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共謀到抵抗
      ——小說《證言》的身份操演研究

      2021-01-16 06:18:58劉池恬吳蘭香
      黑河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嬤嬤巴特勒共謀

      劉池恬 吳蘭香

      (1.浙江大學,浙江 杭州 310058;2.東南大學,江蘇 南京 211189)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ret Atwood)是極富盛名的加拿大作家,其作品曾榮獲多項文學大獎。2019年,其著名小說《使女的故事》的續(xù)作——《證言》(The Testaments)出版,在世界范圍內(nèi)引起轟動,并摘得布克獎。在書中,阿特伍德描述了麗迪亞嬤嬤(Aunt Lydia)、艾格尼絲(Agnes)和黛西(Daisy)三位女性相互交織的命運。其中,麗迪亞嬤嬤的形象顯得尤為立體。這位手握重權的嬤嬤在基列建國前是一位自由獨立的女性,擔任家事法庭的法官。基列建國之后,迫于壓力,選擇與當局合作,成了共謀者。但最后麗迪亞嬤嬤成了推翻基列政權的重要力量。她說服艾格尼絲和黛西加入秘密計劃,讓她們將有關基列的情報運送至加拿大,將基列政權推向了傾覆的邊緣。從共謀者再到抵抗者,麗迪亞嬤嬤經(jīng)歷了由惡向善、善惡交融的復雜人生,其轉變過程耐人尋味,背后的原因也值得探究。本文將運用朱迪斯·巴特勒的身份操演理論,分析麗迪亞嬤嬤在不同階段的表現(xiàn),揭示其身份轉變的動因。

      一、困境中的身份危機

      身份這一復雜概念在不同領域存在多種解讀,但核心往往是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有學者認為身份是一種自然事實,比如,女性這一身份是由出生時體現(xiàn)出的性別差異決定的。但在西方學者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看來,身份是一種操演(performativity),“通過行為的程式化重復[stylized repetition of acts]而被制度化”[1]。換言之,身份不是一成不變的“物質(zhì) ‘存在’,而是一個能夠被改寫的文化場域”[2],是一種開放的、可變的過程,其中充盈著矛盾和斗爭。在這一過程中,主體通過重復一系列符合規(guī)范的行為,逐漸建立起身份。小說中的麗迪亞嬤嬤正是通過一系列行為塑造了自己共謀者的身份。

      基列統(tǒng)治者推翻了原有的社會體系,以極為激進的方式重組社會,并將女性分成嬤嬤、夫人、使女等群體,用相應的社會規(guī)范約束其行為?;袊⒊跗?,麗迪亞嬤嬤被關在集中營內(nèi),受到了非人的待遇。集中營里不僅缺少食物和水,連基本的權利都未能得到保障,即使是上廁所都受到限制。幾天后,她被帶走面見賈德大主教(Commander Judd),但因沒有顯示出足夠的誠意,被認為不夠感恩,又被關進感恩牢(Thank Tank)。在黑暗的小隔間內(nèi),麗迪亞嬤嬤無人可以交談,還能不時聽到受刑人的慘叫。在一段時間的禁閉和多番電擊和踢打后,麗迪亞嬤嬤的“神志迅速地垮掉”[3]66,之前的所有決心都變得模糊起來。當她被帶到賓館房間,看到為她準備的棕色裙袍時,她已經(jīng)做出了屈服的決定。她知道,穿上這件衣服就意味著接受嬤嬤這個身份,意味著自己將以共謀者身份參與政權的管理,因為她見過身著同樣服飾的女人槍殺自己的同胞。如果說“穿著衣服的身體顯示了一個人在文化中的定位”[4],在基列國這樣的極權社會中,穿上表示身份的不同顏色的衣服更是以一種直接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身份。雖然“感到了一陣寒意”,麗迪亞嬤嬤還是穿上了這件長袍,接受了基列的規(guī)范和對她的身份定位,成了一位嬤嬤。這時的麗迪亞嬤嬤明白,在生與死面前,自己沒有其他選擇,于是她選擇了“寧愿在屈從中存在,也不愿意不存在”[5]。用巴特勒的話來說,“屈從在一種強制的屈服中暗示了存在(being)。而且,這種生存的欲望,即‘存在(to be)’,是一個可以被普遍利用的欲望”。面對無力抗衡的壓迫和全新的體制,麗迪亞嬤嬤選擇了屈服。隨后,她參與制定了一系列和女性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在管制女性中扮演重要角色,進一步確立了共謀者這一身份。

      但是,這種被迫的屈服是不穩(wěn)定的,因為其源頭是對生的渴求。巴特勒認為身份是由制度和話語塑造的,主體不能進行自由選擇,所以,她堅持“將能動性這一概念與任何關于自主意識的描述都割裂開”[6],將能動性視作顛覆性行為產(chǎn)生后造成的影響,而非導致其產(chǎn)生的原因。巴特勒的這一看法受到了其他學者的質(zhì)疑。比如,貝斯特(Beste)認為,巴特勒對能動性的否定使其未能認識到每個人的“具體能力”和“已有的主觀性和能動性的經(jīng)驗”。這一點在麗迪亞嬤嬤身上恰恰表現(xiàn)得很明顯。在基列建國時,麗迪亞嬤嬤已經(jīng)53歲。和那些在基列出生、成長的一代不同,她的世界觀早在多年前就已形成,她的主觀性和能動性也不會因為一個新政權的成立而瞬間消亡。她曾“憑借數(shù)十年的勤奮學習、在業(yè)界力爭上游”[3]76,成為一名家事法庭法官,有著多年的豐富經(jīng)驗和極強的個人能力,也有著自己的獨立判斷,這些是基列政權無法抹除,也無法改變的。在基列國的高壓政策下,麗迪亞嬤嬤不得不掩蓋所有不忠行為,進行符合基列規(guī)范的操演。這時,身份就成了一個掩飾性的表象。用巴特勒的話來說,“如果那個 ‘我’是不斷重復的產(chǎn)物,也就是說,如果那個 ‘我’僅僅是通過某種對自身的重復而獲得的身份的外表,那么我總是要不斷地被維持這種重復本身的實踐所取代”。可以說,麗迪亞嬤嬤的身份操演只是對真實欲望的掩飾。因而,其操演行為重復得越多,身份就越不穩(wěn)定,這就為共謀者身份的瓦解埋下了種子。

      麗迪亞嬤嬤在基列國的權力體系中以共謀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但這種為了求生而選擇的身份是不穩(wěn)定的。同時,多年前就已形成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與這種共謀者的身份不相容,因此,這種在高壓下被迫選擇的身份因能動性的存在而隨時可能被顛覆。

      二、對共謀者身份的反思

      巴特勒認為,主體不會完全依照規(guī)范行事,處于建構過程之中的身份也有著改變的可能,“這些可能性存在于這些行為的任意性中, 存在于重復方式不同的可能性上,也存在于重復程式的被打破或顛覆上”。這些行為偏差會導致身份的不穩(wěn)定性,從而導致身份的轉變。迫于極權政府的高壓,麗迪亞嬤嬤選擇了屈服,但她在以嬤嬤身份為基列政權效勞期間,并沒有停止過自我反思,而作為嬤嬤所經(jīng)歷的一切也促成了她的轉變。

      麗迪亞嬤嬤在手記中提及了她的一個噩夢,是關于她正式成為嬤嬤之前須射殺他人,以通過考驗的場景。在夢境中,射殺對象是麗迪亞嬤嬤從前的朋友、客戶和同事,或是接觸過的夫人、使女和女孩。她們因受罰而身體殘缺,或者脖子上套著繩索,眼睛也未被面紗遮蔽。麗迪亞嬤嬤覺得自己從那些女人的眼神中看到了復雜的感情,說不清到底是“恐懼”“蔑視”“挑釁”還是“憐憫”。斯賓塞(Spence)認為,在巴特勒的理論體系中,“身份是在與他人的關系中塑造的”,主體需依據(jù)他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雖然麗迪亞嬤嬤覺得那些眼神中蘊含的情緒“沒法說清”,但除恐懼之外,其他的推測都表明她本人也不認可基列規(guī)范,也為自己的共謀行為而感到不安。當她從夢中驚醒時,她滿身是汗,心跳加速。對于麗迪亞嬤嬤來說,反思自己的共謀行為,能夠催生有悖于基列規(guī)范的行為偏差,為后來的轉變打下基礎。

      經(jīng)過多年的經(jīng)營,麗迪亞嬤嬤成了基列國的要員之一,大權在握。在權力體系中所處位置的上升給她帶來了諸多便利,為其做出一些普通女性難以施行的行為創(chuàng)造了條件。比如,麗迪亞嬤嬤為自己打造了一間“密室”[3]18,其中收藏著一些“低權限的人看不到的”[3]36禁書,包括“《簡·愛》(Jane Eyre)、《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德伯家的苔絲》(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失樂園》(Paradise Lost)和《女孩和女人們的生活》(Lives of Girls and Women)”等。麗迪亞嬤嬤擁有獨屬于自己的“圣所”[3]58,可以不受打擾地與過去的生活建立聯(lián)系。那些禁書或描寫了女性生活中的黑暗面,或塑造了獨立堅強的女性形象,或展現(xiàn)了正義與邪惡的對抗,都與基列國的價值標準存在沖突,有助于麗迪亞嬤嬤回顧從前的價值觀,審視目前的處境,保持思想獨立。可以說,密室這種私人空間為女性提供了“渠道以抒發(fā)想法、回顧過去,進行自我肯定”。后期,麗迪亞嬤嬤還在這個房間中寫下手記,回顧人生,表達想法,梳理對自我的認識。在禁止女性擁有獨立思想和獨立空間的基列,麗迪亞嬤嬤保留了這樣一個私人密室,這一行為本身已然構成行為偏差,其不僅會打破原有的行為重復程式,促使其共謀身份逐漸瓦解,也為之后抵抗者身份的產(chǎn)生奠定了基礎。

      三、對抵抗者身份的重塑

      在不斷的行為偏差中,麗迪亞嬤嬤的共謀者身份逐步瓦解,這為她后來的身份重塑奠定了基礎。寫作則為她提供了進一步的反思自我和整理自己思想的空間。在不斷的自我對話中,麗迪亞嬤嬤逐漸接受了內(nèi)心的真實自我,逐步建立抵抗者這一身份。在小說的結尾,麗迪亞嬤嬤選擇自殺,則是以極端的方式直接宣告了對基列政權的反抗。

      寫作讓書寫者得以“反抗主流文化的價值和實踐”。麗迪亞嬤嬤冒著極大的風險記錄下自己過去的生活和壓制已久的反叛思想,在日復一日的寫作中不斷反抗基列的價值觀,重復不符合規(guī)范的行為,塑造抵抗者的身份。同時,寫作還能“借助反省來促進身份轉變”。比如,麗迪亞嬤嬤在手記中對自己的現(xiàn)狀不滿意,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憂慮。麗迪亞嬤嬤寫下從前自由的生活經(jīng)歷、所遭受的壓迫和折磨、對權力的認識等等,所有的想法和矛盾沖突都在寫作中得以重現(xiàn)和加強??梢哉f,麗迪亞嬤嬤從寫作中獲得力量,促進了身份的重塑,進一步成為抵抗者。

      小說的最后,麗迪亞嬤嬤為推翻基列政權所做的一切即將暴露,她不想遭受酷刑,因此選擇自殺,這是重塑其身份的最后行為。選擇死亡可以視為“潛入地下”這一主題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我國學者傅俊指出:“在阿特伍德的小說中,‘潛入地下’這一主題有多種形式,例如,《貓眼》中童年的科迪莉亞在她家的后花園里挖了個洞穴,把椅子放在里面,然后坐在椅子上,把自己封閉在這個掩蔽的地洞中”。除此之外,《神諭女士》中瓊選擇假死以逃離原本的生活;《使女的故事》中奧芙瑞德堅信她自己把一部分自己暫時埋了起來等,這些行為其表現(xiàn)形式盡管不同,但潛入地下的主題代表了“女性對象征秩序的顛覆行為”。對這些女性而言,潛入地下使她們“從中獲得了智慧和力量,使得她們能夠面對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的威脅而重塑自我,從而為她們的精神彌合作好準備”。在手記的最后,麗迪亞嬤嬤寫道: “我死即我生”,并提到了“灰燼中浴火重生的鳳凰”,相信自己的死亡是一個新的開始。對麗迪亞嬤嬤而言,死亡是一種自由,是一種解脫,也是為自己的一系列身份書寫劃上句號,使自己的抵抗者身份定格為永恒的記憶。

      寫作使麗迪亞嬤嬤獲得了精神上的解放,而最終選擇死亡既標志著她完成了從共謀者向抵抗者的身份轉變,也是她對基列政權的最后抵抗。從助紂為虐到奮起反抗,麗迪亞嬤嬤有過違心的舉止,有過內(nèi)心的掙扎,也曾不斷地為自己的惡行辯解過,但最終她認清了自己,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轉變,成為一名推翻極權統(tǒng)治的斗士。

      四、結語

      麗迪亞嬤嬤既非大奸大惡,也非英雄烈士;她的起起落落,她的內(nèi)心沖突使她的形象更加生動飽滿,更加貼近生活。起初,麗迪亞嬤嬤在飽受折磨后,接受了嬤嬤這一身份,成為基列政權的共謀者。但這一身份因能動性的存在而缺乏穩(wěn)定性,為抵抗的最終形成埋下了伏筆。之后,記憶的不斷閃回和密室中的自我堅守使得其共謀者的身份逐步瓦解。最后,麗迪亞嬤嬤在寫作中不斷反思自我,明確了自己的選擇,并說服其他人和她一起采取行動推翻基列政權。當一切暴露之后,她選擇向死而生,確立了自己的抵抗者身份。整個轉變過程體現(xiàn)出人性的復雜和一個人精神面貌的豐富性。

      在《證言》中,麗迪亞嬤嬤不斷地修正對自我的認識和再認識。基列政權的出現(xiàn)幾乎摧毀了麗迪亞嬤嬤的自我意識,但她在任嬤嬤期間經(jīng)歷的一系列事情使其漸漸找回了自我,從故事開始時的共謀者最終變成了抵抗者,從屈服性的求生走向了對抗性的求死,體現(xiàn)出自我認知和自我意識對于抵抗壓迫的重要性。

      此外,麗迪亞嬤嬤的身份變化傳遞出了小說作者的希望。在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阿特伍德詮釋了她選擇綠色做《證言》封面的內(nèi)涵。她說:“我覺得綠色會更好看。春天的綠色,喚起了希望?!本拖覃惖蟻唻邒弑救嗽谑钟浿袑懙哪菢?,選擇死亡即選擇重生,一如“灰燼中浴火重生的鳳凰” 。麗迪亞嬤嬤用自己的勇敢赴死來表明自己的決心,傳遞自己的希望,因為她相信,這個極權政府肯定能被推翻,自由終究會到來。

      猜你喜歡
      嬤嬤巴特勒共謀
      監(jiān)督中的共謀與縱容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42
      因地制宜惠民生 共謀福祉穩(wěn)發(fā)展
      中華建設(2019年8期)2019-09-25 08:26:02
      “律法之前”與“刑具之后”:巴特勒律法述行思想的文學闡釋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4:11
      事不關己
      NBA特刊(2017年17期)2017-11-11 07:44:07
      乖乖蛋,不搗亂
      特別的外宿
      白嬤嬤和小常
      長江叢刊(2016年34期)2017-01-10 05:42:12
      月嬤嬤
      幼兒園(2015年7期)2015-08-16 08:24:03
      共謀共同正犯否定論
      政治與法律(2015年5期)2015-03-01 02:21:11
      顧一帆:同心協(xié)力,共謀發(fā)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5期)2014-11-11 12:24:20
      门头沟区| 鹤岗市| 青冈县| 静宁县| 华阴市| 诸城市| 琼结县| 南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铜山县| 竹北市| 佛教| 清丰县| 泰州市| 进贤县| 盖州市| 东安县| 峨眉山市| 大厂| 永康市| 黔西| 海林市| 崇信县| 乐山市| 桃源县| 天峻县| 囊谦县| 文山县| 察雅县| 壶关县| 中超| 新丰县| 博乐市| 大石桥市| 纳雍县| 班戈县| 合山市| 堆龙德庆县| 景宁| 鄂尔多斯市| 疏附县|