠。

      再如,2018年8月10日,我們在副刊《荔風》編發(fā)了散文《醉了,沉山河》。該文是在實施振興鄉(xiāng)村戰(zhàn)略和建設美麗鄉(xiāng)村進程中,選取一個臨河的屢受水患村莊的前后變化為切入點,滿腔熱情地用文字記敘了沉山河的變遷:從一個水進人退的村莊,到建設成為平安祥和、環(huán)境優(yōu)美、人與自然和諧友好的示范村莊,人居環(huán)境和精神面貌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從沉山治水美村的足跡,體現(xiàn)了農村逐步成為村風文明、環(huán)境友好、安居樂業(yè)、享受自然的現(xiàn)代新農村美好生活。該文見報后,引起了社會的熱烈反響。先是沉山河被高州市選定為廣東省河流整治和鄉(xiāng)村建設會議的參觀現(xiàn)場,并投入資金全面整治了一河兩岸的環(huán)境配套建設,使這里成為了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景點,供人們休閑游覽。隨后,茂名市、高州市兩級人大和政府部門作詳細視察和實地考察,并確定新增投資建橋蓄水,繼續(xù)完善相關配套,把沉山河建成一個美麗鄉(xiāng)村旅游景點。這篇散文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樣發(fā)揮了新聞效應,在整治河流、建設美麗鄉(xiāng)村中發(fā)揮了良好的宣傳和促進作用,并在全國地市報2018年度“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平面媒體新聞業(yè)務交流競賽中獲評一等獎。

      2019年4月15日,《荔風》刊登了散文《燕子長住的地方》。這是一篇敘寫一個因水而興、而富、而美的偏遠山村在分田到戶40年來,農業(yè)興旺、山村秀美的充滿現(xiàn)代農村生活氣息的好散文。文章反映了農村分田到戶40年以來,由于水利梗阻、勞力外流等原因,大批耕地被拋荒棄種或者水田改為林地,這種堪憂的現(xiàn)狀,亟待有一個有說服力的典型例子來作為改變的突破口,成為一個示范。而作者筆下的竹仔嶺,是一個偏遠的三縣交界的鄉(xiāng)村,因為上世紀60年代建起了兩臺水輪泵,解決了全村委會3000多畝水田和大部分半坡土地的自流灌溉,從此林茂糧豐,生活富足。自從土地承包、分田到戶之后,周邊農村很多集體水利設施隨之解體了,然而竹仔嶺卻始終如一,有專人維護管理水利設施和用水調水,從不松懈,使該村委會9條自然村的土地四季如春,流水叮咚,耕地上一年四熟,成為糧食和北運蔬菜的生產基地,為周邊的農業(yè)生產樹立了一面旗幟。 “水利是農業(yè)的命脈”,這里的人們,過著平靜祥和的農耕生活,就像他們的祖祖輩輩,視耕地為至寶,對每一寸土地敬畏與感恩并存,視為神,視為根。無論走得多遠,都忘不了村前和田野中終年淙淙長流的水輪泵送來的清澈的河水,它是竹仔嶺的象征,是竹仔嶺的驕傲,也是竹仔嶺農耕豐碩的保證。作者在文中感嘆,這里是有待開發(fā)的桃花源,是燕子長住的地方。文章見報之后引起很大反響,市、區(qū)、鎮(zhèn)的農業(yè)、林業(yè)、水務部門和老促會領導到現(xiàn)場調研,并撥出專項資金對運行了50多年的水輪泵進行更換維修,灌溉渠網重新整治砌成防滲水泥渠,全部自然村水泥村道都安裝上路燈,成為了當地新農村建設的示范點?!斑@里萬物都是和諧的。因為有水,成了和諧的調和劑,不但是記憶,更是讓人記住日月盈昃的源遠流長的舊事與鄉(xiāng)愁”。

      實踐證明,文學作品結合實際、反映民情、享受鄉(xiāng)情是深受社會和民眾歡迎的。它不僅愉悅了閱讀修養(yǎng),還促進了當地生產、生活的進步和發(fā)展。

      三、副刊文藝編輯要勇于負起貫徹黨的文藝方針、培育創(chuàng)作更多優(yōu)秀作品的歷史使命

      副刊文藝編輯雖然耕耘的是方寸之地,但卻架起了作者創(chuàng)作和讀者欣賞之間的溝通橋梁。實踐讓我們認識:讀者—作者—編輯,是一個文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綜合體,三者之間是可以互通、互助、互賞、互動的。

      根據社會讀者的渴求,編輯在選取作品的時候,完全可與作者溝通,傳遞信息,導向創(chuàng)作。作者同樣可以根據編輯反饋的信息,選取角度,構思文章,互補三贏。

      在中央扶貧攻堅的艱苦工作中,廣大文藝工作者也深入實際,了解民情和推動扶貧工作。這個歷史性的重大創(chuàng)作題材,吸引了無數作者的目光,而奮斗在扶貧第一線的廣大民眾也渴望讀到他們的經歷和脫貧致富情況的文藝作品。我們?yōu)闈M足這方面的社會需求,在副刊上先后組織刊發(fā)了《脈動的音符》(茂名日報2018年3月2日《荔風》)、《錢排的春天》(茂名日報2019年12月6日《荔風》)、《二月里來橘花香》(茂名日報2020年4月3日《荔風》)等散文作品,反映了山區(qū)扶貧的成績和變化,從而收到了振作精神,拉動鄉(xiāng)村游,加快脫貧步伐,樹立鄉(xiāng)村特產品牌的綜合效應?!睹}動的音符》被評為2018年度廣東省報紙副刊年賽二等獎,《錢排的春天》被評為2019年度廣東省報紙副刊年賽二等獎。

      作為副刊編輯,我們始終把文學園地《荔風》作為貫徹黨的方針路線的文藝陣地,密切配合各個時期黨的中心任務,以文學特有的藝術魅力,踐行黨的宗旨和初心,培育出更多滿載鄉(xiāng)土情懷的優(yōu)秀作品,讓廣大讀者和文學愛好者感受身邊的人和事,感受改革前進之中的發(fā)展變化,從實踐中能感受到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由此可見,讀者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既是我們辦報的初心,是我們編輯孜孜不倦的奮斗目標和不懈追求,也是我們循守的職業(yè)操守與使命。

      四、副刊文藝編輯在激活作者創(chuàng)作熱情的同時,把握好作品的宣傳導向

      無須諱言,當前很多作者受網絡文學和社會上某些不良閱讀傾向的影響,以所謂時髦為標榜,追求庸俗的迎合讀者低級趣味的浮華文風。但作為黨報文藝副刊,我們決不允許助長這種選材和文風。對于這類稿件,我們不是一否了之,而是善于糾偏,熱情地與作者討論,助推轉變,克服滿足于追求數量、不講求質量的偏向,讓他們把握好作品的宣傳導向,在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上多下苦功夫。

      在編輯實踐中,選擇稿件是我們的份內工作,但我并不是簡單地取舍了之,而是與作者討論溝通提出建議,修改后刊出滿意的作品,既為欄目負責,又保護了作者的積極性。而在更多情況下,我們選取優(yōu)秀作品刊出作為示范,辦出文藝副刊的特色,讓作者群之間博取眾長,互相學習,不斷提高稿件質量。特別對那些優(yōu)秀的作品,增加文學評論,通過對作品賞析,提升作者群中的認識,并提高創(chuàng)作的選材角度和把握表達社會主題的準確度。

      2019年12月6日,我們在《荔風》編發(fā)了散文《錢排的春天》。錢排是山城信宜東北部的一個邊遠山區(qū)鎮(zhèn),如今卻發(fā)展成為信宜市縣域副中心,它的蝶變,為發(fā)展中的農業(yè)經濟和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八陌l(fā)展理念與實踐,總能讓人從喜聞樂見之中悟出拓展山區(qū)經濟、脫貧振興的門道和奧秘”,可以說,我們編發(fā)的《錢排的春天》,是錢排人用智慧與理想編織創(chuàng)造出來的夢,它給人帶來一股清新的鄉(xiāng)村振興的春天氣息,讓鄉(xiāng)人欣慰,讓外人樂見,讓讀者情牽深處溢滿鄉(xiāng)愁。文章展現(xiàn)了錢排這個山區(qū)小鎮(zhèn)脫貧致富的深刻變化,尤為讓人從山區(qū)脫貧奔康的今昔蛻變中感受時代發(fā)展的自信和希望;謳歌了純良樸素、刻苦耐勞的錢排干群,他們合著國家戰(zhàn)略的行進步伐,踏歌而行,奏響了新時代的主旋律,不僅唱美了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更用自己的勞動舞動了錢排的春天。2020年1月22日,我們又刊發(fā)了其文藝評論《唱響鄉(xiāng)村振興的主旋律》,深化了作品閱讀欣賞,推動了閱讀和創(chuàng)作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文藝副刊成為創(chuàng)作交流園地積累了經驗,并且引起了讀者的文學欣賞興趣和作者汲取經驗,在提高文學創(chuàng)作的素養(yǎng)方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五、編輯與作者形成互動互補關系,促進副刊文學創(chuàng)作的繁榮

      地方日報覆蓋地域和人口相對集中,副刊如何辦活,使之成為閱讀亮點,需要作者編者密切溝通互補,克服被動選稿的習慣,形成配合中心工作,有計劃地征集稿件,力求保證一批稿源,同時吸納新的稿源,凝聚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從而開發(fā)各方面稿源的途徑。

      今年是農村基層組織換屆選舉年。為了配合換屆選舉,轉變農村基層干部的某些不良作風,2021年1月29日,我們在《荔風》組織刊發(fā)了《鄉(xiāng)愁的滋味》。它用樸實的文學語言,敘述了上世紀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一名農村基層黨支書幾十年如一日堅守農村,多次把進城機會讓給別人,而將蝸居農村的艱辛留給自己,全心全意地做好農村基層工作,成為村民們主心骨的事跡,讓當地群眾重溫往昔歲月和不忘初心的鄉(xiāng)情記憶,為新當選的村支書樹立了榜樣。文章使新支部班子受到一次現(xiàn)實的傳統(tǒng)教育,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舊城區(qū)改造是一個熱門話題,也是阻力重重的現(xiàn)實問題。人與人之間的融洽程度相對削弱,如何重振街坊鄰里間協(xié)調融洽的關系,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選準“六百戶”舊城區(qū)改造作為原型,刊發(fā)了散文《秋窗·雨巷·斜陽》(茂名日報2020年4月30日《荔風》版),在文中共憶鄉(xiāng)愁,重現(xiàn)當年和諧互助的鄰里關系,特別記述了一位退休的郵電干部鐘伯的事跡,再現(xiàn)了他熱心為街坊排憂解難的親切形象。這種貼近生活的看得見、摸得著的題材,觸動了無數人的回憶,很受市民的歡迎,甚至有的街坊拿上當天的茂名日報,去尋找已故鐘伯的兒女,送上這篇寫鐘伯的好文章。

      從這些事例可以說明,副刊編輯是大有可為的。副刊文學版雖然是報紙的一個小欄目,但卻聯(lián)結著社會的千家萬戶,讓人們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社會的和諧幸福,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親切友善,讓周圍充滿正能量。這就是文學的鄉(xiāng)土情懷,它感召和激活了讀者的生活激情,從而綻放出精神文明之光。而民眾的喜愛與支持,也帶來了文藝副刊文學創(chuàng)作的深度發(fā)展和繁榮。

      六、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增強政治家辦報意識,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牢記社會責任,不斷解決‘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要提高業(yè)務能力,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修養(yǎng),保持一身正氣?!?/p>

      習近平總書記對每一位報人提出了具體要求,也為我們端正做人、端正辦報作出了規(guī)范。誠然,副刊是報紙的“半壁江山”,作為要聞的有效補充,它要求編輯應該而且必須具有“政治家辦報意識”,把版面編好、編出精彩、編成自己的特色。有了長明燈的光耀和指引,我們在辦好文藝副刊欄目的編輯實踐中,更加自信、更加堅定地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把職責內的工作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不忘初心,努力負起地方日報副刊文藝編輯應有的職業(yè)擔當與時代使命。

      猜你喜歡
      副刊日報文藝
      65歲,《焦作日報》正青春
      1942,文藝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藝高級感?
      報紙副刊,還有新空間嗎
      傳媒評論(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8
      守正與出新——羊城晚報副刊的轉型之路
      傳媒評論(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8
      黨報專副刊怎樣撐起“半邊天”
      傳媒評論(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48
      □文藝范
      靈感日報
      37°女人(2016年12期)2016-12-09 17:32:36
      如何正確認識黨報副刊的作用
      新聞傳播(2016年12期)2016-07-10 08:19:50
      靈感日報
      37°女人(2016年12期)2016-02-07 03:34:47
      宁陵县| 新蔡县| 温泉县| 仙游县| 铜梁县| 三明市| 博客| 桦川县| 司法| 句容市| 蚌埠市| 洞口县| 和顺县| 城口县| 东阿县| 华亭县| 白朗县| 西宁市| 雷州市| 哈密市| 读书| 招远市| 丹棱县| 芷江| 德惠市| 宜丰县| 武陟县| 海宁市| 怀化市| 麟游县| 巴南区| 治县。| 盐亭县| 五河县| 金山区| 石首市| 泰州市| 缙云县| 澎湖县| 茌平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