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畫特質(zhì)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2021-01-16 00:18:02王悅欣楊璇羽
      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中國畫繪畫文化

      王悅欣, 楊璇羽

      (1.河北大學 國際交流與教育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2.中國傳媒大學,北京 100024)

      一、“讀圖時代”繪畫的回歸

      “讀圖時代”是指現(xiàn)代社會圖像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日益增大,這個“圖”包括形象圖片和繪畫。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繪畫直接成為信息交流和知識獲取的重要媒介。繪畫其實是歷史悠久的交流媒介和信息載體,黑格爾曾將美術喻為各民族最早的老師,認為繪畫在信息交流、知識傳播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唐代張彥遠曾比較過文字與繪畫在承載和顯示事像方面的優(yōu)劣性,他認為“記傳所以敘其事,不能載其容;賦頌有以詠其美,不能備其像,圖畫之制所以兼之也”??梢?,繪畫有著本身獨特的優(yōu)勢,在形象性和直接性方面,繪畫要優(yōu)于文字等其他媒體,是一種簡潔明了、無須翻譯的“語言”。繪畫具有獨特的價值。首先,繪畫是最具廣泛性、便利性和經(jīng)濟性的媒體。其次,繪畫具有廣泛的參與功能,可以便捷地向人們傳達信息,突出了語言文字與圖式形象的結合。同時,畫面帶有一種感染價值,通過特定的繪畫語言,產(chǎn)生一種思想和道德意義,可以說繪畫是傳達倫理和思想的一種工具。[1]從語言符號獲得的超出人的直接經(jīng)驗之外的概念、知識,要真正消化吸收和理解,必須得到事物的佐證,在沒有實物的情況下,圖畫形象無疑是最好的補償措施,而且繪畫本身就是一種情感形式、情感符號、情感表象活動。通過對作品的理解、感受來體驗作品的內(nèi)涵,這是一個愉快的交流和互動的過程。

      從信息論的角度來看,人對于新穎的、直觀情景下的信息和內(nèi)容比較感興趣,從心理上就會產(chǎn)生學習沖動。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由于某些知識缺乏實際情境,不能生動地展現(xiàn)其豐富性,很容易造成學習者對知識的意義建構產(chǎn)生阻礙。當留學生通過感興趣的繪畫作品進入學習時,因為繪畫不是生硬的灌輸,而是交流、對話、引導、啟發(fā)和互動,具有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和形式,拓寬人的視野,所以能激發(fā)起學生的想象力和興趣,使學生在愉快中獲得知識。因此,繪畫作品可以作為語言教學的輔助手段,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文化知識的傳授與理念的闡釋滲透于語言要素的教學之中。[2]這不但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解決語言的實際應用問題,而且能緩解學業(yè)壓力,對克服留學生的異國跨文化交際障礙也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同時,繪畫有著極強的表現(xiàn)力,運用繪畫來輔助語言教學、文化教學,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特別是中國畫融匯文學、繪畫、印章、詩文于一體,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而且它本體呈現(xiàn)的綜合性、運動性、真實性和傳播的大眾性等特點都在訴諸視覺的過程中跨越國界和地域,給人們帶來許多收益。[3]

      二、中國畫的豐厚內(nèi)蘊和傳播價值

      中國畫和中醫(yī)、京劇,并稱為中國的三大國粹。中國畫內(nèi)容通常包含人物、山水、花鳥等,中國畫就是用藝術形式表達作者的思想觀念,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中國畫植根于中國的社會結構、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環(huán)境等大背景中,具有傳統(tǒng)中國哲學和美學的思想基礎,受多種因素影響,文化意蘊積淀豐富而深厚。中國文化注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倡導“天人合一”的觀念。中國畫的畫理和中國文化的理是完全一致的,漢迄魏晉,已經(jīng)成熟,唐宋時期已臻高峰。中國畫吸納了中國文化的觀念,有濃厚的歷史傳統(tǒng),中國傳統(tǒng)故事中蘊含著人類共同的基本情感訴求,是整個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畫外在的主要體現(xiàn)是用中文講述中國人的生活歷史,內(nèi)在的特質(zhì)主要是講述蘊涵在中國人歷史生活故事與文化景觀中的理念及價值。潘天壽在《聽天閣畫談隨筆》寫道:“藝術品,須能代表一民族、一時代、一地域、一作家,方為合格?!秉S胄說:“我的繪畫,都是從生活中來的,生活是源泉、是根?!笨梢?,繪畫能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歷史發(fā)展。[4]

      (一)詩、書、畫、印完美的結合

      中國畫從構成元素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詩、書、畫、印。中國畫的取景造景富有詩意,畫面形體表現(xiàn)在似與不似之間,“計白當黑”“大象無形”是中國畫虛實相生的哲理,也正是中國畫的獨特妙境。所以這里的“詩”和“書”并不一定是非要在畫面上題詩或?qū)懮蠒?,而是一種詩情畫意的表達。而“印”以補白、均衡、添彩為用,其形狀、大小、格調(diào)都要與畫面風貌、畫家氣質(zhì)諧和天成?!爱嫛笔钱嬅娴男误w,四個部分完美結合。正如北宋畫家郭熙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碑嫷淖罡呔辰缫簿褪窃姷木辰?,詩與畫是可以互通互補的。中國畫中的題詩并不簡單是畫的說明,而是在傳達畫外之意,是詩情畫意的深化。[5]所以,中國畫蘊涵豐富,不只是一門造型藝術,更多的是繪畫造型以外的東西,不僅具有書法和文學功底,還必須有倫理學、哲學,乃至社會、自然等綜合功力。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文學是人學”,繪畫藝術亦然,二者都再現(xiàn)和表現(xiàn)人的情感、行為、故事,而人物的語言、思想和文化等都能直觀直感地展現(xiàn)出來。繪畫可以豐富漢語教學資源。中國畫融入了文學、藝術、民俗學、人文歷史等多個領域的知識,經(jīng)濟、文化、政治、歷史、科學、技術、軍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等內(nèi)容無所不包。中國畫以作品中的場景、故事和人物為載體,將中國文化的豐富底蘊和精神內(nèi)涵傳播開來,學習者可以自行比較和發(fā)現(xiàn)文化差異,可以從中讀到文化的涵義以及歷史的場景。郭熙的《林泉高致》詠道:

      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蒼翠而如滴,

      秋山明凈而如妝,

      冬山慘淡而如睡。

      不是為了寫山而寫山,而是傳達出作者對這個山內(nèi)心的感覺,這就是詩意的要求,是郭熙“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的具體寫照。

      (二)畫以載道

      古有“文以載道,畫以載道”之說,中國畫有自己的筆墨文化,畫中蘊含著事物發(fā)展之規(guī)律,社會認知和智慧。中國畫講究“筆斷意連”,畫中兩根相接的線,稍微離開一點,虛實中求變化。如建筑上的“有縫對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相敬如賓”的夫妻之道,“說話不能太滿,做事不能做絕”的為人處事之道,都是同樣的道理,就是要留有余地。[6]中國畫“以畫載道”就是指中國畫中的規(guī)律,包括線條的濃淡、干濕、粗細、曲直、虛實以及行筆的一波三折、輕重快慢等諸多變化,中國的筆墨文化彰顯出中國畫的精神氣質(zhì)。

      中國人的文字和藝術都是有著文化擔當?shù)摹F┤绾芏嘀闹袊?,看起來只是藝術,其實蘊含著中國人的道德、理想和尊嚴。中國畫至尊的理念和卓越的智慧給予人的是最高的境界,凈化人的心靈?!懊诽m竹菊”被稱為四君子,不懼寒冽幽香四溢的梅花、傲霜綻放的菊花、有氣節(jié)的竹子,在花鳥畫中展現(xiàn)出的是中國人的高貴品質(zhì)。敦煌、永樂宮的壁畫,訴說著中國人的詩心和人格,天地般靜穆和恢弘。隋代展子虔《游春圖》的文化意義遠遠超出了這幅畫本身。作為藝術、作為文化,是中國人描繪自身的形影,它表達的是一種尊嚴。唐代韓滉的《五牛圖》是“人格化”的牛的描繪,傳達出任勞任怨、注重實際的精神信息。宋代的山水畫氣象壯闊,描述的是中國人遼闊的胸襟和眼界。元代山水畫抒情的筆意,是元代社會的特殊性寄托于山水的中國人的性情抒發(fā)。到了明清和當代,中國畫仍然不只是繪畫的藝術,而是表達畫家形而上的情懷,追問生命的終極價值,是文化人的內(nèi)心歌唱。八大山人、青藤、陳老蓮、金農(nóng)等都是其中的文化人?!毒G滿春山》《海闊天空》《紅杏枝頭春意鬧》《杲日融融》《老干當春還著花》《大地壯歌》,這些都是生命的贊歌,從題目就可以聯(lián)想到生命意蘊。

      (三)反映時代

      石濤說的“筆墨當隨時代”。每個時代的繪畫有著不同的風格,展現(xiàn)各個時代的特點。從不同角度將中國獨特的民俗文化、戲曲文化等通過繪畫的方式描繪出來。當代社會也有很多繪畫反映現(xiàn)代人的生存現(xiàn)狀。繪畫與社會、政治、大眾文化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繪畫呈現(xiàn)出這個社會的文化價值觀、精神面貌和善惡標準。愛國主義、英雄主義、以人為本、和諧、社會及家庭責任、相互尊重等中國現(xiàn)代社會所倡導的文化理念,通過繪畫作品得到了一定的傳達。例如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和諧之本;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武俠文化、佛教精髓、家國情懷和愛情故事,也昭示道德、人性、仁愛、正義、善良、誠信等力量的價值取向。[7]

      中國畫追求“天人合一”。中國畫在描繪事物的時候,不僅僅是對物象的刻畫,更多傳遞的是畫家本身對事物的認識,是一種思想理念。中國畫中“胸有成竹”“中得心源”“萬物造化”都闡述這樣的道理。齊白石說:“似則俗,不似則非,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說的就是用簡單的筆墨來表現(xiàn)心中的丘壑,正是中國畫的奧妙所在。所以說中國畫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是國粹。最近反映歷史、文化、現(xiàn)實、環(huán)境、人類憂慮、人生多面的正視、人性深度、成長艱難的直視、對現(xiàn)實暗處的表現(xiàn)、鼓勵向上的堅守,實現(xiàn)精神的全家歡、個性創(chuàng)造的魅力等現(xiàn)實的主題也涌現(xiàn)出許多。

      (四)記錄歷史

      人物畫,例如戴逵的《三馬伯樂圖》、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張僧繇的《漢武帝射蛟圖》、展子虔的《朱買臣覆水圖》、韓滉的《瑤民擊壤圖》、李公麟的《免畏圖》、李唐的《采薇圖》等,將歷史事件以提煉、概括,又給予形象化,給人以借鑒,使后人受到教育。這些歷史作品往往保留并體現(xiàn)作者當時的創(chuàng)作意圖及其對是非善惡的態(tài)度。如李唐的《采薇圖》,以殷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為題。這位宋代作者李唐是想通過畫中的事件,對伯夷、叔齊這兩位歷史人物進行歌頌,表達自己作為宋臣,絕不會妥協(xié)投降金人的態(tài)度。這在當時民族矛盾非常尖銳的宋代,具有重大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

      歷史上有很多的風俗畫,生動地刻畫了當時的生活場景,讓觀者讀畫如同親歷千百年的市井生活。唐朝閻立本的《步輦圖》描述了貞觀年間吐蕃首領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聯(lián)姻的歷史故事;張萱和周昉的《唐宮仕女圖》展示了唐代的繁榮景象;楊子華的《鄴中百戲獅猛圖》、展子虔的《長安車馬圖》、戴逵的《胡人弄猿圖》、韓滉的《田家風俗圖》和《村舍圖》、燕文貴的《七夕夜市圖》、毛文昌的《村童鬧學圖》、李嵩的《貨郎圖》都是生動描繪市井之事,展示了不同時期的風土人情。宋徽宗時代的宮廷畫家張擇端創(chuàng)作的《清明上河圖》為市井風俗畫的典型作品。作品描繪出汴京城內(nèi)及近郊清明時節(jié)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大街小巷,百肆雜陳,有趕集、交易、飲酒、閑逛、小憩、聚談、推舟、拉車、乘轎,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清明上河圖》已成為中國的文化符號和歷史城市符號,不需要翻譯就可以讓廣大外國人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8]而閻立本的《步輦圖》描繪了唐太宗坐在步輦上接見西藏吐蕃來使的情景,這件作品可以理解為當時的“時事新聞”圖。南唐顧閎中的《韓熙夜宴圖》描繪了夜宴的真實情景。這些畫作都帶有“新聞”性質(zhì),實況報道當時的情景。神話故事畫、戲曲傳記畫這類題材多為民間繪畫,例如《梁山好漢忠義堂》《三顧茅廬》《八仙過?!贰稊鄻蛳鄷贰洱埻踝鰤邸贰端鹕剿隆贰舵隙鸨荚隆贰洱R天大圣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中國的佛教和道教都有大量的繪畫,如唐代吳道子的《地獄變相》、五代貫休的《十六羅漢圖》、南宋梁楷的《六祖伐竹圖》以及保存下來的石窟、寺觀壁畫等。

      (五)品讀理念

      中國畫家有目的地選擇人物、場景,刻畫英雄、高逸、圣賢、貴賤等,而且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處處體現(xiàn)對人的尊敬,即便是在花鳥畫中的“梅蘭竹菊”“歲寒三友”無不寄予人的道德風范和高尚品德。特別是中國畫中的留白,代表的是水面、天空、白色的墻壁……也可以不代表任何具象,留下的是想象的空間。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相生的表達效果和意境。因為中國畫是意象造型,表達時空觀念可以是自由的、示意性的,所謂氣韻生動,其中的“氣”指的是一種感覺。京劇《三岔口》舞臺表演,場景燈火通明,卻是在黑暗里的廝打;畫夜景,只要有一支蠟燭或一輪明月就夠了;在舞臺上走幾步,一轉(zhuǎn)身就從此地到了彼地。中國畫也是如此,《韓熙載夜宴圖》并沒有燈燭光影的描寫,馬遠的《長江萬里圖》也只是意象中長江的幾個片段。

      從中西方繪畫比較視角著眼,西畫講技術,中國畫講功力;西畫講科學,中國畫關乎哲學;西畫注重表現(xiàn),中國畫傾向于傳道;西畫叫看,中國畫叫品;西畫讓人激動,中國畫讓人醒悟、啟迪和凈化心靈??梢姡瑥乃囆g的角度而言,中國畫不是一門純粹的繪畫藝術,因為它描繪物象的最終目的不只是物象本身,更多的是通過筆墨表現(xiàn)人的聰明和智慧,表達出一種社會理念以及對世界的認知和把握。

      三、中國畫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以《步輦圖》為例

      繪畫描述公元640年吐蕃松贊干布第三次派使節(jié)向大唐求親,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歷史事件。唐朝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表現(xiàn)了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祿東贊的情景,栩栩如生地記錄了文成公主出使西域“和親”的故事。畫作通過描繪唐太宗李世民接見吐蕃王松贊干布派來的使者,形象化地紀錄了唐代漢藏和親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畫家通過藝術的手法,傳達唐朝的國力與威嚴,表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和風采,作品有血有肉,成為活的形象性的歷史教科書,是中國民族文化的艷麗花朵。

      通過這樣的背景介紹,讓留學生了解中國唐朝的歷史和文化。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30年,為促進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系做出了重要貢獻。所以通過畫去認識歷史,通過歷史去解讀畫,兩者本來就是相互佐證、密不可分的。而且以講故事的方式,通過這樣一個栩栩如生的畫面來觀察和體會。[9]

      首先從藝術表現(xiàn)上,分析一下畫面的布置。畫面的右邊是核心部分,端坐步輦上的唐太宗是畫里的中心人物,從場合、衣著,到人物,無處不在體現(xiàn)著唐太宗的高高在上。在祿東贊后面,還跟著一個更瘦小的人物,這個人是翻譯,他穿了一件白色衣服,說明是一名沒有品級的布衣。從神情看,顯得更是恭敬有加。一邊華麗從容,一邊緊張肅穆,一邊舒展,一邊規(guī)矩,一邊緊張,一邊松弛,體現(xiàn)強烈的對比。

      從色彩上講,這幅圖的場景是一個喜慶的場面,通常由紅色裝點基調(diào)。從服飾禮儀上講,唐太宗貞觀四年明確規(guī)定: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緋,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青。所以這個典禮官至少是五品以上官員,相當于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僅僅是禮儀引導的官員就在五品以上,可見接待吐蕃使者的規(guī)格還是很高的,體現(xiàn)了足夠的重視。

      從尊卑上講,畫中小宮女的數(shù)量,一共九個。數(shù)字“九”可不是隨便畫的,古人以九為大。還有,不難發(fā)現(xiàn)端坐在步輦上的唐太宗比身邊的宮女都要大兩圈。這并不是唐太宗身形比宮女壯碩,而是中國古代人物畫構圖的標準樣式之一,就是“主大從小”,即畫面中地位高的人物,就要畫得比其他人大,以突出主要人物的高大形象。

      從畫面構成來講,在畫面的左邊,跟在穿紅色衣服的典禮官后面的是吐蕃使者祿東贊。祿東贊本來是畫面中的二號人物,但從人物大小看,畫得比典禮官還要小。畫中的祿東贊,穿了一件花哨的錦袍,看起來好像不太莊重。但是,實際上,這件錦袍表現(xiàn)出了對唐太宗的至高敬意。祿東贊的服裝正式名稱叫“聯(lián)珠立鳥與立羊紋織錦長袍”。錦袍上的圖案有兩種,一種是聯(lián)珠紋內(nèi)立鳥,一種是魚鱗紋,內(nèi)羊或駝。一飛禽一走獸,象征的是天和地。這是只有貴族才能穿戴的專門服飾。[10]

      一幅畫就是一個故事,如何講好這個故事需要了解教學對象,更需要了解中國畫本身的文化內(nèi)涵。這樣才能讓留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了解中國文化、學好漢語。中國畫本身就是一座橋梁,是架起與世界各國交流的藝術橋梁。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很濃厚,一邊觀察,一邊提問,學生可以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同時也學習相關的漢語知識,提高了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中國畫應用因素分析

      1.選擇的作品難度要適中。根據(jù)不同學習階段選擇難度適中的繪畫,選擇的繪畫作品要求積極向上,盡量選擇正面題材的繪畫作品,還要考慮到各國的文化差異,避免產(chǎn)生歧義;選擇繪畫作品題材多樣,根據(jù)涉及教學內(nèi)容選擇歷史、地理、風俗等豐富多樣的作品,滿足不同學習者需求;作品既要耐人尋味,啟發(fā)內(nèi)心,又可以幫助其了解和認識中國文化;選擇關注人類心理的共性繪畫作品,如選擇關于幸福的、創(chuàng)業(yè)的、人性的、心里的、家庭倫理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接近生活,容易引起興趣,產(chǎn)生共鳴。

      2.做好教材的編排設計。繪畫用于對外漢語教學并作為一門課程呈現(xiàn),就要對所涉及內(nèi)容進行總體規(guī)劃設計,編寫不同等級教材。教材要涵蓋固定的詞匯、語法項目、合適的練習題等。涉及的內(nèi)容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主題,如歷史、文化、語言、生活、風俗、地理、藝術、戲曲等,盡量使作品內(nèi)容豐富多樣,滿足不同層面的需求。另外,繪畫選擇視教學對象而定。

      3.與繪畫實踐相結合。首先介紹繪畫用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特點和使用技巧。然后,通過介紹中國畫的筆墨語言,用筆、用墨、用色進行一一示范,讓學生體會特有的意境和表達方式,再通過學生的實際練習來感受中國繪畫與其他繪畫形式的不同。這一點在筆者給留學生教授中國畫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證實,在這樣的課堂上他們愛上了中國畫和中國文化,也從而更加喜歡學習漢語。

      四、結語

      中國畫有著豐碩的成果,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了可選擇的豐富資源。把它運用到對外漢語教學中是新的嘗試。首先,有助于幫助學生找到更合適的學習漢語語言知識的切入點,降低漢語學習難度。如果能夠合理、有效地運用,可以有效補充、豐富和完善漢語教學內(nèi)容,使?jié)h語教學生活化、情景化、交際化。其次,繪畫用于漢語課堂會彌補平時課堂教學的不足,豐富漢語教學的手段和內(nèi)容,使語言學習生動、有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流以及社會交往能力,從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在運用中國畫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使用恰當?shù)慕虒W模式,靈活而不散漫,活潑而不失得體,充分發(fā)揮中國畫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

      猜你喜歡
      中國畫繪畫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中國畫
      華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 04:46:34
      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藝術品鑒(2020年1期)2020-01-19 06:01:08
      《遠方》中國畫
      吐魯番(2019年3期)2020-01-01 07:42:04
      誰遠誰近?
      《歲有長又長》(中國畫)
      海燕(2017年2期)2017-03-18 05:34:09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
      歡樂繪畫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3期)2014-08-16 09:02:22
      香河县| 三门县| 平凉市| 扶绥县| 玉山县| 江西省| 金乡县| 黔南| 交城县| 通道| 松阳县| 确山县| 抚宁县| 紫云| 宁城县| 定安县| 静海县| 德化县| 武定县| 濮阳县| 高台县| 溆浦县| 奎屯市| 衢州市| 韶山市| 华亭县| 连江县| 华容县| 察隅县| 奉化市| 庐江县| 凤凰县| 黄平县| 丰台区| 枣阳市| 西华县| 津南区| 安阳市| 尤溪县| 扎鲁特旗|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