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文靜
(河南警察學院圖書館, 鄭州 450046)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高校加快了智慧校園建設和無線網絡的全校園覆蓋的速度,師生的閱讀行為和獲取圖書館資源的方式已發(fā)生極大變化。更多的師生選用查詢方式簡單、更新資源及時、數據存儲海量、下載查看方便和傳遞速度快的電子資源,而紙質文獻資源的使用因必須遵守開館時間、現場借閱、復本限制、更新速度慢、存儲占地大等因素正在逐漸退出圖書館主流資源的地位。電子資源日益成為高校圖書館多元化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部分,對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學術研究、人才培養(yǎng)和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等都發(fā)揮著極大的作用。然而,由于一些主客觀的原因,導致高校電子資源出現了重視購買卻利用率低的現象。借鑒已有的關于圖書館電子資源利用率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些相對應的對策,以期提高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利用率,充分發(fā)揮其在教學科研中的作用。
(一) 電子資源的含義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是指以非紙質介質為載體的圖片、視頻等資源和通過購買、租用、自建、受贈的基于網絡檢索和檢索系統(tǒng)與相應數據庫的資源的總稱[1]。其中電子資源提供的數據庫包括中外文學術期刊數據庫、中外文的電子圖書、視頻資源數據庫、工具類數據庫、英語法考會計等各類考試數據庫、文摘類數據庫、文化藝術數據庫和各館的自建數據庫等,覆蓋了多個學科和種類[2]。
(二) 電子資源的利用現狀近年來伴隨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和信息飛速傳播,信息時代已經到來。電子資源的更新速度、檢索速度、下載速度和傳遞速度得到了飛躍式提升。使用電子資源查詢文獻資料的方便快捷性,使其越發(fā)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其需求量不斷提高。我國多數高校圖書館在經費的使用上對電子資源的采購進行了大幅度傾斜,電子資源的采購數量更多、種類也更全面。但是圖書館的電子資源中的自建數據庫,因未受到足夠重視,自建數據庫的建設都相對薄弱,還尚未形成規(guī)模。電子資源大部分都是以購買、租用等形式獲得的一定時間范圍內的資源及平臺的使用權,使用費用一般是根據合同按年度續(xù)費。但由于每年各數據庫新增資源的加入,后期續(xù)訂費用一般都存在一定的上漲幅度,這也導致了高校每年被動地增加電子資源的投入經費。但調查顯示,高校的電子資源的利用現狀并不樂觀。
(一) 電子資源宣傳力度不足圖書館館員的服務觀念未及時轉變,電子資源的宣傳工作僅停留在圖書館網站更新、新生入校的宣傳手冊和開設傳統(tǒng)講座等形式,高校圖書館對一些新購買或新引進試用的電子資源的重視程度和宣傳程度不高?,F有的宣傳形式不足以引起師生對電子資源使用的重視,這使得高校師生對圖書館已購買的或引進試用的電子資源了解不多。調查顯示,很多學生僅在大一入館教育時了解過圖書館的電子資源,但是并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信息素養(yǎng)培訓,或者是未選修過專業(yè)素養(yǎng)課程,檢索經驗不足,對一些學術檢索的搜索技巧和檢索工具并不能很好地使用,導致整個大學期間很少使用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直到大學畢業(yè)必須寫論文時,才開始研究使用圖書館的電子資源。而教師則經常使用某幾個固定的電子資源,對學校新引進的電子資源完全不知道或不太了解。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宣傳力度不足導致了很多電子資源或自建數據庫沒有得到有效利用,降低了電子資源的利用率。
(二) 圖書館館員綜合素質不高目前高校圖書館都在向智能化方向發(fā)展,圖書館電子資源就是紙質資源數字化智能化的表現。電子資源的推廣使用,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相應的信息素養(yǎng)和資源管理水平,能熟練掌握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和相關的操作使用[3],對電子資源平臺有深刻認知,在推廣過程中能熟練指導師生數據庫檢索的方法,及時、專業(yè)地解答師生在使用電子資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目前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普遍存在年齡老化、計算機應用能力不高和專業(yè)背景不符等情況,館員的綜合素質、服務水平不高,影響了電子資源的利用率。
(三) 網絡和軟硬件配置不足一是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由于受知識產權和網絡安全的影響,數據庫的訪問只能在學校局域網的IP地址段內,部分宿舍未接入校園網的學生和校外居住的教師受此限制,不能隨時訪問和使用圖書館電子資源。二是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普遍存在設施陳舊、電腦老化、上網速度慢和座位數不足等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使用體驗,造成電子資源利用率不高。
(四) 特色電子資源建設不強為保障大部分讀者的使用需要,多數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采購一般都是先訂購大型的如萬方、CNKI等綜合型的數據庫,多余的經費才會根據其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yǎng)定位選購針對學校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發(fā)展的一些專業(yè)資源。但是各高校的特色電子資源的采購量并不大。其次大部分高校都會自建一些具有辦學特色和學科專業(yè)的特色數據庫,全力打造出價值突出、特色鮮明、價值強大的特色數據庫。但是調研發(fā)現高校圖書館的自建特色數據庫數量偏少、資源信息量不大[4]。這些自建數據庫包含的學科類別少且大部分僅對校園用戶開放,共享性很低,下載量和訪問量也不高,還有部分高校自建的數據庫因各種原因尚未開放使用。
(五) 電子資源建設質量不高首先,一些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建設缺乏總體規(guī)劃,存在電子資源與圖書館或院系資料室的紙質資源重復,或與訂購的其他數據庫有部分內容重復等問題,從而造成了資金和資源的浪費。其次,各高校經費情況不同,經費充足的高??赡軙徺I了超過本校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需求量的資源和一些高端的商業(yè)數據庫電子資源,從而造成了經費的浪費。而經費緊張的高校在購買電子資源時,在滿足學生基本需求外,會選擇購買重點學科領域的資料,從而造成了弱勢學科電子資源采購館藏不足[5]。最后,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采購還存在外文期刊和外文圖書短缺、電子資源分類雜亂等情況。
(一) 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宣傳力度一是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將電子資源的使用方法錄成微視頻或圖文結合的文章等師生比較喜歡并樂于接受的形式發(fā)布在圖書館官方微信公眾號、學校OA系統(tǒng)、讀者交流群、學校官方抖音,引發(fā)學生的查看率,提升學生對電子資源的重視。二是在校園廣播上滾動播放圖書館新購買的電子資源,圖書館舉辦各種形式多樣的吸引學生參與的閱讀推廣活動,在食堂門口或教學樓等學生人流量大的地方設置電子資源宣傳展板,并配合專業(yè)館員講解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宣傳電子資源,讓學生了解、重視和使用圖書館的各類電子資源。三是組織特色學科的電子資源進院系,先對教師進行培訓,再由教師在課堂上適當宣傳圖書館已購入的本專業(yè)學科相關的電子資源數據庫。四是積極發(fā)揮圖書館志愿者的社交價值。圖書館志愿者來自各院系學生,圖書館館員先對他們進行電子資源使用培訓,再由他們在校園中積極推動電子資源的宣傳。五是在全校開設數字資源文獻檢索課程,并設為必修課或選修課[6],通過信息資源檢索的教學和實踐,提升學生對電子資源重要性的認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掌握并熟練運用信息檢索方法,最終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數據素養(yǎng)。
(二) 提高館員素養(yǎng),提升服務水平電子資源的普及與廣泛使用是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的必由之路。一是,圖書館應采用“引進來和送出去”模式,加強學科館員的引進和現有工作人員的培養(yǎng)[7]。定期引進一批專業(yè)素養(yǎng)高、知識結構全面、服務態(tài)度好、溝通能力強的學科館員,同時選送在職工作人員外出定向培訓,學習新技能和新知識。二是,圖書館應定期開展圖書館館員業(yè)務知識培訓、專題培訓和電子資源使用培訓等,使圖書館館員能熟練運用各平臺為讀者服務,并能及時回復讀者的各種咨詢,真正發(fā)揮好學科館員為高校學科帶頭人、科研人員提供前沿和利用價值高的信息,或者是為有需求的師生提供個性化服務。三是,圖書館館員定期圍繞學校的重點學科建設需求和特色學科,為師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學科服務,做好參謀咨詢工作。四是,圖書館館員改變服務方式,主動出擊,深入院系調研在電子資源使用中遇到的問題,面對面對師生電子資源使用方面進行答疑,準確把握讀者的信息需求和滿意度,為后續(xù)電子資源服務和續(xù)訂做準備。
(三) 優(yōu)化服務環(huán)境,提高資源服務一是,升級電子資源閱覽室里的軟硬件設施、增設座位數量,同時在確保網絡安全的基礎上提升校園網速。尤其是伴隨著近年來各高校都在進行智慧校園的建設,應加大圖書館網絡軟硬件設施的建設力度和校園無線網覆蓋面,加強VPN設施的建設和IP認證技術,實現校外VPN遠程訪問的穩(wěn)定性和易用性,使得師生能不受IP限制自由地使用電子資源,為師生提供7×24小時的文獻資源服務。二是,積極搭建移動閱讀系統(tǒng),或通過圖書館公眾號、學校官微等對師生進行電子資源的閱讀推廣,提升電子資源的利用率。三是,技術人員通過整合館藏電子資源、特色資源和自建數據庫,建立統(tǒng)一的資源發(fā)現平臺入口,實現圖書館各類電子資源一站式搜索,師生使用時不再需要逐個資源輸入關鍵字進行搜索,只需在平臺上輸入要檢索的關鍵字就可顯示出圖書館全部資源中與之相關的電子資源,這可以提升師生信息檢索的用戶體驗和獲取電子資源信息的快捷性,也進一步地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四) 重視特色學科建設,實現共建共享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圖書館電子資源在人才培養(yǎng)和學校特色學科發(fā)展建設中的作用,一是,圖書館應在滿足師生文獻數量和類型需求的基礎上,購買一定的特色學科資源數據庫。同時,組織技術人員從已購買的數據庫中,梳理、規(guī)整出符合本校學科發(fā)展方向的特色學科資源,或通過與數據庫商合作,積極參與到數據庫商在建的與本校特色學科的相關數字資源建設中,多渠道擴充本校特色電子資源的館藏量。二是各高校圖書館應加大加強自建數據庫中特色數據庫的建設,主動收錄本校教師,尤其是特色專業(yè)教師的專利、教材、論文、著作、會議論文等。三是圖書館積極參與到兄弟院校的圖書聯盟,加強館際交流合作,通過館際互借或文獻傳遞方式,共建共享特色學科的電子信息資源。
(五) 掌握師生需求,優(yōu)化采購配置圖書館應充分考慮本館的實際情況,合理采購電子資源和紙質資源,杜絕重復購買,做好資源采購的預算和調整。既要關注重點學科建設也要顧及其他學科,在多元化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中協同分配好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的占比。電子資源采購前做充足的前期調研摸查,通過調查問卷、論壇、微博、公眾號等各種線上線下方式,深入教學院系和學生群體中收集意見和建議,實地考察調研或電話咨詢國內兄弟院校電子資源建設情況。經信息整理和綜合評估后,謹慎做出判斷,以低成本合理購入最大使用效益的電子資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圖書館各類電子資源的利用價值。日常工作中圖書館技術人員要做好電子資源信息的檢測維護和用戶反饋意見調查[8],建立電子資源績效評估制度,對使用率高的電子資源下一個采購周期繼續(xù)購買,利用率低的資源則停購,形成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動態(tài)調整機制。其次為最大范圍地滿足讀者多樣化、個性化和深層次的信息需求,電子資源采購部門在校園網上提供公開的辦公室聯系方式,或者在微信公眾號中預留建議欄和意見欄,師生可以隨時向圖書館提出需要的電子資源,采購人員進行充分考察,根據合理需求引進試用或購買相應資源[9],以提升圖書館電子資源利用率。最后圖書館館員對于已購買的電子資源,應積極主動聯系數據商,及時更新數據庫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